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于丹为何后来会被万人唾弃,还被北大学生轰下台?
国学一般情况下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学说的统称,比如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再广义一点就还要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人文政治,甚至还有书画乐器、易学星象、术数建筑等方面了。因此,在国学上的研究是没有尽头的,但是有的人能够将“国学”中基本定义的部分进行深刻地鑚研,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当代国学大师了。曾经,还未从新一代国学浪潮之巅跌落,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轰下台的于丹,背后真相如何?于丹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更是不少热爱文学的女子的人生目标。于丹的一生其实是非常顺遂的,她出身于书香世家,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于丹刚好对国学文化也有所兴趣,于是最终走上了深研的道路。在2006年的时候,于丹凭借自己对《论语》的深刻认识为人们所熟知,后来又因为对《庄子》的解读而为人们所追捧。于丹,我们大多从电视荧幕上知道这个曾经的国学大师,受到她的国学大师父亲所影响,于丹在一个充满国学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她从小便开始接触《论语》,因此和其他孩子相比,她有许多自己独到的看法。而且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她可以很轻松的同父亲交流,从父亲的见解中得到启发。从小她便体现出在国学上的天赋,因为后来不断的研究,更是取得很大的成果。但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那几年,于丹也的确很努力的研究国学,而且做出一定的成就。《百家讲坛》在2006年邀请她做客,讲国学搬上银幕,让她替观众讲解《论语》和《庄子》。大家多是从这档节目中认识她的,后来她还受邀到《文化访谈录》等节目,经常出现在荧幕上的她,也逐渐被观众所熟知,短短的时间里她一跃成为观众眼中的国学大师。顺理成章,拥有超越同龄人造诣的于丹成功入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正式进入了国学的行列深入研究,知道她毕业之后也从未停止对于国学的追求。这样潜心国学使得她在国学界开始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年仅三十岁便成为了北京大学的讲师。其次,不再用心研读的于丹已经失去了国学解读的新意。因为之前写作的成功,于丹随后也出了几本书,粗略一看是有些道理,但是仔细推敲之后不难发现,这些书都有之前思想的影子,没有了初看时的惊艳了。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她之后推出书籍不过是想沽名钓誉罢了。
于丹为什么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
具有很高名气的文化偶像有很多,但能够真正内敛自己的本性,做到自己的本职的文化偶像少之又少。说起文化偶像,大家应该第一个想起的是高晓松。于丹于1965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己的父亲也是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也许是在自己父亲的熏陶下,于丹对于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功夫不负有心人,于丹在自己高考结束以后,成功的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系,继续探索国学的奥秘。一年又一年,时间来到了于丹30岁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她起步比别的小孩更早。于丹在30岁如此年轻的情况下,成为了北京大学的讲师。曾几何时,于丹借助于《百家讲坛》平台,完美地实现了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变现的可能。试想过去的学术象牙塔就是冷板凳,又有多少人愿意问津。电视和网络的双重平台,把她从之前的默默无闻,直接推上了前台。然而成也平台,败也平台。一旦被推上万人瞩目之处,身处聚光灯下,不但自己的一言一行被全部看到,还会因为镁光灯的作用,被无限放大。于丹本身就因为聚光灯的效应,将自己真实的一面暴露了出来。最终,也彻底败在了真实面前。作为曾风光无限的一名国学大师,于丹却慢慢的背负着众多的质疑,甚至在2012年受邀参加北大的昆曲讲座之时,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她竟然被一众北大学子轰下了台!这样的事情发生,无疑是给于丹的事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北大学子为何会将国学大师轰下台呢?其实,这跟于丹之前的行为有关。在人们的印象之中,于丹是一位谦和有礼、满腹经纶的才女,是为读书人所敬仰的对象。然而在2009年之时闹得沸沸扬扬的伦敦事件,却在一时间将于丹推上了风口浪尖,让人们心中对她的形象完全颠覆了。文化讲究传承,但是几千年来,传播平台的限制,使得文化以及真理,始终掌控在少数人的手里。文化对于大众和草根相当遥远,即便生活处处都蕴含着文化的真理,可惜诠释的权力始终掌控在有文化的人手里。正因为如此,在传播平台扩展之后,才有了一股解读文化的热潮。所谓解读文化本身,就是因为文化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它广远传播的趋势。于丹最初的走红,就是从解读《论语》开始的。因为文言和白话之间的这种隔阂和断代,导致大多人对于传统经典的认知是一片空白,而一个"解读人"的存在,正好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在演讲的过程中,北大的学子发现,于丹其实对于《论语》的理解真的非常的浅。而整个讲座的中心并不是她这本书,讲的更多的是一些鸡汤故事,这让许多北大学子非常的不满意。让观众们感觉到这位国学大师在打自己的脸。遇到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愤怒,更让人感觉到的是可惜。明明都是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为何会搞出这样的事情呢?这是因为名利让他们红了眼,让他们无法更加专注于国学本身,变得浮躁起来。这是导致许多问题的原因,但他们却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