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四号

时间:2024-08-19 14:36:38编辑:优化君

远望3号测量船的介绍

远望3号船长180米,最大高度37.8米,满载排水量1.7万吨,吃水深度8米,巡航速度18节,最大航速20节,续航能力1.8万海里。1995年底投入使用以来,远望三号船先后13次远征三大洋,圆满完成了14次国家级大型试验海上测控任务,1999年11月首过“好望角”,总航程达16多万海里,累计海上作业675天。远望3号2021年,据数据统计,远望3号船圆满完成了以神舟十三号任务为代表的多次海上测控任务,全年累计海上作业170余天,安全航行41000余海里。2022年7月25日,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等3次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3号船顺利返航,平安停靠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

远望4号测量船

远望4号测量船基本介绍远望四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前身为我国远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1998年8月归建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1999年2月改为远望四号测量船。1999年10月,远望四号测量船首次远赴印度洋,执行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海上测量通信任务首战告捷,船舶实现了从训练型向任务型的转变,现已宣布退役。远望四号船是1998年8月由原“向阳红10号”改建而成的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和飞船海上跟踪、遥测、通信和控制任务。船长156.2米,船宽20.6米,最大高度39米,满载排水量12700吨,吃水7.5米。船舶巡航速度18节,最大航速20节,海上自持力100天,续航力18000海里。船体采用B级冰区加强,任意一舱破损而不沉。远望四号船主要承担导弹、运载火箭、921工程宇宙飞船等飞行试验的海上综合测控、通信任务,具有测控精度高、实时性强、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六下太平洋,四征印度洋,累计海上作业8723个小时,总航程达8万5千余海里,出色地完成了6次国家级大型试验海上测控通信任务。研制历程远望号船队在1965年由国务院总理建议、1968年经中共中央主席批准成立。船队共有六艘船只,分别称为远望一号至远望六号,远望4号测量船便是其中一艘。使用情况2007年8月5日凌晨5点10分,远望4号在江阴基地靠泊时,被港海666号万吨级运煤货轮碰撞,碰撞点在4号船艏油舱部位并引发大火,大火在4小时后扑灭,但船上监测仪器已严重受损,没有人员伤亡,随后该船送往江阴船厂维修。国务院非常重视这次事故,要求有关部门严查原因。2011年12月14日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四号测量船正式宣布退出海上测控舞台。这是继远望一号船退出海上测控序列、远望二号船不再承担远洋测控任务之后,第三艘退出海上测控舞台的测量船,这标志着我国航天远洋测量技术正在向更高水平发展。型号演变远望五号由第七零八所负责总体设计,江南造船公司建造,于2007年9月30日交付使用。远望六号于2008年4月12日在上海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武器性能名称:远望4号测量船建造时间:1998年现状:已退役满排吨位:10000-50000吨舰长:156.2米型宽:20.6米满载排水量:12,700吨航速:20节自持力:100天

继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以后,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又取得了哪些新的成就?

2005年10月12日-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歌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天宫一号(英文名称: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按照计划,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北斗卫星导航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2007年4月14日04时11分,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M1)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太空。2009年4月15日,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G2)由长征三号丙火箭顺利发射,位于地球静止同步轨道。2010年6月2日夜间,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G3)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2010年8月1日05时30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I1)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26次飞行。2010年11月1日00时26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G4)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3次飞行。2010年12月18日04时20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I2)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6次飞行,亦是该年中国的最后一次发射。2011年4月10日04时47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I3)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7次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2011年高密度发射拉开序幕,同时也是“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2011年7月27日05时44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I4)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2011年12月2日05时07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I5)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北斗导航系统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

迄今为止,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共成功发射了多少次?每次都有哪些改进和特点?

总共发射了10艘神舟飞船: 神舟一号 为原型机,于1999年11月20日成功发射,首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并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发射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 “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日发射 “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发射 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 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发射 首次载人:杨利伟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航天员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神舟六号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围绕两人多天飞行任务的改进;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很多航天员生活的必需品;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返回舱中航天员的坐椅设计了着陆缓冲功能;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续性改进,如黑匣子的容量。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实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飞船运行期间,1名航天员着中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 神舟八号(无人)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 与天宫一号对接,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比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控制软件,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为了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飞船上增加配置了平移和反推发动机。同时,航天员的手动控制设备也进行了改进。 神舟九号 发射时间: 2012年6月16日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载人对接,首次女宇航员参加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发射航天员: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第二次手动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进驻进行空间实验。

上一篇:拒入黑道

下一篇:青涩宝贝哈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