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特色文化
沁水县特色文化有柳氏清明祭祀习俗、土沃老花鼓、元王高跷、霍家山龙灯、青龙圪栏棒等。
1、柳氏清明祭祀习俗:柳氏家族的人生礼俗,包括诞生礼俗、行冠礼俗、婚嫁礼俗、丧葬礼俗等。每一项礼俗都有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和仪式。
2、土沃老花鼓:主要表演步法是“曲曲步”,要求全脚擦地行进,身体左右宁转,如风摆杨柳,轻柔优美。
3、元王高跷:元王高跷有武高跷之称,因这种高跷鼓点快,以表演高难度动作着称,扮相常以“三国人物”及戏剧人物为主。
4、霍家山龙灯:龙灯舞是我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舞蹈,又称“龙舞”“龙灯”“耍龙”等。霍家山村位于沁水县端氏镇南部山区,耍龙灯的习俗历史久远。
5、青龙圪栏棒:青龙圪栏棒的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无规律性、固定性的伴奏曲调,以编制各种各样的鼓曲和演员口号声加强表演的气氛,只是在入场和退场表演时,在演员表演时,不说不唱,只配于一定口号和鼓乐气氛增强表演效果。
沁阳市特色文化
沁阳市特色文化有怀梆、沁阳唢呐、高抬火轿、郑王词曲、扫尘等。
1、怀梆:无论是在音乐还是在表演艺术上,怀梆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属于板腔体,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押韵,结构基本规整。
2、沁阳唢呐:沁阳唢呐属木制双簧管乐器,它的特点为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绪。
3、高抬火轿:“高抬火轿”是一项不多见的大型民间集体表演项目,观赏性极强。历史记载该节目形成于明清,经历了400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为百里怀川广大群众喜爱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
4、郑王词曲:郑王词曲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研究我国文学史、音乐史与明代社会风俗民情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
5、扫尘: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怀梆的艺术特色
别具特色的怀梆在表演艺术上有不同凡响的独特风格。总体来看,怀梆的唱腔、道白、伴奏、身段和特技表演等均具有粗犷、奔放、豪迈、激越的特点,撼人心魄,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和感染。怀梆属于北方梆子系统的板腔体,其唱腔、念白均按古怀庆府的方言口语发音吐字,具有浓郁的地方言语特色。时以梆定板,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兼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压韵,结构基本规整怀梆演唱。唱词多为整齐规范的二、二、三格律句式和三、三、四格律句式。主要伴奏乐器有弦乐:大弦(尖弦)、板胡、二胡、月琴、扬琴、大小提琴,其中大弦(尖弦)是怀梆独有的弦乐。其中,打击乐是怀梆音乐的主力军。演唱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飞板(非板)等。其中二八板中的挑后嗓和慢板中的花柳腔是怀梆独有的别具一格的唱腔。怀梆的武戏场面,多数演员能十分自然地将武术动作运用到戏剧演出之中,在全国戏剧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怀梆是一种怎样的剧种?
怀梆系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即沁阳一带,故名“怀梆”,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戏”、“怀调”。怀梆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嘉、焦作、新乡一带。其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怀梆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擅演朝代蟒靠架子戏。它属于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长期流行于民间,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怀梆戏
沁阳市怀梆剧团的概述
1955年沁阳怀梆剧团正式成立。建团以来,先后参加国家和省、市级戏曲汇演、获国家级奖一次,省级奖六次调演、大赛二十多次,其中,地市级奖十四次;演职员个人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八十多次。1992年7月,在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创作的古装剧《古槐案》获优秀剧目奖,沁阳怀梆剧团也因此荣获“天下第一团”称号。近些年,沁阳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抢救保护措施。为了怀梆事业后继有人,2000年市政府又成立了“朱载堉艺术学校”。2004、2005年,市怀梆剧团荣获“河南省民族民间艺术稀有剧种会演”六项金奖;现代怀梆剧《王东明》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出版了《怀梆剧团五十年》一书,编排了大型怀梆现代剧《好媳妇》,已申报省、市“五个一工程”奖。2005-2008年,焦作市文化局、沁阳市人民政府先后举办了四届“神农杯”怀梆戏曲大赛,来自沁阳、武陟、修武、温县及济源市等地近30家代表队先后参加了比赛,进一步促进了怀梆艺术的交流;从2006年起,沁阳市财政对怀梆剧团的差额补贴由原来的每年11万元增至20万元。2007年8月,经沁阳市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为市怀梆剧团新增财政差补编制28名;2007年,中央财政对怀梆剧团下拨了20万元的保护经费,主要用于音像、灯光设备更新,道具购置及新剧目的创作等方面。
沁阳市怀梆剧团的介绍
1955年沁阳怀梆剧团正式成立。建团以来,先后参加国家和省、市级戏曲汇演、调演、大赛二十多次,其中获国家级奖一次,省级奖六次,地市级奖十四次;演职员个人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八十多次。2000年市政府又成立了“朱载堉艺术学校”。2004、2005年,市怀梆剧团荣获“河南省民族民间艺术稀有剧种会演”六项金奖;现代怀梆剧《王东明》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出版了《怀梆剧团五十年》一书,编排了大型怀梆现代剧《好媳妇》,已申报省、市“五个一工程”奖。
宁洱特色文化
宁洱特色文化有武德镇抬鼓、怀梆、沁阳唢呐、西周村舞虎、高抬火轿等。
1、武德镇抬鼓:又名吉祥鼓,创立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融入当地流行的武术套路,丰富多彩,宏伟壮观。
2、怀梆:为古老稀有地方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一带,故名怀梆,其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
3、沁阳唢呐: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在本地区凡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气氛。
4、西周村舞虎:从舞狮演变而来,创于清朝康乾盛,距今有二百多年,经过十几代人编演,不断创新,形成独特高超表演艺术。
5、高抬火轿:是一项不多见的大型民间集体表演项目,观赏性极强,该节目形成于明清,经历400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
宁洱镇的历史文化
在今普洱县境内,位于宁洱镇民主村茶庵圹的“茶马古道遗址”,长约2公里的山石古道,在一片半原始森林中徒仄而上,是保留的三处较完整的茶马大道遗址之一。明清代,云南藏销茶主要经丽江进入古宗西藏(今中旬和德钦县)和康藏。进入康藏的茶,部分在木里、乡城、稻城、理塘销售,部分到打箭炉(今康定)将云南的竹筐包装换为牛皮包装后继续前进,走康藏线运至拉萨等地。长路漫漫,险障重重,沿途既有土司、寺院设卡收过路费,又时常因动乱引起茶路阻塞。这时,商人们就要寻找其他运茶路。他们收到了从德钦碧土-邦达-工布江达-墨竹工卡-拉萨的进藏路线。每年春季他们赶着骡马,满载蜂蜡、牦牛尾、麝香、虫草等物在茶市交换茶叶后返回西藏。清明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
怀梆的传承与保护
沁阳市是古怀庆府所在地,怀梆是当地特有的地方剧种,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深受豫西北及山西西南一带群众的喜爱,沁阳市怀梆剧团因之有“天下第一团”的美誉。但由于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怀梆多在城镇演出,真正喜爱怀梆的农民却很少有机会观看。因此,该市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积极开展怀梆戏曲保护发掘工程,开办了怀梆艺校,并通过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采取送戏下乡的方式,把舞台搭在群众的家门口,把怀梆剧团推向了市场。产生于河南焦作的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怀梆剧,曾风靡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部分地区,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怀梆剧专业演出队伍力量愈显薄弱,民间业余演艺人员日渐减少,逐步濒临消亡的边缘。为抢救这一古老稀有剧种,焦作市政协向河南省内外广泛征集有关文史资料,经过十个月的努力工作,出版了40多万字的《怀梆剧史料专辑》和《怀梆优秀剧目选编》。加强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如今形势下,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对弘扬民族文化和我国梆子戏体系的研究与发展,丰富和完善中国及世界的戏剧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河南省沁阳市委、市政已决定,正式把稀有剧种“怀梆”列入发掘、抢救和保护项目,并正式申报“怀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怀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戏剧地区:河南编号:Ⅳ—25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沁阳市
怀梆的剧种简史
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稀有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因其发源于明朝怀庆府一带,故称怀梆,亦称“怀庆梆子”“老怀梆”。怀梆始于明末,清朝成形,清至民国时期成熟,有300多年历史。它属于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长期流行于民间,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怀梆是当地特有的地方剧种,它的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在演唱、表演等艺术上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擅演朝代蟒靠架子戏。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深受豫西北及山西南部一带群众的喜爱,主要流行在古怀庆府一带。 由于怀梆属梆子腔体,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兼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压韵,结构基本规整。怀梆有300多本传统戏,曾演过近百部现代时装剧。其中代表剧有:《反徐州》、《雷振海征北》、《燕王扫北》、《反西京》、《天仙乐》、《古槐案》、《张春醉酒》、《老少换》、《红珠女》、《赶秦三》、《辕门斩子》、《桃花庵》、《凤仪亭》、《老征东》、《五女拜寿》、《扬排风》等。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牛家湾》、《沙家浜》、《红灯记》等。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末民初,该剧种发展势不可挡,曾有“五府皆怀梆”之说,即指彰德府(安阳市)卫辉府(汲县市)、怀庆府(焦作市和沁阳市)、大名府、顺德府(邢台)也有把广平府包括在内的。且流播到北至保定、石家庄、阳泉、长治市,西跨新安、渑池、垣曲县,东进封丘、长垣、延津县,南达许昌、禹州市的广大区域。至今石家庄的赞皇县、洛阳的新安县仍有怀梆演唱。怀梆是流行于河南省西北部古怀庆府及周边的一个地方特色剧种。怀梆形成于何时,它的来龙去脉如何,至今没有发现可靠的依据。但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怀梆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由社火、海神戏逐步演变而来,也叫老怀梆。 怀庆府处在豫晋交界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各种资源丰富,各路商贾和文人墨客活动频繁。据《旧唐书·音乐志》和唐崔令钦著的《教坊记》记载,隋末出现于河内郡的歌舞戏《踏摇娘》,应是怀梆的雏形,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最早的戏剧表演雏形之一。唐初,唐太宗李世民诏封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为紫虚元君,钦差河北巡查使尉迟恭在阳洛山(神农山的支脉)督造紫虚元君宫。此后,每年从三月三起都要举行十几天的祭祀活动,各地的民间歌舞百戏也都要赶来会演,以至成为庙会,历久不衰。唐宋时期,对紫虚元君宫(静应庙)的兴建和扩建,以及由此带来的绵绵不绝的祭祀活动,为怀梆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强有力地促进了焦作地区歌舞百戏的发展和早期怀梆的形成。金天德年间(1149-1153),怀庆府一带“竹马”、“旱船”、“龙灯”等“社火故事”已很盛行,杂曲小调《剪剪花》、《挑花蓝》、《风摆柳》等已在民间传唱。“社火故事”和杂曲小调以及后来的“海神戏”为怀梆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海神戏,是自元以来群众对日趋成熟的怀梆的俗称。海神戏起初泛指当时在官府祭祀、民间祈雨和庙会期间演出的歌舞百戏。明代世子乐圣朱载堉汲取民间音乐的精华,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十二平均律,更促进了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当时流行的“响器班”、“金鼓会”就是朱载堉编创的。后来的民间艺人将这一带的俗曲小调、传奇故事逐渐搬上了戏曲舞台,并受弋阳腔、昆山腔及乱弹、梆子腔的影响,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板腔体系中一支梆子戏--怀梆。明清时期,日益兴起的怀庆商帮为推销四大怀药、布匹、竹货等,不断拓展市场而组织的怀梆演出活动,加速了怀梆的发展和成熟。随着怀庆商帮坚定的脚步,怀梆逐步走向湖北、河北、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甚至涉足北京、东北、广东等地,一时间声名鹊起,有“五府怀梆”的美誉。至此,怀梆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深受各地人民喜爱和认可、别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新中国成立后,在古怀庆府地区业余怀梆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武陟县1950年恢复了26个剧团,1958年发展到66个。1953年,当时的沁阳县有32个剧团,1957年发展到100多个。为了进一步扶植、发展怀梆,沁阳县政府于1955年初成立了县怀梆剧团,修武县于1958年成立了县怀梆剧团(后撤销)。1960年后,由于艺术的交流与影响,特别是豫剧的影响,怀梆在改革方面过多的吸收了其他剧种的艺术特点,失去了本剧种的特色,如怀梆的尖弦(大弦)被去掉等。“文化大革命”后,怀梆剧种虽有复苏,但因断代十几年,业务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观众也较以前减少。除沁阳县怀梆剧团时有演出外,农村业余剧团只在年节时进行演出。沁阳市怀梆剧团作为全国仅有的一家怀梆艺术表演团体,成立于1955年,它不仅是个演出团体,同时也担负着研究普及提高怀梆艺术的责任,成为怀梆艺术发展的主阵地。怀梆剧团曾演出过300多本传统戏和近百本现代戏。并相继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研究怀梆艺术的论文50余篇,编著出版的《怀梆唱腔选》、《怀梆艺术》、《怀梆论坛集锦》等著作,不仅对宣传普及怀梆戏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填补了我省稀有剧种理论研究的空白。市怀梆剧团先后参加过国家、省市戏曲大赛近30次,获得各类奖项80余人次。1992年,市怀梆剧团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天下第一团”。2000年,沁阳市政府成立了朱载堉艺术学校;2004、2005年,市怀梆剧团荣获“河南省民族民间艺术稀有剧种会演”六项金奖;现代怀梆剧《王东明》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出版了《怀梆剧团五十年》一书,编排了大型怀梆现代剧《好媳妇》,已申报省、市“五个一工程”奖。2005-2008年,焦作市文化局、沁阳市人民政府先后举办了四届“神农杯”怀梆戏曲大赛,来自沁阳、武陟、修武、温县及济源市等地近30家代表队先后参加了比赛,进一步促进了怀梆艺术的交流;从2006年起,沁阳市财政对怀梆剧团的差额补贴由原来的每年11万元增至20万元。2007年8月,经沁阳市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为市怀梆剧团新增财政差补编制28名;2007年,中央财政对怀梆剧团下拨了20万元的保护经费,主要用于音像、灯光设备更新,道具购置及新剧目的创作等方面。怀梆形成后,迅速在怀庆八县分布开来。人们不但爱看,而且爱唱。 庙会上最吸引人的就是怀梆戏了。怀梆那嘹亮的唱腔和伴奏声,划过天空,老远就能听见了。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清楚,很早就用凳子占了地方。开场锣响三遍,戏才真正开始。经普查,怀梆在当地几乎人人能哼会唱,从家庭院舍到田间地头到处都可听见怀梆的旋律。至今流传有“卖房当地,要看怀梆戏”、“担蒜卖姜,要看老怀梆”的俗语。栉风沐雨向前行怀梆戏的发展,经历了明代的孕育期,清代的成形期,清至民国的成熟兴盛期。怀梆形成之初,流传极为困难。当时戏班艺人多由贫家子弟组成,没有文化,学艺全凭师傅口传心授,戏词全凭艺人心中来。从事演唱的艺人半农半艺,活动范围很小,发展缓慢。从清朝中叶到民国年间,怀梆戏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马丑妞、李永泰、乔庆云、吕连人等一大批有影响的著名艺人。怀梆班日益增多,出现了同乐班、普庆班等许多戏班,从封闭走向流通,创造了与外地民间艺术交流、学习、借鉴、吸纳的机遇,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怀梆开始在戏曲种类中脱颖而出,为众人所热捧。传统剧目已有300多出,内容多为宫廷变乱、衷心报国、征战疆场、抗暴锄奸,也有少量的民间故事、家庭生活。虽然怀梆戏的发展在史志中很少记载,但从戏楼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其发展、繁荣、普及的情况。沁阳市、济源市、温县、武陟县、博爱县等地都发现有元、明、清时期的古戏楼、舞楼遗址以及修建戏楼、舞楼的碑文。特别是清明时期,各县戏楼日益增多,遍及城镇、村寨。仅清化镇(今博爱县所在地)竟有戏楼13个半。这半个戏楼是因为地方狭窄只建了半个,演出时再临时搭半个。据统计,至民国时期,焦作地区共有戏楼417座。
怀梆的传承意义
由于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的形式下,出现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严重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需要从速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修武县马坊村的怀梆剧团相对比较正宗,当随着时间推移,能够演戏的演员逐渐减少,希望能大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