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提问】
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回答】
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39个。1、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2、古琴艺术入选时间:2003年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时间:2005年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4、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时间:2005年凝聚蒙古族人民智慧结晶的音乐艺术形式。5、中国篆刻入选时间:2009年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6、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开创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7、中国书法入选时间:2009年持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8、中国剪纸入选时间:2009年表达了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9、中国传统木营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11、端午节入选时间:2009年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12、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入选时间:2009年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的民族民间艺术。13、《格萨尔》史诗入选时间:2009年关于藏族古代民族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14、侗族大歌入选时间:2009年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15、甘肃花儿入选时间:2009年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特殊价值。【回答】
16、新疆《玛纳斯》史诗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三大史诗之一。17、妈祖信俗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18、蒙古族呼麦入选时间:2009年蒙古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19、福建南音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20、热贡艺术入选时间:2009年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21、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22、藏戏入选时间:2009年反映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23、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24、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25、西安鼓乐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26、粤剧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27、羌年入选时间:2009年羌族人民借以表达对所有生灵、祖国和祖先的尊重和崇拜。28、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29、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2009年集纺、染、织、绣于一体。30、麦西热普入选时间:2010年是古代维吾尔先民祭祀、祈福、庆典活动的遗存和发展。31、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时间:2010年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32、中国活字印刷术入选时间:2010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33、中医针灸入选时间:2010年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34、京剧入选时间:2010年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35、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入选时间:2011年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无乐器伴奏。36、皮影戏入选时间:2011年皮质或纸质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37、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时间:2012年自公元10世纪开始就在闽南地区广泛传播。38、珠算入选时间:2013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39、二十四节气入选时间:2016年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回答】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回答】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等等。1、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剪纸。一般指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3、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4、珠算。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5、针灸。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代表项目有:侗族大歌、凤阳花鼓、嘉善田歌、昆曲、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麦西热甫、木活字印刷术、石湾陶、芜湖铁画、越剧、中华刺绣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其隶属于文化部,是一家以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法人机构。
一、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宝庆(现在为邵阳市)隆回滩头镇汉族民间工艺品之一。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滩头年画的种类在最盛期达六十多种。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存二十余种。滩头年画多以祝福新年的喜庆的丰登,免除灾祸的古老民间习俗为题材,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
二、江永女书。
江永女书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承及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风俗。女书记录的语言是女书流行与众不同的永明土话。
三、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
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四、西安古乐。
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长安古乐、长安鼓乐等,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庄重、肃穆、高雅。乐谱至今依然沿用古老的俗字谱(工尺谱系列)。
五、南音。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古琴艺术、中国篆刻、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云锦织造、桑蚕丝织、青瓷烧制、宣纸制作、粤剧、活字印刷、中医针灸、京剧、皮影戏、木偶戏、中国珠算。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刘三姐歌谣、八达岭长城传说、王昭君传说、陕北民歌、赵氏孤儿传说、庄子传说、黑暗传、水鼓舞等。截至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备受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正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与世界和平、人类和谐和共同繁荣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藉此翘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影响社会现实、维护民族文化统一性的基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