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防画夹五首译文 | 注释 | 赏析
题郑防画夹五首 [宋代]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却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徐生脱水双鱼,吹沫相看晚图。老矣个中得计,作书远寄江湖。 折苇枯荷共晚,红榴苦竹同时。睡鸭不知飘雪,寒雀四顾风枝。 子母猿号槲叶,山南山北危机。世故谁能樗里,彀中皆是由基。 赏析 《题郑防画夹五首》,是黄庭坚题咏郑防画夹中作品的组诗。郑防是藏画的人,画夹相当于现代的集锦画册之类。 第一首诗题惠崇的画。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图绘宝鉴》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图画见闻录》说他“尤工小景,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
题郑防画夹五首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题郑防画夹五首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 却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徐生脱水双鱼,吹沫相看晚图。 老矣个中得计,作书远寄江湖。 折苇枯荷共晚,红榴苦竹同时。 睡鸭不知飘雪,寒雀四顾风枝。 子母猿号槲叶,山南山北危机。 世故谁能樗里,彀中皆是由基。 《题郑防画夹五首》赏析 《题郑防画夹五首》,是黄庭坚题咏郑防画夹中作品的组。郑防是藏画的人,画夹相当于现代的集锦画册之类。 第一首诗题惠崇的画。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图绘宝鉴》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图画见闻录》说他“尤工小景,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正因为惠崇的山水、花鸟饶有诗意,才格外引起诗人品题的兴味王安石苏轼都有诗题咏他的画。苏轼的七绝《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脍炙人口。黄庭坚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不止“烟雨”、“归雁”,但作者有念留给读者想像的空间。诗中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三句中的“唤”字,有的版本作“买”。“买”字不如“唤”字灵活。这三句不仅笔致疏朗轻淡,传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境。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画有相通之处。因此,诗歌可再现画境。但以诗题画,一般不宜于全 *** 境,更不宜全写画境。全 *** 境,变成了山水景物诗,不成其为题画诗;全写画境。用诗句一一描述画中景物,无异于舍弃诗歌的想像和抒情之长,容易写的呆滞而无生气沈德潜杜甫题画诗:“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发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说诗晬语》)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便从画面引出真景,又由真景返回画景。黄庭坚这首诗,便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 *** 融,并同人的感情发生交流。 杜甫的题画诗,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在描绘画境中道出画理。如《戏题王宰山水图歌》,因题画而道出“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的艺术见解。黄庭坚在此题的第二首诗,题咏的是郑防收藏的郭熙的画,也运用这一表现手法。郭熙是北宋山水画家,其画强调“取势”。他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他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提出的“三远”——高远、平远、深远,就是要取山川之远势。黄庭坚对绘画有很高的艺术素养,所以这首诗的前二句“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是很精当的评价。三四句具体咏赞画夹中郭熙之作。郭熙曾为苏才翁家摹写宋初北派山水画家李成的《骤雨图》六幅,因此笔墨大进。诗人在郑防画夹中得以见到《骤雨图》真迹,非常兴奋。但三四句不直说,而是曲折达意。自从见到郭熙画后,他禁不住跃跃欲试,也来摹写《骤雨图》,但一时找不到六幅好绢。“鹅溪”,在今四川三台,以产上好画绢著称。把六幅画绢说成是“六幅鹅溪”,以出人意料的语言,创造出新奇的意象。溪水清澈透明,恰似皎洁轻柔的画绢。黄庭坚学杜甫诗,以善于锤炼句法、字法著称,于此句可见。这两句既奇警,又自然天成,而且给整首诗增添了盎然意趣,补足前二句之意,使全诗不流于枯燥。 从章法和句法来看,第二首诗的第三、四句,一起一落,折出笔势,同前一首的第三句一气连贯、第四句陡然转折不同。可见诗人用笔灵活多变,决不重复,总是力求创新与出奇。 《题郑防画夹五首》作者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庭坚的其它作品 ○ 清明 ○ 登快阁 ○ 清平乐·春归何处 ○ 寄黄几复 ○ 牧童诗 ○ 黄庭坚更多作品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翻译_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赏析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翻译_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赏析 题郑防画夹五首 ,一共有五首诗,下面是这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这组诗中,每一首题都咏一个画家的若干幅画,下面来看看第一首诗吧! 原文: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作者: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 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拼音: huì chóng yān yǔ guī yàn , zuò wǒ xiāo xiāng dòng tíng 。 yù huàn biǎn zhōu guī qù , gù rén yán shì dān qīng 。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翻译 : 惠崇的这幅烟雨归雁图,让我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的浩淼湖波上。情不自禁地想唤来一艘小船带着我回到家乡去,听旁人劝告说这是一幅丹青,我方始醒悟过来,原来这是一幅画。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赏析 : 第一首诗题惠崇的画。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图绘宝鉴》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图画见闻录》说他尤工小景,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正因为惠崇的山水、花鸟饶有诗意,才格外引起诗人品题的兴味。王安石、苏轼都有诗题咏他的画。苏轼的七绝《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脍炙人口。黄庭坚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不止烟雨、归雁,但作者有念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中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三句中的唤字,有的'版本作买。买字不如唤字灵活。这三句不仅笔致疏朗轻淡,传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境。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画有相通之处。因此,诗歌可再现画境。但以诗题画,一般不宜于全写真境,更不宜全写画境。全写真境,变成了山水景物诗,不成其为题画诗;全写画境。用诗句一一描述画中景物,无异于舍弃诗歌的想象和抒情之长,容易写的呆滞而无生气。沈德潜说杜甫题画诗: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发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说诗晬语》)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便从画面引出真景,又由真景返回画景。黄庭坚这首诗,便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乳相交,并同人的感情发生交流。 杜甫的题画诗,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在描绘画境中道出画理。如《戏题王宰山水图歌》,因题画而道出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的艺术见解。黄庭坚在此题的第二首诗,题咏的是郑防收藏的郭熙的画,也运用这一表现手法。郭熙是北宋山水画家,其画强调取势。他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他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提出的三远高远、平远、深远,就是要取山川之远势。黄庭坚对绘画有很高的艺术素养,所以这首诗的前二句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是很精当的评价。三四句具体咏赞画夹中郭熙之作。郭熙曾为苏才翁家摹写宋初北派山水画家李成的《骤雨图》六幅,因此笔墨大进。诗人在郑防画夹中得以见到《骤雨图》真迹,非常兴奋。但三四句不直说,而是曲折达意。自从见到郭熙画后,他禁不住跃跃欲试,也来摹写《骤雨图》,但一时找不到六幅好绢。鹅溪,在今四川三台,以产上好画绢著称。把六幅画绢说成是六幅鹅溪,以出人意料的语言,创造出新奇的意象。溪水清澈透明,恰似皎洁轻柔的画绢。黄庭坚学杜甫诗,以善于锤炼句法、字法著称,于此句可见。这两句既奇警,又自然天成,而且给整首诗增添了盎然意趣,补足前二句之意,使全诗不流于枯燥。 个人资料: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题郑防画夹原文及赏析
原文: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 却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徐生脱水双鱼,吹沫相看晚图。 老矣个中得计,作书远寄江湖。折苇枯荷共晚,红榴苦竹同时。 睡鸭不知飘雪,寒雀四顾风枝。子母猿号槲叶,山南山北危机。 世故谁能樗里,彀中皆是由基。 赏析: 《题郑防画夹五首》,是黄庭坚题咏郑防画夹中作品的组诗。郑防是藏画的人,画夹相当于现代的集锦画册之类。 第一首诗题惠崇的画。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图绘宝鉴》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图画见闻录》说他“尤工小景,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正因为惠崇的山水、花鸟饶有诗意,才格外引起诗人品题的兴味。王安石、苏轼都有诗题咏他的画。苏轼的七绝《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脍炙人口。黄庭坚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不止“烟雨”、“归雁”,但作者有念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中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三句中的“唤”字,有的版本作“买”。“买”字不如“唤”字灵活。这三句不仅笔致疏朗轻淡,传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境。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画有相通之处。因此,诗歌可再现画境。但以诗题画,一般不宜于全写真境,更不宜全写画境。全写真境,变成了山水景物诗,不成其为题画诗;全写画境。用诗句一一描述画中景物,无异于舍弃诗歌的想象和抒情之长,容易写的呆滞而无生气。沈德潜说杜甫题画诗:“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发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说诗晬语》)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便从画面引出真景,又由真景返回画景。黄庭坚这首诗,便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乳交融,并同人的感情发生交流。 杜甫的题画诗,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在描绘画境中道出画理。如《戏题王宰山水图歌》,因题画而道出“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的艺术见解。黄庭坚在此题的.第二首诗,题咏的是郑防收藏的郭熙的画,也运用这一表现手法。郭熙是北宋山水画家,其画强调“取势”。他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他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提出的“三远”——高远、平远、深远,就是要取山川之远势。黄庭坚对绘画有很高的艺术素养,所以这首诗的前二句“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是很精当的评价。三四句具体咏赞画夹中郭熙之作。郭熙曾为苏才翁家摹写宋初北派山水画家李成的《骤雨图》六幅,因此笔墨大进。诗人在郑防画夹中得以见到《骤雨图》真迹,非常兴奋。但三四句不直说,而是曲折达意。自从见到郭熙画后,他禁不住跃跃欲试,也来摹写《骤雨图》,但一时找不到六幅好绢。“鹅溪”,在今四川三台,以产上好画绢著称。把六幅画绢说成是“六幅鹅溪”,以出人意料的语言,创造出新奇的意象。溪水清澈透明,恰似皎洁轻柔的画绢。黄庭坚学杜甫诗,以善于锤炼句法、字法著称,于此句可见。这两句既奇警,又自然天成,而且给整首诗增添了盎然意趣,补足前二句之意,使全诗不流于枯燥。 从章法和句法来看,第二首诗的第三、四句,一起一落,折出笔势,同前一首的第三句一气连贯、第四句陡然转折不同。可见诗人用笔灵活多变,决不重复,总是力求创新与出奇。
题郑防画夹翻译
再看黄庭坚的《题郑防画夹》(之一):“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这首诗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诗人欲买舟一游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乃是画。前三句的烘托作势,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费匠心,深折透辟,即以意胜。 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诗人欲买舟一游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乃是画。前三句的烘托作势,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费匠心,深折透辟,即以意胜。惠崇烟雨归雁,
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这首诗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诗人欲买舟一游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乃是画。前三句的烘托作势,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费匠心,深折透辟,即以意胜。
为什么每句六个字?
律诗确实是以五七言的最多,律诗是8句或多于8句(叫排律\长律),绝句是4句
但是也有6句的律诗,叫做"小律"
以及每句六字的律诗,叫做"六言律"
这些是律诗里比较偏门的东西,但是也有很多作品传世..它们可以认为是律诗的成熟和发展中的一些创新和分支..
只是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流传发展开来而已
多说一句:六言诗和六言律是两个概念,六言诗是很古老而常见的,里面就有,但是只有符合格律的六言诗句才叫"六言律",当然,由于字数和普及范围等原因,六言的格律是很难像五七言律诗一样严谨统一的..
《题郑防画夹》谁会翻译吗?
题郑防画夹 惠崇烟雨归雁,
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这首诗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诗人欲买舟一游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乃是画。前三句的烘托作势,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费匠心,深折透辟,即以意胜。
为什么每句六个字?
律诗确实是以五七言的最多,律诗是8句或多于8句(叫排律\长律),绝句是4句
但是也有6句的律诗,叫做"小律"
以及每句六字的律诗,叫做"六言律"
这些是律诗里比较偏门的东西,但是也有很多作品传世..它们可以认为是律诗的成熟和发展中的一些创新和分支..
只是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流传发展开来而已
多说一句:六言诗和六言律是两个概念,六言诗是很古老而常见的,里面就有,但是只有符合格律的六言诗句才叫"六言律",当然,由于字数和普及范围等原因,六言的格律是很难像五七言律诗一样严谨统一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欲唤扁舟归去,故人
小题1: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小题1: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秒的,给2分;能做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 ① (其一) 黄庭坚惠崇 ② 烟雨归雁,坐我潇湘
1.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一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边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意思答对即可。) 2.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意思答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题郑防画夹五首赏析
《题郑防画夹五首》,是黄庭坚题咏郑防画夹中作品的组诗。郑防是藏画的人,画夹相当于现代的集锦画册之类。第一首诗题惠崇的画。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图绘宝鉴》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图画见闻录》说他“尤工小景,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正因为惠崇的山水、花鸟饶有诗意,才格外引起诗人品题的兴味。王安石、苏轼都有诗题咏他的画。苏轼的七绝《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脍炙人口。黄庭坚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不止“烟雨”、“归雁”,但作者有念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中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三句中的“唤”字,有的版本作“买”。“买”字不如“唤”字灵活。这三句不仅笔致疏朗轻淡,传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境。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画有相通之处。因此,诗歌可再现画境。但以诗题画,一般不宜于全写真境,更不宜全写画境。全写真境,变成了山水景物诗,不成其为题画诗;全写画境。用诗句一一描述画中景物,无异于舍弃诗歌的想象和抒情之长,容易写的呆滞而无生气。沈德潜说杜甫题画诗:“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发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说诗_语》)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便从画面引出真景,又由真景返回画景。黄庭坚这首诗,便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乳交融,并同人的感情发生交流。杜甫的题画诗,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在描绘画境中道出画理。如《戏题王宰山水图歌》,因题画而道出“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的艺术见解。黄庭坚在此题的第二首诗,题咏的是郑防收藏的郭熙的画,也运用这一表现手法。郭熙是北宋山水画家,其画强调“取势”。他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他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提出的“三远”——高远、平远、深远,就是要取山川之远势。黄庭坚对绘画有很高的艺术素养,所以这首诗的前二句“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是很精当的评价。三四句具体咏赞画夹中郭熙之作。郭熙曾为苏才翁家摹写宋初北派山水画家李成的《骤雨图》六幅,因此笔墨大进。诗人在郑防画夹中得以见到《骤雨图》真迹,非常兴奋。但三四句不直说,而是曲折达意。自从见到郭熙画后,他禁不住跃跃欲试,也来摹写《骤雨图》,但一时找不到六幅好绢。“鹅溪”,在今四川三台,以产上好画绢著称。把六幅画绢说成是“六幅鹅溪”,以出人意料的语言,创造出新奇的意象。溪水清澈透明,恰似皎洁轻柔的画绢。黄庭坚学杜甫诗,以善于锤炼句法、字法著称,于此句可见。这两句既奇警,又自然天成,而且给整首诗增添了盎然意趣,补足前二句之意,使全诗不流于枯燥。从章法和句法来看,第二首诗的第三、四句,一起一落,折出笔势,同前一首的第三句一气连贯、第四句陡然转折不同。可见诗人用笔灵活多变,决不重复,总是力求创新与出奇。
黄庭坚最经典的诗词
黄庭坚最经典的诗词是《寄黄几复》。诗词正文: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赏析:世界上有一种动人的情感,叫友情。黄庭坚与黄几复是早年知交,作此诗时,一个在山东德州,一个在广州四会县,相隔万里,却阻挡不了牵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传唱千古的名句,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即使十年未见,黄庭坚依然懂得朋友的坚持: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
黄庭坚最著名十首诗词
如下: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黄庭坚《登快阁》山上树叶飘落,显得天更加远大,清澈湖水也因为月光变得更加清澈.3)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 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翘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这就是醉翁亭。4)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5)黄菊枝头生晓寒。 —— 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菊花开满枝头之时,正是重阳季节,早晨已有凉意了。6)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7)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 黄庭坚《牧童诗》骑着牛远远的从村前走过,听见有淡淡的笛声从篱笆那边传出来8)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 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黄花是指年轻人,白发是指老人。年轻人和老人互相牵着挽着,让别人愿说什么就说什么吧。9)春无踪迹谁知。 ——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10)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黄庭坚《寄黄几复》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高中语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解剖(pōu) 浸渍(qìn) 遒劲(qiú) 横亘(ɡèn) 浸渍(qìn)jìn
B.嘈杂(cáo) 凌侮(wǔ) 菲薄(fěi) 吮吸(shǔn)
C.隽永(juàn) 莅临(wèi) 创伤(chuānɡ) 拜谒(yè) 莅临(wèi) lì
D.漂泊(pō)bó 屏息(bǐng) 结束(sù) 执拗(niù)
漂泊(pō)bó 结束(sù)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作揖 寂寥 丰华正茂 逆来顺受 风华正茂
B.苍茫 费墟 叱咤风云 绿草如茵 废墟
C.贿赂 掩映 涕泗交流 陨身不恤 殒身不恤
D.呻吟 乾坤 长歌当哭 引人注目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1)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 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 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3)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 香港防务。
(4)他的演讲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宣纸制的稿纸上,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 。
A.振动 微弱 接替 美观
B.震动 微茫 接管 美观
C.振动 微茫 接管 美好
D.震动 微弱 接替 美好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多知多学,博闻强记,自成系统,又能够灵活运用,这就叫“才学兼备”,已经可以说是“有学问”了。
B.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几年来,中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C.西安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安地铁从筹备到将来的建设,将始终注重文物的保护,对古城文物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D.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兰亭序》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出现的20个“之”字,笔法姿态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高中语文
1.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2.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
3.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便会更自在。
4.有一种伤叫悲伤,是睫毛再也承受不住泪球的重,轻轻碰到就会滴落。
5.互相尊重是第一种美德,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
6.流云在天边,行囊在眼前,有一条通往太阳的路无边又无沿。
7.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8.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9.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
10.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11.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
12.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
13.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
14.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15.叹气是浪费时间的事情,哭泣是浪费力气的行径。
16.不是人人都能活的低调,可以低调的基础是随时都能高调。
17.就算不快乐也不要皱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18.绝口不提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铭记。
19.人生的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20.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21.让未来过去,让过去过去。
22.当大部分人都在关注你飞的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