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传说

时间:2023-06-02 20:36:39编辑:优化君

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由130多块花岗岩雕刻组砌而成,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五只石羊神态各异:站在高处的老羊雄劲,口衔谷穗,昂首向前方;老羊脚下是一对亲密依偎的小羊;再有一对母子羊,母羊左右回首顾盼正在安静吸乳的幼羊,幼羊则跪在母羊下吸乳,深厚母爱溢于言表。

1956年,广州人民美术社(现广州雕塑院的前身)接到时任广州市长朱光的指示,要创作一个能代表广州市形象的标志性雕塑,就像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和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一样,成为一座城市的城标。广州人民美术社在接到任务后,动员全体人员参与设计。设计团队根据五羊仙子降临广州,给羊城人民带来了吉祥与幸福,他们赠稻于平民,并祝“愿此阛阓,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五羊化为巨石的传说进行雕塑设计。那时正值大跃进,所有的作品都必须有领头的,就设计了一只高高在上、嘴叼稻穗的领头羊。为了创作出更接近生活的逼真的羊的形象,主要设计成员孔繁伟和陈本宗到华南农业大学的农场体验生活——看真实的羊。当看到山羊时就认定了它们。五羊石像中情说爱的羊是孔繁伟创作的,跪奶之恩的羊是陈本宗创作的。后来朱光提出把陈本宗和孔繁伟创作的作品合二为一,从而再创作出今天的五羊雕塑。作为广州雕塑院负责人,尹积昌则担起了整合的任务。设计方案最终出炉后,由曾经雕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北京雕塑工厂工人承担起五羊石像的雕刻任务。五羊石像一共用了130块花岗石,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雕刻而成。

主题

五羊石像

以四头形态各异的小羊簇着一头口衔稻穗的高大公羊为造型,生动展现了羊化为石,将稻穗赠予岭南人民之传说。《五羊石像》中为首的那只饱经风霜的老羊,含着一串谷穗,屹立于岩石的高处,回首看着人民,在企求五谷丰登,五只羊都宁静、安详,整座雕塑富有人情味,充满友爱、和平,可说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和谐。

雕塑的正面往往是其审美的核心,正面可以看到居首公羊的雄姿勃发,口含饱满稻穗,喻示羊城人们丰衣足食。

形象

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大山羊脚下是一对亲密依偎的小羊;另一对是母子羊,母羊回首顾盼在吸奶的幼羊,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之情。

《五羊石像》的每个角度,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有羊的不同活动姿态,传达不同的情感与内容。整个石像的高度,都是经过仔细斟酌的,连是否适合照相取景等因素都考虑进去。

获奖

以五羊为主体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1987年,在首届全国城市雕塑展评比中,《五羊石像》获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

衍生作品

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徽图案,即取材于此石像外形并抽象为火炬图案。

修复完善

2001年8月13日,《五羊石像》被雷电击去一只角,后来已修复。

2017年3月3日—4月6日,“铸造时代——广州雕塑院60年精品巡礼·东莞站”在莞城美术馆开展,《五羊石像》的缩小版在其中展出。

尹积昌(1923~1998),广东南雄人。现代雕塑家,尹积昌从1956年负责筹建广州雕塑工作室开始,为广州城市雕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50至60年代,随着广州市政府的重视,广州城市雕塑建设开始起步,尹积昌在这一时期参与创作了三件标志性作品:《孙中山纪念像》、《五羊石像》、《解放广州纪念像》。[1]

陈本宗,1933年4月24日生,籍贯广西,汉族。大专文化,1950年就读广西艺专。1953年大专院校合并在中南美专雕塑系本科毕业。广州雕塑院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广东美术家、广州市美术家会员。从专业学习到专业创作四十多年,大部分作品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为广东广西等地创作多件大型纪念性、装饰性雕塑。

1960年广州人民美术社(现广州雕塑院的前身)按市政府指示,根据五羊传说设计了五羊石像,并放置在越秀公园内。《五羊石像》由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作,整个石像连基座高11米。主羊头部高高昂起,口中衔穗,回眸微笑,其余四羊环绕于主羊周围,或戏耍,或吃草。五羊大小不一,姿态各异,造型优美。五羊石像自落成之日起,就成为广州城市的标志。

据晋代《广州记》记载:“广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故图其像以为瑞。六国时广州属楚”。这是五羊传说起源时的雏形,也是岭南地区最早见录于古籍的民间口头文学,距今已有1500多年。经过民间的世代相传,五羊传说也不断丰富发展。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集中记述了大量有关岭南的神话传说故事,其中卷五《石语》的“五羊石”条下,就生动讲述了“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五仙骑五羊携五谷禾穗相赠广州的古老传说,千百年来不仅为当地百姓广为流传,而且成为广州城悠久历史的象征和标志性形象而深受敬仰。

五羊衔谷的神话故事源于裴渊《广州记》,广州大概在唐以后就有羊城、穗城、仙城等别称。仅就我们所见到的材料来说,“五羊”和“楚庭”一词见于最早的古籍记载是裴渊《广州记》。这段晋人的记述材料,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楚庭为楚的宫室或官署或市亭,地点是楚的城市而不是在广州。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以后的史志中记述到楚庭时,愈说愈玄,牵强附会,原因就是离开了这个根本点而望文生义一番。晋时广州的州治在番禺(即今广州市),治所的梁架上画有五羊图,悬挂五谷囊。为什么要画五羊图?裴渊引用了当时人们对古老传说的记述:从前高固(按清人梁廷枏《百越先贤志》说他是越人)为楚相(令尹)时,出现过五羊衔谷聚集到楚庭的事。因为战国时广州属楚,所以把这农牧丰收的祥瑞象征也画在州厅的梁上。高固既然是楚相,必然在楚,他不可能身居岭南越地而为楚相的。换言之,五羊聚于楚庭是出现在高固为楚相的时候,因此,这个楚庭所在地就只能是楚的都城内或楚的某一城邑之中。照文义来说,它就是高固的令尹府衙亦无不可,根本与广州无涉。二是五羊衔谷的神话虽然成了广州历史文化悠久的一个象征,又是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一个美好传说。但故事的发生据载最先在楚而不在广州。

《太平御览》引沈怀远《南越志》说:“任嚣、尉佗之时因楚时有羊五色以为瑞,因图之于府厅矣”。可见直到五世纪中叶,五羊的神话传说仍与《广州记》所载基本相同。唐李群玉《登蒲涧寺后二岩》诗有“五仙骑五羊,何代降斯乡”之句(见《全唐诗录》卷84),大概到唐以后不但把五羊衔谷故事的发生地点移到广州,还加了个五仙进去。以后,随着这个神话传说的建祠立祀(北宋时建五仙观),广州的古之“楚庭”一名就逐渐让位于“羊城”这个别称了。《广州记》这段有关楚庭,五羊的记述,本身也是传闻,没有文献与史实可供征信的。

楚庭通常被认为是广州建城之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州城条引唐《通历》:“楚伐杨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亭。”楚子熊渠伐杨越事见《史记·楚世家》:“周夷王时,熊渠兴兵伐庸、杨越,至于鄂地(今湖北武昌县东的鄂城县)。”他的足迹还未越过荆州。直言之,周夷王进(公元前九世纪)楚的势力还未到达今湖南境。至于“杨越”一词,古籍中往往是泛指百越之地。如《史记·南越列传》的“略定杨越”。古属杨州,所谓“扬州之南,越地也”;又如《史记·货殖列传》“而杨越多焉”。这泛指百越之民。还有“南海”一词,也是对南方各族居地的泛称。《国语·楚语上》有“抚征南海”一句,这个南海指的是江南地。又如《左传·僖四年》:齐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南海”是指我国江南的广大区域而言,因此,“伐杨越”事无论从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的内容来说,都与岭南的南越毫无相干。《通历》的原文我们未得见,仅就引文而论,也不能证明“南海事楚”的“南海”指的就是广州。顾祖禹把它写入广州城条内,以致将广州城市的兴起提早到西周时期,楚庭成了广州最早出现的城市的名字,这是前人在地理概念上的模糊而产生的误解。

上一篇:豆馅馒头做法大全

下一篇:马修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