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08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的简介
马克沁重机枪是由英籍美国人马克沁于1884年发明。它利用火药气体能量来完成机枪自动动作,其枪身部分重27.2千克,枪管用水冷,发射黑火药枪弹。1888年,马克沁重机枪经过改进, 枪弹改用了无烟药枪弹,威力更加强大。马克沁重机枪发明后,在战争中等到了应用。1891年,英国殖民军在罗得西亚与祖鲁人发生战斗。一支50人英军小分队,用4挺马克沁重机枪击退5000名祖鲁人进攻,使3000名祖鲁人丧命,充分显示了重机枪威力。但只有德国人明白机枪的意义。与其马克沁重机枪一样,马克沁MG08用冷却水来为枪管降温。只要有足够的水和弹药,MG08机枪就可以持续射击很长时间。为了保证这么长时间的连续火力的需要,马克沁MG08重机枪采用的供弹具是标准的250金属弹链,理论射速可达450发/分钟。为了减少枪口焰对机枪手的影响,部分马克沁MG08重机枪采用的挡焰板,MG08重机枪还加装了盾。马克沁MG08重机枪口径7.92mm,全枪长1175mm,全枪重62kg(含H形枪架),枪身重26.4kg,枪管长719mm,理论射速450发,250发布制弹链供弹,枪管采用水冷式降温方法,水冷套筒可以装4公升的冷却水。很多人对重达35.6kg的四脚架有所不满,但在使用时,他们却发现,这个重枪架给予了枪身很好的稳定性。
MG08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的结构
此枪和其他马克沁重机枪一样采用后座作用式,即是利用把子弹弹出的后座力去完成退弹壳和从新上弹,供弹系统使用的是帆布制成的不可散式弹链。枪口保护罩兼做消焰器,通常还会加装一个圆形的小护盾以防止流弹、弹片破坏冷却水套筒。当发射完一发子弹后,枪机仍然处于闭锁状态,枪管同枪机一起后座。枪机使用两个用铰链连接起来的支杆,它们位于枪管节套和枪栓之间,当枪栓位于枪管内时,两个支杆排成直线承受住后座力并将其转移到枪管节套上。整个枪机组件在枪匣内后座,位于枪匣左侧的复进簧因此被拉伸(大多数枪械中复进簧是被压缩)。经过一小段距离的后座后,肘节系统后方的拉机柄撞击到枪匣壁右侧的阻铁,拉机柄因而旋转上升同时放下肘节。开锁后,空弹壳从枪管内排出,枪机端面抓住弹壳的边缘向下滑动,将发射过的弹壳送到枪管下方,同抽取管排在一起。同时,枪机端面抽取一发新子弹并将其送到膛室后方。之后枪机开始复进,弹簧收缩将整个枪机组件向前推,肘节从弯曲状态恢复成直立并向前推动枪栓。此时枪机端面同时抓着待发弹和空弹壳,在闭锁过程的最后阶段,枪机端面抬起,排弹管内的空弹壳被排出。此时如果按住扳机不放,击针就会击中底火,完成一次射击。此枪原本发射尖弹(7.92x57IS),后来为了加强其穿透力而改为发射内藏钢芯的重尖弹(7.92x57sS)。
MG-08/15重机枪
MG-08/15重机枪武器性能中文名:MG-08/15重机枪国家:德国类别:机枪用途:杀伤有生目标服役时间:1916年定型时间:1915年前型/级:MG-08机枪概述机枪是一种带有枪架或枪座,能实现连发射击的自动枪械。是步兵作战中的主要火力。因此从机枪一出现以后就倍受各国军事当局的重视。而机枪又分为重机枪和轻型机枪,最早的机枪都很笨重,仅适用于阵地战和防御作战,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不方便。各国军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轻便机枪。二战时期出现的德国MG42机枪使重机枪与轻机枪之间的划分变的越来越模糊。分类MG-42轻重两用机枪─轻重两用机枪(又称通用机枪),它既可以成为轻机枪,因便灵活,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又可以成为重机枪,发挥射程远,连续射击时间长的威力。中国自19世纪晚期开始使用机枪,所使用过的机枪是五花八门,列强国家的机枪都能在旧中国看到身影。最早使用的是马克沁重机枪,其后个省和各派军阀都想方设法的引进或者仿造外国机枪,其中使用比较多的有马克沁重机枪,德国MG08重机枪,以及法国生产的机枪,国民党军队还仿制过美国的重机枪以及德国的MG15重机枪。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武装还缴获过很多日本的92式重机枪。
MG-08/15重机枪的介绍
机枪是一种带有枪架或枪座,能实现连发射击的自动枪械。是步兵作战中的主要火力。因此从机枪一出现以后就倍受各国军事当局的重视。而机枪又分为重机枪和轻机枪,最早的机枪都很笨重,仅适用于阵地战和防御作战,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不方便。马克沁08/15机枪是马克沁MG08机枪的改进型,设计目的旨在给德国步兵提供比标准MG08机枪更便携的无底座机枪。该枪还有用于飞机上的型号,采用穿孔管套,依靠气流冷却枪管。
马克沁MG08重机枪
马克沁MG08重机枪马克沁MG08重机枪是一战期间德国军队的主力重机枪,是一种水冷重机枪。其实,刚开始,马克沁在推销机枪的时候,各国都在观望,不愿意大量购买。而德皇威廉二世却很有远见,表示“此乃我需,别无他求!”为自己的警卫部队配备了马克沁重机枪。1901年,德国开始生产自己的马克沁重机枪,也就是MG01重机枪,经过改进,定型为MG08重机枪,由DWM公司生产。整体情况马克沁MG08重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肘节闭锁方式,水冷式冷却方式,弹链供弹。其全枪质量58.52kg,其中枪身质量26.54kg,四脚枪架重31.98kg,全枪长1174mm,使用150发/250发弹链供弹,发射7.92mm毛瑟步枪弹,理论射速400—500发。战场使用马克沁MG08重机枪于1908年投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德军制式重机枪使用,每个步兵营配备6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枪被MG34通用机枪取代,但依然有保留使用。由于一战期间,德军使用马克沁MG08重机枪杀人太多,该枪得到了“一战中最厉害的杀人武器”的恶名。在著名的索姆河战役中,仅一天内,英法军队死伤于马克沁MG08重机枪枪口下的人就有57000人。改进由于马克沁MG08重机枪实在过于沉重,只能放在预设阵地里面使用,德国方面在该枪的基层上研发了MG08/15轻机枪和MG08/18轻机枪。前者是水冷式轻机枪,后者是气冷式轻机枪。此外,为了对付英国人的坦克,德军将马克沁MG08重机枪放大,称为马克沁MG18反装甲重机枪。除了步兵型号外,MG08重机枪还有机载型和车载型等型号。在索姆河战斗中,见识了坦克的力量后,德军也开始研发坦克,也就是A7V坦克。德国人一口气给A7V安装了6挺MG08重机枪和一门炮,并塞进去18名成员,包括6个机枪组共12人!马克沁MG08重机枪数据原产国:德国口径:7.92mm弹种:7.92mm毛瑟弹全枪长:1174mm枪管长:720mm全枪质量:58.52kg容弹量:250发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理论射速:400—500发/分钟战斗射速:250发/分钟有效射程:1000m装备对象:军队
中国的MG08/18
中国的MG08/1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德国军方为了提高机枪的机动性,将水冷的马克沁MG08重机枪予以轻量化,并设计出MG08/18气冷轻机枪。而类似的操作,在1946年的旧中国,又重演了。这就是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一款基于水冷的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改进而来的气冷重机枪。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1946年国防部第6厅国防科学研究发展年报称:“我国国防重心已移向北方,为适合北方气候起见,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实有改为气冷式之必要。...研究结果试造完成,试射结果良好,连续射击5000发,效果甚佳。每分射速为650发。”根据台湾联勤厂的资料,该型称为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是在原先的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产品,主要改进是将原先的水冷枪管改为气冷可更换枪管,同时将原先重达29kg的重型三脚架改为约16.7kg的轻型三脚架。经过改进,全枪质量由水冷的49kg降低到31.7kg,同时不再依赖冷却水。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的基本结构和原先的水冷马克沁重机枪完全相同,依然使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肘节式闭锁方式,二次供弹,只能连发射击。该枪口径7.92mm,发射7.92mm毛瑟步枪弹,全枪长1200mm,枪管长721.2mm,全枪质量31.7kg,枪身质量约15kg,三脚架质量约16.7kg,采用250发弹链供弹,理论射速650发/min。博物馆里面的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1947年7月起,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由兵工21厂正式投入生产,1947年生产了500挺,(同时生产了1800挺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次年上半年又生产了350挺。根据资料推测,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的总产量约为1500挺。1948年,国民党兵工署提出,在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发通用机枪,但由于当年重庆解放,21厂被接管,新通用机枪的设想没有实现。MG08/18重机枪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的机枪,后来被中国改进为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该枪使用7.92毫米毛瑟子弹,具有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射击模式。它采用水冷式设计,可以长时间持续射击,射速较快、稳定性好,并且具有较强的杀伤力。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包括缩小了枪身和枪管、增加了枪托和减轻了重量等,以适应中国特殊的地形和环境。它还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多段式气缸、风冷散热设计和电控射速调节等,使得该机枪更加适合中国的战斗需求。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大量使用,为中国军队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目前,该枪已经停止生产,但仍在中国某些特殊部队中使用。
简介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常用的八款重机枪
简介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常用的八款重机枪921年10月10日,在时任直鲁豫三省副巡阅使的吴佩孚推动下,汉阳兵工厂成功仿制美国柯尔特公司生产的勃朗宁M1917式水冷重机枪,因1921年正值民国第十年,故将仿制的重机枪称为卅节水冷式重机枪。虽然M1917式重机枪性能十分可靠(可连续发射39500发),但因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卅节水冷式重机枪即使在生产了10年后,仍然还不能解决连续发射200发子弹以上就卡顿的问题。卅节式水冷式重机枪的主要生产单位是上海兵工厂,但它的产量只能保持一年500余挺。加上其他兵工厂的生产产量,截止到抗战爆发,共生产了一万余挺,成为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普遍装备的重火力。图为1944年腾冲战役期间,使用卅节式水冷式重机枪的中国军队。马克沁机枪进入中国的时间很早,可上溯到1889年,当时并未被量产。1913年,中方买下德国DWM公司的16挺马克沁M1909水冷式重机枪后,随即研制出二四式重机枪的前身——华宁重机枪。因技术问题,华宁重机枪仅生产了300挺。1935年,中德合作进入蜜月期,利用德国提供的马克沁重机枪的原厂图纸,中方改进工艺后,终于仿制成功,并将其定型,称“二四式7.92mm重机枪”。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多使用水冷式重机枪,故而他们常常会携带英制的9.1公升的水桶。加上二四式重机枪自有的4公升冷却水桶,理论上可以支撑二四式重机枪发射近8000发子弹。后来,二四式重机枪又被多次改进,使其质量毫不逊色于同类型的外国重机枪。因此,截止到抗战结束,二四式重机枪共生产了18600余挺,成为中国抗战的最重要的主力兵器之一,被日军称为“死神镰刀”。图为中国驻印军正在使用二四式重机枪做摆拍姿势。奥地利施瓦茨劳斯水冷式7.92mm重机枪,1905年由奥地利斯太尔公司量产,采用与当时主流的重机枪截然相反的枪机设计——后坐式自动方式,在一战时期的欧洲战场上十分常见。1918年,四川兵工厂开始仿制,但产量很少,每月仅能生产2挺。捷克ZB37重机枪,抗战爆发前中国曾订购了1000挺。因为日本的阻挠,将ZB37运到中国却破费了一番周折。ZB37算是当时比较先进的重机枪,冷却方式采用气冷式。因为其工艺成熟可靠,以中国当时的生产水平很难仿制,故而现存的ZB37重机枪都是原品。明治三十八式6.5mm重机枪本是日本仿制法国哈其开斯M1897重机枪而成,但质量却十分差劲。民国初年,中国的兵工厂曾对其进行过仿制。因为其性能太一般,虽然加上购买加仿制也有1800余挺,但基本未成为主流武器。日本大正三年式6.5mm重机枪,是明治三十八式6.5mm重机枪的改进版。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曾仿制了一批,称为“13式重机枪”。法国哈其开斯M1914重机枪,1897年被哈其开斯公司研制成功,随即成为法国军队的制式武器。1932年,中国东三省、云南、广西、广东、国民政府共购入了1192挺。抗战爆发后,中国又计划购入1300挺外加二千万发子弹。谁知,1940年德国侵入法国,导致仅有300挺重机枪运抵中国。加上之前购买的,当时中国一共拥有2700余挺。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的一处防空阵地,使用的即是哈其开斯重机枪。苏联M1910索可洛夫—马克沁重机枪。抗战爆发前,中国曾向苏联采购了1300挺。因其脚架上装有铁轮,故而其机动能力颇强。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巩县兵工厂曾按照此型仿制了一批,称“巩造双轮七六二水机枪”。
抗战前中国军队的制式重机枪
抗战前中国军队的制式重机枪,外购几千挺足以组建465个机枪连。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十年,中国在形式上结束了清末以来的分裂局势。虽然仍然战乱不断,但是已经算是近代史上少有的“和平”时期了,在这一时期,中国也曾尝试大力发展经济,近代工业化初现端倪。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大军工厂都在大力仿制生产武器装备,与此同时还大量向外国购买。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中德之间以矿产品换军火的贸易了。实际上,那一时期中国从很多国家购买了武器,不仅仅是德国。本杰明-哈奇开斯是美国人,曾效力柯尔特武器公司,是一名出色的枪械设计师。他于1867年移民法国,并在法国创建了哈奇开斯公司。但是哈奇开斯机枪并不是他的设计。当时马克沁机枪大行其道,由于其申请的管退式的专利毫无漏洞,哈奇开斯公司无法研发出任何可行的管退式机枪。1892年一名叫奥得可来克(Adolf von Odkolek)瑞典军官设计出了一种导气式结构,哈奇开斯公司看到了它的前景,于是买断了这份专利,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终于在1897年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导气式原理的重机枪。1897年该枪正式面世,被称为哈奇开斯机枪,法国军队当即采购作为制式重机枪。随后其设计为英、法、日等国广为采用。哈奇开斯机枪简单可靠,使用子弹发射时火药爆炸的产生的气体为动力推动联动杆,将枪机脱出枪匣上的闭锁凹槽,完成退壳,复进簧将联动杆和枪机复位、上弹。哈奇开斯机枪在国内也有仿造,但是更多的是从法国购买。1930年,国民政府从法国购买了400挺,并在1932年的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上,将哈奇开斯1930式确定为制式重机枪。从此以后,全国各地军队都有少量购买,到抗战爆发前全国共购买了1192挺,均为7.92*57毫米口径。抗战爆发后,国府又紧急从法国购买了1300挺哈奇开斯重机枪以及2000万发子弹,并商定了后续购买合同。但是由于德国入侵法国,后续订单被迫中断,只得到额外的300挺。以上总数相加可知一共购买了2792挺,这一数字不算太大,但是也算是当时中国军队中占有比例相当大的一种重机枪了。如果按照标准配置计算,足可以武装起465个营属机枪连。哈奇开斯机枪采用气冷式制冷方式,与水冷式相比,火力的持续性上要差得多。1905年美国人曾对哈奇开斯进行过测试,结果在一次试验中当连续射击4分10秒,打出1376发子弹后,该枪即发生了故障。同时,测试人员还注意到,连续射击1分钟以上,枪管及瓦斯管就已经因高热而变色,4分钟已经呈鲜红色,枪管已经基本损毁了。而水冷式机枪在保证供水的情况下,通常连续发射几万发子弹也很少出现这种故障。所以,在抗战期间哈奇开斯机枪的火力持续性上,实际上是不如民24式等水冷重机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