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有什么?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五代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朝代 都城 统治年代 开国皇帝
1 后梁 汴州(今河南开封) 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
2 后唐 洛阳(今河南洛阳) 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
3 后晋 汴州 936年——946年 高祖石敬瑭
4 后汉 汴州 947年——950年 高祖刘知远
5 后周 汴州 950年——960年 太祖郭威
2.十国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朝代/政权 都城/首府 统治年代 开国君主
1 吴国 广陵(今江苏扬州) 892年——937年 太祖杨行密
2 南唐 金陵(金江苏南京) 937年——975年 烈祖李昪
3 前蜀 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891年——925年 高祖王建
4 后蜀 成都 925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5 闽国 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893年——945年 太祖王审知
6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896年——951年 武穆王马殷(无庙号)
7 南汉 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905年——971年 高祖刘䶮
8 南平(荆南) 江陵府(湖北荆州) 907年——963年 武信王高季兴(无庙号)
9 吴越 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 893年——978年 太祖钱镠
10 北汉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951年——979年 世祖刘崇
3.五代十国时期其余割据政权情况一览表
序号 政权名称 都城/首府 称号/地位 姓名 统治时间
1 赵国 镇州(今河北正定) 赵王 王镕 883年-921年
2 北平国 定州(今河北定州东) 北平王 王处直 907年—921年
王都 921年—929年
3 晋国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晋王 李克用 891年—908年
李存勗 908年—923年
4 岐国 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岐王 李茂贞 907年—923年
5 定难 夏州(今陕西靖边北) 定难节度使、夏国公 李思谏 895年—908年
李彝昌 908年-909年
定难节度使、朔方王 李仁福 909年-933年
定难节度使、夏国公 李彝超 933年-935年
李彝殷 935年-967年
李光睿 967年-978年
6 卢龙、燕国 幽州(今北京) 卢龙节度使、燕王、皇帝 刘守光 907年—913年
7 殷国 建州(今福建建瓯) 皇帝 王延政 943年—945年
8 武平(湖南) 潭州(今湖南长沙) 武平节度使 刘言 950年—953年
王逵 953年—956年
周行逢 956年—962年
周保权 962年—963年
9 清源(泉漳) 泉州(今福建泉州) 泉漳都指挥使、清源节度使 留从效 945年—962年
清源节度使、泉漳留守 留绍镃 962年—962年
清源节度使 张汉思 962年—963年
陈洪进 963年—978年
10 朔方(灵武) 灵州(今宁夏灵武) 朔方节度使、颍川郡王 韩逊 900年—914年
朔方节度留后、灵武节度使 韩洙 914年—928年
朔方节度留后 韩澄 928年—929年
朔方节度使 康福 929年—932年
朔方节度留后 张希崇 932年—939年
陈留王、朔方节度使 冯晖 939年—952年
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留后 冯继业 952年—?年
西平王、灵州知州 裴济 ?年—1002年
11 静海(交趾) 交州(今越南河内) “静海”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静海节度使”
12 归义(
西汉金山国) 敦煌(今甘肃敦煌) “归义”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归义军节度使”
13 河西 凉州(今甘肃武威) “河西”政权定位有争议。
五代十国是什么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南汉、南平、闽国、北汉,统称十国。后梁皇帝有:朱温、朱友圭、朱友贞后唐皇帝有: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后晋皇帝有:石敬瑭、石重贵后汉皇帝有:刘知远、刘承_后周皇帝有:郭威、柴荣、柴宗训前蜀皇帝有:王建、王衍后蜀皇帝有:孟知祥、孟昶南吴皇帝有:杨行密、杨渥、杨隆演、杨溥南唐皇帝有:李_、李_、李煜吴越皇帝有:钱_、钱元_、钱佐、钱_、钱弘_南楚皇帝有:马殷、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南汉皇帝有:刘_、刘玢、刘晟、刘_南平皇帝有:高季兴、高从诲、高保融、高保勖、高继冲闽国皇帝有:王审知、王延钧、王昶、王延羲、王延政北汉皇帝有:刘崇、刘钧、刘继恩、刘继元
五代十国之一的吴国存在了多少年?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政权共存在三十五年。因为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多个吴国,所以为了方便区分这个时期的吴国也被称为“杨吴”。之所以叫作“杨吴”,是因为这个政权的创建者叫作杨行密。唐朝统治日渐式微之际,多地节度使相继趁乱自立。其中杨行密也曾于唐僖宗在位期间参加叛乱,但是没过多久便被抓获。不过因为他长相奇特,故而引得刺史将其放走。脱困之后杨行密成为了庐州府的一名州兵,期间因表现出色而被提拔为队长。之后杨行密被被派遣至朔方,在此待满一年之后才又重返庐州。但是当时军中的都将却试图使绊子迫使杨行密再次出戎,因此感到不悦的杨行密愤而将该都将杀害。之后他又以“八营都知兵马使”自居,并统领州兵占领庐州。等到了883年杨行密被朝廷招抚,转而变更身份为庐州刺史。887年淮南都将发动兵变,淮南节度使高骈因此被囚。杨行密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想前去营救高骈,无奈进入不了扬州。后来淮南都将派兵进攻屯兵于蜀冈的杨行密,结果大败。待他逃回扬州之后便将高骈给杀害,因此少了顾忌的杨行密之后于西门处成功攻入扬州。在这之后,杨行密的势力日渐壮大,东南一带的诸多割据势力均被其兼并。等到了902年,杨行密受封成为吴王,杨吴政权自此建立。杨行密于905年去世,这个时候的杨吴政权已经发展成为南方地区最具实力的一个割据政权。但是如此实力强劲的一方政权却随着杨渥的继位而日渐衰败。这个杨渥是杨行密的长子,他在继位之后不思朝政,只一味注重吃喝玩乐。在这种情形之下,杨吴的朝政大权逐渐落入朝臣徐温手中。待907年时徐温发动政变,继而顺利掌控杨吴大权。徐氏专权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将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期间徐氏曾先后拥立过杨隆演、杨溥两任傀儡皇帝。在此期间,徐氏的掌权人也由徐温变更为了徐知诰。等时间发展至937年,徐知诰逼迫杨溥“退位让贤”。无力抵抗的杨溥只能依言行事,而他的退位则代表着杨吴政权彻底结束。接受了皇位禅让的徐知诰之后创建了后唐政权,因为杨吴与后唐之间的政权更替并不是通过战争方式完成的,所以后唐早期的发展形势是较为良好的。
五代十国中的吴越有哪几个州?
吴越国(Goland)简介 吴越国,是唐末宋初五代时期十国中的一国,由浙江临安人钱镠所创建,以杭州为都城首府,占地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地图如下)。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省十一个地市的全部与江苏省的苏州、福建省的福州。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纳土归宋,历时近百年。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而钱镠则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战略方针,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经过近百年的兴建,杭州终于成为全国文化荟萃的地方。 [编辑本段]吴越国内一军十三州的州县名为: 一军:安国衣锦军。即今临安,是钱鏐的诞生地,故特升为衣锦军。 十三州: 杭州(首府):辖钱塘、钱江、盐官、余杭、富春、桐庐、于潜、新登、横山、武康十县。 越州(东府):辖会稽、山阴、诸暨、余姚、萧山、上虞、新昌、瞻八县。 湖州:辖乌程、德清、安吉、长兴四县。 温州:辖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县 台州:辖临海、黄岩、台兴、永安、宁海五县。 明州:辖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六县。 处州:辖丽水、龙泉、遂昌、缙云、青田、白龙六县。 衢州:辖西安、江山、龙游、常山四县。 婺州:辖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永康、武义、浦江七县。 睦州:辖建德、寿昌、遂安、分水、青溪等五县。 秀州:辖嘉兴、海盐、华亭、崇德四县。 苏州:辖吴、晋洲、昆山、常熟、吴江等五县。 福州:下辖闽、侯官、长乐、连江、长溪、福清、古田、永泰、闽清、永贞、宁德等11县。 [编辑本段]吴越国首府杭州的城市建设: 唐末五代,杭州成为吴越国的首府,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 1、城区的扩大 钱镠担任杭州刺史后,于大顺元年(890年)九月第一次扩大杭城。史书记载:“筑新夹城,环包家山,泊秦望山而回,凡50里,皆穿林架险而版筑。”第二次扩大杭州城是景福二年(893年),周围70里。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帝王都会》记载,罗城的城门有十:朝天门,在吴山下,今镇海楼(即鼓楼);龙山门,在六和塔西;竹车门,在望仙桥东南;新门,在炭桥东;南土门,在荐桥门外;北土门,在菜市桥门外;盐桥门,在盐桥西;西关门,在雷峰塔下;北关门,在夹城巷;宝德门,在艮山门外无星桥 2、凤凰山麓王宫建设 凤凰山麓,为隋唐两朝的州治所在,吴越国时扩建王宫,南边有通越门,北边为双门,范围数里。相当于南宋皇城九里的范围。内有八会堂、功臣堂、天宠堂、天册堂、阅武堂、握发殿、思政堂、仙居堂、丽春院等十多处殿堂建筑,规制恢宏。 3、建造捍海石塘 消除了钱塘江潮对杭州的危害。捍海塘南起六和塔,北至艮山门外。 4、保护西湖环境 从钱鏐起,设立撩湖军兵千人,专事清理西湖葑草之事。 [编辑本段]统治吴越国的五位国王简介 钱镠(公元852年-932年),吴越国开创者,字具美,小名婆留,杭州临安人。钱镠出身微贱,但却是一位传奇人物,江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说他自小与群儿游戏,喜欢到石镜镇看镇兵跑马射箭,他也把大家编起队来操练,相士惊为“真贵人也”。长大后,不务正业,贩盐为盗,奔走两浙之地,深知习武才是同路,十七岁开始苦练硬弓、使长矛,读《孙子兵法》,二十岁到石镜镇投军当“义兵”,改名为钱镠。黄巢起义时,钱镠成为当地军阀董昌的部将,屡立战功。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就独据一方。景福二年(893),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得越州。唐以钱鏐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杭州。天复二年(902),唐封他为越王。后梁又封他为吴越王。923年后梁国主又册封钱镠为吴越国国王。 钱镠在政治上贯彻“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国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奖励垦荒,发展农桑;平息藩镇战乱,维护两浙安宁,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经济繁荣。他开拓杭州城郭,大兴土木,营建宫殿,修筑海塘,疏浚湖浦,灌溉农桑,开拓海运,发展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使两浙安定繁荣。特别是他在统治区内兴修水利,修建钱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只往来。世人奉之为“海龙王”。又加之战争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吴越对江浙地区的开发是有一定贡献的。钱镠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卒。终年八十一岁,谥武肃,葬临安钱王陵。 钱元瓘(公元887-941年),钱镠第七子。 开平元年(907年),升为衙内都指挥史。天成三年(928年)升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嗣王位,在位十年。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卒,享年55岁,谥文穆。他承继了父王朝奉中原、保境安民的国策,又发展了与日本、朝鲜半岛古国的友好交流。旧时西湖边的涌金池上石刻“涌金门”三字为他亲书,今已废。元瓘爱好文学,喜赋诗,有诗数百首,编集为《锦楼集》。 钱弘佐(公元928-947年),字玄祐,钱元瓘第六子。 母许氏。少儿时便封官至镇海、镇东两军节度副使、检校太尉。天福六年(941年),年仅14岁便嗣王位,由丞相曹弘达摄政事。大赦境内,免租税一年。弘佐在位七年,于开运四年(947年)卒,谥忠献。 钱弘倧(公元929-971年),字隆道,钱元瓘第七子。 鲁国夫人鄜氏所生。官历内使衙指挥使、检校太尉、东府(越州)安抚使,寻拜丞相。天福十二年(947年)六月嗣王位。十二月被内衙统军使胡进思发动政变所废,在位仅半年。废后贬迁会稽卧龙山麓,生活起居仍与王同级,至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卒,谥忠逊。 钱弘俶(公元929-988年),字文德,钱元瓘第九子。 恭懿夫人吴汉月氏所生。吴越国的末代国王。初为内衙指挥使、检校司空等。开运四年(946年)三月,为台州剌史,次年正月回杭州嗣王位。他丞继先王的国策,尊奉中原。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割据两浙时,于境内保国安民,对外奉中原为正朔所在,殷勤有加,一时间,吴越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公元947年,钱俶继承吴越国王位,继承了祖先留下来的繁荣,也继承了祖先留下的遗训,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在宋朝统一全国的政治攻势下,为保一方平安,钱俶更是倾国所有以事贡献。 974年,赵匡胤讨伐南唐,矛头直逼江南。钱俶拒绝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975年,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亡国后,吴越国唇亡齿寒。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一月,钱俶祭别钱镠陵庙,失声痛哭:“孙儿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悲伤得几乎不能站立。稍后,钱俶即启程赴开封纳土献地,端拱元年(988年)卒,谥忠懿,死后葬于洛阳北邙山。钱俶毕生崇信佛教,为吴越国王时,在境内广种福田,建造佛塔无数,最为著名的为雷峰塔、梵天寺塔和灵隐寺经幢。还有六和塔和保俶塔。 [编辑本段]杭州佛教名胜 吴越国统治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内却兴建了150多座寺院与数十座塔幢,为杭州成为著名的佛教风景胜地奠定了基础,从此便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其中著名的寺院、经幢等名胜如下: 1、名刹: 钱塘门外昭庆寺 龙井延恩衍庆院 雷峰下显严寺 宝莲山宝仁寺 月轮山开化寺 凤山梵天寺 南高峰荣国寺 孤山玛瑙寺 赤山埠六通寺 赤山埠高丽寺 吴山海会寺 南屏山净慈寺 宝石山崇寿寺 五云山云栖寺 九溪理安寺 灵峰灵峰寺 紫阳山宝成寺 天竺法喜寺 水乐洞净化院 龙山天真寺 2、塔幢: 六和塔 闸口白塔 保俶塔 雷峰塔 梵天寺两座经幢 灵隐寺内两座经幢 3、石窟艺术与佛像: 慈云岭石窟佛像 烟霞洞石窟佛像 天龙寺石窟佛像 凤凰山三石佛与十六罗汉 飞来峰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