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爱看末日小说?这种流派的爽点在哪里?
末日求生的设定跳出了一般日常生活的圈子,主人公不用在面对像其他日常向的小说里面存在的各种繁琐而无聊的矛盾,诸如繁重的学习工作,一成不变的生活等等。在末日文里,主人公要做的是为了生存下去而绞尽脑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充满了新鲜感,猎奇感和使命感,即使小说中的人物可能有时灰头土脸显得左支右绌,却并不影响整个氛围因此而产生的一种诡异的酷帅狂霸拽的感觉。
请问国民教育是什么意思?
国民教育系列是区别于非国民教育序列的概念,由各级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或登记注册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为国民教育系列。国民教育系列区别于党校和军事院校举办的教育形式。国民教育序列的高等教育是指普通高等全日制毕业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等。颁发的文凭都是在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是被国家和社会承认的,同时也是获得国外承认学历的保障。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具有国家批准的具有全日制普通招生计划的高等教育学历高校,也含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由国务院自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普通高等学校以远程网络教育形式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所颁发的毕业证书,成人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国家予以承认。另外,经教育部批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在党校、军事院校就读学生取得的毕业证书,以及符合教育部、总参谋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国家同样予以承认。区别于以下属非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1)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民办高校)自主发证;(2)各级党校颁发的毕业证书;(3)社会人员取得的军队院校毕业证书(无军人证、士兵证、复员证者);(4)高等院校所属的二级学院所发证书;(5)研究生课程班毕(结)业证书;(6)1993年-2001年间,非教育部(国家教委) 统一印制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或没有验印章的证书;(7)1994年-2000年非教育部(国家教委)统一印制的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其中2000年北京、天津、辽宁、湖北、重庆五省市试点由普通高等学校自行颁发毕业证书的除外。北京地区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函授大学,都不具备国家教委规定的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办学条件,未按国家承认学历的学校审批,没有取得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的资格。有的学校擅自颁发了“毕业证书”,不能作为国家承认的学历证明。拓展资料:就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而言,我国的学历类别可以划分为: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是6年)、初中(普通初级中学),高中(普通高级中学,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职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专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接受的教育是以其教授专业知识为主,入学需统招,毕业办理派遣证(报到证)。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方向。学历按照层次可划分为以下三大层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民教育系列
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⑤……
(摘自2011.10《读者》,有改动)
1.请你指出第②语段的说明中心?(2分)
2.请你从选文中找出一句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2分)
3.综合选文信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2012末世论”的观点是错误的?(4分)
答案:
1.(2分)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
2.(2分)1986年到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
3.(4分)(1)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至今人类还没有弄清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2分)(2)地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是 地壳自然运动的结果,地震频发是正常的(2分)。本文来自: [好语文网][http://www.goodyw.com]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goodyw.com/mod_article-article_content-article_id-2006.html
流派简介
是后宫型作品吗?
后宫型作品是虚构作品的一种类型,指的是在设定上偏男性向,且只有一位男主角或百合控的女主角或少数的男性角色被数位甚至数十位美女或美少女包围的作品。因为除了男主角外的男性都是没有竞争力或不介入的配角,男主角就如处于后宫,故得名。而由于女性角色众多;后宫作品往往是一网打尽,将所有带萌的角色类型都用在作品里。除此之外,这类型作品往往会有入浴、裙摆飞起或是与女性之间的暧昧行为等杀必死的场景。总而言之,这类型的作品的最大精神在于,不管男主角多烂,后宫永远只绕着他打转。若以女性为主角被多名男角包围,则称为逆后宫型作品。
小说
魔法学园MA
零之使魔系列
乃木坂春香的秘密
魔法禁书目录
军阀混战时期的各派别详细介绍
1、直系军阀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其首领之位。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割据在江苏、江西、湖北三省。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2、皖系军阀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袁世凯死后,皖系以北洋正统自居,操纵政局,声势显赫。但好景不长,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皖系一败涂地,一蹶不振,尽管后来段祺瑞又曾出山担任“执政”,不过是有职无权。在北洋三大派系中,皖系最先兴盛,亦最早衰败。3、奉系军阀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个行省,称“东三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旅,1909年奉天军队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师长。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4、晋系军阀晋系军阀是民国时期以山西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军阀的统称,活动时间38年。1912年中华民国肇始,山西省拥护共和,宣布脱离清朝“独立”,这是其产生时期,袁世凯去世之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主要有直系军阀、奉系军阀、皖系军阀等。直系、皖系等主要军阀势力都在 1927年南京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进而北伐之后消失,1930年中原大战是其最鼎盛时期,“抗战”胜利后一直在解放前夕山西解放之后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主要代表人物有:阎锡山(后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徐永昌、商震等。5、西北军阀西北军泛指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初年在中国西北地区发迹的军阀,主要成员有冯玉祥所统帅的“国民军”。后来杨虎城所部17路军也被称为西北军。于1919年改编为“西北边防军”,是为名称之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军阀
画家一共分几个派,每个派别的特点又是什么
公元前:西方艺术的童年
原始艺术 古埃及艺术 古希腊艺术 古罗马艺术
受基督教深刻影响的中世纪艺术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佛罗伦萨画派: 乔托 波提切利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威尼斯画派: 提香 乔尔乔内 丁托雷托
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
巴洛克艺术: 鲁本斯 卡拉瓦乔 委拉斯贵兹
洛可可艺术:华铎、 布雪、法兰哥那
样式主义:
十九世纪的欧洲艺术
新古典主义
威廉·布格罗、大卫、安格尔
欧洲浪漫主义美术
席里柯、欧仁·德拉克洛瓦
法国现实主义美术
科罗、米勒 、库尔贝、杜米埃
19世纪俄罗斯绘画:
沃罗比约夫、萨符拉索夫、希施金、库因芝、列维坦
19世纪英国绘画:
透纳、康斯太勃尔
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艺术
印象主义
布丹、毕沙罗、马奈、德加、西斯莱、莫柰、雷诺阿、 莫里索、巴齐耶、卡耶博特、惠斯勒、卡萨特、
罗宾逊、 路易斯·里特、萨金特、哈萨姆、弗里萨克、里特曼、 赞多希曼、 博尔迪尼、利贝曼、
科林特、马萨尔、 巴斯蒂达、亨利.博、马克尼可尔、克拉普、 克多耶、 克劳斯、容金德、麦卡宾、
斯特里顿、 格鲁纳
新印象主义
克罗斯、吕斯、修拉、西涅克
后印象主义
塞尚、高更、凡·高、劳特累克
十九世纪末的现代艺术趋势
象征主义
夏凡纳、莫罗、勃克林、雷东、霍德勒、 斯泰因勒、施瓦布
纳比派
塞吕西耶、瓦洛通、博纳尔、维亚尔、德尼
维也纳分离派
克里姆特、科柯施卡、席勒、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现代艺术
野兽主义
马蒂斯、鲁奥、芒更、马尔凯、弗拉芒克、 凡.东根、弗里茨、德朗、杜菲
立体主义
莱热、毕加索、布拉克、佛雷内、 格里斯、罗伯特·德洛奈
巴黎派
基斯林、苏丁、莫迪利亚尼、夏加尔
表现主义
蒙克、苏珊娜.瓦拉东、郁特里罗、 奥古斯特·马克、黑克尔、诺尔德、凯尔希纳 、
佩希施泰因、贝克曼、莫兰迪、格罗兹、 古图索、培根
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克利、库普卡、马列维奇
达达主义
杜桑、恩斯特
超现实主义
米罗、马松、卢梭、德尔沃、马格里特、 唐吉、达利、基里科、迪克斯、巴尔蒂斯
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
未来主义
卡拉、巴拉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西方现代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霍夫曼、德库宁、阿伯斯、马瑟韦尔 克兰、蒂尔本库伦
行动派绘画
波洛克
光效应艺术
赖利、瓦萨里
波普艺术
利希滕施泰因、劳申贝格、沃霍尔
新写实主义
弗洛伊德、珀尔斯坦、霍珀、本顿、伍德、 怀斯、贝洛斯
超级现实主义
克洛斯
http://www.artsdiana.com/artists/artStyles.html里边挺全的
香港反国民教育反什么 年轻一代需要怎样的国民教育
香港反国民教育究竟反什么 年轻一代需要怎样的国民教育香港反国民教育究竟反什么 年轻一代需要怎样的国民教育 我住的地方离香港很近,有一段时间经常出差,一个小时坐动车在罗湖站下,几步之遥,便是香港。印象中,香港人很喜欢逛街,有店铺禁止拍照要逛街,有地铁里禁食的争吵也要逛街,一些特定日子,雷打不动很多年很多人集体去逛街。(当然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会去逛街,或者完全认同逛街人的理念,所以以下所述香港人,其实是喜欢逛街的那些香港人的简称。) 这不是内地的文化。什邡和启东最近都发生了逛街,比较罕见。这似乎说明,香港刁民比较多。刁民在内地是贬义词,在香港,却不是。他们习惯用另一个词来表述,公民。公民这个词我们写在最高法里,但很少用,结满蜘蛛网,一拉扯掉你一身灰尘。所以说,文化,是丰富多彩和多元的。无论政治文化,或是人文文化。
笛福的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年~1731年),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出生于英国首都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一说是油烛商),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他广泛游历,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各国大陆经商。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其作品可读性强。信奉新教威廉三世。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乐观又勇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扩展资料:笛福的主要作品:1、《鲁滨逊漂流记》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2、《一部辛格顿船长》以同名主人公航海冒险、开发荒岛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反映了英国殖民时期的生活、道德和理想,发表后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读物。3、《罗克萨娜》是由丹尼尔·笛福撰写的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了罗克萨娜的主人公是法国新教徒的女儿,流落在英国,嫁给了伦敦一个酒商,被遗弃,在其他地方沦为妓女,又嫁给一个荷兰商人,商人负债入狱,她也在悔恨中死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笛福
笛福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出生于英国首都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一说是油烛商),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他广泛游历,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各国大陆经商。1684年,笛福与一个酒商的女儿结了婚,得到了女方家价值3700英镑的嫁妆。他招妻弟和妹夫作合伙人做起了小百货买卖。此外,还在欧洲范围内做生意,常做酒贸易来增加收入。不过,他在“喝醉人”的生意中遵循的是清教徒原则,反对买卖当时简直要淹没伦敦的杜松子酒和一般的烈性饮料。1685年笛福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扩展资料:丹尼尔·笛福出生于英国首都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也有说是油烛商),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他广泛游历,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各国大陆经商。1684年,笛福与一个酒商的女儿结了婚,得到了女方家价值3700英镑的嫁妆。他招妻弟和妹夫作合伙人做起了小百货买卖。此外,还在欧洲范围内做生意,常做酒贸易来增加收入。不过,他在“喝醉人”的生意中遵循的是清教徒原则,反对买卖当时简直要淹没伦敦的杜松子酒和一般的烈性饮料。1685年笛福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1692年他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后,大受欢迎,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这部小说在欧洲小说史上是一项创举。《鲁滨逊漂流记》(又译为《鲁滨孙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多次出海遇难,先被海盗攻击,再到种植园,最后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随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鲁滨逊漂流记》、电视剧《鲁滨逊漂流记》。此后,他写了几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 》《杰克上校》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尼尔·笛福
英国清教的起源和思想渊源
1553年7月,年仅十五岁的爱德华六世因病去逝,查理八世的长女玛丽继承王位,玛丽是位虔诚而狂热的天主教徒,她短暂地复辟了天主教,对圣立甘宗与清教徒进行疯狂的迫害,将二位教父级的人物圣立甘宗创建人克兰默大主教及清教始祖胡珀送上火刑柱,圣立甘宗教徒与清教徒这些互为依存的对手此时作为难兄难弟一起流亡海外。
1558年,玛丽病逝,伊丽莎白一世成为都铎王朝第二位女王,伊丽莎白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女王,她一生都在折中,调和,从不轻易发表过激的思想、言论,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深得中庸三味,她治下的英国作为后中世纪英国的黄金岁月而被广为称颂。她对最为敏感,脆弱而又顽固、强烈的宗教问题上更是如此,她勉力维持各教派的均衡,保证英国国内局势的稳定。伊丽莎白尽量使自己处于信仰的二个极端天主教与清教徒之间,坚持温和的圣立甘宗立场,拉拢二派的温和势力做到让大多数人满意,使局面维持一种平衡,但是对于这二派的极端势力,为了国家稳定她也是无情打压。伊丽莎白即位后迟迟不对宗教问题明确表态,她既不表示支持新教,也不表示拥护天主教。然而,新教徒对她寄予的期望值显然乎比天主教徒要高,伊丽莎白从小受到新教的陶冶,新教徒理所当然把她视为自己人。获悉伊丽莎白继承英国王位后,所有新教徙,无论国内的还是海外的,信奉安立甘宗的还是清教的,都向她欢呼,而伊丽莎白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伊丽莎白毕竟是一位新教徒,这种宗教感情虽然被国家利益所冲淡,但是永远无法抹除。
自1559年1月伊丽莎白的第一届国会开幕起,伊丽莎白陆续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宗教法令和文件,史称“伊丽莎白的决定”“伊丽莎白的决定”最主要的内容是两个国家法令—《至尊法》和《信仰划一法》与两个宗教文件一《公祷书》和《三十九条信纲》。
《至尊法》由伊丽莎白的第一届国会通过,它的基本精神与亨利八世《至尊法》相同,但在具体细节上有所差异。该法首先取缔了玛丽镇压新教徒及废除新教改革的法律。它宣布,由亨利八世制定并得到爱德华六世承认的《至尊法》依然有效,只是国王是“圣公会的英格兰教会的世间最高领袖”改为国王是“英格兰教会的世间最高长官”。这一微小的措词变动体现了伊丽莎白的谨填和机敏,较之“最高领袖”,“最高长官”是一种更谦逊和具体的称谓,它表明女王对教会并无过分的野心,她无意干预教会精神方面的事务,只是希望得到亨利八世与爱德华六世曾享有过的对教会的管理权。《信仰划一法》也是由伊丽莎白第一届国会通过的。它规定,全国教堂都应以新制定的《公祷书》作唯一的礼仪标准,任何人如不按照《公祷书》的指示作祈祷,或怂恿他人这么做,或蓄意损坏《公祷书》,将被剥夺教职或公职,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终身监禁。任何人如果礼拜天或其他宗教日不去教堂做礼拜,将被罚款一先令,由巡回法官、治安官及主教具体执行。《至尊法》和《信仰划一法》对于英国历史有着重大意义,打破了玛丽短暂的天主教复辟,再次恢复了圣立甘宗在英国的国教地位,使英国重新回到新教阵营直至今天,英国教会从此彻底割断与天主教的联系,直至1980年教宗访问坎特伯雷,
伊丽莎白不久后颁布了《公祷书》,《公祷书》是正式的祈祷文,是向上帝交流的内容,有着很神圣的地位。伊丽莎白的《公祷书》基本是爱德华六世《第二祈祷书》的翻版,较为明显和重要的改动只有三个:第一,剔除了各种冒犯罗马教皇和主教的词句,如祈求主把人们从“罗马主教的暴虐及他们所有巨大的罪恶中解救出”这个句子。这个改动也是吸取玛丽女王天主教复辟的教训,将教皇斥为敌基督使双方矛盾激化,对于弥合双方教义上的分歧毫无作用,最后只能通过流血冲突来解决,使亲者痛仇者快,这个改动也使天主教在新教英国存在成为可能,虽然环境极为恶劣。第二,删除了由爱德华六世补入的《黑色仪式指示》,吸收了享利八世的《第一祈祷书》中带有浓重天主教色彩的圣礼内容,第三,补充了《礼拜用品指示》,规定,“继续保留和使用于国王爱德华六世统治的第二年经国会批准推行于英国教会的礼拜用品,直到女王陛下下达进一步指示为止……”。《公祷书》完成后,国会还通过一系列有关礼仪的“女王责戒”,强调教士穿传统的天主教法衣、教徒在祈祷时下跪、圣餐中使用未发酵的圣饼以及确定祈祷日使用新的行列仪式、仪式前后用无伴奏齐唱乐和扩大仪式中的祝福祷告。这些“女王责戒”成为圣立甘宗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着深厚的天主教色彩一直以来都被清教徒攻击,一直是他们所要改革的内容。
通过《公祷书》后,伊丽莎白又对圣立甘宗信仰的根基重新进行了修订,这个就是《三十九条信纲》。伊丽莎白亲自审阅了《三十九条信纲》修订稿,随后交付国会审议,国会在作了微小更动后,于1571年通过并公布了《三十九条信纲》宣布其为英国国教会信纲,《三十九条信纲》没有被改动过至今仍然作为圣立甘宗的基本教义要求所有信徒宣誓信守。伊丽莎白之所以亲自修改倒不是她对神学有多深的研究,只是因为信纲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牵动着无数教徒的心,都可能带来忧伤,痛苦,绝望,带来怨恨,怒火,叛乱,甚至引发战争,而作为一个英明的女王自然知道这些敏感所在,所以她对每个遣词造句慎之又慎尽量使大多数人满意,尽量少让怨恨产生。
《公祷书》和《三十九条信纲》的诞生也标志着安立甘宗的最终确立,因为这二份文件从此没有被改动过,时至今日仍被圣立甘宗奉作信仰的极基,已经成为安立甘宗的标志。在1865年制定的《教士签署法令》进一步确认它们的权威,规定了如下宣誓条文:“我某某,严肃宣告,我赞同宗教《三十九条信纲》、《公祷书》和主教、会长、会吏的任命……。
这也充分表明《公祷书》和《三十九条信钢》对于安立甘宗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第一,传统性,它们在教义、礼仪和制度三方面不同程度地保留有天主教传统。教义上,天主教传统的成份较少,《三十九条信纲》除了尊重旧约伪经外(第6条),对称义、救赎、三位一体、道成肉身和基督复活等问题的阐述都釆用新教的观点。但是在制度上天主教的主教制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三十九条信纲》明确规定,教阶由大主教、主教、会长和会吏构成(第36条)。也就是这个成为圣立甘宗与清教徒冲突的焦点,对于主教制清教徒根本无法接受,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等级制与路德,加尔文新教的上帝之下人人平等严重冲突,是对真正信仰的污辱,亵渎,而且在圣经中也无法找到依据。而且在礼仪领域,最终确立的安立甘宗比爱德华六世时有着更多的天主教因素,这也是许多清教徒不满所在,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倒退。伊丽莎白的《公祷书》虽然以爱德华六世的《第二祈祷书〉〉为蓝本,但《公祷书》对《第二祈祷书》的改动,恰恰是补充了那些《第二祈祷书》废弃或回避的带有强烈天主教色彩的传统的礼仪内容,如坚持礼仪中穿法衣,下跪领受圣餐、使用蜡烛等礼拜用品等等,与礼拜仪式密切相连的纪念日更能说明这一时期安立甘宗礼仪的传统特色。1561年,伊丽莎白下令,在日历中增补大量圣徒纪念日,这些圣徒纪念日显示了伊丽莎白时代的宗教与传统的联系和对传统的尊重,虽然《三十九条信纲》第22条禁止偶像崇拜和祈求圣徒,但圣徒纪念日的庆祝活动必然会导致出现与这一条文精神相背离的现象。事实上,直到1642年以前,英国大多数教堂都完整地保留着圣徒偶像及宣扬圣徒事迹的雕塑,在礼仪领域,伊丽莎白的宗教措施比爱德华六世时向天主教方向退得更远,这使最终确立的安立甘宗的传统色彩显得更为强烈。而这些都是清教徒强烈反对的,清教徒甚至不承认圣诞节,十字架,他们认为这些都是迷信偶像崇拜,更不用说这些所谓圣徒的节日,圣徒的偶像,雕塑。英国内战中主要由清教徒组成的新模范军大肆破坏教堂中的画像,雕塑而饱受指责,其实是有内在原因的,新模范军信仰坚定平常纪律严明,他们对教堂的破坏不是无目的,而是有明确的宗教原因,他们认为这些画像,雕像都是偶像崇拜必须给予破坏,所以说,伊丽莎白女王的这些倒退也造成了圣立甘宗与清教徒矛盾的激化。
当然你也不得不承认圣立甘宗的包容性与折中性,这些都为后来进一步的宗教宽容打下了基础,也体现了伊丽莎白女王的智慧与英国被使徒教会,修道院的兄弟之爱,自由,平等浸染了一千多年的深厚土壤,这片土地上很少出现极端的事物,很少偏离正道太多而且总能及时地纠正。伊丽莎白时代的安立甘宗保留了许多天主教成份,但也容纳了16世纪新教中所有重要宗派的代表思想,尤其是它的教义,实际上是一种基督教各宗派观点的大杂烩。除了已经论及的天主教观点外,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三十九条信纲》中找出路德宗、加尔文宗、茨温利宗以及奥古斯丁的观点。信纲中有关三位一体和道成肉身的内容,绝大部分取自古代大公教会的信经,有些则从路德的《奥古斯堡信纲》和路德宗改革家约翰·布伦茨编纂的《维腾贝格信纲》中摘录。有关预定、选拣及圣经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加尔文宗尤其是加尔文宗的温和派主张,有关自由意志、罪恶及恩典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正统的奥古斯丁思想,有关因信称义、信仰与善行、教会及圣礼的内容,则混和了路德、加尔文和茨温利三者的观点。安立甘宗的这种广泛包容的特点,使它成为新教中一个十分特殊的宗派,这一特点使安立甘宗很难把其他宗派的主张斥为异端,只要不提出过分要求,基督教的各宗派都可以在安立甘宗中为自己找到一席之地。安立甘宗便在事实上起着某种有限的宗教宽容的作用。
《三十九条信纲》还有很大一个特点就是用词上含糊、模棱两可,使各个教派都觉得是谈及自己的观点。我们知道即使新教派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冲突很大,把这些不同乃至矛盾的观点和谐地放在一起,就必须对其进行模糊调和处理,于是伊丽莎白女王充满智慧地在《三十九条信纲》表述有争议的教义时使用涵义广泛的用词。如,信纲论圣餐的第28条典型地体现了安立甘宗的调和特点,有关圣餐的本质,传统的天主教持“变体”说,路德宗持“临在”说,加尔文宗持“参与”说,茨温利宗则持“纪念”说。信纲对天主教的“变体”说予以明确否定,认为“圣餐化质说(即饼酒变质〕不但不能取证于圣经,实乃违反圣经的明文,违背圣经的本旨,并且产生许多迷信”。它还避免独尊新教某一教派的观点而调和各种圣餐说,经过修改最后的内容是这样的,“圣餐不仅是基督徒应彼此相受的表记,而且是基督受死赎罪的圣礼,凡合法用心领受的,吃那劈开的饼,便是领受基督的身体,喝那祝谢的酒,便是领受基督的血……,在圣餐中基督的身体仅是属天属灵地给了、取了、吃了。”这段文宇,既反映了加尔文的“参与”说,又反映了路德的“临在”说,同时,还为茨温利的“纪念”说甚至天主教的“变体”说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我这里大量介绍了圣立甘宗的这二个基础性文件,主要是希望通过这些使大家了解圣立甘宗与天主教,清教徒在教义上的区别,这三个教派与苏格兰的长老会是当时英国基督教的四个主要教派,教义之争是造成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教义与永生,永恒,终极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是每个信徒心中永远的伊甸园,迷人的天堂,所以各个教派在每一字,每一句都寸步不让,寸土必争,当无可调和时只有通过战争这种血腥极端的方式解决,这也是英国内战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人类无可奈何的悲剧。直到各个教派来到北美,在北美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各教派才通过共同的兄弟之爱形成了基督教内部教派间的宗教宽容,共存共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些我们之后还会详细论述。但是在世界上各主要宗教之间,由于宗教的极端敏感性,也由于这些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远比基督教内部教派间的差异来得大,所以世界范围内,不同宗教之间宗教宽容的路还很长。
对于圣立甘宗,清教,长老会这些新教教派能在英伦三岛迅猛发展,我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英国的使徒教会,中世纪修道院的兄弟之爱,自由,平等的传统,正是这些传统与新教质地相同,才可能做到二者无缝结合从而使新教迅猛发展。可以想象,在英国民间到处是使徒们在英国的传说,秩闻,他们朴素,自由,平等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当这些与新教思想接触时,可以轻易得出它们水乳相融的一幕。而十六世纪的英国新教思想家也大肆渲染这种观点,认为英国传统与新教本质上是同一的,新教在英国是返祖归宗,返朴归真,清洗被教皇、教廷沾污的基督教,回归原初的使徒教会,回归他们兄弟之爱,自由,平等的传统。于是在几股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新教在英国蓬勃发展,成为英国的主要教派。这些是以主教制为传统的欧洲大陆国家所不具备的,所以新教在欧洲大陆始终无法突破天主教的重围,只能在北欧与德国北部这一狭小的区域内发展。
本文摘自公众号《西方文明的历程》连载的书籍,全书约100万字,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英国革命前,第二部分,英国革命,第三部分,美国革命。以散文的笔调,思想的深度,历史的真实描写的了西方文明从纪元时的古罗马英国到美国独立这一千八百年间的历史,全景式,鸟瞰式描写了西方文明在这一千八百年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描写了这一千八百年间西方文明的风风雨雨,艰难坎坷。本书公众号也叫《西方文明的历程》,公众号有目录,便于查找阅读。公众号搜索即可得出,扫描文章下面的二维码亦可,欢迎大家踊跃关注。
详细的英国宗教发展史
英国的前罗马时期宗教形式包括各种形式的祖先崇拜和异教信仰。现在的英国主要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为基督信仰。英国基督信仰最早起源于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7世纪期间,天主教会和爱尔兰 - 苏格兰传教士再次将基督信仰带进了英国 。中世纪时期到亨利八世创立英国国教(又称圣公宗、盎格鲁宗、安立甘宗)前,英国人主要信仰为罗马教会(天主教会);1534年英格兰宗教改革,英格兰教会成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方教会。苏格兰长老会在十六世纪的苏格兰宗教改革中建立,是苏格兰的国教。它不受英国中央政府控制,英国君主也属于苏格兰长老会成员之一,在就位时需宣誓“维护和保护新教教派和长老教会”。在英国不同地区,特别是在英国北部和英格兰北部地区,对天主教会的坚持程度各不相同。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各个基督新教教派纷纷创立,包括公理会、浸信会、贵格会以及后来的卫理公会。威尔士教会国教的身份于1920年取消,爱尔兰教会于1870年在英国爱尔兰分治之前解散,而现今北爱尔兰没有建立圣公宗地方教会。犹太人在1290年时被驱逐出境,并且在19世纪才解除这项规定。伊斯兰教、印度教和锡克教随着近年来移民英国的新移民而出现,而佛教除了被移民带来之外,也有部分英国本地人改信佛教。与西方世界的其他地方一样,宗教人口统计学已成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一部分,英国被描述为后基督教社会,称为多信仰或世俗化社会。宗教人口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基督宗教是英国最大的宗教,占总人口的59.5%。2007年Tearfund调查发现基督徒人口为53%,2009年英国社会态度调查基督徒人口为42.9 %,欧盟调查的基督徒的人口则为42.98%。Ipsos MORI在2008年调查,发现英格兰和威尔士有英国国教信徒47.0%,天主教信徒9.6%,其他基督徒8.7%; 4.8%是穆斯林,3.4%是其他宗教的成员。5.3%是不可知论,6.8%是无神论者,15.0%不确定他们的宗教信仰或拒绝回答这个问题。Ceri Peach在2005年估计,62%的英国基督徒属于英国国教会(圣公会),13.5%属于天主教会,6%属于长老会和3.4%属于卫理公会,其他新教教派和正教会信徒人数很少。英国社会态度调查(BSA)在2009年调查,有50%受访者表示“ 无宗教信仰 ”,19.9%是英国国教会基督徒,9.3%是无教派基督徒, 8.6%公教基督徒,2.2%是长老会/苏格兰教会的基督徒,1.3%是卫理公会的基督徒;0.53%是浸信会基督徒,1.17%为其他新教基督徒徒,0.23%是联合改革教会 / 公理会的基督徒,0.06%是自由长老会基督徒和0.41%其他宗派基督徒。在2016年,英国社会态度调查(BSA)再次调查,有53%的受访者表示“ 无宗教信仰 ”,41%表示为基督徒,6%表示非基督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等)。
全球公认最难背的单词
全球公认最难背的单词是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这个单词一共有四十五个字母,其中文意思是“肺尘病,矽肺病”。单词词根:1、pneumono- (of lung 肺的)。2、ultra- (beyond 越过)。3、micro (very small 极小的)。4、scopic- (of viewing or observing 观察或注意的)。5、silico- (of silicon 硅的)。6、volcano- (mountain that releases fire and ash 火山的)。7、coni- ( koni, of dust 尘土的)。8、osis-(forming the name of a disease 表示疾病)。英语的由来和发展:英文单词的组成并非想像中的简单。英文可以依照造字规则建立新单词,所以常常有新的长单词建立,地名是其中一类,科技词汇也很长。我们很难去鉴定它。英语在我国属于外来语言,在多个西方国家内广泛被作为国语进行沟通,为与国际接洽,国内开始学习英语这类语言。英语在发音,语法等方面与汉语相差甚远,导致学习过程中难度增大。英语(英文: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支,最早被中世纪的英国使用,并因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部落是后来迁移到大不列颠岛地区的日耳曼部落之一,称为英格兰。这两个名字都来自波罗的海半岛的Anglia。该语言与弗里斯兰语和下撒克森语密切相关,其词汇受到其他日耳曼语系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北欧语(北日耳曼语),并在很大程度上由拉丁文和法文撰写。英语是按照分布面积而言最流行的语言,但母语者数量是世界第三,仅次于汉语、西班牙语。它是学习最广泛的第二语言,是近60个主权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与英语为母语的人相比,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更多。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母语,在加勒比海、非洲和南亚被广泛使用。它是联合国、欧洲联盟以及许多其他世界和区域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之一。英语音系学是指对英语音系(亦即声音系统)的研究。正如所有语言,无论考虑历史与否,英语口语的发音因不同方言而异。这种变异在英语特别明显,因其在广泛地区使用,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西兰、英国和加勒比海英语国家等国的主要语言,在世界上每一个州都有人以之为母语或第二语言。英语并没有决定性和国际承认的标准,所以不同国家的英语有时可能妨碍沟通。虽然如此,不同地区的英语口音仍能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