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作者简介
墨白,本名孙郁,先锋小说家,剧作家。1956年农历十月初十出生于河南省淮阳县新站镇。务农多年,并从事过装卸、搬动、长途运输、烧石灰、打石头,油漆等各种工作。1978年考入淮阳师范艺术专业学习绘画;1980年毕业后在乡村小学任教十一年。1992年调入周口地区文联《颍水》杂志社任文学编辑,1998年调入河南省文学院专业创作、任副院长。1984年开始在《收获》《钟山》《花城》《大家》《人民文学》《山花》《十月》《上海文学》等刊开始发表作品,其中短篇小说《失踪》、《灰色时光》、《街道》、《夏日往事》、《秋日辉煌》、《某种自杀的方法》、《最后一节车厢》、《阳光下的海摊》、《一个做梦的人》等一百多篇;中篇小说《黑房间》《告密者》《讨债者》《风车》《白色病室》《光荣院》等四十余部;出版长篇小说《梦游症患者》《映在镜子里的时光》《裸奔的年代》等六部;随笔《〈洛丽塔〉的灵与肉》、《三个内容相关的梦境》、《博尔赫斯的宫殿》、访谈录《有一个叫颍河镇的地方》、《以梦境颠覆现实》等七十余篇;出版中短小说集《孤独者》《油菜花飘香的季节》《爱情的面孔》《重访锦城》《事实真相》《怀念拥有阳光的日子》《墨白作品精选》《霍乱》等多种;创作电视剧、电影《船家现代情仇录》《特警110》《特案A组》《当家人》《家园》《天河之恋》等多部;总计七百多万字。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日文等、曾获第25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中篇奖、第25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
《蜡烛》是谁写的
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
西蒙诺夫(1915~1979) Simonov,Konstantin Mikhailovich
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生于1915年11月28日,卒
于1979年8月28日 .1938年他在高尔基文学院毕业后投身文
学创作.曾任苏联作协书记处书记、《新世界》月刊主编和
《文学报》主编.西蒙诺夫的成名作是头一个剧本《我城一
少年》,接着又创作了表现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人英雄主义精
神的《俄罗斯人》.1943 1944 年西蒙诺夫完成描写斯大
林格勒保卫战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此外,卫国战争期
间他还创作了大量诗歌.50年代后西蒙诺夫致力于表现战争
题材的小说创作 .代表作为三部曲长篇小说 《生者与死者》
(第一部《生者与死者》,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第
三部《最后的夏天》).
原文《蜡烛》,造句
这一抹色彩是不会消逝的.他将永远存着,正象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正象一段永不想忘的日子,那样五彩斑斓。
这一条河流是不会干涸的,它将永远流着,正像一颗闪烁的恒星,正像一轮燃烧的红日,那样永存世间。
这一份绿是不会消失的,它将永远灿烂着,正像一份爱的无私,正像一段情的怀念,那样动人心弦。
这一股泉水是不会干涸的,它将永远流着。正像蒙娜丽莎的微笑,正像最后的晚餐的神秘,那样千古不变。
这一点光芒是不会暗淡的.它将一直亮着,正像一个亲人的眷顾,正像一个友人的关怀,那样不离不弃。
《蜡烛》中“烛光”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包含了哪几层意义?
蜡烛(烛光)"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
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