邓尉山位于吴中区西部,光福镇西南部。
典故相传东汉太尉邓禹曾隐居于此,故名。唐《吴地记》:“光福山,山本名邓尉山,属光福里,因名。……其玄墓山,亦名万峰山。”万峰和尚曾居此山,故名万峰山。《姑苏志》:“邓尉山,在光福里,俗名光福山,在锦峰西南,与玄墓铜坑诸山联属。(按《圣恩庵开山记》作邓尉山庵,在玄墓山之南冈,记作袁墓村。盖旧志以袁为玄,蔚为尉,而名村以山耳。后得《宋进士叶和甫墓志》,与旧志相合。)”
古迹遗存山麓光福镇涧廊村东南有司徒庙,相传原为大司徒邓禹祠。庭院中有6株古柏,其中4株苍劲、古朴、奇特,分别名为“清、奇、古、怪”,相传为邓禹手植。寺中赏柏厅侧碑廊内藏有狮林寺《楞严经》石刻、天池山麓《宝塔金刚经》石刻、光福寺铜观音像和圣恩寺清康熙帝所书“松风水月”碑等,司徒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两部完整的石刻经卷是一组明代书法、篆刻精品,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习惯上称北峰为邓尉山,称南峰为玄墓山。南北走向,长2公里余,由石英砂岩构成。邓尉山海拔169米,其北峰名妙高峰。
赏梅胜地每年二月,光福邓尉山一带,梅花吐蕊,势若雪海,故名“香雪海”,成为江南最著名的探梅胜地。
这里群峰连绵,重山叠翠,是斜向太湖伸出的一个半岛。山前山后,遍植梅树,开花时节,繁花似雪,暗香浮动,微风吹过,香飘数里之外。古人曾对邓尉的梅花作过传神的描写:“人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贪爱下风香气息,离花三尺立多时。”因而邓尉观梅,名播天下。
现今邓尉观梅的最佳处,当在光福镇西1公里的吾家山(又名马驾山)。每当冬末春初,朔风凛冽,万物萧瑟,群芳尚在酣睡之时,而这一带梅花斗雪傲霜,凌寒独开,展着冷艳的姿色,吐出清雅的幽香,弥漫数十里,荡漾银海。凝若积雪。清康熙时江苏巡抚宋荦给这一景观取了个千古叫绝的名字——“香雪海”。它高度概括了邓尉梅花的质、色、量。“香雪海”大字摩崖镌刻在吾家山山腰石壁上,至今完好。
距摩崖“香雪海”不远,有一“闻梅馆”,面对延绵的邓尉群山,馆为敞厅3间,前有平台石栏,飞檐翘角,古色古香,馆内抱柱联为乾隆帝御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闻梅馆稍上,山腰还有御碑一块,为乾隆帝游山观梅时所书,人们也称此碑为梅花碑。碑旁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梅花亭”,呈梅花盛开状,5只翘起的亭角象征着梅花的5瓣,藻井内5朵小梅花环绕1朵大梅花组成,亭柱、柱脚、栏杆也都呈梅花状。亭为香山名匠姚承祖所建。亭的顶端为1只铜鹤,秀美飘逸,富有寓意,不禁使人想起宋代诗人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故事。
邓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