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势溪
三水潭位于坪林、双溪两乡交会之处。北势溪与其支流湾潭溪在此交会,形成水潭,被称为“三水潭”,或称“双溪口”。双溪口是北势溪古道与湾潭古道的交会处。这两条古道都以溪潭美景而着名。两条古道各自沿着北势溪、湾潭溪,分别通往双溪乡的料角坑及湾潭。湾潭古道是一条迷人而令人难忘的古道,而北势溪古道又可媲美湾潭古道。北势溪古道从三水潭至料角坑。料角坑属于双溪乡泰平村。昔日三水潭附近聚落的学童,就是走这条古道前往泰平小学上学。这条上学路,估计路程约两小时。泰平村位处于双溪乡的南隅,昔日并无公路,居民出入皆靠一双脚。不只学童上学辛苦,就是外地老师要来泰平小学任教,出入也极辛苦。1971时,有三位刚毕业的老师被分发到泰平小学任教,从双溪市区经过辛苦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泰平小学,却深感在此地任教极辛苦,次日便提出辞呈。
走北势溪古道,可从料角坑走向三水潭,或从三水潭走向料角坑。
三水潭本身就值得一游,这裡潭清水碧,站在新完工的跨北势溪水泥桥上,俯瞰鱼群于桥下溪裡悠游觅食,溪水清澈,溪裡有苦花、红猫、石贴等鱼隻,鱼鳍麟纹,清晰可辨。这裡也有一座百年土地公庙「双溪口福德宫」,旧新庙前后并列,面对着三水潭。从土地公庙出发,走往料角坑的方向,先过一水泥多孔桥,越过湾潭溪,然后顺着北势溪左岸而行。先是一段宽阔的碎石路,沿途有一土地公庙及有应公庙。接着爬过一坡,再下坡,来到了北势溪溪畔。这裡又有一水泥桥,过桥,至北势溪对岸。
过溪后,前面出现岔路,右岔路通往一民宅,为料角坑38号,左岔路则为碎石产业道路,绕向山腰高处,可通往古道的终点料角坑、泰平小学附近。在这裡遇到当地居民,证实了这北势溪古道为当地居民进出泰平地区的旧道。这位居民说,这条旧道已经少有人走了。目前三水潭对外的交通已大为改善。有水泥桥分别跨越湾潭溪及北势溪,汽车可通行往来坪林、双溪。北势溪古道便失去了交通的功能,因而逐渐没落,变为寂寥冷清。然而,这一条旧路,和湾潭古道一样,因为沿途风光明媚,所以并没有被登山者及旅人所遗忘,路况也还算不错。
北势溪古道的入口就在料角坑38号民宅旁。从民宅旁的小径沿着北势溪溪畔走,溪岸有废弃的梯田。前方有一小段崩塌,不过并不严重,踏着溪畔溪石可轻松绕过。接着溪岸出现梯田状的草坪,田地都已废耕,草坪上还放养着水牛。沿途走于溪岸之上,可观赏北势溪谷优美的景色,而路径清晰,少有起伏,走来轻鬆愉快。约走40分钟,遇一小瀑布,续行十余分钟,溪谷开阔水缓,形成潭面,当地人称之为“土地公潭”。
土地公潭有青山倒影,境幽景美,在此休憩半小时。续前行,约七、八分钟,来到一旧桥遗址,石桥越过小支流,桥头立着一块建桥石碑。碑文刻写着捐款者姓名及捐款金额。石桥已被水冲毁,只剩半截,无法通行。这座石桥分为两段,中间有石墩,桥面是由四块长石板所构成。桥头的石碑,苔藓斑斑,字迹模煳,“中正桥石碑”几个大字,则仍清晰可辨。古道上的古桥命名为“中正桥”。这座石桥的桥墩及石板相当古朴,会令人判断石桥可能是日据时代或更早的年代所兴建的。其实这座桥是建于1966年,所以才会有这种当代的桥名。这座桥应该是全台湾最小的中正桥,如今则成了北势溪古道上特殊的遗迹。
过中正桥,离聚落就不远了。约十二、三分钟,出产业道路,又约三分钟,便来到了料角坑17号民宅。沿着民宅前的道路下山,沿途经过一水泥多孔桥,还须走半个小时的产业道路,才能接上双泰产业道路。产业道路的出口为寿山宫附近的双泰二号桥。这附近也是昔日古道旧路所经之地。
站在双泰二号桥上,俯望北势溪谷,远远望见一座旧桥横跨溪谷。从马路旁的小径往下走,来到桥前。这座水泥桥凌空越过溪谷,为日据时代的建筑风格,有典雅的水泥中空栏杆。桥名为“和平桥”,建于1957年。对岸桥头竖立一建桥石碑,写着「和平桥纪念牌」,字迹模煳,也是记载捐款者姓名及捐款金额。
双泰产业道路约完工于1987年,是循着昔日双溪往泰平的古道旧路而修建的。因此,道路上还可看见古道遗迹,例如沿途有不少古老的土地公庙。我每次走双泰产业道路时,对此印象深刻。从双泰二号桥走往乌山的方向,不远处就有一座有应公庙。庙旁就有一古朴的石碑,风化的砂岩石碑显得古意盎然,石碑上刻写“石埤”两个大字,碑文也是详列捐款者姓名及金额。可惜立碑的年代已遭涂抹。有应公庙的墓碑及外牆经过重修,并添刻新的捐献者姓名。
看到石碑上的错字(例如将石“碑”刻为石“埤”),以及怪异的姓名(例如“庄乌龟”),虽然农民质朴而缺乏文采,却让人感到一种朴拙的亲切感,后来的人花钱修庙,却随意在古碑上涂抹窜写,便让人觉得是一种文明的粗暴。在有应公庙附近,我看见了旧路迹,证实了眼前这条柏油路(双泰产业道路),正是昔日的古道。
双溪产业道路往双溪方向走,沿途路旁出现古朴小巧的土地公庙。过虎豹潭不久,路左侧有一座庙,庙名奇特,庙匾为“兰营守府官”,庙名为“总爷祠”,祀奉昔噶玛兰营的头围千总黄廷泰。黄廷泰是最早开闢泰平地区的人。他率兰营部卒行军路经此地时,发现土地平旷,将此地命名为“大坪”,而此地人烟稀少,土地多为荒埔。于是道光年间,黄千总招募佃农进入开垦,地名亦被称为黄总大坪,大坪,又名大平,即今日之泰平村。
嘉庆17年(1812年)噶玛兰正式设厅,当时澹兰之间的主要官道是绕经东北角的草岭,距离约二百余里,宜兰、艋舺之间路程约须三天,道路迂远,往来不便。后来安溪茶商另由水返脚(汐止)走往平溪,再至双溪大坪(泰平)地区,然后切往头城,走出另一条澹兰之间的通道,使宜兰、艋舺之间的路程缩短为一百二十五里。这条路线由于“素无生番出扰”,而且“大溪、大坪、双溪头一带皆有寮屋,居民可资栖息”,因此安溪茶贩往返澹兰洽商,皆走这一条路线。这一条路线多沿溪谷而行,当时的人提到:“有溪流数处,深广五、六尺许,必须造桥五、六座,设隘一、二寮,方足以利于行人。”由此可知,位于双溪乡的北势溪及其支流溪谷,以及双溪乡的其它河流溪谷,都曾在这条澹兰古道路线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光绪十一年(1885年),刘铭传开辟由深坑、石碇经坪林至宜兰的北宜道路,日本人又依据刘铭传的路线,闢建为北宜公路。公路完成后,成为澹兰之间主要的交通动脉。而这条由头城经由泰平地区,出汐止的澹兰古道便逐渐没落而被遗忘,只成为山区各聚落之间往来的村里级的道路而已。
如今的北宜公路,车辆往来奔驰,交通繁忙而喧嚣,昔日澹兰古道的旧貌已不复见。双溪泰平地区山林溪谷的澹兰古道则因被遗忘而隐蔽于山林,昔日的旧径痕迹依旧存在,而古道历经岁月沧桑,正散发出一股迷人的历史芳香。这种芳香,其味澹如兰,愈久而愈香。随着登山客及旅人的到访,这股香醇之味,愈飘愈远,使人逐渐忆起这被澹忘了的澹兰古道记忆。
北势溪沿岸原有翡翠谷、鹭鸶潭、鲤鱼潭、太阳谷、火烧樟等诸多景点,是早期大台北地区的最佳旅游胜地之一。自从翡翠水库开工集水后,这些景点就陆续淹没而消失。
北势溪鱼
台北县茶乡坪林,除了闻名的包种茶,坪林北势溪原本濒临绝种的高山固鱼,逐渐复育有成,坪林乡亲不分年龄投入护溪行列,还自组护溪巡逻队。保护北势溪不受污染,这个信念,凝聚了全坪林乡民的心。透着夜色,高山固鱼在溪水中泛着银白色的光芒,被称为水中萤火虫的高山固鱼,美丽和白天截然不同,却一样教人惊歎、感动。
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的高山固鱼,无法生存在有污染的溪流中,也成为水质淨洁的指标,能看到高山固鱼复育成功就是坪林人最大的安慰。坪林人︰“这是苦花鱼,这是石斑吃青苔的痕迹。”
被划为保护区段的坪林北势溪中稀有鱼类种类众多,包括粗首猎(鱼部造字)、鲶鱼、台湾铲颌鱼、台湾石宾(鱼部造字)、香鱼、鲈鳗、台湾缨口鳅、台湾间爬岩鳅、沙鳅、澹水河鮠、台湾鮠、台湾吻虾虎等,其中台湾间爬岩鳅、台湾缨口鳅、台湾石宾(鱼部造字)、粗首猎(鱼部造字)更是台湾特有种鱼类。
多年前,为了避免珍贵溪流生态遭受破坏,坪林乡民主动发起护溪护鱼行动,以原来的河滨公园为基础,沿着北势溪流域,全力展开河川整治工作,随后更组成北势溪生态河川保护巡察队,禁止一切採捕水中资源行为。几年下来,北势溪不仅找回了失去的鱼群,也为坪林增添了一个生命力十足的亲水去处。
现在来到北势溪,步上全台最长的观鱼步道-亲水吊桥,随处可见鱼群自在幽游,一尾一尾「水中萤火虫」在水中闪闪发光,银光照亮了北势溪的潺潺流水,也道尽了坪林人尊重自然的心情。
沿北宜公路9号往宜兰方向,至黄举皮寮右转进入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