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共享课与精品课程有什么不同啊?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十二五教育部根据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而提出的新项目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在现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比精品课程需要更多的共享资料和公开度
对于呈现资料的网站和视频等的技术要求也更高
现阶段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都是在国家级基础上建立的
因为都是根据自己的学科精心制作
所以基本都是负责老师和一个有成熟技术的互联网公司合作
像我们学校就是找的力拓科技公司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具体要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制定本实施办法。
精品资源共享课 必须更新哪些资源
小时侯,我不识字。那些又小又黑的字对我来说就是个新的世界。我爸爸妈妈从小就给我买许多童话书。那些书上有许多插图,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每当看到那书上图上绚丽的色彩都让我万分喜爱,当看到爸爸妈妈读书的样子时,我也模仿了起来。最后竟然着了迷,让我想停也停不下来,好象书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我上一、二年级时家里书多得足以堆成一堆小山。每天中午放学后,回家总是拿着我最最心爱的《十万个为什么》不厌其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本书我一直看到差不多会背为止。从此,我知道了天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什么是绿的?太阳为什么是圆的等等。 三、四年级时,我读书的品味又提升了,开始读一些经典童话名著。我读过《安徒生童话》、《奥次国童话》、《格林童话》等。当看到那紧张的片段时心都提了起来,当危险过后胜利的喜悦来临时我不知不觉欢呼了起来。每当我在书海遨游时都觉得自己的知识是何等渺小。 五、六年级时,我读书的品位越来越高,我开始广泛阅读,我的食量越来越大,好像总也“吃”不完。每当我出去时和别人交谈总觉得自己变了一个人一样。 书,让我爱不释手。每当我写完作业就一定要用两三个小时来读,不放过一分一秒。记得有一次,我在床上看书时,正看到精彩部分,突然,电灯被关了,屋里黑漆漆的。原来是我妈妈,她和蔼地说:“小书迷,好睡觉了。”“妈妈,我的好妈妈,再让我看三十分钟。”妈妈允许了,当我看完这篇故事后又被另一个故事所吸引。三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先假装睡着,妈妈看后满意的离开了。等妈妈走后,我偷偷把灯打开,又开始欣赏起来。就这样直到我把书上所有的内容看完才甘心睡觉。
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介绍
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工处理后的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不仅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还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等教与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资源,并构建了适合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推出,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开放,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及最终目的加以思考,克服脱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推行大众化教育,并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实践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发展; 个性张扬; 思考 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各方面压力汇合下,最先开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物质基础比较发达的欧洲大陆率先回应,形成了第二波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以后,第三波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则主要发生在一些社会和政治处于双重转型的国家,其余的大多数国家也在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努力。此时,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去掉了先前的激情,开始变得更有理智,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我国自1999年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用了5~6年时间开始告别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作基础,要有高度完善的高等教育自身体系作保证,更要形成尊重个人,敢于张扬个性,个体平等发展的价值观念。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对传统精英教育的扬弃传统精英教育主张高等教育是精英的特权,而精英是由先天决定的,或是由于天资突出,或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优越,或是家庭地位较高。传统的精英教育不仅主张进入高等教育是精英子弟的特权,而且主张高等教育就是为培养精英而设的,是培养教会的牧师、文化巨匠、科学家和国家官员的教育。(一) 传统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如果从意大利的波隆尼亚大学创立算起,发展到今天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是以1895年北洋学堂(即今天津大学)的创办为肇始,至今也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几百年来高等教育的职能、结构、内容发生了许多变化,每次变化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有关。但是,高等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方面的挑战。1. 高等教育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挑战。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惊人的,而且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是惊人的。经历了五次伟大的革命,基本上是每十年一次。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要求高等教育不仅内容要更新,而且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方式都要有根本的改变,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跟上科技发展步伐的人才。但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却又是十分迟缓的,高等学校的教学与之前的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变,很显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迟缓形成了尖锐的矛盾。2. 高等教育面临着社会变革的挑战。首先,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冷战已经结束,但竞争越来越激烈。其次,科学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引起了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却带来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再次,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正处在大转型、大发展、大分化的关键时期,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关键阶段,人口与资源矛盾最为激烈,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构。可见,我国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的突现期。3. 高等教育面临着两种文化冲突的挑战。一种文化冲突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的部分能够激发人们奋发图强,促进现代化的建设,但糟粕的部分则可能阻碍现代化的进程。另一种文化冲突是中西文化的冲突。我国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西方的文化。西方文化有些具有先进性,例如他们开放的思想、务实的精神、民主的传统,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吸收和融化。但是也有一些腐朽的,或者有些在西方是可行的,但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我们则要加以分析和摒弃。(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教育发展的自行选择 高等教育不是供人们仰望的圣物,而是供人们生活使用的有效策略,它的发展过程是从目标到工具的过程,与人类进化的过程正好相逆。正是面临着上述三个方面的不断挑战,高等教育开始从祭坛上走了下来,开始了它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旅程。可见,高等教育从祭坛上走下的过程,是人类自身价值升腾的过程,是从精英的培养向大众化前进的过程。在这个选择实践中,人类认识到高等教育离不开大众,只有在大众的参与下,高等教育才能变成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有效的工具,才能成为人类普遍享受的福利,成为人类精神普遍上升的阶梯。正是在人类这种不断上升动力驱使下,高等教育才从泛泛的一般化形式变成生动的具体的形式,从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装饰品意义的外在的东西变成人类心灵自我改造和实践的东西,从一个只适合极少数精英的东西变成一个普遍的东西,一个为大众所共享的东西,变成生动具体的适合每一个人的东西,人的个性进而得到了展现,潜能得到了发挥,人类开始真正接近自己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生存状态也开始由躁动不安归于和谐安馨。二、 高等教育的进入口与物质生活状态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将人类改造自然的内容引进高等教育殿堂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发展,体现了一个对自身力量从否认到逐步确认的进化,是把大批的俗人带进高等教育的殿堂,共享一种价值观,用现代化武装人力和物力的作用,共建美好的人类社会。(一) 科学观念走进大众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驱 人类在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到科学以它自身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其巨大的威力,这就大大地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扩展,促进了人们对科学文化的信仰和依赖。在这种信仰和依赖的指引下,人们接受了机器大生产,接受了专业分工,接受了科学管理法则,接受了工厂的制度,接受了新的消费模式,形成了新的价值观。整个社会就在这种价值观的激发下行动起来,开始走出自给自足的相互隔离的社会生活状态,走进彼此分工协作的相互关联的新的生活状态。人们的身份也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开始由原来单一性的角色向多样化的角色转变,对社会生活的新法则开始有了新的期盼和设想。人们不再仅单纯要求物质方面的利益,也要求体现自身的价值。这种追求是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对民主的追求,是与科学理念相容的,充分地体现出了人们在物质福利享受的同时,也有体现自身精神价值的追求,而能够调和这二者关系的最佳途径是用个体能力的发挥来呈现自我价值。 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是体现人的力量和价值的根本手段的时候,能力至上就成为社会转型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人们要获得科学知识进入科学的境界就必须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就成为科学与个体能力发展之间的桥梁。人们在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上的不断提升,在这座科学理想的圣殿中不断的吸取营养,科学观念开始不断走进大众,大众对进入高等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从而大众就开始逐渐走近高等教育。(二) 社会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拓宽了人们进入高等教育的口径 随着物质生活不断的丰富,人们对科学观念的认识和接受也开始不断由浅入深,由偏颇到全面。一方面,人们开始主要看到的是科学力量的物质作用,对科学对个体的作用也主要是从物质层面来考察,还不能从科学对人类生活状态的作用及对个性价值观的作用等角度来考察。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真正成为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时,才能真实地体验到科学的精神层面的价值以及它在发展人的个性中的作用。从科学观念与个体改造世界能力的联系贯通上看,个体要求获得科学知识与技术,都只是把科学当成工具,同时也把自己当成工具来接受,属于个体潜能的开发,无法达到个性发展和完善,这个时候的社会生活状态仍是不发达的物质状态,还没能让人们超越物质层次,更没有达到向精神生活转型的阶段。这既局限了大众对科学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局限了他们进入高等教育的能力。 大众进入高等教育,是以物质目标追求开始,但必须要以精神追求终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适应社会生产转型而出现的,是人类发展的自我选择,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物质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已相当的富足,社会已经为高等教育吸收大众的进入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可见,进入高等教育的口径始终是与物质生活状态密切相关的,只有社会的物质状态达到了高度发达状态,这时进入高等教育的口径就会大大拓宽,高等教育才真正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三、 个性张扬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高形式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物质条件高度发达,高等教育的体系高度完善,社会形成以尊重个性为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的发展得到充分的张扬。(一)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大众化的必经之路。多样化的必然性在于:一是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社会上的行业千千万万,对各类人才的规格、层次、要求也是千千万万的,同一模式下的人才不可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二是人的个性、智力、需求、追求的目标以及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不尽相同的,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才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的学习需求;三是国家的财力有限,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多渠道集资,才能实现大众化。 从国际上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与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过程也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学者马丁·罗特在论述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时提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育必然发生质的变化。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定义是:对应于规模的扩大,新阶段的要素成为制度和结构,并且整个高等教育多层化、多元化的过程,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多数人来说,是扩大了入学机会,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则是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提供适合人们需要的高等教育。(二) 高等教育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个性的张扬提供了舞台 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空前地扩张高等教育的规模,设置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满足各式各样的消费者要求。于是,高等教育学生多了,学校多样了,学制多样了,课程多样了,教师多样了,学生毕业的资格也多样了。高等教育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个体发现自己的潜能提供了机会,一旦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充分地选择课程,就可以避免很大的盲目性和强制性,就能够比较快地找到自己的发展潜力所在。个体就必然开始有意识地设计自我,按照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充实自己和展现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设计,推动自己的人格达向完善。同时,个体在适应多种知识的要求过程中了解多种知识的价值,各种知识的价值的存在又为个性潜能的发展提供了观照的参据,也为个性潜能的实现提供了机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对各种知识存在着包容性和开放性,为种种知识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各种知识的平行发展,体现了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文化消费时代对各种有用知识的需求,也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更宽松的环境。多种知识的存在,个性的张扬,与知识创新共舞,形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升华的大舞台。(三) 个性张扬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高形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主旨是给个性平等发展的机会。与精英教育维护特殊利益的旨趣相对,大众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普遍性尊重个性,并把个性的充分实现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在追求。在精英教育的时代,个性的价值一直处于被掩蔽的状态,它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受到纯知识的、国家利益至上的以及物质实效的价值的掩蔽。高等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其活动的本质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即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推动高等教育发达的条件,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才是其根本的目的。探索和获取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但这只是人类活动的手段,而非根本目的。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一种有效的社会制度保障,这种制度是在一种社会普遍承认的价值观引导下进行的,而这种价值观又是文化能够存在的关键,高等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使人获得精神自由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是以学生的最大受益为目标,是以适合学生最大的发展为目标,是以学生最后成为社会上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它打破了高等教育原有的统一格局,理顺学术、行政权力和市场的关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形成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只有物质基础高度发达,大众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只有多种知识存在,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个体性才有可能,也只有大众建立起了以尊重个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把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最高目标的文化价值观。显而易见,高等教育的真正转型就发生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崇尚知识的实体价值,认为国家的力量不是无限的,大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组织作用应充分利用的时候,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走向大众、走向个人、走向个性,变成个体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育的个性化、个性的张扬,是个性平等主义的理想和个体潜能充分实现的最高理想。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毛入学率来看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从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看,高等教育大众化体制还处在构建之中,以尊重个性、给个性以平等发展的机会的价值观还远没有形成。按2000年11月27日~29日,CECD组织和我国教育部在北京共同召开的“高等教育入学、质量与公平”大会上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处在起步阶段,离真正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有很远的路要走,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不能盲目的认为我国已完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们只有尊重客观现实,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才能走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每一步。
怎么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
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
注:
1.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
2.教学单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可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二)格式与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应符合以下格式与技术要求(各表格中属性“必选项”是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可选项”是指建议达到的要求):
课程介绍
要求
属性
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覆盖面、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授课对象要求、教材与参考资料等内容
必选项
采用DOC或DOCX格式
必选项
教学大纲
要求
属性
教学大纲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
必选项
采用DOC或DOCX格式
必选项
教学日历
要求
属性
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表,应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课外作业、授课方式等
必选项
采用DOC或DOCX格式
必选项
演示文稿
要求
属性
软件版本
文件制作所用的软件版本不低于Microsoft Office 2003
必选项
文件格式
采用PPT或PPTX格式,不要使用PPS格式。如果有内嵌音频、视频或动画,则应在相应目录单独提供一份未嵌入的文件。同时提供关于最佳播放效果的软件版本说明
必选项
模板应用
模板朴素、大方,颜色适宜,便于长时间观看;在模板的适当位置标明课程名称、模块(章或节)序号与模块(章或节)的名称
可选项
多个页面均有的相同元素,如背景、按钮、标题、页码等,可以使用幻灯片母版来实现
可选项
版式设计
每页版面的字数不宜太多。正文字号应不小于24磅字,使用Windows系统默认字体,不要使用仿宋、细圆等过细字体,不使用特殊字体,如有特殊字体需要应转化为图形文件
可选项
文字要醒目,避免使用与背景色相近的字体颜色
必选项
页面行距建议为1.2倍,可适当增大,左右边距均匀、适当
可选项
页面设计的原则是版面内容的分布美观大方
必选项
恰当使用组合:某些插图中位置相对固定的文本框、数学公式以及图片等应采用组合方式,避免产生相对位移
可选项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组合,不同对象、文本的动作需要同时出现时,可确定彼此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秒
可选项
各级标题采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一张幻灯片上文字颜色限定在4种以内,注意文字与背景色的反差
必选项
动画方案
不宜出现不必要的动画效果,不使用随机效果
可选项
动画连续,节奏合适
必选项
导航设计
文件内链接都采用相对链接,并能够正常打开
必选项
文件中链接或插入的其他素材满足本要求中关于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必选项
使用超级链接时,要在目标页面有“返回”按钮
必选项
鼠标移至按钮上时要求显示出该按钮的操作提示
可选项
不同位置使用的导航按钮保持风格一致或使用相同的按钮
可选项
宏
尽可能少用宏,播放时不要出现宏脚本提示
必选项
教学录像
要求
属性
教学录像按教学单元录制
必选项
录像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得体,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必选项
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 level=3.0)编码方式,码流率256 Kbps以上,帧率不低于25 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
必选项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必选项
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可选项
采用MP4格式
必选项
教学案例
要求
属性
教学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意义,能说明一定的实际问题
必选项
格式不限,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或软件正常使用
必选项
有关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必选项
例题
要求
属性
例题必须具有典型意义,并且结构完整,至少包括题干、解答过程(解析)两部分
必选项
格式不限,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或软件正常使用
必选项
有关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必选项
作业/试卷
要求
属性
试题满足测试目标的要求,涵盖考查范围内的主要知识点
必选项
考查内容的题量和试题难度分布应与教学内容结构一致
必选项
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
可选项
前后顺序必须合理,试题之间不能相互提示,不能相互矛盾
必选项
采用DOC或DOCX格式
必选项
应附答案和参考题解
可选项
实验/实训/实习资源
要求
属性
实验/实训/实习资源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必选项
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的程序能正常、稳定运行:能正常地启动和退出,各功能按钮能正常工作,没有链接中断或错误,没有明显的技术故障
必选项
单机运行的实验/实训/实习资源,能够运行于Windows 2000或更高版本
可选项
基于静态网页的实验/实训/实习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实验/实训/实习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
必选项
文献资源
要求
属性
国家政策性文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企业规范、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等文献,应采用最新正式发布的文件
必选项
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必选项
版本号、发布日期、发布单位、使用范围要明确
必选项
符合文本素材的技术要求
必选项
文献资源的编目参考CDLS(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相关要求
必选项
常见问题
要求
属性
问题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有实际参考价值
必选项
问题应包括问题正文、问题解答、参考资料和关键词等内容
必选项
问题中的有关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关于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必选项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
1.网页型课件
要求
属性
网页目录层次清晰,命名简洁、准确、合理,使用英文或拼音作为文件名
必选项
页面上要标明当前页面展示内容的标题
必选项
每个网页内要有完整的、、标签,每个网页内标签之间要写明该页的标题,并且与页面上的标题一致
必选项
网页内的所有路径写法均使用相对路径,如“images/logo.jpg”
必选项
避免出现大量的垃圾代码。使用网页编辑工具编辑网页,不要直接将Microsoft Word、WPS等文件内容粘贴到网页文件中
必选项
对于背景、表格、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统一使用样式表(CSS)处理
必选项
网页的样式风格尽量一致,在背景、色调、字体、字号上不要相差太多
可选项
全屏浏览时不要上下、左右同时出现滚动条
必选项
如果有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音量不易过大,音乐与课件内容相符,并提供控制开关
可选项
兼容Microsoft IE、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浏览器
可选项
鼓励采用HTML5编码
可选项
2.Flash课件
要求
属性
课件的开始要有醒目的标题,标题要能够体现课件所表现的内容
必选项
选用字体时尽量避免文字残损,字体大小可以根据文字多少进行调节
必选项
文字要醒目,避免使用与背景色相近的颜色
必选项
根据课件的内容和使用对象的特点来确定整体色彩和色调
必选项
画面简洁清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必选项
尽量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设计较强的交互功能,促进学习者参与学习,但交互要合理设计
可选项
动画连续,节奏合适,提供进度控制条
必选项
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快慢适度,并提供控制开关
可选项
背景音乐的音量不易过大,音乐与课件内容相符,并提供控制开关
可选项
在课件中不同位置使用的导航按钮风格一致或使用相同的按钮
可选项
采用Flash 6.0以上版本制作
必选项
媒体素材
1.文本素材
要求
属性
纯文本采用UTF-8编码或GB18030编码
必选项
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TXT、DOC、DOCX、PDF、RTF、HTM、HTML、XML等
必选项
2.图形/图像素材
要求
属性
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级
必选项
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 dpi
必选项
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GIF、PNG、JPG等
必选项
3.音频素材
要求
属性
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使用适合教学的语调
必选项
音乐类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44.1 kHz,语音类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22.05 kHz
必选项
量化位数大于8位,码率不低于64 Kbps
必选项
音频播放流畅,声音清晰,噪音低,回响小
必选项
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WMA、MP3、MP4或其他流式音频格式,建议优先采用MP3格式
必选项
4.视频素材
要求
属性
分辨率不低于320×240
必选项
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均为真彩色
可选项
图像清晰,播放流畅,声音清楚
必选项
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可选项
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音频部分应符合音频素材的质量要求
必选项
优先选用MP4格式
可选项
5.动画素材
要求
属性
动画色彩造型和谐,帧和帧之间的关联性强
必选项
动画演播过程要求流畅,静止画面时间不超过5秒钟
必选项
采用GIF、SWF(不低于Flash6.0)或SVG存储格式
必选项
(三)元数据要求
基本资源的元数据要求见下表。
编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是否必填
备注
1
资源名称
Title
是
2
作者
Author
是
3
作者所属单位
AuthorOrg
是
4
版权单位
Copyright
是
5
层次
Level
否
可选项有: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继续教育
6
适用对象
Readers
否
7
所属学科门类
Subject01
是
8
所属专业类
Subject02
是
9
资源类型
ResourceType
是
可选项有:
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案例、例题、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文献资源、参考资料目录、常见问题、教学课件、其他
10
媒体类型
MediaType
是
可选项有:
文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混合媒体
11
知识点(或关键词)
Keywords
是
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隔
12
简介
Abstract
否
13
所属课程名称
CourseTitle
否
14
资源语言
Language
否
默认是中文。可选项为常用语言列表
15
其他说明
Note
否
二、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拓展资源在技术上要遵循以下要求:
1.拓展资源中涉及的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和演示文稿等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2.数据存储须采用关系数据库,数据访问须进行严格的授权保护。
3.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数据导入导出接口及其说明文档。
4.技术架构须采用分层设计理念。
5.界面设计要尽可能的便于用户操作。
6.按照协议约定提供相应的开发及技术文档。
三、资源提交
使用下发的课程申报工具按前述要求提交基本资源并填写元数据。拓展资源中的网络课程打包应符合“CELTS—9.1内容包装:信息模型规范”或“SCORM 1.3”,打包后再通过课程申报工具一起提交,其他拓展资源根据协议约定采用相应的方式提交。
(对本技术要求有疑问,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