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操

时间:2024-07-18 21:36:36编辑:优化君

太极拳与太极的区别

太极拳与太极的区别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最大的是在动作内容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与太极的区别,欢迎参考~   太极拳与太极的区别   第一点要招法清楚,力点准确。   所谓招法,就是太极拳动作包含的攻防技击方法,它是由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等构成的。这些型、法,都围绕着一个技击招法为核心,构成武术动作。因此,打太极拳首先就要明招法。比如32式太极剑的“撤步反击”,其中的回身挥剑,是削剑?还是回身斩剑?还是回身崩剑?如果剑法不清楚,力点就不会表现出来。这一点,我们在学习太极拳时就要搞清楚,要表现清楚。我常常看到一些人打太极拳,手脚的位置都对,就是不知道这个动作的攻防含义,也就无从表现出这个动作的力点。比如“手挥琵琶”的两个手一合,是向上提掌,还是两手一合,向外一推?这个动作表现的技击意义是什么?这个招法不清楚,你就无从表现。当然,各个流派的太极拳,同一个动作表现出的招法可能是不相同的,而且每一个老师对这个招法的理解也可能不同,但是,他一定有一个对这个动作的理解,一定要表现出招法和力点。这也就构成了武术和体操的区别。   其次,练习太极拳,要“由招熟而渐悟懂劲”。   懂劲,实际就是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技巧。劲儿,就是劲力。用武术的规则讲,就是要“劲力顺达”,周身“协调完整”,手、眼、身法、步要相互配合。体操一般是局部运动,比如某一节就是上肢运动,其他部位可以不配合。武术的动作则常常是要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这就是太极拳要求的整劲儿。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不能是局部动作,不能上下脱节,应该做到上下相随,周身相合。这样协调配合,才能使力量由脚跟到腿,通过腰传递到肩臂,最后从手上发出,形成整劲儿。手眼身步,都要为招法服务,配合协调。   第三,练习太极拳要分清虚实。   分虚实,实际是一个节奏的处理问题。如果说招法是语言的词汇(你要明白词汇的意思),劲力是语言的重点重音,那么,节奏则是语言的语调,是感情的表现。练习太极拳,只有分清虚实,你才能表现出这个动作的起承开合,表现出这个动作攻防的虚实变化,表现出这个动作是蓄劲还是发劲,表现出身法的开合。这些虚实、开合、蓄发,就构成了武术攻防动作的精髓。这就像唱歌,我们知道了词汇的意思,就要用一种节奏来表现出这种感情来。你理解了动作的攻防含义,就要用虚实节奏来表现出这种含义。把太极拳打成太极操,在节奏处理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节奏像广播体操一样,以齐遮丑。为了集体动作的整齐,使节奏很强,忘了太极拳是一种行云流水、连贯圆活的运动形式。也就是,过于追求整齐划一,没有太极拳的虚实开合。第二种是一潭死水,只知道连绵不断,没有起承转合。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起承转合的。起要轻、慢、粘、不能突然启动;在运行当中(承和转)要圆活、轻灵;合时,落点动作要沉稳。做一个动作,要分清它的起点、中点、落点。在落点上,要有中定劲,要沉稳。所以,太极拳看起来是均匀的,是连绵不断的,但是,其中充满了虚实的变化。所以,杨澄甫讲,分清虚实是练习太极拳的第一要义。只有分清虚实,你才能用意念去表现动作——哪个地方要轻一些;哪个地方要重一些;你才能分清轻重沉浮,才能做到呼吸的配合。比如手前伸,是呼还是吸?你如果不知道这个动作的含义和虚实,你就不能很好地配合呼吸。如果你手前伸是发力,就要配合呼气,动作是实的.。如果你伸手和对方握手,这个动作是虚的,是轻的,就要配合吸气。所以,只有分清了动作的虚实,你才能很好地表现出动作的节奏,表现出攻防含义。在虚实转换上,太极操是比较简单的,只有打开合上,虚实很分明,不像太极拳这么细腻。太极拳是在一种含蓄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感情,既要有开合虚实,又不能大开大合,没有含蓄;要连绵不断。这就是太极拳的特点。如果你分不清虚实,不会处理,那就只能做成一种节奏简单,或者没有节奏的运动,就成为太极操了。打太极拳不能像小和尚念经,没有节奏、没有感情。所以,分清虚实,是打好太极拳,避免太极操的重要原则。    第四,要求松静。   求松静,不是太极拳的目的。太极拳的目的是修炼自我,调控自我——调自己的不松、不静,调整那些违反天人合一的紧张、生硬、造作等状态,回归到和谐自然的状态。太极拳是调整自我的一个过程。在这一点上,太极拳和舞蹈是不同的。舞蹈,是根据角色的需要、剧情的需要,表现角色,感染观众,要进行艺术的夸张,强调的是艺术的感染。太极拳则是调整自我,修炼自我。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不要本末倒置,不要练得很夸张,为了给别人看;或者是为了哗众取宠,表情丰富,吸引观众。如果把太极拳做成舞蹈的样子,这就本末倒置了。练习太极拳不是为了感染别人,而是要排除外界的干扰,恢复到自己心静体松的状态上来,不仅是身体的放松,而是要进入到一种宁静的练功状态。这是一种心理的恢复调整。只有这样,练习太极拳才会有好的效果。当然,太极拳应该有一定的美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舞蹈因素,但是,归根到底,太极拳不是追求表演效果,而是要规范内心,也就是调身、调心、调息,使你恢复到一种宁静放松的状态,摆脱紧张的压力,得到休养生息,恢复活力的效果。   掌握好“明招法,讲劲力,分虚实,求松静”,就能真正进入太极拳的境界,而不会滑向太极操和舞蹈的倾向中去。 ;


太极拳和太极的区别

你好(太极拳和太极的区别)两个概念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

“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就像辩证唯物主义里面的“辩证”一样。在此基础上又演化出了一套“太极阴阳”理论。这个理论本身也是极为朴素的,其核心就是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说是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观,有其历史先进性。即便在今天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个哲学理论和方法论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太极拳”是一个拳种,与八卦掌、形意拳、查拳、咏春拳、红拳等拳种一样,是一门格斗技术之总称。【摘要】
太极拳和太极的区别【提问】
你好(太极拳和太极的区别)两个概念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

“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就像辩证唯物主义里面的“辩证”一样。在此基础上又演化出了一套“太极阴阳”理论。这个理论本身也是极为朴素的,其核心就是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说是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观,有其历史先进性。即便在今天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个哲学理论和方法论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太极拳”是一个拳种,与八卦掌、形意拳、查拳、咏春拳、红拳等拳种一样,是一门格斗技术之总称。【回答】
至于说“太极拳”这个名称里面的“太极”和太极阴阳理论里面的“太极”之关系,大概相当于家财百万里的“百万”和名叫金百万里的“百万”之关系。

当然,现在一提起“太极拳”必提“太极”,仿佛太极拳就是太极一样,练者往往以此自喜,仿佛高人一等一般。手舞足蹈之际,往往舌灿莲花,一番道德经、逍遥游、太极阴阳、四象八卦,俨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副世外高人之模样。【回答】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如果对我的服务满意,请给个赞哦,祝您一切顺利,生活愉快【回答】


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

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   太极拳与太极操极为容易被混淆,有很多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太极拳练成了太极操。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一起去看看吧。   01   太极拳讲究内劲,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后撑命门,使小腹和后腰似发动机,内气的转动催动躯干和四肢运动。这样不论养生还是技击都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太极操则是外在的肢体运动,没有这样的效果。   02   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左右旋转,带动周身运动。“太极拳主宰于腰,转换在肾,形于手指,发于足根。”而太极操则是四肢运动,腰很少动,上体僵直,不能运化来力,俗称“板腰”。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用意念带动四肢,达到忘我的`境界,太极拳不仅有健身功效,还有治病作用。   03   太极拳要求周身放松,两臂运动如风吹杨柳,活泼无滞,但又有绵里藏针之感。太极操则要么可能是耸肩架肘、要么可能是上身僵硬、要么可能是横气填胸、要么可能是拙力过多。   04   太极拳要求连绵不断、一气呵成,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太极操则是动作分解,时停时顿、劲不连贯、棱角突出。   05   太极拳要求圆活轻灵,身体公转螺旋,手臂自转缠绕,动作呈弧形,以气运身,调和气血,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真正太极拳在技击上通过螺旋缠绕,达到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而太极操则呆板僵硬、直来直入,缺少螺旋劲。   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变化,而阴阳则贯彻整套拳法练习,这些都是太极操没有的功能。   06   太极拳要求虚实分明,两手两足处处分阴阳、时时有虚实,迈步如猫行,踏实后稍节领进,方可转换重心。太极操则虚实不明,落步而实,步伐呆滞,转换不灵,动作断劲。 ;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人通过一些运动方式来养生,其中太极拳和太极操都是很受欢迎的,但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两种运动有什么不一样,下面我分享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一起来看下吧。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1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由来 太极拳曾在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同一改编为强身健体的体操运动。在改革开放后才部分恢复原本面貌,从此分为两种:1、技击所用的太极拳;2、体操运动所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作用不同 太极拳是比武竞技所用,具有技击功能。从古开始,习武的目的就是便是为了格斗,作为传统武术的太极拳,最初要具备的主要功能也是实战技击。这是太极拳的主要功能,第二作用才是养生健体。太极操多半是用于运动健身,不看重实战技击。和跑步、健身操等健身运动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 难度不同 太极拳练习所花费时间长,站桩练习,腰部练习等都要几年时间方可有所掌握,对动作、发劲要求严格到位。太极操对此要求相对较低,跟随老师练习,动作大抵相似即可,具体发力与动作要求不高。 内容不同 太极拳注重基本功、桩功、腰胯功夫,对气息肌肉的和顺、腰胯的打开、虚实的.转换、对力的感觉等等都要进行练习。太极操基本上是各类太极拳套路、太极剑以及太极扇等套路,还可加上八段锦、五禽戏等其他传统养生项目,大部分只需模仿动作,动用肌肉。不需要气息、劲力、站桩等练习。并且往往有音乐辅助进行固定的套路锻炼。 太极拳具有很好的养生健体作用,如今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和练习。但是有人说,很多人练习的不是太极拳而只是太极操。人们不禁疑惑,太极拳和太极操不是同一个东西吗?要怎么看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呢?这首先要从他们的由来开始说起。 理念不同 太极拳理念也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是将太极融于其中的拳法,讲究舍己从人、不丢不顶、顺其自然的拳理,其哲学思想可以让人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因此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门提高文化内涵、行为修养的修行。太极操的理念一般就只是以运动强身健体,帮助养生。 灵活性不同 太极拳周身灵活,动作一气呵成,意到形到,连绵不断,随心所欲动作自然。太极操比起太极拳则更像动作分解,时时停顿,动作呆板僵硬。 内气练习不同 太极拳作为三大内家拳之一,更看重内气的练习。拳谚有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拳除了外练身体,更要练习内气。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后撑命门,用内气的转动驱动身体外部的运动,达到最好的练拳效果。太极操则是外在的肢体运动,没有锻炼内气的效果。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2 太极拳能治病吗 能治的疾病。练习太极拳虽说对很多疾病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却也不是包治百病,对于重病、急病太极拳效果欠佳。练习太极拳能起到舒活筋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等功效,对改善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等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像发烧、感冒之类的小毛病,打几趟拳出点汗,也会起到不错的作用。 为什么太极拳能够治病 一、太极拳是锻炼中枢神经的好方法 二、太极拳锻炼能有助于疏通全身经络 三、太极拳锻炼能激活人体免疫功能 四、太极拳锻炼能疏通心脑血管,促进新陈代谢 五、太极拳锻炼能提高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六、太极拳锻炼能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增加氧气的供给 七、太极拳锻炼能延缓骨骼和筋肌系统的衰老 太极拳对身体部位的好处 1、腿脚 太极拳相当于对骨骼进行力量训练,能明显增强腿脚骨骼和肌肉力量。 2、肺部 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烟者对吸烟的渴望 3、背部 加强背肌力量,且对背部伤害较小 4、头脑 促使脑部释放内啡肽,使心情愉悦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训练方法 1、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2、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3、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4、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5、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练习太极拳的要领 1、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 2、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即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3、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4、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 5、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6、打太极拳要求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从而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 7、练习太极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同时,在练习时应多加观摩,相互学习交流;相信经过认真的练习和不断的努力,都可以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如何避免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

避免将拳打成操 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要求练拳时必须遵循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胯圆裆、神聚气敛、身手放长的规定。
二是要发力运劲体现“根在脚、劲于腿、主宰腰、形于手”的特点。
三是要求练就内气发于丹田,后撑命门,鼓荡腹腰,以意导气,以气催形,以腰为轴,左右旋转,两肾抽换,通任督脉,遍带冲脉,达于四梢,气遍身躯,归于丹田。
四是必须把练劲和练气相结合,不要单纯手脚动,而是不动则已,一动全身动,打出太极味。
五是心要静。心不静,就会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陈鑫云:“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这阐明了要练好太极拳,则必须在练拳之前排除一切杂念,心平气和。打拳时,不要东张西望,看这看那,想这想那,心不在焉。心静才能宁神,宁神才能专注,打出意境。
六是注意呼吸。太极拳是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必要时发出“哼、哈”之声,与套路动作配合。不然,有可能起到负面效果,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
总之,为有效地避免将太极拳练成太极操,就要按太极拳拳理,正确练习。要有“练拳没人似有人”,打出一种“虚静空灵”的感觉,练出一种“我身动,却不知是我身,始于无极,归于无迹”的意境。【来源腾讯网】
山人运动祝拳友身体康健,运动畅快~


你练的是太极拳还是太极操

看看你学的是太极拳还是太极操
太极拳 -- 养生的拳;太极操 -- 运动的拳。
太极拳 -- 膝盖不会痛;太极操 -- 多人膝盖会痛。
太极拳 -- 练拳练“骨头”;太极操 -- 练拳练“肌肉”。
太极拳 -- 练拳开始练“脚”;太极操 -- 练拳开始练“手”。
太极拳 -- 推手不用力;太极操 -- 推手很用力。
太极拳 -- 发劲用丹田发;太极操 -- 发劲用外形发。
太极拳 -- 会放松;太极操 -- 不会放松(或假放松)。
太极拳 -- 极少会生病;太极操 -- 经常会生病 。
太极拳 -- 学好一套拳起码要几年;太极操 -- 几天一套,学了一套又一套!
目的方面。
太极拳,不单单要强身健体,养生、修心,还要追求功夫上身,以及达到人格的修炼;
太极操,退休后找点儿事做,找个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锻炼方式,以及找几个一起玩的伙伴。
教法方面。
太极拳,教学系统规范,每个动作都详细讲解,教师亲自示范,手把手的指导学员,力求拳架动作到位,不求身法低架,只求动作到位,精雕细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
太极操,新学员跟在老学员后面,一起随着老师练习,个别动作没看懂找机会问一问老师或者老学员,以及多跟着练几次就学会了,动作大体相似即可。
内容方面。
太极拳,注重基本功练习,桩功、定势反复纠正,缠丝功详细讲解示范,太极拳套路每个动作都拆招讲解、认真教学,并且通过推手及教师喂劲等方法检验功架,不需要音乐,拳中自有天籁音;
太极操,各类太极拳套路,太极剑等器械套路,最多加上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项目,每天练习也是一个套路接一个套路,跟着音乐节奏练,每个套路有固定的音乐辅助。
理论方面。
太极拳,对太极拳拳理理解深入,并且有内气的体会,功夫上身,充分理解意气与骨肉的主从关系,能够初步理解前辈们的拳经拳论,教学中能够指导学员体会意气和劲力形体的配合;
太极操,不用去管什么理论,也没听说有哪些拳经拳论,就是玩一玩,跟在后面练吧,而且练得也很开心,开心就好。
场地方面。
太极拳,一般要求室内场地,或者天气晴朗少风时在室外安静的地方;
太极操,一般是在公园里或者广场上,室外的场地;
教练方面。
太极拳,一般要求正规学拳8-10年及以上,所学系统深入,自己有深刻的体悟;
太极操,一般是同样在公园里跟在老师后面学习过几年,能够熟练的练习几个完整的套路。
学员方面。
太极拳,往往以中青年为主,也有很多小朋友,太极拳鼓励年纪小的学员学习,因为年纪越轻,学的越快,领会越好,尤其是身体健康有志于太极修炼的青少年;
太极操,以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中老年朋友为主,或者身体健康欠佳的一些人,听从医生建议开始学习太极拳,希望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时间方面。
太极拳,不分寒暑,一年四季每天学习不辍,而且要求课后坚持练拳不懈,保证练拳的强度和训练量;
太极操,往往是早上跟在老师后面练习,偶尔家里有事儿就耽搁几天,忙好了继续,一到天冷或者刮风下雨就停练。
功力方面。
太极拳,因为有基本功的训练,以及套路动作规范,能够很好的获取训练效果,随着练习日久,身体松活,气血充足,功力日深,逐渐会体会到内气增长;
太极操,看起来衣袂飘飘,神采奕奕,各类套路也是动作娴熟,架子高低起伏,问起来内功是什么,一脸茫然,甚至想也不敢想。
境界方面。
太极拳,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推进,以及学习时间的积累,按部就班地达到教练设定的阶段性目标,而且体会不断的深入;
太极操,就这样每天练着,套路很熟悉,偶尔再学习个新套路,不追求什么境界的提高,没有实质性进步。
在以上十个方面的比较之下,太极拳与太极操练后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详细的讲起来,两者的差别远不止这十个方面。
有了以上的对比,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了。
拓展阅读:太极拳技法规律
太极拳技法除遵循“武术技法原理”外,还强调下述基本技法规律,形成技法特色,它们包括:上悬下沉,中节舒松;中定而动,轴轮互转;缓慢柔圆,息细匀长;以意主导,形息互引。
上悬下沉,中节舒松,是太极拳身型的基本技法。“上”指头顶百会穴部、“下”指足跟、足掌和足趾等用于触地支撑的部位。“上”与“下”的中间,概称“中节”。练拳时头顶上领,似有一绳子悬住百会穴之感,再放松中节各部肌肉和关节,任其被地心引力向下牵拉而沉坠,手部和足部就会有沉实感。人体在这种上悬下沉作用下,被对拉拔长,肩、肘、腕、脊柱髋、胯、足等关节都被撑开,胸腹部亦随之宽舒,中节各部就能灵活运转。上悬下沉还能是头顶不端正、颈项顺直、驱赶中正。
这种上悬下沉,中节舒松的技法,也用于处理任意相邻三关节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以头为上、肩为中、肘为下,即:头悬,肩松,肘沉。这能撑开肩关节,放松肩部肌群。随之以肩为上、肘为中、腕为下,即:肩悬、肘松、腕沉。这能撑开肘关节,放松肘部肌群。再以肘为上、腕为中,指为下,即:肘悬、腕松、指沉。这能撑开腕关节,放松腕部肌肉。如此由上而下、依此上悬中松下沉,就能全身放松、节节贯串,使气力注于手足。
中正而动,轴轮互转,是太极拳动态的基本技法。太极拳“十三势”终于中定。太极拳经以中定为“土”,依土生万物之意,中定既是“十三势”之一势,又是其他十二势的基础,势势皆不能离中定。所谓“中定”,指中和稳定的状态。“中定而动”,指以“中定”的状态进行运动,或者说,在运动中追求“中定”,使动态不是“中定”。“中定而动”有三种表现形式。
其一,身体在运动中保持不歪不斜的“中正”状态,重心始终在支撑面内移动。此技法要求动步之初,先将身体重心移于支撑脚,形成单脚支撑的支撑面,然后移动脚才提离地面。在移动脚的移动过程中,要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中间,几乎不出现移动,待移动触地成两脚支撑,形成新的支撑面后,身体重心才能随之向新支撑面中间移动。这样,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内移动,并与中正的身态配合,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轻灵度。
其二,身体在运动中保持不高不低的“中平”状态,重心平行移动。此技法要求身体移动时,始终保持顶平、两肩平、两胯平、两脚平,形成太极拳运动中重心平稳的特点。即便是仆步下势,也是在保持身体“中平”的状态下,先降低身体重心至一定高度,在平平移动重心,完成下势动作。独立类动作是先将重心平平移动至支撑面中间,再在保持身体“中平”的状态下伸膝向上立起。
其三,身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无过不及的“适中”状态。无过不及,即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谓“无过不及”。在推手过程中,“无过不及”是随对手动而动,”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在单练拳架时,表现为动作的规格、变转的速度、意气的配合、劲力的刚柔等,均循规蹈矩,做的拳恰到好处。这种在运动中求“中正”、“中平”“适中”的状态,综合表现为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十三势歌》所谓“静中触动动又静”的状态。
“轴轮互转”,是太极拳动作中肢体配合的基本技法。运动时,以腰为“轴”,以手足为“轮”。以腰以上躯肢为“上”,以腰以下躯肢为“下”。强调以腰动带臂腿动,犹如轴动轮必转。下肢(上肢)动则能引起腰动而带动上肢(下肢)随之动。犹如搬动圆轮的一部,其它部分亦随之动。这也就是上下相随。如此,则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作协调完整。
缓慢柔圆,息细匀长,是太极拳处理运动节奏、劲力、呼吸方法的技法。指练习太极拳时,肢体移动速度要缓慢,运用柔韧顺达的劲力,使动作衔接转换圆活连贯,一气呵成。与此同时,要采用腹式深呼吸法,将呼吸调得细微绵长,匀速出入。“缓慢柔圆,息细匀长”必须协调配合,循序进行,其中一环出差误,就会影响其他动作环节。例如,劲刚会导致形直、速快、呼促,影响柔圆缓匀等技法的运用和体现。
以意主导,形息互引,是太极拳整体运动的基本技法。练习太极拳时,要求以意识为主导,用意识控制呼吸(即息)、控制肢体动作(即形),支配呼吸与动作有序配合。做到一方面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气到力到,引起肢体运动;一方面又以意识控制肢体按照严格的动作规范运转,让外形的变化引起呼吸的相应配合,并经长期练习,获得意、气、劲、形的统一。达到所谓“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和“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交融的境界。


练习太极拳的方法

太极拳练习方法:   一、松静的练习  松静的练习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首先“静”讲的是要静下来,使大脑排除一切杂念,意识集中在练习拳术上来,一举动则要在意识的支配下运动,这就是太极拳练习时所讲的用意不用力的说法。   “松”讲的是用意念支配四肢关节及肌肉群的放松,化掉原来的僵硬之力,使气血达到四梢。“松”的练习,要在大脑意识支配下有的放松,不是无意识的放松,是运化僵劲,灵活关节、肌肉群的运动,也是培养缠丝劲、弹簧劲的关键。太极拳所讲的“化僵为柔,练柔蓄刚”就是在“松”的练习的基础上练成的。   二、‘八法’的练习   八法既是太极拳的骨干,太极拳每个门派都遵循八法。八法之中棚是基础,是关键。捧法:贯穿于太极拳的始终,贯穿于太极拳的每一个招式。捧法的产生是在人体关节放松外撑,拉动肌肉群产生的,是由里向外的一个劲,是一个无形于招数的劲,也是太极拳的实战接手常用的基础方法。捋法:是在捧住对手后借对手之力,顺劲捋带。   挤法:是在捧住对方的手后,用手或臂将对手挤出。按法:是在捧住对方的手后,用自己的双手由里向外推出。采法:既拿法。是在捧住对方的手后,顺对方的劲将对方采住。   列法:是在采住对方后,向左或右突然法力将对手列出去。肘法:肘法的运用很多,是近距离时,采住对方或被对方采住时运用。靠法:靠法的运用也是近距离时,捧住对方化掉对方的劲路进步利用肩、臂、臀、背进行靠打对方。   “八法”贯穿于太极拳的每一个招数,而且不是孤立的,每一个的劲路都是随着对方的变数而变化。“八法”的的练习,首先进行单势的练习,然后两个或者几个劲路联系起来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   三、“五行”的练习“五行”的练习,不单单是对于步法的练习,而且是对于身法、手法的.综合练习。“五行”之中“定”最为关键,“定”的练习也就是桩功的练习。一个练拳多年的拳师,与对手搭手后被对手轻轻一拨便飞了出去,这就是没有桩功的表现。“进”、“退”、“顾”、“盼”的练习都是在“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进退顾盼步法的运用,是在手法的配合下进行,并不是孤立运用。太极拳拳架对于步法的要求十分的严格,避免重心的双重。始终保持着腿部重心的灵活性,保持者进退的灵活。与对手的搭手后,八法的运用必须在五行的配合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巧妙的发挥身体的整劲。   四、单式练习 一套太极拳是由无数个单势组合而成。对于每一个拳势的练习必须要融会贯通,首先要摆正架势,然后要顺其劲路,最后要掌握每个架势的功防含义。单势的练习,虽然干枯无味,但是对于太极拳系统的功法将是一个基础。   五、组合练习   太极拳的单势练习成熟后就可以进行组合练习。组合练习的原则是:使每个拳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首位呼应,既前一个拳势的收势是后一个拳势的起势。这样练习就能达到连绵不断的效果。

太极拳的五种练法

太极拳的五种练法   很多人以为练太极拳必须十年才能练出功夫,其实不然,只要找到正确的途径,十年的时间,至少可以使太极拳爱好者在太极领域有大的成就了;而普通人,则应该一两个月、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就能取得祛病延年、强身健体的作用。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太极拳的五种练法。供您阅读!    1、太极拳 的精神专一练法   要懂得意在先、内气催姿势的规律,把杂念、妄念排除掉,每一个式子,均按照神、意、气、形的整体要求。   把动作和内功心法——阴和阳的互动——自动自发地酝酿出来、演绎出来。   此阶段,主要是初识太极拳的真意,明了动作要领和行拳心法,形成“以意领气”、“以气导形”的内功练拳的习惯。    2、太极拳 的球体练法   想象周身内外是一个气球,每一个式子的动与静,隐与显,都是气球位置的移动,动的过程。   一定要实现“外三合、内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这其中,“外三合”比较好理解,比如,动手的时候想一下脚;动肘的时候想一下膝;动肩的时候想一下胯。   “内三合”初学者不好理解,不过,如果动作姿势的转换,均是气球的平转、立转、碾转、漂浮转、大小膨胀转等,或许对掌握“内三合”有帮助。    太极拳 的五种练法    3、太极拳 的劲源上手练法   劲源上手,主要是想象手上有一个“十字架”,十字的交叉点在中指根的凹部。如何练呢?   就是在每一个动作起承转换中,手上的.“十字架”也要随着招式招法的起承转换,而体现前、后、上、下、斜前、斜后、斜上、斜下的运动态势。这个过程中,动作还必须按照拳架的要求做。    4、太极拳 的松腰练法   松腰就是始终要做到气沉丹田——形体动作的变换处,有意识的让命门后突,或者想象命门处向后放松——这就是内功太极拳所称之的“腰意塞”。   松腰在太极拳中有单独的训练方法(比如可以通过上下蹲起、八卦走转、直腿坐、转腰、站庄等方法进行专项训练),而训练的效果,则必须通过盘拳走架来体现。    5、太极拳 的开合练 法   向内收敛在太极拳中是合。   在每个式子构成因素的细微转换处、式子和式子之间的更迭处,要特别注意其中姿势、思维、眼神的回收。   收的过程中,一定要整体地关注一下身体的里面(不要关注得特别清晰,要若有若无),身体里面要空空荡荡。   向内收敛在太极拳中是合,而动作、思维、眼神向外,则属于开。   其实,开合出入聚散化是人体生命新陈代谢的根本规律,所以,太极拳中的开合练法也就理所当然了。   演练内功太极拳套路(拳架子)的过程中,以上这五种练法可迭加着进行训练。 ;


太极拳与太极操有何不同?

太极操就是把太极拳的部分动作 体操化 简单易学 没有太极拳以意行气 以气运身等方面的要求 现在好多人 在练太极拳时 拳术不追求更高的的境界 虽说也按太极拳的部分要求练 也按太极拳的招式套路练 但不深入 充其量 也就是一种意识体操了
真正练太极拳 就要按太极拳的具体要求 下功夫练 包括太极拳器械 推手 等方面的锻炼才可的


上一篇:太阁无双

下一篇:太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