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网友;灵璧石都是什么颜色?如何鉴别真假灵璧石?
真假灵壁石的鉴别 现在灵璧石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使好的灵璧石越来越难寻,价格也在不断攀升。随之而来,造假的石头也猖獗起来。奇石造假古代时就有,出于趋利的目的,凡是受到人们喜爱,具有收藏价值、可以产生经济利润的石头都有人造假。寿山石,鸡血石,巴林石,和田玉不是也有很多的假货吗?所以大可不必谈假色变,更不可因噎废食。有人造假的石头从反面说明了它具有收藏价值。同时,区分真假也是一种乐趣。那么怎样区分灵璧石的真假?怎样才能不上当受骗花钱买垃圾呢?下面就就笔者11年来买卖灵璧石所积累的经验,谈谈灵璧石的造假问题,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粘贴 粘贴是一种较长见的做假手法,也是很难发现的造假。粘贴分为原石粘贴和成品石粘贴两种。 原石粘贴也分两种,一是因为在挖石过程中或搬弄石头时由于动作大,失手搞断了石头或碰烂了石头,而这块石头又比较有形,石农不舍得放弃,因此就用哥俩好或101等粘合剂粘贴。因为是原石,上面还有灰土,如果粘贴的及时或严密,是很难发现的。更有聪明的石农,再用胶粘些现场的土灰,把裂痕处整个遮掩起来,就更不容易区分了。但是也正是这种自作聪明的手法,暴露了假石的痕迹。A,新粘上的土比老灰土颜色深,这是因为胶的作用,使灰土变色和不成一体,新粘的土浆颜色比老的土浆鲜艳。B,在你刷石头时粘胶就更暴露无疑了。所以带个手刷,看中的石头不妨刷一刷试试,不但可以把怀疑的部分试刷出来,也可以试出这块石是不是好刷,和同时看看石皮石质是不是清润。C,听声音。如果石皮石质都很好,而弹击无声或沉闷,就要引起注意了,仔细观察,如果因为有石合(天然的缝隙)就是正常,没有的话就可能有粘贴处,因为断裂破坏了石头的整体性,使之声音沉闷。这种造假是被动的,还有一种原石粘贴是主动的造假:就是把不相干的两块或几块石头粘合起来,以增加石头的曲折,形成蟠螭的效果。这种石兼具上一种造假的手法,用胶水粘合灰土。除了试刷以外,D,就是要看它是不是自然。天然的石头弯曲的形态是自然和流畅优美的,看起来舒心;而人为的使之弯曲是生硬的、不自然,有突兀的多出一块的感觉。一般稍有艺术眼光的人都能看出。 如果你不幸买了这种粘贴的假石,也不必难过和自责,老玩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再强悍的人也难免在人生的路上有所磋跌。本人就曾经买过一块,在自己动手刷灰时,因为震荡,在粘贴的地方脱落了,上面的胶看的清清楚楚,所以,E,震动也是一种鉴别方法!有时你硬去用手掰都掰不断,甚至于掰断石头而粘贴处丝毫无损,但是震荡使它原形毕露。F,时间能揭穿一切谎言,买来的原石,放置它一段时间,因为粘合剂是有时效的,时间久了效果自然会降低而断裂,这样你就省去了做底座的费用。 成品石粘贴是因为买来的或处理好的成品石在搬弄过程中不小心碰断,特别是薄弱部分,比如“鸟”的嘴尖等部位,最易折断。一般粘贴后为了掩盖痕迹,往往会使劲刷,用沙布打,这样就会破坏石的纹路,这种粘贴有时用肉眼就能看出痕迹。如果粘贴的及时严密是很难发现的,这样也只能借助时间来还原历史了。 2、减肥 有的石头整体不错,或象形,或挺拔,但是往往多出一块,如果去除就更象了或显得形更好,因此有的品行不端的人就斧凿齐上,做起了雕刻师。 这种石仔细观察比较容易区分。只要动手必然要破坏石皮和纹路。天然的断裂处一般都保留有天然的氧化层--石灰,破损的石皮颜色深,没有石灰,虽然处理后颜色变浅,但是破损的部分会异常光滑,看不到石灰,纹路的走向不连贯,断开,是正常的纹路被磨光而消失。即使是天然光滑的石头,也有整体性的石表和石脉,人为的破坏只要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的。 现在做假手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有所升级,有的做假者为了掩盖破损的痕迹,会用凿子在减肥处凿出密密麻麻的白点,正所谓欲盖弥彰,这正为我们识别提供了确凿证据。 3、钻洞 我们反复强调石头的天然纹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同样,人为的钻洞,也会破坏石头的纹理。这种石更易辨别真假,手工钻洞,痕迹比较明显,洞里颜色和外部不能浑然一体,有的还有工具的印迹,粗糙炸瓷的线条,齐刷刷的圈痕等。更是给人不自然的感觉,如果是2个洞或3个洞,你还会发现重复的克隆手法。 4、上色和酸洗 A、具体的说2000年前的石头大多数都酸洗,酸洗是种懒惰的处理石头的方法。因为刷石很费功夫,也很难刷,但是刷出来的石头石皮好看自然。用盐酸洗或侵泡的石头,灰下的快,下的干净,但是破坏了石头的清润。酸洗后的石头颜色阴暗发污漆黑一团,湿。(也是利用人们受书报上的宣传磬石是黑的影响,其实黑磬多为片岩,做编磬乐器或其它工艺品。能观赏的极少。)那么水泡一下再化验就知道,不过还是用眼观察吧。特别是阴雨天酸洗的石头会反酸,整个石头湿噜噜的,有人还会欺骗客户说这是神石,阴天潮湿是会预报天气。哈哈,真是自欺欺人!不管他是不是你所相信的人或者在石界是否德高望重,为了钱很多道貌岸然的人也会说假话的,或许是他不懂。请相信你自已的眼睛吧。注:上蜡也会使石皮变黑,但是上蜡属于美化,石界公认,与酸洗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彩石用酸洗不属造假,因为彩石酸洗后颜色会更好看,起到了美化的作用。因此在藏石界是允许的。不过有的带石皮彩石是不用酸洗的。一般来说苏北彩石都用酸洗,因为没有石皮,酸洗后发光好看。) B、染色或上鞋油。这种技术含量低的手法一般是因为石皮颜色难看,只有染色或上黑鞋油遮盖,水洗一下或用手撮撮就知道。不过也不能一棍子xxx一片,有部分石农把上鞋油做为了一种习惯,连石皮本身很好的也抹上了黑鞋油,真是画蛇添足呵。所以本人买石一直反复告诫石农,不要上鞋油,千万别上,我刷起来废劲。 5、整体造假 一般多用彩石和花色石,比如苏北彩石,因为没有石皮,具有直立性,有形的少,而且石质软,酸洗后磨光上蜡,光滑的象玉一样。于是就整体做成假山及各种动物,较常见的有虎、龙、龟等等。比较容易分辨,因为太象了,极不自然。但是对于有点形的,稍加改动的就难于分辨了,非高手不能看出。总之,只要不自然,就要多加警惕,或干脆放弃,图个心里安宁。 磬石中的整体造假也有,不过很容易分辨,除了我们说的上属种种方法外,就是看,整体的假石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自然,显得笨拙,看了不舒服,虽然都很象形但是却没有真正象形石的神韵,没有灵气。 对于减肥、钻洞、整体造假的石头,如果你是新手,难以区分真假时,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要看石头原石的照片。有了原石照片对照的石头,最能证明她的真实,比所谓的鉴定证书、真品认证等凭经验判断的证书还有效! 灵璧石历史悠久,名冠古今中外,观赏价值极高,古今论石专著中已有定论。灵璧石名贵之处在于诸美皆备,既有瘦、皱、漏、透,又有伛、黑、悬、响,也有形、质、色、光,还有奇、巧、殊、绝。有关灵璧石研究成果颇丰。 古人对灵璧石的研究从形、质、色、声等方面入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灵璧石真伪辨识的特征。 《云林石谱》评述灵璧石“石理嶙峋”、“清润而坚”、“扣之铿然有声”。《长物志》中灵璧石“色如漆,间有白文如玉”,“扣之声如玉”,“以利刃刮之略不动”,而“伪者多以太湖石染色为之”,此书对灵璧石与太湖石的不同之处作了比较,“太湖石亦微有声,亦有白脉,然以利刃刮之则成屑”。《金玉琐碎》中把灵璧石与英石进行了比较。“其实英石无声,有声者灵璧石也”等。 应当指出,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古人提出的灵璧石品评及辨识真伪的理论,仅仅局限于客观上的描述。从岩石学角度来说,灵璧石属于碳酸盐类岩。这类岩石很多,像江苏太湖石,安徽巢湖石、无为石,山东临朐石,在这些“石家族”中不难找出“扣之有声如玉”、“色如漆”之类的奇石精品,例如《古矿录》、《姑苏志》等都记载,上乘太湖石“形嵌之,性湿润,扣之铿然”。《云林石谱》记述安徽无为石“石色稍黑而润,多作群山势,扣之有声”。 笔者收藏的碳酸盐岩类造型石中,类似黑色且有声不限于灵璧石。可见,辨别其真伪,利用古人的方法是很难解决的。 鉴于此,笔者用科学方法进行鉴别。灵璧石是一种致密细粒石灰岩,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95),还有少量的白云石、黄铁矿及铁的氧化和的。岩石结构为显微等粒镶嵌结构,岩石致密,其薄片在镜下未见裂隙和孔隙。而普通石灰岩均不同时具备上述灵璧石的岩石学特征,因而一般也就无“金玉之声”。 可见,灵璧石因岩石结构致密,体态瘦、透、漏、皱等,敲击就会发生金属般声音,故“击之金声”。
如何鉴别灵璧石
"1.先看该石的背面即石根或叫底。石根有没有红黄色的砂浆附着上面,而且硬化,而不是胶粘的。个别小块奇石可能砂浆基本清掉,但留下的石根仍清晰可见,有之,再看以下两条,如没有就可判定可能是冒充的。
2.看石肤、石纹,磬石的石肤:光华温润,滑如凝脂,极具手感(瘦、皱、透、漏的特点不影响石肤)。石肌中有着特殊的白灰色石纹,其纹理自然清晰流畅。原始的纹沟呈“V”型,人为机械加工的石纹呈“U”型,纹色也不自然,如用水洗,人为的石纹即刻显现,水干的慢,原始的石纹干得快。
3.弹敲听音,由于灵璧石属于石灰岩岩石,摩氏硬度在4—7度,磬石在6度左右,所以用手指弹敲或用木棒敲打,可听到悦耳清脆的声音,古代制磬和所谓的“八音石”,就是这磬云山产的灵璧磬石,如没有声音发出,就要考虑其真伪了。
4.许多人将太湖石染黑冒充灵璧石。怎样分辨呢?由于灵璧石硬度较太湖石高,检验时可以用利刃轻轻削刮石之底座,若是刮出石屑,即为假灵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