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游

时间:2024-07-20 08:06:55编辑:优化君

文言文唯

1. 文言文中“为”的所有解释 为 释义 wéi①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升,活板.”③作为;当作.《公输》:“子墨子解带~城,以牒~械.”④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殇子矣.”⑤是.《出师表》:“宫中府中,一体.”⑥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⑦写;题.《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其名.”⑧以为;认为.《鸿门宴》:“窃~大王不取也.”⑨叫做;称做.《陈涉世家》:“号~张楚.”⑩对待.《鸿门宴》:“君王~人不忍.”⑾算作;算是.《肴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⑿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相.”⒀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之奈何.”⒁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⒂如果;假如.《战国策?秦策》:“秦~知之,必不救矣.”⒃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苏武》:“何以汝~”《鸿门宴》:“如今人方~刀俎,鱼肉.”。 2. 文言文中的"唯是"是什么意思 “唯……是……”没有具体的含义,只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宾语前置格式。 如:唯你是问,”是“把宾语”你“前置了,意思是”只问你“、”只追问你的责任“、”只问责于你“。 又如《左传·襄公十四年》: ”唯余马首是瞻!“(意思:只看我马头所向而行动。瞻:看) 再如《孙子·地形篇》: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意思:因此,作将帅的带兵前进不追求名利,后退不逃避罪责,只为了保护老百姓。) 扩展资料: 副词“唯”,限制动作行为的范围,助词“是”标志宾语前置。可译为“只……”。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 唯,假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唯一”、“唯有”等。 唯,又假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 3. 古文:唯字的解释 “唯”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很多,最常用的意思是只。 唯字的读音是wéi,简体部首: 口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11释义◎ 义同“惟”:~物论。~心论。 ~物史观。~心史观。 ~理论。~名论。 ◎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 ~~否否。组词 唯成分论 wéichéngfènlùn [the theory of the unique importance of class origin] 把出身、成分作为评定和使用人的唯一标准的错误观念 ◎ 唯独 wéidú (1) [only;alone] (2)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3)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4) 单单;只有 ◎ 唯利是图 wéilì-shìtú [self-seeking] 自私自利,只图有利,其他一切都置于一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46331 ◎ 唯妙唯肖 wéimiào-wéixiào [remarkably true to life;be absolutely lifelike;hit off] 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 亦作“惟妙惟肖” ◎ 唯唯否否 wéiwéi-fǒufǒu [be obsequious] 形容一味顺从附和,不敢表示不同的意见 ◎ 唯唯诺诺 wéiwéi-nuònuò [be a yes-man] 表示同意的应答声 ◎ 唯我独尊 wéiwǒ-dúzūn [extremely conceited;assume airs of self importance;stand upon one's pantofles] 本系佛教推崇释迦牟尼的话,后来称人之自高自大造句 1、这件事大家都同意,唯独你不赞成。 2、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听讲,唯独他在开小差。 3、他心里想的是群众的疾苦,唯独没有他自己。 4、几个兄弟中,唯独他游手好闲,才会落得今日一事无成。 5、这个消息众所周知,唯独你还被蒙在鼓里。 4. 文言文两则中的“惟”是什么意思 惟(wéi)[动] ⑴ 形声。字从心,从隹(zhuī),隹亦声。“隹”意为“鸟头”、“锐头”、“尖头”。“心”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心尖起来”(心像鸟头一样形成了尖头,有了明确指向)。本义:心思集中于一点。转义:用为副词,相当于“仅”、“只”。英译为on(e)ly ⑵ 同本义【think】 惟,凡思也。——《说文》 臣窃惟事势。——贾谊《治安策》 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汉书·张良传》 ⑶ 又如:惟思(思虑);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虑) ⑷ 为,是【be】 万邦黎献,共惟帝臣。——《书·益稷》 不变惟何。——【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⑸ 有【have】 相亦惟终。——《礼记》 ⑹ 听从,随从【obey】 大国苟不以为然也,则亦惟命耳。——刘献廷《广阳杂记》 ⑺ 又如:惟惟(听从顺服的样子) ⑻ 愿,希望【hope】 若草庵见毁一节,成功之后,万惟留心。——《英烈传》 ⑼ 又如:惟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为) ⑽ 在于【lie in】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书·大禹谟》 副词 惟(wéi)[副] ⑴ 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only】 惟明克允。——《书·舜典》 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惟有乳下孙。——杜甫《石壕吏》 惟手熟尔。——宋·欧阳修《归田录》 惟送死可以当大事,长公(袁可立子袁枢)无愧斯语矣。——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夫植物之中,禀真刚之气者,惟松为独多。——明·宋濂《看松庵记》 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清·王引之《经传释词》 ⑵ 又如:惟一惟精(精诚专事,毫无杂念);惟义是从(只要有道理就坚决服从);惟口起羞(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惟精惟一(精纯专一) ⑶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again】。如:惟新(更新) ⑷ 相当于“犹”、“还”【still】 惟,犹犹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连词 惟(wéi)[连] ⑴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and】 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书·多方》 ⑵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then】 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书·吕刑》 ⑶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even if】 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史记·淮阴候列传》 介词 惟(wéi)[介] 由于,以【because】 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书·盘庚中》 助词 惟(wéi)[助] ⑴ 用在年、月、日之前 惟二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⑵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孟子》 ⑶ 用在句中,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召诰》 5. 文言文"为"的翻译 1)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2)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 (4)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 (5)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6)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8)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 (10)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 (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先使一说自为(为:作,写)一说 6. 文言文中为的意思全部 “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⑴成为,变成。 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③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⑤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⑦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⑧因而化怒为悲。⑨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⑩宁知此为归骨所耶?⑵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⑤李 李忠义 其城为坎以先登。 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⑦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⑧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⑨故为之说。 ⑩然得而腊之以为饵。(1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12)为坛而盟。(13)亮躬耕陇亩,好为?(14)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15)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7)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18)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19)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20)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2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23)为民诬太守者视此!(24)愿为小相焉。 (2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⑶作为,当作。 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③子墨子解带为城。 ④此可以人为援而不可图也。⑤相传以为雁荡。 ⑥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⑦霓为衣兮风为马。 ⑧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⑨然后以六合为家, 函为宫。 ⑷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 ③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 ⑤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⑦此为何若人?⑧必为有窃疾矣。⑨项燕为楚将。 ⑩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11)在药则未为良时也。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3)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 (14)乃知太白“开风言风语入天镜”之句为妙。⑸以为,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⑹被。 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⑤恐为操所先。⑥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⑦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⑨吾属今为之虏矣。 ⑩则为深谷林莽所蔽。(11)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 (12)为仲卿母所遣。(1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4)为国者无使为积之所劫域!(15)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1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17)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8)竟为秦所灭。(19)若是物特为天之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 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⑻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⑼有。 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 ③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④顽童之为是心也。⑽将来,将。 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④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12)装作。 例:为除不洁者,引入。(13)为了。 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③慎勿为妇死。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④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⑤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⑦今为君计,菲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⑧为汉家除残去秽。⑨请为筹之。 ⑩保为将军破之!(11)我固为子孙创业也。(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3)君为我呼入。 (14)公为我献之。(15)为君翻作《琵琶行》。 (16)而为之记,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7)阿母为汝求。(18)臣请为王言乐。 (19)即解貂覆生,为掩户。(20)为复守黜藏使者。 (21)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之事,聊资一欢。(15)对,向。 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③为之奈何?④如姬为公子泣,⑤怵然为戒。⑥为长者折技。 (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市」谈交易。 例:一人去为市,(为市:这里指人口买卖)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 例: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⑶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 7. 古文中唯和惟的区别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于“唯”、“惟”的使用是这样描述的:“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现代汉语中,“唯”完全取代了“惟”,二者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说文》对于二者地解释。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然后,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于二者是这样解释的: “唯”(wéì)⑴独;仅;只有⑵以;因为⑶表示希望、祈请⑷听凭;任随⑸思;考虑⑹虽然;即使⑺语首助词。亦写作“唯”“维” (wěì)⑴应答声⑵招呼声 “惟”(wéì)⑴思考;思念⑵有⑶为;是⑷听从;随从⑸愿;希望⑹副词,相当于“只有”⑺连词,也作“唯”“维”⑻介词,也作“唯”“维”,相当于“以;由于”⑼助词,也作“唯”“维”⑽水名。通“潍”⑾通“帷”⑿姓 (wěì)⑴专一⑵独一无二 看两字的第一项释义,读wéì时,“唯:独、仅”,“惟:思考”; 读wěì时,“唯:应答声”,“惟:专一”。与《说文》差别不大。 再看《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二者用法的列举。 词性 “唯” “惟” 副词 1、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为“只”、“仅仅”等。 2、用于对话中,表示听到或同意对方的谈话,也可叠用作“唯唯”。可译为“是”、“对”、“嗯”等。 1、用于谓语前,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作“只”、“仅仅”等。 连词 1、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即使”、“纵使”等。 2、连接分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 1、用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和”、“与”等。 2、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纵使”、“即使”等。 3、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助词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2、用在句首,引出时间、处所。可不必译出。 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例如: 《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副词,独、仅)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副词,只有) 而在《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中,就不可以用“惟”替代。在这个层面上,“唯”可以包含“惟”。 作为连词时“唯”可连接分句,“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连接名词。例如: 《荀子·性恶》:“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连词,虽然、即使)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弗如也。’”(连词,即使) 《老子·第二章》:“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连词,由于) 《左传·哀公元年》:“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连词,由于) 而在《尚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中,“惟”表示“和、与”。这里,就不能用“唯”来替代。 作为助词时“惟”的用法比“唯”稍细致些,但可以忽略。 也就是说,“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8. 文言文中的“惟”和“唯”怎么区别 唯:;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只有,只是 以,因为 ;虽然,纵使 ;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 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文言文唯惟维区别

1. 古文中唯和惟的区别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于“唯”、“惟”的使用是这样描述的:“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现代汉语中,“唯”完全取代了“惟”,二者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说文》对于二者地解释。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然后,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于二者是这样解释的: “唯”(wéì)⑴独;仅;只有⑵以;因为⑶表示希望、祈请⑷听凭;任随⑸思;考虑⑹虽然;即使⑺语首助词。亦写作“唯”“维” (wěì)⑴应答声⑵招呼声 “惟”(wéì)⑴思考;思念⑵有⑶为;是⑷听从;随从⑸愿;希望⑹副词,相当于“只有”⑺连词,也作“唯”“维”⑻介词,也作“唯”“维”,相当于“以;由于”⑼助词,也作“唯”“维”⑽水名。通“潍”⑾通“帷”⑿姓 (wěì)⑴专一⑵独一无二 看两字的第一项释义,读wéì时,“唯:独、仅”,“惟:思考”; 读wěì时,“唯:应答声”,“惟:专一”。与《说文》差别不大。 再看《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二者用法的列举。 词性 “唯” “惟” 副词 1、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为“只”、“仅仅”等。 2、用于对话中,表示听到或同意对方的谈话,也可叠用作“唯唯”。可译为“是”、“对”、“嗯”等。 1、用于谓语前,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作“只”、“仅仅”等。 连词 1、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即使”、“纵使”等。 2、连接分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 1、用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和”、“与”等。 2、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纵使”、“即使”等。 3、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助词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2、用在句首,引出时间、处所。可不必译出。 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例如: 《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副词,独、仅)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副词,只有) 而在《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中,就不可以用“惟”替代。在这个层面上,“唯”可以包含“惟”。 作为连词时“唯”可连接分句,“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连接名词。例如: 《荀子·性恶》:“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连词,虽然、即使)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弗如也。’”(连词,即使) 《老子·第二章》:“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连词,由于) 《左传·哀公元年》:“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连词,由于) 而在《尚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中,“惟”表示“和、与”。这里,就不能用“唯”来替代。 作为助词时“惟”的用法比“唯”稍细致些,但可以忽略。 也就是说,“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2. 文言文中的“惟”和“唯”怎么区别 唯:;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只有,只是 以,因为 ;虽然,纵使 ;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 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3. "惟"和"唯"有什么区别 与“唯 ”“惟”相关的异形词语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惟, 读 wéi,也是形声字。《说文》:“惟,凡思也。从心,佳声。”本义为“思考”,如“思维”本写作“思惟”。唯、惟,假借为副词、助词,都与各自的本义无关。 唯,假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 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 “唯一”“唯有”等。此义也可用“惟”,以上词语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页)“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鲁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页) 但是,在此义上,与“唯物”“唯心”相关的词语只能用“唯”,如“唯物论”“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等。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表示哲学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强势词语,长期高频度使用,其词形、语形早已在社会语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冯镇峦《读杂说》:“《聊斋》中间用字法,不过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绝妙,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维妙维肖,后来也写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这是因为“维”“惟”“唯”在语气助词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4. 唯、维、惟怎么区别 “唯”、“惟”、“维”这三个字由于同音,自古就形成了纠葛。 本来,这三个字义很不相同,这也反映在字形上:“维”字是绞丝旁,本义是固定车盖的大绳;“惟”字是竖心旁,本义是思考;“唯”字是口旁,本义是表答应的叹词(旧读上声wěi)。 在古代,这三个字混淆的程度就已经很深了:在“思考”的意义上,“惟”与“维”通用;在语气词上,三个字都通用。 追溯其混淆的原因,除了音同之外,还应该从意义上考虑。因为仅是同音,那只会是一般的通假关系,不至于混淆的这么厉害。 拿“思考”意义说,这本来只应写作“惟”,但是,人的思绪总是容易互相联系,这就跟“维”的引申义“维系、连接”有了相似之处,所以有人写作“维”。再拿语气词说,这本来是“唯”字的专利,它从口旁嘛。 可因为是希望和强调的语气,这就跟思考的意义也能拉上一点关系,或者说,跟竖心旁有关了,所以就有人写作“惟”。而强调的语气似乎和“维系、连接”意义也有某种关联,于是就有人写作“维”了。 再说“只”的意义,它本是“唯”的引申义,但“惟”既然有强调语气,它也就能跟“只”意义相同了,所以就有人写作“惟”。 混淆到现代,造成的现状是一系列异形词:思维—思惟、惟妙惟肖—唯妙唯肖—维妙维肖、唯独—惟独、唯恐—惟恐、唯一—惟一、唯有—惟有、唯利是图—惟利是图、唯命是从—惟命是从、唯命是听—惟命是听、唯我独尊—惟我独尊、唯其— 惟其、恭维—恭惟。 异形词要统一,这三个字也到了非整理不可的时候了,整理原则当然是理据性、系统性和通用性相结合。具体说来,“只”义是“唯”的近引申义,且通用,因此,以“唯一”、“唯恐”、“唯有”、“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利是图”、“唯我独尊”为推荐词形。 至于“思维—思惟”这一组异形,表面上看应该写“惟”,诚然,同意联合是汉语常用构词法,但这个词却以相关义的联合为合理,因为人脑最高创造性,最善于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联系、比较、整理、加工,因此系连、联想才是思维的本质特点,自然应写作“维”。至于指奉承的“恭维”,现代已经没有了“敬意”的意义,表奉承义自然用“维”字更好。 这样,“惟”字本表义“思,现代基本不用了,他的存在必要就值得考虑了。”若要保留,唯一的办法是是让它留在类似构词词缀的位置上,用于“惟妙惟肖”和“惟其”这两个词,《现代汉语词典》正是这样做的。 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略有保留,“惟”只用于“惟妙惟肖”一词。可能是编者认为“唯其”的“唯”不应看作词缀,既然“唯其”是“正因为”的意思,“唯”看作“只”的意思也就有理由了。 平心而论,“wéi其”“wéi妙wéi肖”二词中的wéi字意义差别是不大的,都起强调作用,把它们统一处理为语气副词,都用“唯”字表示。这样,“唯”字作为表强调语气的副词,一用于成语(短语)“惟妙惟肖”,与“载歌载舞”等成语等成语相类;一用于合成词“唯其”,“唯”的意义比“其”略为实在一些,与“尤其”、“极其”等合成词结构相类。 况且由“唯”字承载语气副词意义,不论从词义演变脉络看,还是从历史上用字的继承状况看,都较“惟”字为佳。至于“惟”字,仍然保留,可列两个义项:1.动(文),思考;2.副(文),通“唯”,现在一般写作“唯”。 附注:“思维”“恭维”已为教育部、国家语委《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确定为推荐词形。 5. “惟”字和“唯”字的区别和用法 级别:一级教员 2009-05-15 14:13:11 来自:河南省 在词霸里找到的资料:唯: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只有,只是 以,因为 虽然,纵使 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唯”“惟”二字如何选用 “唯”本表示应答的声音,如“唯唯诺诺”.“惟”本是动词,表示思考,如“思惟”(今多作“思维”).二字都被借用作副词,都表示“单单、只、只是、只有”,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异形词:唯一/惟一;唯独/惟独;唯有/惟有;唯其/惟其;唯恐/惟恐;唯利是图/惟利是图;唯命是从/惟命是从;唯我独尊/惟我独尊;等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上,以上异形词均以“惟X”为正词条.由于它的影响,如今的媒体上,“惟X”的出现日渐频繁.可是,纵观数十年来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见到的绝大多数是“唯X”,如《再见了,亲人》,人教版第九册上仍然印作“唯一”.再看中小学生用的《3500常用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常用词语三用词典》(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等,都只收“唯X”,不收“惟X”.如果在中小学师生中搞一次民意调查,恐怕“唯X”会占绝对优势.有人曾以《人民日报》使用“唯一/惟一”作词频统计,在1978-1996的19年中,共有12577篇文章用到“唯一”;而“惟一”仅出现12例,况且这12例中还有人名、店名和引语,真正用“惟一”的其实只有8例.据国家语委语用司厉兵先生统计,1999年版《 *** 选集》 *** 出现“唯”字176次,“惟”字仅出现25次.其中有36个“唯一”,没有一个用“惟一”;其他如“任人唯贤”“唯利是图”等,也都用“唯”.最近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中,“唯一”是正条.“惟一”条下写的是:现在一般写作“唯一”.从此前的词频统计来看,“唯一”为5883,“惟一”为45,“唯一”占绝对优势.根据异形词整理的通用性原则,编者主张以“唯一”为推荐词形,其他各词也均取“唯”而含“惟”.这一精神,又体现在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即第二批整理表)中.由此看来,作副词用表示“单单、只、只是、只有”时选用“唯”已成定局.。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思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翻译: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赏析: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

该句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中心思想: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表达了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4、写作背景: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①思考;考虑。②只;只是。③因为。④句首表语气希望。惟字是用来表示只有、仅仅、只是、希望等意思,常用做动词或副词。“惟”与“唯”两字多可互通使用,只在部分特定词语中不通用。“惟”与“唯”的区别:唯: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只有,只是 以,因为 虽然,纵使 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惟: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唯,诺也。”“惟,凡思也。”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唯字在文言文古诗解释?

(1) (形声。字从口,从隹(zhuī),隹亦声。"隹"指"(鸟头)尖锐"。"口"指应答声。"口"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声调高八度的应答声"。本义:高声应答)
同本义 【yes】
唯,诺也。从口,隹声。--《说文》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1) 只有,只是 【only;alone】
唯圣人为能和。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又如: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
(3) 以,因为 【because】
唯无德也。--《国语·晋语》
(4) 表示希望、祈使 【wish】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
(5) 表示听任、任随 【allow;let】常和"所"搭配
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左传》
连词
虽然,纵使 【though】--表示让步关系
【公孙】弘、【张】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史记》
[助]
(1) 表示肯定 【be】
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管子》
(2) 用于句首,无实义
唯求则非邦。--《论语·先进》


唯字是什么意思?

唯拼 音 wéi 部 首 口笔 画 11五 行 土繁 体 唯五 笔 KWYG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副词。单单;只:~有。~恐落后。2.叹词。表示答应:~~诺诺。~~否否。相关组词唯独[wéi dú] 仅仅;单单。唯唯诺诺[wéi wéi nuò nuò] 唯唯:谦卑的应答。诺诺:连声应答,表示顺从。谦卑地连声答应。形容一味地顺从附和别人的意见。唯我独尊[wéi wǒ dú zūn] 唯:只有。尊:尊贵。原为佛家语,推崇释迦牟尼为最伟大、最高贵的佛。后形容极端自高自大,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也作“唯吾独尊”。唯恐[wéi kǒng] (动)只怕。也作“惟恐”。唯利是图[wéi lì shì tú] 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也作“惟利是图”。唯命是从[wéi mìng shì cóng]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也作“惟命是从”。唯妙唯肖[wéi miào wéi xiào] 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亦作“惟妙惟肖”。唯心史观[wéi xīn shǐ guān]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即“历史唯心主义”。唯物论[wéi wù lùn] 唯物论 wéiwùlùn 唯物主义。唯心论[wéi xīn lùn] 唯心论 wéixīnlùn 唯心主义唯物史观[wéi wù shǐ guān] 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唯连声[wéi wéi lián shēng] 意思是连声应答,以示顺从。任人唯亲[rèn rén wéi qīn] 任用人不管德才如何,只选择那些与自己感情好、关系密切的。任人唯贤[rèn rén wéi xián] 任用德才兼备的人,而不管他跟自己的关系是否亲密。唯舞独尊[wéi wǔ dú zūn] 音乐作品。唯名论[wéi míng lùn] 中世纪经院哲学围绕个别与共相的关系之争形成的两个对立派别。

唯是什么意思

唯: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只有,只是;以,因为虽然,纵使表示肯定;用于句首,无实义。唯独: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唯独他到达了单单、只有。古汉语虚词词典中: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惟:形声、本义、思考、思念,只有,只是。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相当于“犹”、“还”。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惟独:就单单的意思、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拓展资料:1 .他什么都不在乎,唯独受不了家人的冷言冷语。2.唯独他才能胜任这种工作。3.几个兄弟中,唯独他游手好闲,才会落得今日一事无成。4.他是个游手好闲的人,吃不得半点苦,所以,别人都有所收获,唯独他一事无成。5.所有人都知道考试成绩,唯独他不知道。6.他什么都不在乎,唯独受不了家人的冷言冷语。7.唯独他才能胜任这种工作。8.几个兄弟中,唯独他游手好闲,才会落得今日一事无成。9.他是个游手好闲的人,吃不得半点苦,所以,别人都有所收获,唯独他一事无成。我们得救本乎恩,惟独藉着信心。2. 立冬到,冷风急,这一刻什么都忘记,惟独心中想起你:天寒了,多加衣,注意保暖爱自己;早点睡,晚点起,增加营养别儿戏;累了歇,饿了吃,渴了喝水别太急;张嘴乐,满脸笑,开心快。3. 惟独祢,圣善公义,无所不能,无恩不施,祢充实一切,只让罪人空无所有。4. 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5. 此外,上帝许可人吃肉,惟独不可吃血;藉著死刑建立人对生命尊严的认识。6. 我可以救所有人,却救不了我自己。惟独你双手握得碎我。河唐先生 7. 立冬到,冷风急,这一刻什么都忘记,惟独心中想起你:天寒了,多加衣,注意保暖爱自己;早点睡,晚点起,增加营养别儿戏;累了歇,饿了吃,渴了喝水别太急;鲜水果,嫩青菜,身体需要缺不得;勤运动,多锻炼,晒晒太阳有暖意;张嘴乐,满脸笑,开心快乐你第一。

王戒七岁尝与诸小儿游是哪一篇文言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游戏,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来一个确实如此。

唯:只有。 此:这。 尝:曾经。 然 :如此,这样.

王戎幼年就能观察、推理,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这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确实很不简单。


唯唯与谔谔文言文

1. 古文翻译:一狐之腋 周舍是赵简子的臣子。(有一次),他在赵简子的门口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派人问周舍:“你有什么要教导我?”周舍回答说:“我很想做一个行事正直、敢于直谏的人,能够经常拿着笔墨和木牍跟随在您的左右,看到您犯了过错就把它记下来。如果每天记录下来并且时刻提醒您改正,那么,一月下来就有所收获,一年下来成效就更大了。”赵简子听了很高兴,便和周舍住在一起。 住在一起没过多久,周舍死了。赵简子隆重地埋葬了他。 三年之后(或译为多年之后),(赵简子)和诸位大夫饮酒,喝得兴致浓烈,赵简子流下了泪。大夫们都站起离开座位说:“我们犯了死罪,但不知道是什么罪?”赵简子说:“你们回来吧,都没有犯什么罪过。从前我的朋友周舍有句话说:‘一千只羊的皮加起来,抵不上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价值高;许多人俯首帖耳、唯唯诺诺,抵不上一个正直之人的直言相谏的益处大。从前商纣王因昏聩无能而灭亡;周武王却因光明正大而昌盛起来。’自从周舍死后,我就再也没有听到过有人当面指出我的过错。所以人听不到自己的错误和听见了不改正而亡,我的国家也差不多要亡了,这就是我哭泣(的原因)。” 原文: 昔者,周舍事赵简子,立赵简子之门,三日三夜。简子使人出问之曰:“夫子将何以令我?”周舍曰:“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简子悦之,与处,居无几何而周舍死,简子厚葬之。三年之后,与大夫饮,酒酣,简子泣,诸大夫起而出曰:“臣有死罪而不自知也。”简子曰:“大夫反无罪。昔者,吾友周舍有言曰:‘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众人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昔纣昏昏而亡,武王谔谔而昌。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尝闻吾过也,故人君不闻其非,及闻而不改者亡,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泣也。” 从前,周舍去侍奉赵简子,站在赵简子的门口三天三夜。简子派人出去问周舍:“先生将用什么来指教我?”周舍回答说:“希望作为直言诤谏的臣子,带着笔墨纸砚,跟在你的后面,待你有错的地方就把它记下来,每天有记录,一个月就有效果了,一年以后就有收益了。”简子听了这话很高兴,就让他和自己在一起。住了没多长时间周舍就死了,赵简子厚葬了他。三年之后,赵简子与大夫们饮酒,酒酣之时,简子哭了,大夫们起来准备离开时说:“臣等有死罪自己却不知道啊。”赵简子说:“大夫们回来入席,你们没罪。从前,我的朋友周舍曾经说过:‘一百张羊皮,还不如一块狐狸腋下的皮。’大家百依百顺,不如周舍的直言诤谏。过去纣王昏庸拒谏导致灭亡,武王善于纳谏得以兴旺。从周舍死后,我不曾听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啊,所以人君听不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等到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却不能改正就要灭亡了,我们国家大概快要灭亡了吧,我是为此而流泪啊。” 2. 文言文《简子涕泣》 1.原文翻译: 春秋时期,赵简子有个家臣名叫周舍。这是一个很正直、刚正不阿的人。 周舍求见赵简子,可赵简子嫌他卑微,不肯接见他,于是他就在赵简子的门前站了三天三夜,不肯离去。赵简子派人问他:“你有什么事要见我?”周舍说:“我要做一个正直敢言的家臣,笔上蘸饱墨汁,手拿简牍,跟在您的身后,观察到您的过错就记录下来。每天都有记录,每月都有成果,一年以后就能见到实效。” 赵简子知道周舍要效法古代史官,记录自己的言行,觉得能促使自己成为明君英主,也没有什么不好,于是便同意了周舍的请求。 从此以后,赵简子在宫廷内或外出,都与周舍在一起,而周舍也跟在赵简子后面形影不离,随时记录简子的一言一行。 但是没过多久,周舍就死了,赵简子难过得就像死了儿子一样伤心。 后来,有一次赵简子与众大夫在洪波台喝酒,喝到兴致正浓的时候,赵简子突然流泪哭泣起来。 众大夫都很惊讶,他们离开了席位,向赵简子请罪说:“不知某等所犯何罪!使主公伤心了,还请主公明示。” 赵简子说:“诸位大夫都没有罪,我只是想起周舍说过的话,不由得暗自悲伤起来。周舍曾说:‘千张羊皮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毛皮值钱,众人随声附和不如一个正直之士刚直不阿有益。从前,商纣王由于大臣沉默不语而使商朝灭亡,周武王由于有刚直不阿的大臣而使周朝兴盛。”然后,赵简子又说:“自从周舍死了以后,我再没有听到谁批评我的过错了。我大概离灭亡不远了,因此我就流泪哭泣起来。” 众大夫都感到很惭愧。 2.哭泣的原因:昔者、吾有周舍有言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众人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昔纣昏昏而亡,武王谔谔而昌。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尝闻吾过也。故人君不闻其非,及闻而不改者亡,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泣也。” 3.刚正不阿,直言敢谏 。 3. 文言文 的译文 〔原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毒中矣. 〔译文〕耳中常常听到一些不中听的忠言,心里常常想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这才是修炼道德品行的磨刀石.如果听到的全是令人高兴的话,遇到的全是得意洋洋的事情,这样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浸泡在毒酒里一样. 〔评说〕人常说”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只有听得不同意见,广纳群言旦罚测核爻姑诧太超咖,才可以吸收好的建议,哪怕是真正的逆耳之言,也要虚怀若谷,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易起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躁用事,须努力去克服.。 4. 文言文:良药苦口的翻译 「谢谢 出自《孔子家语·六本》的第二段 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译文: 孔子说:“良药虽然苦但是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忠言虽然很刺耳,但是对于以后的德行操守是有好处的。商汤因为敢于面对直言忠臣而长生起来,夏桀因为阿谀奉承而失掉了天下。要是国君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父亲没有敢于争辩的儿子,兄长没有能和他争论的弟兄,普通人没有敢于挑刺的朋友的话,看起来像是没有任何过错,实则就是有错的。所以我说:‘国君的错,大臣能够直谏;父亲的错,儿子可以争辩,兄长的错,弟弟要纠正,自己的错,朋友会给你挑刺。’这样的话国家就没有亡国之兆,家里就没有分裂的厄运,父子兄弟就没有大的过失,自己也不会没有朋友。” 5. 急需文言文翻译 赏罚分明 1、僖负羁是曹国人,曾救过晋文公的命,是晋文公的救命恩人。因此晋文公在攻下曹国时,为了报答僖负羁的恩情,就向军队下令,不准侵扰僖负羁的家,如果有违反的人,就要处死刑。 2、大将魏平和颠颉却不服从命令,带领军队包围了僖负羁的家,并放火焚屋。 3、魏平爬上屋顶,想把僖负羁拖出杀死。不料,梁木承受不了重量而塌陷,正好把魏平压在下面,动弹不得,幸好颠颉及时赶到,才把他救了出来。 4、这件事被晋文公知道后,十分气愤,决定依照命令处罚。 5、大臣赵衰(赵国君王的先人)向文公请求:“他们俩人都替国君立下汗马功劳,杀了不免可惜,还是让他们带罪立功吧!” 6、晋文公说:“功是一回事,过又是一会事,赏罚必须分明,才能使军士服从命令。”于是便下令,革去了魏平的官职,又将颠颉处死。从此以后,晋军上下,都知道晋文公赏罚分明,再也不敢违令了。 郢书燕说 郢地有一个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信,晚上写信的时候,嫌蜡烛不亮,于是就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说着就在信里误写上"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并不是这封信里原来要说的意思。 燕相国接到这封信,解释说:“举烛,是崇尚光明的意思。崇尚光明,就是推举贤能的人加以重用的意思。” 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了燕王,燕王听了十分高兴,就照着做了,国家因此管理好了。 管理是管理好了,可并不是信里原来的意思啊。现在的学者,很多和燕相这种做法相类似。 一狐之腋;释义;比喻珍贵的物品。 ;故事;春秋时,晋卿赵简子(也是后来赵国君王的先祖之一),有一个臣子名叫周舍。周舍,喜欢直谏。据说,有一次他曾立于简子门下三天三夜不去。简子使人问他何故如此,他说道: "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从君之过,而日有所记,月有所成,岁有所效也。" ;谔谔,直言也。周舍这话的意思是,他愿意做一个传直话和说直话的臣子,并使其改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赵简子为人也耿直。周舍的这几句话,他很欣赏,也使得他很感动。 后来,周舍死了。 周舍之死,叫赵简子很伤心。他经常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尤其是当朝时,他更是满脸的不欢快。他这样,有些臣子大夫以为是自己有过错,他更是满脸的不欢快。他这样,有些臣子大夫以为是自己有过错,便请求简子治他们;的罪。简子说: "你们无罪。我听说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来朝见,我只能听到唯唯诺诺之声,听不到像周舍那样的谔谔直言。我是为此而懊恼啊!" 简子的话,使在场的臣子大夫们都非常震惊…… 而简子也正是靠了他有这样乐以听"谔谔直言"的美德,才使他的事业顺利;而昌达。< 反裘负刍 . 一天,魏文侯出外游玩,看见路上有一个人反穿着皮袄,肩上掮着一大捆草。 文侯奇怪地问:“你为什么反穿皮袄掮草呢?” 那人回答说:“我喜爱皮袄的毛。” 文侯又问:“你难道不知道皮袄的皮磨破了,皮袄的毛也就无所依存了吗?” 。。。 【说明】这则寓言告诫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只顾形式和表面,而不管内容和根本。 4篇了


上一篇:师旷撞晋平公

下一篇:文怡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