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书院

时间:2023-06-02 05:21:27编辑:优化君

元代统一全国的战争结束后,由热心“地方教化”的元官吏倡和筹划,全国复建、新建书院蔚然成风。诸葛书院也在此时由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何纬倡议创建。工程于至大二年(1309年)春开始,经过三年时间的营建,于皇庆元年(1312年)秋落成在武侯祠东北侧。南阳诸葛书院还是元代至大年间(1308年—1311年)全国兴建的四所书院之一。

南阳市卧龙岗是三国时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风景优美,紧靠卧龙岗武侯祠东有一处“卧龙书院”,古木参天,与武侯祠建筑相映成趣。

诸葛书院兴建之初,有“庐舍”和“学田”两部分组成,同时还有专门储藏书籍的楼阁。“庐舍”主要包括有礼殿、祠堂、讲堂、山长署、诸生斋、庾库等,共计四十六间。元代祀先贤是书院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诸葛书院的祠堂自然是祭祀崇奉诸葛亮。书院的讲堂是师长讲学、学生听讲的地方,由诸葛亮有“非学无以广材,非静无以成学”的遗训,因此诸葛书院的讲堂曰“静成”之堂.东西两序曰“明志之斋”和“广材之斋”,并将藏书之阁称为“崇文之斋”。书院的学田是书院赖以维持的经济基础,由佃户承种,岁入租税则充作教师的俸薪和书院设备整修、添置的费用。诸葛书院曾“割官之废田四十顷籍于学。”这在当时全国众多书院的“学田”中,数量是较多的。南阳诸葛书院在元代兴建之始,即得到了政府的承认,由“集贤院上言赐额”。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冬,历经数十星霜的诸葛书院,由官府鸠工重修,使“废者撤而新之,无者补而完之”。改换了殿堂门庑,重新饰其圣哲遗像。绘其祠壁,制祭器百件有余。这次修还新起东西斋各三楹,增塑了蒋琬及诸葛瞻、诸葛尚肖像,标著十将名额。至此使武侯饲、诸葛书院浑为一体。

元末明初,书院记废。成化八年(1472年)南阳知府段坚命工缮修。嘉靖六年(1527年)官府再次整修。康熙二十年(1691年)河南巡抚阎兴邦与南阳知府共谋重修,“中建讲堂,旁建斋舍,后建三顾祠,中祀忠武侯,与司马德操、徐元直配之。”康熙五十一(1712年),南阳知府罗景大修武侯词及书院时,因堪舆之说和府之绅士之请,另建书院于武侯词之前,并以“卧龙”命名。

清末,随着我国新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卧龙书院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民国时间,武侯词二十三世方丈张宗骞(仙槎)将书院及五十亩果园交干南阳县政府,并成立河南省南阳园艺学校。解放后,书院原有建筑统归于南阳干校。1968年秋,南阳地区安装公司借用后,又将原有书院建筑改为家属院。此后书院许多碑碣被毁,一些古树被砍伐。

卧龙书院为封建社会南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同时,卧龙书院作为卧龙岗武侯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今天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另外,该书院还是研究我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实物标本,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上一篇:钱仲阳

下一篇:新西兰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