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质危机的事件结果
1980年底,美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里根当选为新总统。他在竞选时就严厉谴责伊朗扣押人质的行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为强硬的政策,如果在新总统上任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麻烦。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人质问题。后来,美国与伊朗经多次接触,双方同意由阿尔及利亚出面调解。美国立即派出一个秘密使团前往伊朗进行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持续一年多的人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1月20日,一架阿尔及利亚飞机载着被获释的人质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利亚。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1979年伊朗人质事件怎么解决的?
1980年底,美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里根当选为新总统。他在竞选时就严厉谴责伊朗扣押人质的行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为强硬的政策,如果在新总统上任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麻烦。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人质问题。后来,美国与伊朗经多次接触,双方同意由阿尔及利亚出面调解。美国立即派出一个秘密使团前往伊朗进行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持续一年多的人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1月20日,一架阿尔及利亚飞机载着被获释的人质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利亚。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扩展资料:伊朗人质危机历史背景:数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主要支持者。随着民主进程发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萨台当选上伊朗首相。在阿贾克斯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帮助巴列维国王和保守派发动政变推翻了摩萨台。前后八位美国总统为巴列维国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用以换取伊朗的石油供应,以及在中东的战略存在。那些反对巴列维国王的人(因为他20世纪60年代早期曾许诺自由及改革,后却食言)对于美国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愤怒。而巴列维国王及其亲信中饱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让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愤怒。社会及宗教人士的不满情绪汇合在一起,最终爆发了伊朗革命将巴列维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国外。“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美国曾想减少伊斯兰革命对自身的影响,并也曾尝试与伊朗的新政权建立关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伊朗人质危机的历史影响
2000年,人质及其家属尝试起诉伊朗,但因反恐法案而失败。起先,他们因伊朗未能为自己辩护而胜诉,但后来美国国务院害怕此事会影响国际关系而尝试将此案作一了结。最终,联邦法院法官裁定因为人质释放时达成的协议,人质不能再从伊朗政府那里获得其他补偿。2005年6月,伊朗总统大选当选总统、前德黑兰市市长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被人质指认参与当年的人质劫持行动。对此,伊朗政府予以坚决否认。伊朗人质危机体现了伊朗反美情绪的扩大以及国家化,美国对伊朗也是越来越记恨,从而继1979年伊朗革命后 再一次沉重打击了美国,使得美伊关系处于历史最低谷。 虽然至今有所回暖,但是双方仍然持续保留了长期的敌视意识、敌视心态,都有互相颠覆的计划和行为——虽然没引发两国全面爆发战争和公开化对立。
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的起因是什么事件?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起因事件:1、伊斯兰革命: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2、美伊断交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冲入了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扩展资料: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伊朗原子能机构。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国制裁生效,伊朗见招拆招百度百科:1953年伊朗政变百度百科:伊朗人质危机百度百科:逃离德兰黑
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2004年9月1日,30余名车臣恐怖分子突然占领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正在举行开学典礼的1000余名学生、教师和家长劫为人质。事发后,迅速调集部队处置,经过近52个小时的对峙,9月3日13时5分,当与恐怖分子商定从学校向外运送人质尸体时,突然发生爆炸,部分人质开始外逃,恐怖分子随即向逃跑的人群开枪。为保护人质,隐蔽在周边的军队立即予以还击,“阿尔法”特种部队冲进学校与恐怖分子展开激战,并炸开围墙,解救人质。双方一度处于胶着状态,战斗持续了近4个小时。至17时左右,大部分人质脱险,战斗基本结束。完全控制学校后,展开一系列的善后救援工作。据媒体发布的统计数字,在这次事件中,至少有338名人质死亡,191人失踪,443人受伤。“阿尔法”特种部队等官兵10余人牺牲。别斯兰市人质事件爆发突然,事件导致人质重大伤亡,举世为之震惊。以强攻结束战斗。此次事件中大部分人质获救,但造成重大人质伤亡,整个营救行动以失败而告终。别斯兰市人质事件的处置中“阿尔法”特种部队虽然英勇但没有成功运用过去曾使用的隐蔽接敌、多点突入、立体打击的战法,攻击没有形成波次,击毙或压制恐怖分子比较缓慢,使得一场本应“速战速决”的特种作战变成长达3小时的“攻坚战”,造成了人员的巨大伤亡,这主要是由于一线指挥官武力解决危。
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俄罗斯北奥塞梯人质事件主要过程记录
持续两昼夜多的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人质事件于莫斯科时间3日晚基本结束。这一事件的主要过程如下:
9月1日(莫斯科时间)
10时: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恐怖分子进攻并占领了北奥塞梯市第一中学,将参加开学典礼的约1200名师生和家长扣作人质。恐怖分子在进攻时与警察发生交火。
11时30分:恐怖分子通过扔出的纸条提出下列要求:俄罗斯从车臣撤军,释放今年6月因袭击印古什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他们同时要求北奥塞梯总统扎索霍夫和印古什总统贾济科夫以及儿科医生罗沙利抵达别斯兰。
12时:以扎索霍夫为首的解决人质指挥部与恐怖分子取得了联系。
12时15分:约50名儿童从学校成功逃脱。
13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从俄黑海海滨城市索契返回莫斯科,在机场立即召开了俄强力部门领导人参加的会议。
13时50分:第一次试图与恐怖分子接触。北奥塞梯穆夫提瓦尔加托夫和检察长巴塔戈夫准备进入学校,但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绝。
15时30分:恐怖分子释放了15名儿童。
15时45分:恐怖分子通过手机发出威胁:如果一名武装分子被打死,他们将杀死50名儿童;如果1人被伤,则将打死20名儿童作为报复。
18时50分:俄罗斯就最近发生的恐怖事件紧急呼吁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
22时50分:解救人质行动指挥部为人质亲属开通了“热线”电话。
9月2日
凌晨1时15分:罗沙利医生与恐怖分子进行了电话联系。
3时:恐怖分子中断了电话谈判。
5时: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恐怖分子在北奥塞梯扣押人质的行径。
10时30分:俄总统新闻局宣布,普京推迟定于9月2日至3日对土耳其的正式访问。
12时:谈判人员通过手机恢复了与恐怖分子的“技术联系”。
13时50分:普京会见来访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时表示,当前最主要任务是挽救人质的生命。
14时:俄联邦安全局驻北奥塞梯官员表示,不会动用武力解救人质。
16时40分:恐怖分子在印古什前总统奥舍夫的调解下,释放了26名妇女和儿童。
9月3日
凌晨2时:谈判人员与恐怖分子的电话联络再次中断。武装分子发射了数枚火箭弹,1名警察受伤。
8时:谈判人员恢复与恐怖分子的联络。
11时:行动指挥部宣布加强与恐怖分子的联络,以便能够向人质提供食品和饮水。
12时45分:行动指挥部与恐怖分子商定从学校向外运送匪徒占据学校时被打死的人质尸体。
13时零5分:紧急情况部的人员进入学校运送尸体。此时发生数次爆炸,部分人质开始外逃,恐怖分子随即向逃跑的人员开枪。
13时15分:特种部队冲进学校解救人质。
13时50分:部分恐怖分子窜出学校逃匿,俄军警开始与之交火。
16时:俄军几乎完全控制学校,但仍受到零星抵抗。
17时:在学校体育馆发现100多具尸体。
17时40分:俄联邦安全局驻北奥塞梯官员表示,军方并没有考虑使用武力解决人质事件,特种部队是在恐怖分子向人群开枪后才开始行动的。
19时30分:据行动指挥部统计,行动中消灭20名恐怖分子,其中有来自阿拉伯国家的雇佣兵。
19时50分:俄总统顾问阿斯拉哈诺夫透露,死亡的人质超过150人。
4日
凌晨:普京飞抵别斯兰看望伤员后,已于当天上午返回莫斯科。
据俄媒体4日上午的发布的最新统计,在这次人质事件中27名恐怖分子被打死,3人被活捉。人质中至少有250人死亡,目前已经从学校运出150具遇难者的尸体,704人受伤,其中259人是儿童。俄特种兵有10多人战死,18人负伤。(记者 张金海)
新华网 2004年09月04日
人质危机的剧情简介
布里斯托是美国文图拉市的一个偏僻小镇,这里民风淳朴,很少罪案发生,警察局长杰夫·泰利(布鲁斯·威利斯 饰)就沉浸在这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之中。然而没人知道这位安守本分的小镇警察,从前却是赫赫有名的洛杉基警察局的谈判专家。一天,三个小蟊贼试图进入一个家庭偷窃汽车,但他们却阴差阳错闯入了另一所房子,并意外发现这里有上百万美元的现金。三个人绑架了这家人,但就在他们欣喜若狂的时候,却不知自己已经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当然这也无意中让泰利不得不再次面对他永远都不想面对的人质谈判。泰利心中的阴影让他对人质解救产生恐惧,他将这次的指挥完全交给前来协助的洲警,自己离开了现场,但情况发展得远非他现象的那样简单,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泰利的家人也被卷入其中成为了绑匪的人质,泰利不得不再次返回,取得自己刚刚放弃的权力,并重新以职业谈判专家的身份来处理这件更加复杂的人质危机……
莫斯科大剧院人质事件中把人质毒死的气体是怎么回事?
那个不是毒气,是一种深度的麻醉剂,由于俄罗斯处置不当,被迷昏的人质随意放在地上,才导致人质滑舌堵住了气管,窒息而亡,而这种”毒气“的配方是俄罗斯的机密。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绑匪闯入一座位于莫斯科东南区的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质,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同年10月27日,俄国军警及阿尔法小组以秘密化学气体麻醉表演厅内所有人,再强攻,将车臣绑匪歼灭,事件中俄罗斯军警场击毙了39名恐怖分子,其余逃离或被擒获。多数人质获救,但是至少129名人质因为俄罗斯军队的麻醉气体而死亡。扩展资料莫斯科大剧院人质事件的善后工作:1.赔偿在危机结束后不久,政府就已经向每个遇难者的家属支付了10万卢布(约合3150美元),其他的幸存者则每人获得了5万卢布。2.状告2002年12月24日,莫斯科一家法庭举行听证会,开始审理数十名莫斯科人质危机幸存者向莫斯科市政府索赔一案。美联社报道说,原告索赔金额总计接近4000万美元,数额之高在俄罗斯闻所未闻。在负责审理此案的特韦尔斯科伊区法院,状告莫斯科市政当局的38名幸存者的律师伊戈尔·特鲁诺夫说,他的当事人包括在人质危机中被劫为人质者和受伤者,他们提出的索赔金额约合3920万美元。特鲁诺夫说,这些幸存者向莫斯科市政府提出如此巨额的索赔有法可依。俄罗斯的反恐怖法律规定,恐怖袭击发生地区的地方行政当局应该负责赔偿受害者的精神和物质损失。除此之外,这名律师表示,平均每人约合100万美元的赔偿金额也是有先例的:莫斯科一家法院今年2月曾判处一家报纸诽谤一名法官罪名成立,赔偿金额约合100万美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