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俗语”无湘不成军“的湘,指的是现在的湖南吗?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灾难,在这个时期我们被各种外来者所鞭笞。在这个乱世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发奋图强以拯救这个残破的山河。乱世出英雄,湖南从一个小郡,慢慢在全国崭露头角,以至于后来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书”,湘军也在我国军队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湘军为什么这么强势,只能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时就是时势造英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时候出现领军者来领导中国的军队。地利其实跟地理因素关系到不大,主要是当时湖南在当地最先发展团练兵团,这是民间团练兵团并不是受政府所管,就少了末期正规军队的那种懒散。它们最先组建的理由就是对抗太平天国运动,因为依靠政府已经不行了。然后在一次次对抗太平军团的斗争中,把自己一点点的变得强大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里也同样适合,只有不停的战斗,才能锻炼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人和就是当时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曾国藩,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不仅在对抗太平天国的时候,不断的敛财趁机大力壮大湘军的力量。而且也抓住了洋务运动的机遇,实行科技救国的政策,为湖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人才,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湘军,这都是有生力量啊,湘军怎么能不强大?
为什么说“无湘不成军”?湘军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无湘不成军,此话形容的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以后,也就是大清朝中后期以后,清朝原有的最厉害的八旗军队已经溃不成军,由于清王朝长时间的和平稳定,经历了康雍乾盛世,原先能骑马射箭的八骑兵,贪图享受安逸、声色犬马,连弯弓射箭都不会了,让他们来镇压地方的农民起义只有被屠杀的份。太平天国的爆发直接击中了清王朝军事薄弱这根软肋,朝廷不得不重用汉族地主启用如曾国藩等地方实力派人物,让他们在地方上办团练,组建实际上的个人军队来消灭太平天国以及捻军。而当时整个湖南省人民的反抗精神是最强的,无论是加入曾国藩创办的湘军的湖南人,还是加入太平天国造反的湖南人,打起仗来都是不要命的,这就是无湘不成军的由来。很多人不知道太平天国部队中有大量的湖南军人,太平天国发迹时从永安打到桂林的起家部队当中有5万人是湖南人,而只有5000人是广西兵,可见湖南人的军事战斗力有多么强。曾国藩的湘军自不必说,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经过了十几年的战斗,终于消灭了太平天国。那么为什么湖南士兵这么骁勇善战?一是湖南这个地方受到官府的压迫太厉害,下面老百姓只能起兵造反,以求生存。二是在这湖南这个地方,各民族处于杂居状态,不但阶级矛盾突出,民族矛盾也是很激烈的,有白族,瑶族,苗族,土家族等各种少数民族这些人不但要应对汉族的攻击,还要应对地主的剥削压迫,他们内部还有纷争。湖南这些民族的人民都处于紧张的战备状态,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尤其湘西和湘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更为厉害,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正是由于湘军的英勇表现,才使得大清王朝能够继续苟延残喘半个世纪,可以说湘军是大清王朝的救命稻草,可以跟抗日战争中的桂军和川军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