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春晚

时间:2024-07-04 08:02:24编辑:优化君

春节联欢晚会

  刚刚看完了2010年的春晚,说实话,感想有点多。

  其实我主要就是想看下刘谦的魔术和本山大叔的小品。当然,其它节目我也看得很认真,感觉今年春晚的亮点还是很多的。王菲空灵的歌声让人陶醉。舞蹈《荷塘月色》如梦似幻。小品《一句话的事儿》里面那善意的谎言让人会心一笑。小虎队的同台演唱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而那个可爱的小女孩面对在场众多观众和镜头时居然能非常镇定的说出对应的百家姓则是更让人觉得不简单,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刘谦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在360度“监视”观众和桌面透明的情况下还能从容的和主持人调侃着完成了让人叹服的魔术,不能不说刘谦功力又见长了。

  为了看本山大叔和沈小阳的小品我足足等了几小时,央视当然也明白,所以这重头戏放在了最后才上,确实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但看了以后我却不得不说,太让人失望了,起码我很失望。不知道是本山大叔江郎才尽还是我的期望值太高,只知道整个小品从头到尾都没什么笑点。让人看了以后都不知道这个小品主要想表达的重点,感觉大部分的戏都是两个大男人为了30000块捐款闹别扭,而小沈阳演的记者给人感觉这次连配角都算不上了,整个小品除了服装自然其他的好象都很不自然,到最后拿着麦克风坐在炕上都搞不清楚到底要“采”谁,跟去年春晚上的表现退步了太多,没有一点让人惊喜的感觉。甚至于到最后结束都是不清不楚的,就这样结束了?这到底在演什么?我只想说:太让人失望了!!!


春节联欢晚会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为央视春晚或春晚,是中央电视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起源于1979年, [1] 正式开办于1983年 [2] ,2014年被定位为国家项目 [3] 。央视春晚涵盖小品、歌曲、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4] ,把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到狂欢之中,打造“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节日景象。

汉服春晚的特色

烟花灿烂如花般绽放于天幕,爆竹声声延续着新年的钟鸣,神州大地万家灯火同此辉煌,一样的薪火传递着亘古的文明。春节,它的意义是家。汉服,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华夏文化的载体,炎黄子孙的皮肤,我们复兴它,更好迎接创造下一个文明段;汉服,我们复兴它,不是为了与世隔绝,与人有隙,划小圈圈,它需要走入生活,走入家庭。汉服春晚,它的主题是传统雅文化的回归,如果您方便,请邀您的家人、朋友、亲戚一起观看,一起感觉汉服复兴的意义,谢谢!汉服春晚筹备小组 于2011.2.3汉服春晚英语版(中英对照版)已经在优酷发布:其他版本将陆续在此页面更新,敬请关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十三经注疏·左传·卷五十六》华者,即汉服。中国华夏,故称中华。——2011年汉服春晚题记爆竹隆隆虎啸远,芳草萋萋兔影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华夏始于炎黄,兴于汉唐,迄今已五千余年。曾经,我们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霓裳如梦,襟带天地。而今,许多人误以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很不浪漫,只是吃吃喝喝。其实,汉民族是一个非常懂得浪漫和诗意、非常富有生活情调的民族。我们的传统节日,其浪漫、优雅绝非西方的情人节等节日可以比拟。传统佳节中,有四大非常富有诗意的节日,花朝、上巳、七夕、中秋。花朝日的游春、赏红;上巳节的戏水对歌、佩兰祓禊、互赠芍药花;七夕的乞巧求夫、夜半倾听银河私语;中秋的拜月、祭月、相思。其情韵之悠长、心思之浪漫,根本不是西方情人节那种“玫瑰+烛光晚餐”的乏味、干瘪和俗套的样式所能比的。不仅是浪漫和温馨,实际上,民族传统节日的人文积淀非常丰厚,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中华传统佳节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拥有象中国这样丰富多彩而又温馨美妙的岁时节日体系。复兴民族传统节日,再造伟大的中华节日文明,已经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复兴民族传统节日,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许多有益的讨论和思考正在进行,国家也正在以各种方式加以推动。传统节日法定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会各界为复兴民族传统节日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现在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节日法定之后怎么办?民族节日该怎么过?我们民族血液中蕴藏的这种文化延续能力正在消失,我们正在失去对民族人文传统的历史记忆,中国社会已经集体地陷入了“欲复兴民族节日却不得其法”的尴尬境地。曾记否?我们的祖先叫炎黄,我们的文明叫华夏。而今,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该怎么过?如果节日的生活样式和日常一样,那就不能成为节日。节日必须高于生活,具有日常生活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性。过去,人们平时吃不到肉,过年时能饱餐一顿饺子和鸡鸭鱼肉,就会很满足,会体会到强烈的节日感。节日必须高于生活,对“食”的要求是这样,对“衣”的要求也是如此。很难想象,平时穿什么节日也穿什么,这样的年能有什么味道。贫穷的年代里,人们以穿“新衣”来满足对节日“衣”的期待,现在富裕了,平时的衣服就很多,也很新,所以,也就没有人会以买“新衣”的方式来营造节日的愉悦感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而当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日常生活水准已经比较高的年代,节日在物质生活层面“高于日常生活”的空间必然被极大压缩甚至完全失去,靠“提升物质生活水准”来满足人们“节日必须高于生活”的期待基本丧失可能。这时候,人们必然转向追求更高的层面,也就是精神与文化的层面,这也是“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最本质的层面。然而,矛盾在于:当前的传统节日生活样式却由于文化的稳定性基本维持不变,却无法再满足人们的节日期待。那么,在此之上,人们会去追求什么呢?那就是节日的仪式感、民族性。如今,人们对“衣”的期待正在提升,只是很多人看不到或者不承认罢了。这种期待集中在对衣的文化内涵的追求上,对比少数民族和世界其它民族,人们都能强烈感受到,我们汉民族过年过节时衣服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特色,没有民族性,没有文化含量。看看吧,过年过节时,满大街的人们穿的是什么衣服:西装、夹克、套装、羽绒装、牛仔装、休闲装——平时穿什么,节日也穿什么,毫无二致。而今,我们有了另一种选择……随着21世纪中国的逐步崛起,我们的传统服饰——汉服正在神州大地悄然回归。它无疑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复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而我们——一群普普通通却热爱传统的炎黄子孙——则在努力尝试将汉服文化重新植入这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为此,我们全球的汉服复兴者同心协力,即将为全国同胞献上一场特别的文化体验、一场独特的文化春晚——我们称之为“汉服春晚”!让我们重新体验中国人曾经的浪漫雅致、曾经的如梦霓裳、曾经的绝代风华。着我汉家衣裳,复我礼仪之邦;着我羽衣霓裳,兴我信义之乡!

上一篇:征和惠通

下一篇:竹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