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地图
汉语方言地图的安排一般前面都有一张综合图或参考图,反映该方言的分区和调查点的情况,后面是条目图,标记具体方言现象的地理分布。每幅图都有图例。标记方言现象的符号不一致,大致可分为圆形符号和线形符号两种。可以《昌黎方言志》和《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两书为例说明汉语方言地图的绘制情况。汉语方言历史悠久,纷繁复杂,其差异性甚至远远超出欧洲许多语言之间的差异。汉语方言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之一,是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1]图书详解汉语方言地图
《汉语方言地图》的比例尺为1:1100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比例尺为1:5000万。《汉语方言地图》的底图是根据中国国家测绘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S)1:400万的全国地图数据新闻发言人制成的,但各种界线均不作为划界依据,行政区划的准确情况请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标准样图为准。用“囚、详”读d墭‘,墭方法来区分。第7图就用上述符号标记“囚、详”二字读法的地理分布,并用同言线把读法相同、分布区域相连的地方圈起来,共有10个同言线圈,其中读①、④、⑤、⑥的各有1个同言线圈,读②、③的各有3个同言线圈。两种不同读法之间同言线的画法,采取两边相邻点之间等距离中分画线的办法。关中方音调查报告(1954)收方言地图23幅,《河北方言概况》(1961)收方言地图24幅,《云南方言调查报告》(1969,台湾)收方言地图64幅,画法和《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相似,大都采用线形符号表示法。圆形符号标记法的优点是比较客观。有多少调查点就标多少调查点,凡无调查点的地区都如实地放空,缺点是如果方言情况复杂,则各种不同的圆形符号较多,看上去显得眉目不很清楚。线形符号标记法的优点是图面清晰,方言界限比较清楚;缺点是用调查点的材料概括许多未调查点的情况,难免以偏概全、不符合方言实际。可见方言地图的不同画法各有短长,重要的是要方言条目设计得合理,做到能较好地反映方言分区的客观情况,至于采用何种画法则可根据具体情况斟酌决定。例如《湖南方言调查报告》(1974,台湾)收湖南方言地图52幅,采用3种不同的画法:①声母图(第1~9图)、开合图(第10~12图)、韵母及韵尾图(第13~28图)及特字图(第36~38图)采用圆形符号标记法;②声调图(第30~35图)采用调值符号标记法;③调类图(第29图)及词类图(第39~52图)则采用线形符号标记法。可见汉语方言地图的画法是不拘一格的。反映全国汉语方言分区情况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目前正在绘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