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资料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生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饶先生的12世祖仕宝公开始到潮州城卖客家豆腐,之后慢慢地发展起来。到了饶先生这一代,已是饶氏19世。 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领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文、敦煌学、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饶宗颐家中“天啸楼”藏书达十余万卷,为当时粤东最富盛名的藏书楼。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人物生平简介?
饶宗颐是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下面我整理了国学大师饶宗颐的生平简介,欢迎大家的阅读!
饶宗颐的人物简介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文化明星,其对于历史、考古、文学、经学、教育、书画等不同领域均有涉猎,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香港大学副校长曾引用余秋雨的话说:“香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漠了。”有人以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名,并称之为“南饶北季”。
饶宗颐出生于潮州大富之家,其12世祖仕宝公开始到潮州城卖客家豆腐,之后慢慢地发展起来。到了饶先生这一代,已是饶氏19世。
饶宗颐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文、敦煌学、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皆有成就。饶宗颐家中“天啸楼”藏书达十余万卷,为当时粤东最富盛名的藏书楼。
饶宗颐是学术大师、教育家,1935年受聘于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抗战后期的1943年至1945年,任西迁广西的无锡国专 教授,1946年任广东文理学院教授,1947年至1948年任汕头华南大学教授兼文史系主任,1949年10月起定居香港。自1952年至1968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阶讲师、教授,1968年至1973年任新加坡大学中文系首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1973年至1978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至退休。这期间,他先后赴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法国远东学院、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及北京大学、台北中研院等多所大学、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并获得法国法兰西学院儒林汉学奖、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建院125年来第一个人文科学荣誉国家博士学位和法国文化部艺术及文学军官勋章,2000年获特别行政区 *** 颁授香港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饶宗颐数度亲往考察敦煌、榆林壁画及楼兰、吐鲁 番等地木简,故垒残壁,流连往返,著成《敦煌白画》一书及一批敦煌学著作。
他自叙自髫龄习书的历程,从唐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入手,然后汉张猛龙碑、晋爨宝子碑、唐欧阳询化度寺碑等处植基,参以宋人苏、黄、米三家以广其趣;至于甲骨、金文、简帛及两京碑碣,皆摄取其意。故不论篆隶楷草,皆能于古人笔意之上发展。他对敦煌书法也有专攻,曾选取巴黎所藏敦煌经卷精粹编为《敦煌书法丛刊》29册。他对前人书画艺术的高度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使他的书法能够写出各种不同形象,但却又能保持强烈个人面目,包括把古代一些不是书法家所写的字,变成他自己面目的古文字书法。
70岁前后,饶宗颐画风转变,不论山水人物及花鸟,都突破古人的规范,纵笔自如,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至今90高龄,创作力依然惊人,在敦煌风格的绘画上,发展出一种使用其独特苍劲老辣的笔势绘写敦煌壁画的画意,不求其形似,而神韵直追北魏、隋、唐,为敦煌绘画开了一个新的路向。2006年,他提出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说,他一面撰文讨论,一面用他独特的笔法与墨法,去为西北地区山水写照,作为山水画“西北宗”的实践。
饶宗颐的人物评价
学者评价
饶氏治学,“几乎没有一个时代是‘交白卷’的”
通儒,学兼中西。饶宗颐知古而不泥古,深植中华文化的沃土而能超越民族文化的局限,从世界人类文化的高 度审视本民族文化及其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他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道路,采用的治学方法却有异于传统,因而才取得超迈前人的成就。他的标新立异,首先源于他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其次是以自己的中华文化之心去深刻理解和感受各不同文化的差异。 饶宗颐跳开中国看中国,所以对“国学”、“国学大师”等提法都有保留。他说,国学就是本国的文化,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文化,把中华文化称为国学,放到世界上就不通了,因此主张称“汉学”或“华学”更准确。他于1995年创办以中文为媒介的大型国际性学报《华学》并自任主编,由香港大学 饶宗颐学术馆、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及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至今已出版8期。
他说,研究传统中国学问,最好使用中文撰写论文才不隔膜,《华学》发表的论文深受国际学术界重视。
采访中笔者提到,内地有学者一反传统观念,指家喻户晓的忠臣诸葛亮对天下大事看法一成不变,还是大大的奸臣,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等等。对这些“研究成果”,究竟应怎样看?饶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只淡淡地说:历史人物要放到历史环境中看,《三国志》是晋朝人编的,比如“隆中对”里是出山前的原话还是后代史家归纳的文字要搞清,否则站在后来的角度看当时,就真成了“事后孔明”了。
饶宗颐重视“国本”,又能会通古今中外。论者评价:“饶氏治学所涉及的时代,从上古史前到明清,几乎没有一个时代是‘交白卷’的。”他通晓汉语中文及闽、粤等多种方言和英、法、日、德、印度6国语言文字,对古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也颇有研究,这连其本国人都鲜有通晓的。因此他史识广博,了解西方和东方一些国家的历史文化,能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比照中,互动认知,不断发明,提出和解答中国历史文化的新问题,想他人所未想,道他人所未道。而一旦公布,便成人所共想,其观点便为世所公认。
以他在域外汉学传播方面的成就为例,他是编录新马华人碑刻、开海外金石学先河的第一人;是在日本东京出版《敦煌法书丛刊》、在国际学界讲敦煌本《文选》和据伦敦敦煌卷子讲禅宗史上摩诃衍入藏问题的第一人,如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已成历史;是在国际上讲巴黎所藏甲骨、日本抄本《文选》五臣注的第一人;是利用日本石刻证明中日书法交流并非始自唐朝的第一人;是讲有关越南历史《日南传》的第一人;辨明新加坡古地名及翻译译名,并撰写新加坡前代史《新加坡古事纪》的第一人;利用中国古代文献补缅甸史的第一人;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在学术研究上开阔的国际视野,既注重中国历史文化和典籍在海外流传的各种形态的研究,又对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不懈求索。在1956年《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中,将伦敦所藏这部早期天师道思想秘籍公诸于世,并作出笺注,从而引发了当年欧洲学界对中国古代道教研究的热潮。
他也不是凡事必中国古代第一。比如他研究认为,人们引以为豪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他则与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之父Cyrus于公元前五三九年克服巴比伦后统治万民,在圆筒刻石上明功记德、称百姓为Black-headed people***黑首***相比较,认为“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天下,刻石颂德,分立三十六郡,更民名曰黔首***黑首***,颇疑远受到波斯分省制度之影响,而‘黔首’一名则承袭西亚之旧称。”
其他评价
沈建华:总有一批人对中国文化怀着敬意和深情
郑会欣:香港是饶公的福地
王素:这是一个很难出大师的时代
李均明:饶公的心跟老百姓还是贴得很近的
李焯芬:饶公有一个不老的好奇心
张靖依对他的书法评价是:“无所不能”
林伦伦对饶先生的评述:先生“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南饶北季》中的饶宗颐
《南饶北季》中的饶宗颐 当今学术界经常提及《北钱南饶》和《南饶北季》这两个名号。这里的“北钱” 和“北季”是指北方的钱钟书和季羡林,而“南饶”则是南方的饶宗颐等三位 中国学术界的大师。三位都是同年代的人:钱钟书(1910-1998)可以说是大哥, 季羡林(1911-2009)是二哥,饶宗颐(1917- )是三弟。前二者今已作古。如果说,现年98岁的饶老是当今中国学术界擎天的一柱,一点也不为过。 饶宗颐,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安县。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各方面,还精通梵文。曾经出版各类专著逾80种,论文500余篇。代表作有《敦煌书法丛刊》《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词集考》《老子想尔注校证》《文辙》《梵学集》等。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凤凰网称他为“开启生命智慧的百科全书”,2014年在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上,授予他“国学终身成就奖”。他一生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贯中西。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 “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饶老的生平也有些传奇的色彩,而他治学经验可以说是文化界的奇迹。众所周知,钱、季两师都曾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后来他们还各从英国和德国留学,挂着响当当的名衔归来。饶老则从未入过大学。他是香港大学历史上唯一自身没有学位而被聘教席的一位,一时传为佳话。其实,饶老的学问大部份全由自学和家学得来。 这一切,要从在潮州的饶氏世家说起。 据考证,饶老的祖上是住在广东梅县的。所以从祖籍来说,他是个客家人。但从他的12世祖仕宝公开始到潮州城卖客家豆腐之后,慢慢地发展起来。到了饶老一代,便是饶氏19世。饶老出世时,他已是潮州首富的第三代。据他自己说“我的祖父有四兄弟,每个人都开了发行钱票的银庄。当时海外大量的侨汇和国内的军饷都是通过潮州饶家的银庄周转的,所以饶家有两三代都是潮州首富”。富贵之家很容易造就出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饶老却是个例外。由首富之家走出个国学大师,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奇迹。但却是有迹可寻的,因为他的父亲饶锷除了经营家族生意之外,本身也是个学者。年幼的饶宗颐就是在家学渊源薰陶之下成长的。 饶老说,“我的学术发展是因为我有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家学。我有四个基础是直接来自家学的:一是诗文基础,我是跟父亲、跟家里的老师学习的。家里从小就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第二个是佛学基础;三是目录学基础;四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下,我从小就养成了独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对我以后做各方面的学问研究很有帮助。我15岁以前已经培养了这四个基础,以我的经验,家学是学问的方便法门,因为做学问,“开窍”很重要,如果有家学的话,由长辈引入门可以少走弯路。“家学渊源”意味着家里有许多藏书,有世代相传的学问,这其实是一个人的学问系统,如果可以在长辈已有的学问系统上加以扩张和提升,国学功底会更扎实”。他还补充说“其实我不像有些文章说的那样'连小学也没上过,完全是无师自通'。我上过正规的初中,代数和英文对我以后治学都很有好处,而且我学每样东西都有老师的。旧学底子很重要,现代学校教育也不可缺少”。 饶家有个私人图书馆“天啸楼”,是当时粤东最大的藏书楼。饶宗颐从少就在那里一边读书一边玩,不管懂不懂也在那里翻。所以他老早就对中国书借的基本种类有所了解;对历史更早就烂熟于胸。加上父辈的朋友都是当地的文化人,常在家里的后花园吟诗作对,切磋学问。年少的饶宗颐就是在这样浓厚的家族文化空气长成。加上后来的努力耕耘,卒成大器。饶宗颐在16岁时丧父。作为长子,他要继承家族生意,同时又要完成父亲的著作【潮州艺文志】。可能他缺少了经商的基因,他只能把父亲的学术延续下来,而因经商不利,家财在他手上慢慢地散了。 1935年,18岁的饶宗颐完成了前述的【潮州艺文志】一书,享誉文化界。自此,他便从“天啸楼” 的天地中来到宅外的世界,20岁出头就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那时,中山大学因为日军南侵,已经迁到云南。赴滇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这使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战乱让他失去了“天啸楼”的藏书,却因此在香港遇到了大力资助他的儒商方继仁。饶宗颐从1952年到1968年在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又遇到了开风气之先的系主任林仰山。大家惺惺相惜。可以说,千里马终遇伯乐。实为国学界一大幸事。 饶老的学问四通八达,涉及国学的几乎所有门类,包括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考古学、目录学、楚辞学、金石学、音乐史、道教史、佛学、古文论、诗词、潮州学等等;此外,还精通书、画。饶老之画,其白描人物,深得敦煌经卷背面的唐人遗稿真传,循此精进发展,创造出一种饶氏白描。张大千曾评说: "饶氏白描,独步天下。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 饶老治学的博与专,被人称为“国学”领域最后一位“集大成”者。从以下的成就可以看到,他的确当之无愧: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他第一个编著词学目录、楚辞书录,第一个研究《日书》,第一个研究敦煌白画及写卷书法,第一个将殷礼与甲骨文联系研究,第一个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第一个提出把楚文化、吴越文化作为学科名,第一个讲中国艺术史上之墨竹石刻,第一个将《盘古图》的年代推到东汉…为了达到“专”,饶老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直至可以啷啷而读。 让我们听听饶老的自述: “我的求知欲太强了,这种求知欲征服了我整个人,吞没了我自己。我觉得搞学问是一种乐趣。我研究很多很多问题,我学会一种又一种文字…为了寻找一件事的根源,我一定要找到原来说的那句话,这其中的过程,要很有耐心,有些问题,我慢慢研究了十几年”。“文学是最难训练的。现在的中文系学生不能写古文、不能写古体诗,这样就跟古人隔了一层。不能创作,只有理论,他们借外国的理论硬装进去,自以为理解了的其实是误解。现在的学生写一本书没问题,让他写首古诗却不会写。中国传统文化都蕴藏在这些古代文体里面,不掌握它们,国学研究没办法突破”。 他还补充说,“古人治学,琴棋书画都有很大关系,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薰陶。我对书画的兴趣在很小时候就被父亲培养起来了。现在家庭教育的断层,很难使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国学薰陶方面几近于零,很可惜”。 最后,他说,“我的两个女儿都没有继承我的学问研究,这是我一直感到遗憾的。不过今天中国的学术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非常繁荣,真正做学问的人很多,我不担心学问会中断。但是像我这样做学问的人就不一定会有,因为那么“傻”地去钻研一些连很多专家看起来都觉得无聊的问题究竟干什么?又没有钱赚”。(一老:好一句“没钱赚”!) 就是这样,饶老满足于“不食人间烟火”的状态,毫不寂寞。他的学问好像与世事没有关联,他的著作里也反映不了时代的背景,读他的诗文画作,更是古风尚在,俨然魏晋之人。其实这正是他的傲人之处,为志趣而做学问,是为大学问也。 有人说:“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持着这三心,饶老在智慧的求索中执着,而不为执着所累。 这就是饶宗颐的奇迹。有人预言,“50年内没有第二个像他一样的国学大师出现”。信然。
《南饶北季》年的宗一饶
年的宗祧现在学术界经常提到《南饶北季》和《北钱南饶》这两个名字。这里的“北钱”“北己”指的是北方的钱钟书、季羡林,“南饶”指的是南方的宗白饶。中国的学术大师。三人都是同时代人:钱钟书可以说是大哥,季羡林是二哥,饶宗颐是三哥。前者和后者都死了。毫不夸张地说,现年98岁的饶老是当今中国学术界的顶梁柱。宗饶,本名固安,伯莲,伯子,号轩堂,中国广东省潮安县人。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他的知识几乎涵盖了国学的方方面面,精通梵文。出版专著80余种,发表论文500余篇。代表作品有《南饶北季》《敦煌书法丛刊》《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词集考》《老子想尔注校证》《文辙》《梵学集》。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Phoenix.com称其为“开启人生智慧的百科全书”。2014年获首届全球国学盛典“国学终身成就奖”。他长期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颇深,学贯中西。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知名的汉学家,“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饶老的一生也有些传奇色彩,他的学术经历可以说是文化圈的一个奇迹。众所周知,钱和季都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后来,他们还在英国和德国学习,并带着著名的头衔回来。饶没上过大学。他是港大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学位就被任命为教席的人,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其实饶老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于自学和家庭学习。这一切要从潮州的饶家说起。据考证,饶老的祖先生活在广东省梅县。所以他是祖籍的客家人。但他的第十二代太上老君石宝公开始在潮州市卖客家豆腐后,发展缓慢。说到饶的老一辈,就是饶十九了。饶老出生时是潮州首富第三代。据他自己说:“我祖父有四个兄弟,每个兄弟都拥有一家发行银票的银店。当时大量的海外汇款和国内军饷都是通过潮州饶氏家族的银庄转来的,所以饶氏家族两三代都是潮州首富”。有钱人家很容易造就一个撒娇的小屁孩,但饶老是个例外。可以说,从最富有的家庭中走出一位国学大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但可以追查,因为他的父亲饶凯除了经营家族企业,还是一个秀才。年轻的饶宗颐是在家族历史的影响下长大的。饶老说,“我的学术发展是因为我有家训,可以说是家学。我有四个直接来源于家学的基础:一是诗歌基础,这是我从父亲和家里老师那里学来的。从小家里就培养我写诗,填词,骈文,散文。第二是佛教的根基;第三,是目录学的基础;第四是“甘家学派的研究方法”。“在一个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中,我从小就养成了独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对我以后做各种学术研究很有帮助。这四个基础我在15岁之前就已经修炼好了。以我的经验来看,家庭学习是一种便捷的学习方式,因为学习时“开窍”很重要。如果有家庭学习,长辈介绍的时候可以少走弯路。外江业主论坛的“家学渊源”是指家里有很多书,有世代相传的知识。这其实是一个人的学习体系。如果能拓展提升长辈现有的学习体系,国学基础会更扎实”。他补充道,“其实我甚至没有像有些文章说的那样上过小学,完全是自学的。我去了一个普通的初中饶有一座私人图书馆——“肖天楼”,是当时粤东最大的图书馆。宗i饶从小就在那里读书玩耍,不管懂不懂,也在那里学习。所以他早就知道从中国借的书的基本类型;我熟悉历史甚至更早。再加上我父母的朋友都是当地的知识分子,经常在家后花园背诗,互相学习。年轻的饶宗颐就是在这样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长大的。有了后来的努力,就成了成功。宗i饶在16岁时失去了父亲。作为长子,他将继承家业,同时完成父亲的书【潮州艺文志】。他可能缺乏经商的基因,只能继续父亲的学术工作。但由于经营形势不利,家财慢慢分散在他手中。1935年,18岁的饶宗颐完成了上述著作《潮州行文艺志》,在文化界享有盛名。此后,他从“肖天大厦”他来到屋外的世界,20岁出头就被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当时因为日军入侵,中山大学已经迁到云南。在赴滇途中,饶宗颐病重滞留香港,这使他有机会结识了对他影响深远的王、等人,从而正式踏入了中国研究的大门。战争让他失去了《肖天楼》的藏书,却在香港遇到了大力资助他的儒商方继仁。1952年至1968年,饶宗颐在HKU中文系任教,结识了具有开拓精神的系主任林洋山。大家,互相欣赏。可以说,千里马终遇伯乐。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幸事。饶老的知识面四通八达,几乎涉及了国学的所有门类,包括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历史学、考古学、目录学、楚辞学、金石学、音乐史、道学史、佛学、古文、诗歌、潮州学等。此外,他还精通书籍和绘画。饶的绘画以其白色的人物形象赢得了敦煌写本《唐抄本》的真传,并努力发展,创造出一种饶白描。张骞曾评价:饶的描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他的山水画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饶以治学兼专,被誉为“国学”领域的最后一位“大师”。从下面的成绩可以看出,他确实当之无愧:在某些领域,他占据了开拓者的位置。第一个编词目录,楚辞书目,第一个研究《日书》,第一个研究敦煌白书画,第一个把李因和甲骨文联系起来,第一个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第一个提出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作为学科名称,第一个讲中国美术史上的墨竹石刻,第一个讲0755-。喜欢梵文,为了品味“原汁原味”,四十多岁刚开始学梵文,一学就是几十年,直到能看懂。我们来听听饶老的自述:“我的求知欲太强了。这种求知欲征服了我整个人,吞没了我自己。我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我研究很多很多问题,我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为了找到一件事的根源,我必须找到原句。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有耐心,有些问题我也慢慢研究了十几年”。“文学是最难培养的。现在的中国学生不会写古文,不会写古诗词,所以和古人是割裂的。不会创造,只会理论,他们借外国理论来装,自以为懂的东西其实是误解。现在的学生能写一本书,却写不出一首古诗。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蕴含在这些古风中。不掌握它们,国学研究就无从突破。”他补充道,“古代文人的治学、棋艺、书画都与此有很大关系,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熏陶。我对书画的兴趣是从小被父亲培养起来的。现在家庭教育的断层,让孩子很难从小接触到传统文化,国学的熏陶是很可惜的最后他说:“我的两个女儿没有继承我的学术研究,我一直很后悔。但是今天中国的学术研究从80年代开始就非常繁荣,真正的学者非常多。我不担心学习会被打断。但是,可能不会有像我这样的学者,因为他们这么愚蠢地去钻研一些连很多专家都显得厌烦的问题,到底是为了什么?没钱赚。”就这样,饶老满足于“脱离接触”的状态,一点也不孤独。他的知识似乎与世界无关,他的作品也不能反映时代背景。读他的诗和画是一种古老的时尚,就像一个魏晋的人。其实这才是让他骄傲的地方,就是为了兴趣而学习,为了大学而提问。有人说:“他有三颗心。第一个叫好奇心,第二个叫童心,第三个叫自信。一个比一个高。”抱着这三颗心,饶老对智慧的探求是执着的,执着而不倦。这是宗饶的奇迹。有人预言“50年内不会有第二个像他这样的国学大师”。真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