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惠山黑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的选择,影响到泥人的品种和品质,影响到风格的形成,也正是惠山泥人长盛不衰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早期惠山居民制作泥人属家庭副业,在农闲时利用这种泥土捏制一些小花囡、小如意、小寿星、小佛像、叠罗汉、泥阿福以及鸡、狗、鹅等小禽兽。惠山泥人的制作方法除面型用单片模印制外,其余身段,四肢都是捏塑出来的,以后经过搓、揉、挑、捏、印、拍、剪、包、压、贴、镶、划、板、插丝、推、揩、糊,刻划出衣着、穿戴、发型、头饰等等,通过上彩、开相、打蜡、插须、装銮等工序制造出各色各样的形象。[1]
分类惠山泥人在制作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模印泥人。艺人们创作出一件样品,俗称“捏仔子”。然后制成模型,进行批量生产。模印泥人造型古朴丰满,表现手法简捷洗练。《大阿福》、《一团和气》、《三胖子》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模印泥人数百年来始终是惠山本地的主流产品。
惠山泥人大阿福
另一类是手捏泥人。它除了面部由模印制外,身段、手脚、衣冠都由手工制作,因为多以戏曲为表现题材,所以又称“手捏戏文”。它造型生动、活泼,衣纹流畅而富于装饰性。代表作有昆曲《挑廉裁衣》、《教歌》,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手捏泥人是咸丰皇帝年间发展起来的,多数专家认为它从苏州传入,100多年来经过历代艺人们的辛勤努力、创新和发展,最后取代苏州虎丘泥人而在国内独树一帜,成为惠山泥人中的一朵奇葩。[2]无锡市惠山泥人厂位于无锡市城西惠山古镇中,在惠山周围的稻田中,在地表耕作层1米以下有一层40—100厘米厚的棕黑色的粘土,这就是用来塑造惠山泥人的原料,俗称惠山黑土。这种黑泥细度极细,可塑性极佳,非常适合捏塑之用,其可塑性指数是其它泥土的2倍,达到8.2。质地细腻洁净,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自然干燥后不用烧焙就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无锡能出“手捏戏文”这样的“细货”,就与具备这些物理特性的自然粘土有关,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惠山古镇是惠山泥人得天独厚的生存空间,天时、地理、人和在此相融相合。古镇有园林之胜,惠山九峰蜿蜒;1200多年的“天下第二泉”;著名的山麓园林“寄畅园”等名胜古迹。二有庙宇之盛,如南北朝的惠山寺;明清的三官殿等佛、道庙宇数十处。三是祠堂成群,各种名臣祠、宗祠、乡贤祠、禅祠108处。四有书院之多,尚德书院、二泉书院、紫书院等近十处。而且象惠山庙会这样的文化活动非常频繁而丰富,形成了旺盛的惠山泥人消费市场,促进了产业的发展。[1]
惠山古镇
惠山泥人的起源有很多传说,虽然充满了梦幻般的想象和虚构经不起推敲,但也给惠山泥人的文化内涵增色不少。在中国,几乎每个行当都有尊奉祖师的习俗,认为供奉的偶像就是他们行当的创始人,他能保佑后代艺人的生产、经营顺顺当当。在惠山泥人行业里也有这个习俗,因此,泥人起源的传说也就不能不和他们的祖师有关了。
惠山泥人
据清末民初有名的胡大房、胡二房泥人店的后裔说:在晚清光绪年间只有陈聚盛、胡万盛等字号的泥人店十几家,他们共同成立了泥人业的行会——耍货公所(现惠山史家弄)。公所供奉的祖师是战国时期的孙膑。据传说:战国时,鬼谷子收了两个徒弟,本领了得,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大军事家,一个叫庞涓,一个就是孙膑。庞涓妒恶孙膑,用计割去了孙膑的双膝,使其无法行走。孙膑逃到吴国,流落在惠山一带,捏了不少泥人、泥马来研究破庞涓五雷阵的布阵新法。以后到了齐国为将,一次与魏国作战时用在惠山研究的战法大破五雷阵,杀了庞涓。可他在惠山捏泥人的技艺传了下来,从此惠山居民也捏起泥人来。孙膑也就成了惠山捏泥人的祖师爷了。另有一种传说较广的是明代大政治家刘伯温(1311年—1375年)首创了惠山的捏泥人。当时朱元璋开国,建立明朝。有一日,派军师刘伯温出外查勘。到了惠山,发觉有王者之气,惠山又是龙山,恐怕再有帝皇出世,将不利于明王朝的统治。作为镇压,破坏风水,以断龙脉,就教老百姓在惠山脚下挖土取泥,搏制泥人以出售换钱,有的将山土制成武将、有的捏作皇帝,破惠山风水,让无锡只出泥皇泥将,再不出显达权贵的人物。他当然没有想到,这一来,给世人留下了精美绝伦的惠山泥人,造就了一批擅长创作惠山泥塑的民间艺人。
1954年,在惠山一带出土的一批汉代和唐代的陶俑,其中有的很像早期的泥人“大阿福”、“和合二仙”、“猜拳子”。惠山泥塑可能早在距今两千年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它的原始艺术生命了。但由于泥人不易保存,容易风化,几百年的实物现在尚存,几千年的就没见到了。
根据老艺人王士泉的家谱记载,惠山泥人的发展历史已有400多年了。在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明,第二十二卷元旦部,其中记武进县元旦风俗:“买泥人,鬼脸子、搏土作人物形,工且肖,唯梁溪,虞山人多造之。鬼脸子即昔人云面具也,二者儿童争购笑午”。这段记载中说明了明代就有梁溪人(无锡),虞山人(常熟)专门塑泥人,而且说“多造之”,是指已成为产地。并且无锡泥人在明代已有一定的知名度,远在几十公里外的武进县都有无锡泥人出售,而且品种也不少,不仅有各类人物,还有脸谱、面具等,“工且肖”,说明泥人在当时已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准。
无锡惠山泥人
明代绍兴人,文学家张岱,号陶庵,在他的《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条记载:“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山(锡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盅、泥人等货”,可见当时的泥人已成为商品进入商铺。但作者在描写这个精雅的店铺时,把泥人放在末位,不知是泥人在这个店里的位子不显眼,还是因为泥人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从重要的生活用具酒、罐、炉、盆排起,再挨到玩的泥人为止。这就不得而知了。但说明明代末期泥人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了。到了清代,有关惠山泥人的记载和描写就很多了。据徐柯《清稗类钞》卷四十五《工艺录、泥人条》记载:“高宗南巡,驾至无锡惠山,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至此命作泥人数盘,饰以锦片,金叶之类,进御之,大称赏,赐锦甚丰。期物至光绪时,尚存颐和园佛香阁中,庚子之乱,为西人携去矣。”可见王春林是清代中期在惠山泥塑业中一位出类拔萃的专业艺人。从这里也使我们了解到,无锡泥人在乾隆年间,技艺水平已非常成熟,作品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当时的无锡人周镐在他的《咏惠山泥美人》诗中呤道:“款款纤腰掌上珍,琅珏为骨水为神……”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慈禧太后50寿庆时,无锡地方官特意到惠山定制了一套精制的“八仙上寿”大型手捏泥人进贡朝贺,惠山泥人再次传入宫庭。
宣统二年(1910年),由胡万成大房店铺选送的泥人产品,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在该会的报告书(民国廿五版)中说:“陈列手工业中有泥人,多数制其贫贱富贵之像,精神体态,形容丰姿,面面俱到,旁视近视,宛若生人”。由此可见,当时惠山泥人较高的艺术造诣和日盛的名声。[3]
惠山泥人自明清以来,受到了许多名家吟诵,称颂之词丰富多彩。
明代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条载:“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山(锡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盅、泥人等货”当时泥人已作为商品进入商铺。
无锡惠山泥人
清代杜汉阶(1686年—1749年)的《梁溪竹枝词一百首》有“一丸捻就作婵娟,引得游人绝爱怜。常把桃花坞(惠山第二坞)中土,换来仕女几多钱。”的诗句,描述清早期的惠山泥人已使游人“绝爱怜”。清徐珂《清稗类秒。工艺录》“制泥人条”记述:高宗南巡,驾至无锡惠泉山,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至此,命作泥人数盘,饰以锦片,金叶之类,进御时,大称赏,赐金甚丰,其物至光绪时尚存颐和园佛香阁中,庚子之乱为西人携去矣”。可见清中期泥人已有许多店铺,作品已受到乾隆“大称赏”,而且洋人也十分欣赏,掳走了泥人。
无锡诗人秦琦(1766年—1821年)所作《惠山竹枝词一百首》中有“泥孩工致胜苏州,眉目都从好笔勾。”词句;同时代的周镐所作《惠山泥美人》有“疑尔前身是阿娇、琅珏为骨水为神。”的美句赞赏。[1]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内军阀混战,日军侵华,惠山遭日寇狂轰滥炸,泥人作坊接二连三倒闭,80%的从业人员和艺人纷纷失业和流亡,市场几乎全部丧失。到解放前夕,惠山泥人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惠山泥人采取了多方扶持措施。首先是组织艺人归队,搜集流散的历代惠山泥人作品和模具。其次,从华东地区的美术院校、文联抽调了一批美术工作者对惠山泥人进行调查和辅导。[2]
现代发展惠山泥人厂在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原产地标记”注册后,2004年与市政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一起,举办了“首届中国泥人艺术大展”,建设了一个影响全国的高品位泥人展示平台。
惠山泥人大师工作室
2005年,无锡又通过了中国民协专家组的验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泥人之乡”;同年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成立,机构就设立在无锡市惠山泥人厂。2006年惠山泥人厂的《大阿福》牌惠山泥人又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同年惠山泥人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企业誉为省级文明单位。
惠山泥人厂为了加强惠山泥人的保护和传承,于2005年设立大师工作室,将已退休的王木东、喻湘涟、王南仙、柳成荫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李仁荣、王国栋、陈荣根等三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集中起来,建立大师工作室,于2007年招收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9个学员,进行传习培训。2007年喻湘涟、王南仙被文化部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惠山泥人厂1955年建设的三幢老厂房被公布为“省级工业遗址保护单位”。
学术研究惠山泥人艺术的学术研究工作也取得十分可喜的成就,2004年由沈大授编撰的《惠山泥韵》出版发行。成为惠山泥人行业中第一本学术专著,2005年台湾汉声杂志社和喻湘涟、王南仙共同编著的一套三本《惠山泥人》出版,以后无锡市工艺美术学会和惠山泥人厂合作共同出版了一套《中国工艺美术惠山泥人大师作品集》连续出版发行了五册,其它一些有关惠山泥人的出版物也陆续不断出版,估计著作不少于十本。最近一本由惠山泥人厂厂长沈大授主编的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中国民间彩塑集成》(惠山泥人卷)于2012年10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成为这一时期最具权威的学术专著。
2011年12月,展陈面积达到一万四千万米,标志着中国泥人最高殿堂的“中国泥人博物馆”正式落成开放,给惠山泥人乃至中国各地域泥人有了一个展示、交流、宣传的平台。
2012年3月,惠山泥人厂被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2014年,文化部授予惠山泥人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江苏省工艺美术(惠山泥人)特色产业基地。[1]
2016年9月25日,无锡惠山泥人获得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一、二、三等奖。
地域保护范围无锡市惠山泥人厂位于无锡市城西惠山古镇中,地处北纬31°34′,东经120°16′,西址惠山,东临旧城,北靠京杭大运河,南望太湖。[1]
质量技术要求质量特色
造型新颖,构思巧妙,人文内涵,工艺精妙,惠山黑泥,轮廓清楚,色彩调和,开相传神,光亮洁净,装銮典雅,细腻雅致,富有浓郁的江南地方韵味。
技术要求
2007年李岚清副总理视察
一、
轮廓1.轮廓正确,块面线条清楚
2.表面光洁,主要部位无孔洞
3.底座平稳
二、白坯
1.调粉稠度适中,无粉块状
2.浇坯重量准确,厚薄均匀
3.砂括轮廓清楚,坯面光滑,拼缝平正
三、泥坯
1.泥质无砂子、皮子厚薄均匀、轮廓印足清
2.线缝修括平整、坯面清洁
3.插牢其他附件
四、彩绘
1.喷涂颜料喷足,喷均匀
2.线条流畅、粗细均匀
3.勾金描花图案部位正确、均匀
4.部位正确,界线分明
5.不洒点子,不露底色
无锡惠山泥人
6.无失笔、无错笔、无色差7.色泽饱满、鲜艳、无淌挂、积滞
五、开相
1.部位正确匀称,笔力挺拔
2.眼白点足不出框、不露底色、眼珠,眼圈部位正确、外形端正
3.髯发、眼、嘴墨色分清,具有个性、神态好
4.无碰撞后模糊不清,无失笔
六、光洁度
1.罩光均匀,光泽四面一致
2.光亮度好,有瓷器感
3.不嘡挂,积滞
4.无灰尘、水迹、漆迹或污迹
七、内在质量
1.产品加固树脂吸透深度在1.5毫米以上
2.附件部分牢固,功能正常
3.产品质量按产品的实物封样的标准重量为准,误差不超过正负10%。[1]
无锡惠山泥人
无锡近百年来工商业发达,上个世纪初,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还不在上海,而在苏锡常一带,各地商贾云集,交易场所就在无锡的北塘沿河。吴桥附近运河对面,有一条五里河塘可直达惠山宝善桥,商贩在生意之余,都喜乘坐小船去惠山旅游休闲,和客户联络感情。这无疑给惠山泥人的销售带来了商机,一些高档的礼品,手捏戏文也就由这些富豪带往各地,以馈赠亲朋好友和自己生意上的客人,有的带回家后摆设欣赏。据说在顾客中有时还有来购买蚕丝的外国商人。自明、清以来,无锡地区的名门望族,为了炫耀家族门第,都喜欢在惠山修建祠堂。在山门口、直街、上下河塘、惠山浜等共汇集了百余座各具风格大小不同的祠堂,直街两侧更是鳞次栉比,几乎一家挨着一家都是祠堂。泥人店就开在祠堂的大门口,前门为店,后屋则做作坊。每年春秋农历二月、八月上丁翌日是致祭之期,此时惠山人头侪侪,摩肩接踵,各姓家属子孙,男女老幼都涌向惠山,加上春秋时节来山中祭扫坟墓的平民百姓,给惠山镇平添无限热闹,家家都祈求祖宗保佑,庇护子孙后代辈辈平安,代代兴旺发达。祭祀结束,各家不免顺带些山货、泥人回家。
惠山的迎神庙会在苏南地区首屈一指,每年农历三月惠山香汛,盛极一时,尤其是三月十五,大老爷殿的张巡老爷诞辰,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庙黄飞虎寿诞,盛行迎神赛会(又称老八谢庙会)。县郊各乡的拜香会,遥遥数十里,挤挤拥拥塞满五里街、大德桥,所谓“三步一拜木鱼敲,拜香拜到大德桥。”精壮的汉子掮旗打伞,抬着神桥,赤膊上阵,威风凛凛。戏文、乐队、手执兵器的“太监”、“四开抡、八马吹”,争奇斗胜,令人咋舌。这一天无锡城家家户户倾城而出,万人空巷,浩浩荡荡,夹道争看。年老的妇女坐船曲曲弯弯、晃晃悠悠,从北门惠山浜进入惠山烧香浜、宝善桥,龙头河上停满了香船。这种观瞻和参与的热潮,不但梁溪古城的民众蜂拥而至,而且沪宁铁路沿线的上海、苏州、常州和邻近的江阴、沙州、宜兴等地的香客、商人也纷至沓来。
香会和香汛又形成了惠山大规模的节场活动,惠山节场期间成为全县大规模文艺演出的地方,四乡土特产均有出售,摊贩云集,民间杂艺异彩纷呈。有草台班戏、杂技、唱滩簧、小热昏等,五里街一带摆满了小吃、什货、水果摊子。而最让人青睐的还是惠山有名的土产:有五里香粳、观墩蚕豆、茅蓬鲜菌、胡园果品、惠泉黄酒、山门口酥饼、双河大篮、蓉湖乳腐,而名闻环球的惠山泥人当推其最受欢迎的。这种中国式的“狂欢节”给惠山泥人带来了多层次的、持续不断的市场需求。并起到了不用花钱的广告宣传效果,成为惠山泥人精益求精、艺人辈出的催化剂,它们和惠山泥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言而喻了。
民国时期的戏剧家周贻白(1900—1977)描绘惠山泥人“世界原同傀儡场,女娲抟土群洪荒”。
据惠山泥人厂不完全统计,在半个多世纪里,接待外国元首、总统级的外国友人就多达24位,他们有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荷兰首相约恩森、马耳他议长安东·塔搏恩,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埃塞俄比亚海德拉·赛拉西皇帝、以及两次来访的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等。半个多世纪来共接待了境内外游客几十万人次。[1]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获得“惠山泥人”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