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转变。
【答案】:胆固醇的合成。机体所需胆固醇主要通过自身合成,仅少量从食物摄取。除脑组织和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胆固醇,但体内70%~80%的胆固醇由肝脏合成。在组织细胞的胞质及滑面内质网膜上胆固醇合成酶系的催化下,以乙酰CoA,NADPH为供氢体,ATP供能合成胆固醇。合成过程大体分三个阶段:①甲羟戊酸的合成。在胞质中,首先由3分子乙酰CoA缩合为HMGCoA,后者在内质网膜HMGC。A还原酶的催化下,由NADPH+H+供氢,还原生成甲羟戊酸(MVA),其中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②鳖烯的合成。MVA由ATP提供能量,在胞质内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过脱羧、磷酸化、缩合、还原等过程,即生成30C的鲨烯。③胆固醇的合成。鲨烯经环化、氧化、脱羧、还原等反应,脱去3个甲基最终生成27C的胆固醇。代谢转变:①在肝脏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在肝中转化为胆汁酸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②转变为类固醇激素。胆固醇在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可合成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③转变为7-脱氢胆固醇。胆固醇在肝、肾等组织转变为7-脱氢胆固醇,随血液运输至皮下储存,经紫外光照射可转变为VitD3。
简述胆固醇在体内的生成,转化和排泄
一、生成: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二、转化:(一)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是其主要代谢去路。正常成人每天合成的胆固醇有40%在肝中转变为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道。胆汁酸能降低油水两相间的表面张力,在脂类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转变为类固醇激素胆固醇是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肾上腺皮质以胆固醇为原料,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合成醛固酮、皮质醇和少量性刺激;性刺激主要在性腺利用胆固醇合成,如在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在卵巢可合成雌二醇及孕酮。(三)转变为维生素D3人体皮肤细胞内的胆固醇经脱氢氧化生成7-脱氢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在肝细胞微粒体经25-羟化酶催化生成25-羟维生素D3,后者经血液转运至肾,再经1α-羟化酶催化形成具有活性形式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三、排泄:排泄是指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把所产生的不能再利用的、过剩的以及进入人体的各种异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无法排出胆固醇。扩展资料:胆固醇的食物分布:胆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瘦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通常,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胆固醇食物,如鳗鱼、鲳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胆固醇食物,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鱼、蟹肉、猪排、鸡肉等。而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高胆固醇食物,如猪肾、猪肝、猪肚、蚌肉、猪肉、蛋黄、蟹黄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胆固醇百度百科-胆固醇转变
胆固醇代谢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1 拼音 dǎn gù chún dài xiè 2 英文参考 cholesterol metaboli *** 3 注解 机体内胆固醇来源于食物及生物合成。成年人除脑组织外各种组织都能合成胆固醇,其中肝脏和肠粘膜是合成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肝脏合成,10%由小肠合成。其他组织如肾上腺皮质、脾脏、卵巢、睾丸及胎盘乃至动脉管壁,也可合成胆固醇。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在胞浆和内质网中进行。胆固醇可以在肠粘膜、肝、红细胞及肾上腺皮质等组织中酯化成胆固醇酯。 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原料是乙酰辅酶A,合成途径可分为5个阶段:(1)乙酰乙酰辅酶A与乙酰辅酶A生成β羟β甲基戊二酸(6C中间代谢产物);(2)从β羟β甲基戊二酸丢失CO2形成异戊二烯单位(5C中间代谢产物);(3)6个异戊二烯单位缩合生成鲨烯(30C中间代谢物);(4)鲨烯通过成环反应转变成羊毛脂固C醇(30C中间代谢物);(5)羊毛脂固醇转变成胆固醇藽(27C化合物)。胆固醇除作为细胞膜及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外,还是许多重要类固醇如胆汁酸、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维生素D3等的前体。生物体内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如维生素A、E及K,胡萝卜素,橡胶,叶绿素的植醇侧链,多种芳香油的主要成分及萜类中的碳氢化合物;昆虫的保幼激素,蜕皮素等与胆固醇的生成相似;也是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衍化生成异戊烯醇磷酸酯。作为合成上述生物分子的结构单位前体。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也在肝脏内进行。胆固醇大部分可转变为胆汁酸。小部分经肠道内细菌作用转变为粪固醇随粪便排出体外。胆固醇代谢失调能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血浆胆固醇含量增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大量胆固醇,是胆固醇在血管壁中堆积的结果,由此可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脂质代谢过程
把你的邮箱给我吧,我给你发过去全部的,这个编辑器写代谢流程太不给力了.
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肝、脂肪组织、小肠,其中肝的合成能力最强.
合成原料:甘油、脂肪酸
1、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
脂酰CoA转移酶 脂酰CoA转移酶
2-甘油一酯+脂酰CoA———————→1,2-甘油二酯+脂酰CoA————————→甘油三酯 2、甘油二酯途径(肝细胞及脂肪细胞)
脂酰CoA转移酶 脂酰CoA转移酶
葡萄糖→3-磷酸甘油+脂酰CoA——————→1脂酰-3-磷酸甘油+脂酰CoA———————→
磷脂酸磷酸酶 脂酰CoA转移酶
磷脂酸——————→1,2甘油二酯+脂酰CoA——————→甘油三酯
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1、脂肪的动员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甘油三酯————————————→甘油二酯+FFA→甘油一酯+FFA→甘油+FFA→α-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糖酵解或糖异生途径
2、脂肪酸的β-氧化
1)脂肪酸活化(胞液中)
脂酰CoA合成酶
脂酸+ATP———————→脂酰CoA(含高能硫酯键)+AMP
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3)脂肪酸β-氧化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等四步连续反应,生成1分子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分子乙酰CoA、1分子FADH2和1分子NADH.以上生成的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可再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反应.如此反复进行,以至彻底.4)能量生成
以软脂酸为例,共进行7次β-氧化,生成7分子FADH2、7分子NADH及8分子乙酰CoA,即共生成(7*2)+(7*3)+(8*12)-2=129
5)过氧化酶体脂酸氧化 主要是使不能进入线粒体的廿碳,廿二碳脂酸先氧化成较短链脂酸,以便进入线粒体内分解氧化,对较短链脂酸无效.
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组织特点:肝内生成肝外用.
合成部位:肝细胞的线粒体中.
酮体组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1、生成
(代谢流程~~~~)
2、利用
丙酮可随尿排出体外,部分丙酮可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转变为丙酮酸或乳酸,进而异生成糖.在血中酮体剧烈升高时,从肺直接呼出.
四、脂酸的合成代谢
1、 软脂酸的合成
合成部位:线粒体外胞液中,肝是体体合成脂酸的主要场所.
合成原料:乙酰CoA、ATP、NADPH、HCO3-、Mn++等.
合成过程:
1)线粒体内的乙酰CoA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主要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转移至胞液中.
2) 乙酰CoA羧化酶
乙酰CoA———————→丙二酰CoA
3)丙二酰CoA通过酰基转移、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等步骤,碳原子由2增加至4个.经过7次循环,生成16个碳原子的软脂酸.更长碳链的脂酸则是对软脂酸的加工,使其碳链延长.在内质网脂酸碳链延长酶体系的作用下,一般可将脂酸碳链延长至二十四碳,以十八碳的硬脂酸最多;在线粒体脂酸延长酶体系的催化下,一般可延长脂酸碳链至24或26个碳原子,而以硬脂酸最多.
2、不饱和脂酸的合成
人体含有的不饱和脂酸主要有软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等,前两种单不饱和脂酸可由人体自身合成,而后三种多不饱和脂酸,必须从食物摄取.
五、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的生成
六、甘油磷脂的合成与代谢
1、 合成
除需ATP外,还需CTP参加.CTP在磷脂合成中特别重要,它为合成CDP-乙醇胺、CDP-胆碱及CDP-甘油二酯等活化中间物所必需.
1)甘油二酯途径
(代谢流程~~)
2)CDP-甘油二酯途径
(代谢流程~~~)
2、降解
生物体内存在能使甘油磷脂水解的多种磷脂酶类,根据其作用的键的特异性不同,分为磷脂酶A1和A2,磷脂酶B,磷脂酶C和磷脂酶D.
磷脂酶A2特异地催化磷酸甘油酯中2位上的酯键水解,生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溶血磷脂.后者在磷脂酶B作用,生成脂肪酸及甘油磷酸胆碱或甘油磷酸乙醇胺,再经甘油酸胆碱水解酶分解为甘油及磷酸胆碱.磷脂酶A1催化磷酸甘油酯1位上的酯键水解,产物是脂肪酸和溶血磷脂.
七、胆固醇代谢
1、 合成
合成部位:肝是主要场所,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及光面内质网中.
合成原料:乙酰CoA(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由线粒体转移至胞液中)、ATP、NADPH等.
合成过程:
1) 甲羟戊酸的合成(胞液中)
HMGCoA还原酶
2×乙酰CoA→乙酰乙酰CoA→HMGCoA+NADPH———————→甲羟戊酸
2) 鲨烯的合成(胞液中)
3)胆固醇的合成(滑面内质网膜上)
合成调节:
1)饥饿与饱食 饥饿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相反,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膳食后,肝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胆固醇合成增加.
2) 胆固醇 胆固醇可反馈抑制肝胆固醇的合成.主要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
3)激素 胰岛素及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增加胆固醇的合成.胰
高血糖素及皮质醇则能抑制并降低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因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甲状腺素除能促进合成外,又促进胆固醇在肝转变为胆汁酸,且后一作用较强,因而甲亢时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反而下降.
2、 转化
1)胆固醇在肝中转化成胆汁酸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基本步骤为:
(代谢流程~~~)
2)转化为类固醇激素 胆固醇是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合成及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原料,如睾丸酮、皮质醇、雄激素、雌二醇及孕酮等.
3)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 在皮肤,胆固醇可氧化为7-脱氢胆固醇,后者经紫外光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
3、胆固醇酯的合成
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在脂酰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的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
血浆中游离胆固醇在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的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和溶血卵磷酯.
八、血浆脂蛋白
1、分类
1)电泳法:α、前β、β及乳糜微粒
2)超速离心法:乳糜微粒(含脂最多),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别相当于电泳分离的CM、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及α-脂蛋白等四类.
2、组成
血浆脂蛋白主要由蛋白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组成.乳糜微粒含甘油三酯最多,蛋白质最少,故密度最小;VLDL含甘油三酯亦多,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CM;LDL含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最多;含蛋白质最多,故密度最高.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称载脂蛋白.HDL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A,LDL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B100,VLDL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B、apoC,CM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C.
3、生理功用及代谢
1)CM 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成熟的CM含有apoCⅡ,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LPL),LPL可使CM中的甘油三酯及磷脂逐步水解,产生甘油、脂酸及溶血磷脂等,同时其表面的载脂蛋白连同表面的磷脂及胆固醇离开CM,逐步变小,最后转变成为CM残粒.
2)VLDL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VLDL的甘油三酯在LPL作用下,逐步水解,同时其表面的apoC、磷脂及胆固醇向HDL转移,而HDL的胆固醇酯又转移到VLDL.最后只剩下胆固醇酯,转变为LDL.
3)LDL 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肝是降解LDL的主要器官.apoB100水解为氨基酸,其中的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及脂酸.游离胆固醇在调节细胞胆固醇代谢上具有重要作用:①抑制内质网HMGCoA还原酶;②在转录水平上阴抑细胞LDL受体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对LDL的摄取;③激活ACAT的活性,使游离胆固醇酯化成胆固醇酯在胞液中储存.
4)HDL 逆向转运胆固醇.HDL表面的apoⅠ是LCAT的激活剂,LCAT可催化HDL生成溶血卵磷脂及胆固醇酯.
要想了解更详细的,就耐心的看王镜岩的《生物化学》吧,相当详细的~~
脂肪的代谢和产生
180天读书打卡第158天
食物中的脂肪会在小肠内分解,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吸收,进入人体后,要在肝细胞内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即脂肪。
然后以脂蛋白的形式运出肝脏,运送到皮下贮存,当身体产生脂肪的量在合理范围时,脂肪被运送到合理的地方,如乳腺,臀部,大腿根部内侧等等。
但如果脂肪太多了,没地方放了,就只好能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而腹部皮下的空间广阔,结果多余的脂肪都被扔到了这个地方。
很多人痛恨脂肪,因为脂肪的堆积破坏了人体的曲线美,搞得很多人很苦恼,也很没有自信减肥,甚至成了一些人的终身大事。
但脂肪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脂肪是我们人体能量的一种贮存方式,是人体的能量库,当人体需要用脂肪供应能量时,皮下的脂肪就会被调动,它从皮下通过脂蛋白,再运输到肝脏,然后在肝内燃烧供能。可见肝是脂肪代谢的中心。
当肝脏受损,如受饮酒,吸烟,熬夜等生活方式影响,以及某些营养素缺乏时,脂肪代谢就会出现问题,导致人体对脂肪的利用障碍,大量脂肪积聚在肝细胞内导致脂肪肝,同时肝脂肪利用障碍,大量脂肪堆积在体内也导致肥胖。和高血脂的发生。
胆固醇在体内代谢转变有哪些去路
固醇的母核-环戊多氢菲在体内不能被降解,但侧链可以被氧化、还原或降解,可以转化为某些重要的活性物质参与体内的代谢和调节;直接排送出体外。 (一)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是其主要代谢去路。正常成人每天合成的胆固醇有40%在肝中转变为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道。胆汁酸能降低油水两相间的表面张力,在脂类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二)转变为类固醇激素 胆固醇是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肾上腺皮质以胆固醇为原料,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合成醛固酮、皮质醇和少量性刺激;性刺激主要在性腺利用胆固醇合成,如在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在卵巢可合成雌二醇及孕酮。 (三)转变为维生素D3 人体皮肤细胞内的胆固醇经脱氢氧化生成7-脱氢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在肝细胞微粒体经25-羟化酶催化生成25-羟维生素D3,后者经血液转运至肾,再经1α-羟化酶催化形成具有活性形式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
什么是胆固醇
胆固醇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也是人体正常的组成成分。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其是神经组织和大脑分布最为丰富,另外在肾脏、脾脏、肝脏以及皮肤当中的含量会比较高,是构成动物组织细胞不可或缺的物质。胆固醇也是人体正常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以及矿物质等,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胆固醇主要是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还有一部分是从饮食中摄取的。如果人体的胆固醇含量在适宜的情况下,对身体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如果人体内的胆固醇太高,可能会对动脉管壁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引起斑块形成、炎症反应等,可导致心梗、脑梗等疾病。所以,胆固醇一定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能够满足人体需要即可,避免胆固醇过高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若胆固醇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范诊治。
胆固醇代谢的原理
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原料是乙酰辅酶A,合成途径可分为5个阶段:(1)乙酰乙酰辅酶A与乙酰辅酶A生成二羟甲基戊酸(6C中间代谢产物);(2)从二羟甲基戊酸脱羧形成异戊二烯单位(5C中间代谢产物);(3)6个异戊二烯单位缩合生成鲨烯(30C-中间代谢物);(4)鲨烯通过成环反应转变成羊毛脂固醇(30C中间代谢物);(5)羊毛脂固醇转变成胆固醇(27C化合物)。胆固醇除作为细胞膜及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外,还是许多重要类固醇如胆汁酸、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维生素D3等的前体。生物体内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如维生素A、E及K,胡萝卜素,橡胶,叶绿素的植醇侧链,多种芳香油的主要成分及萜类中的碳氢化合物;昆虫的保幼激素,蜕皮素等与胆固醇的生成相似;也是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衍化生成异戊烯醇磷酸酯。作为合成上述生物分子的结构单位前体。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也在肝脏内进行。胆固醇大部分可转变为胆汁酸。小部分经肠道内细菌作用转变为粪固醇随粪便排出体外。胆固醇代谢失调能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血浆胆固醇含量增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大量胆固醇,是胆固醇在血管壁中堆积的结果,由此可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