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在琥珀中发现古雏鸟 距今9900万年

时间:2024-06-25 21:37:59编辑:优化君

琥珀中的古雏鸟是谁发现的?

6月8日,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为首的中美加多国研究者在北京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件琥珀中的古雏鸟标本,该标本距今9900万年,与恐龙处在同一时代。邢立达介绍说,“研究表明,此次发表的标本是一只较为完整的反鸟类雏鸟,记录了其生命最初几周的骨学和羽毛特征。”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Jingmai O Connor,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白明副研究员、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Ryan C. McKellar教授等学者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刊物《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影响因子8.743)。“我们在2015年便发现了数个更完整的古鸟类琥珀,尽管骨骼的三维重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结果令人非常震撼。”邢立达介绍说:“研究表明,此次发表的标本是一只较为完整的反鸟类雏鸟,记录了其生命最初几周的骨学和羽毛特征。”特异保存的化石往往能提供远古生命前所未见的细节,比如“木乃伊”化的鸭嘴龙类埃德蒙顿龙所留下的皮肤印痕,虚骨龙类棒爪龙留下的肠道痕迹,以及中国热河生物群的众多脊椎动物化石。尽管这些标本对古生物学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但仍会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损失大量细节。琥珀则没有这些问题,它能为古生物提供无与伦比的保存状态,唯一的缺陷是它所能容纳的包裹物大小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琥珀中完整的大个体脊椎动物极为罕见。“此次,我们描述的古鸟类琥珀珀体很大,约9厘米长,容纳了接近完整的一只古鸟类的头部、颈椎、翅膀、脚部和尾部,以及大量相关的软组织和皮肤结构。”论文的作者之一,美国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恐龙研究院院长Luis M. Chiappe教授说:“这些保存下来的软组织除了各种形态的羽毛之外,还包括了裸露的耳朵、眼睑,以及跗骨上极具细节的鳞片,这为古鸟类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琥珀中古雏鸟是在哪里发现的?

6月8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了解到,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有史以来首次在琥珀中发现雏鸟标本。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白明副研究员、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教授等学者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刊物《冈瓦纳研究》。2016年,邢立达团队发现了世界上首例琥珀中的古鸟类翅膀和非鸟恐龙内容物。“我们在2015年便发现了数个更完整的古鸟类琥珀,尽管骨骼的三维重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结果令人非常震撼。”邢立达介绍,“研究表明,此次发表的标本是一只较为完整的反鸟类雏鸟,记录了其生命最初几周的骨学和羽毛特征。”这件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之一,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此地的琥珀距今约9900万年前。邢立达说:“这只小鸟体型娇小,当时它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不幸被柏类或南洋杉类针叶树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琥珀中的古鸟标本保存极为完好,尤其是约2厘米长的金黄色鸟足特别醒目,“上面的鳞片,丝状羽栩栩如生,有很锋利的爪子,当时当地人都以为是蜥蜴爪,但我意识到这个标本尤其特殊,更像鸟类的足部。”标本的拥有方、腾冲虎魄阁博物馆馆长陈光回忆道,“我们后来选择与邢立达团队合作研究,他确认了我的猜测,这确实是鸟足!而我的爱人则给这件标本起了一个昵称,叫‘比龙’,这是缅甸一种琥珀色小鸟(小云雀)的当地读音。”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副研究员白明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黎刚对记者表示,获取标本之后,研究团队开始只是注意到了一对非常精美的鸟足,之后采用显微CT等无损设备来成像和分析标本之后,才发现了琥珀内部还隐藏着头骨、脊椎等重要信息,通过对CT数据的重建、分割和融合,最终无损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态。专家们认为,比龙标本是目前缅甸琥珀中最完整的古鸟类化石,它是一只出生仅数周的反鸟类雏鸟,琥珀的特异性使其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丰富的雏鸟骨学与软组织细节,为人类了解反鸟类和今鸟类在发育上的显著差异提供了新的证据。

此次发现的史前一亿年的琥珀中的古鸟长什么样子?

2月2日,中加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只如蜂鸟般大小的、几乎完整的小鸟,该研究成果在中国顶级学术刊物《科学通报》(英文版)作为封面文章在线发表。此次新发现的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据火山灰测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约一亿年前,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该时期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的动植物,常常被柏类或南洋杉类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根据相关人士表示,相比蜥蜴类,目前缅甸琥珀中的鸟类包裹物依然极为少见。煎饼鸟虽然缺失了部分左翅与腿部,但它仍然是迄今为止缅甸琥珀中发现的最完整的古鸟标本。通过X射线三维扫描,重建古鸟的骨骼构造,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煎饼鸟的头盖骨基部,脊柱(约5个颈椎和8个背椎),左前肢(包括了肱骨,桡骨和尺骨),骨盆区域和股骨。所有这些骨骼都互相关节,这要比此前发现的雏鸟遗骸与孤立的鸟翅膀提供更多的解剖学信息,便于我们对古鸟做出鉴定。比如煎饼鸟标本的耻骨呈U形,中部强烈凹形,耻骨末端的耻骨脚较短,这些都属于反鸟类的特征。

琥珀中发现一亿年前的奇特甲壳类是什么样的?

琥珀已成为古生物学家们的新宠。他们在琥珀中发现一只恐龙时代的雏鸟和一条“新鲜”的长着羽毛的恐龙尾巴之后,这次发现了来自恐龙时代的甲壳类动物。1月22日,中国、奥地利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古生物学家在维也纳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琥珀中首次发现一种非常特别的甲壳动物——介形类。该标本来自白垩纪。虾、蟹是人们最常见的甲壳类动物。它们因身体外披有“盔甲”而得名。甲壳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少数栖息在淡水中和陆地上。专家表示,这一介形类标本的发现,表明了当地的树脂产生于边缘海环境,进而包裹了完全海生的介形类。这些信息对我们理解缅甸琥珀森林的古环境,以及的介形类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形类属于甲壳类动物,也被称为种子虾或介形虫。它们的体型非常微小,通常为0.5至2毫米长。此次新发现的介形类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据火山灰测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约一亿年前,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该时期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的动植物,常常被松柏类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在此次发现的琥珀体中,除了介形类,还包裹了虫粪颗粒,以及卵蛛科的残骸,但介形类与其它包裹物之间由明显的流纹分割。这表明,树脂先包裹了地面的介形类,经过干燥后另一股树脂袭来,包裹了虫粪和卵蛛科。

中国最早的化石鸟

  河北丰宁龙凤山顶部发现了这块鸟类化石,取名为“华美金凤鸟”。化石从头到尾长约为54.8厘米,全身披覆着清晰的羽毛印痕。头颅侧面视轮廓呈三角形,吻较短,上下颚各有18颗光滑无饰的牙齿。华美金凤鸟保存了12节颈椎、11节背椎和23节尾椎,尾巴长约27.3厘米,占身体总长一半。11枚褐黄色、长径小于10毫米的卵圆形蛋在其腹中清晰可见。

  研究人员将它的205个解剖形态特征一一输入电脑,在初鸟类谱系的树根部发现了亲如姐妹的一对——华美金凤鸟和始祖鸟,且前者比后者更原始。始祖鸟牙齿少而矮,华美金凤鸟牙齿多而高;始祖鸟前后肢几乎一般长,华美金凤鸟的后肢略比前肢长,更接近恐龙的奔跑习性。由此看来,华美金凤鸟当属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鸟类。


  2006年6月16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尤海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等人撰写的《中国西北早白垩世两栖型今鸟类化石》文章,研究表明,我国甘肃发现的甘肃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今鸟类化石。值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该研究成果使我国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再次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今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是国际科学界一直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鸟类起源于侏罗纪的一支长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到了白垩纪,演化出了反鸟类和今鸟类两大支系。反鸟类种类和数量在当时都占有优势,至白垩纪末期完全绝灭;包括了所有现生鸟类的共同祖先在内的今鸟类,相对于反鸟类,已发现的今鸟类化石材料比较少,尤其是在早白垩世。

  自2003年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季强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小组与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和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科研人员合作,对甘肃酒泉昌马盆地早白垩世地层进行了考察和挖掘,发现了大量的鸟类、鱼类和两栖类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大多数鸟类化石应是侯连海研究员1984年命名的玉门甘肃鸟。如此丰富的实物材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准确可信的基础保障。这次研究运用分支系统学的方法,通过对包括甘肃鸟在内的20余种主要中生代鸟类的200余个性状的分析发现,甘肃鸟与发现于北美晚白垩世的鱼鸟和黄昏鸟的亲缘关系密切,它们与现生鸟类共同构成了今鸟类。甘肃鸟系统关系的确定,将今鸟类的化石纪录提前了约三千万年。中美科学家一致认为:甘肃鸟是已知最早的今鸟类化石;以甘肃鸟为主的鸟化石群是已知最早的以今鸟类为主导的鸟化石群;现生鸟类很可能起源于水栖生境。

  中美科学家认为,对甘肃以玉门甘肃鸟为代表的早白垩世化石群的研究还仅仅是个开始,有许多问题尚需要进一步解答。如目前还没有发现甘肃鸟的头骨,对与甘肃鸟共生的整个生物群的面貌还缺乏全面了解,对这一生物群所赖以生存的古环境也有待深入研究等等。


上一篇:注意了!核酸检测前不要做这四件事

下一篇:中国集体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