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动力

时间:2024-08-21 22:38:15编辑:优化君

为何东吴无法统一三国?

大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位置问题 东吴借长江天险成功的抵御了一次又一次的敌国入侵 但是 这也证明了如果对手把持住长江以北的领土 东吴照样也不好攻打...东吴跨江打赢的的好像只有黄祖 和偷袭关羽....
2 经济问题 三国时期 南方经济虽然有了发展但是比起中原地区 还要差很多 如果不是蜀吴结盟 通商方便 这一点很可能早就暴露出来 但经济基础差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3 成型太晚 最早的领导人 孙坚死于黄祖之手 死的太早 而且直接导致了东吴前期雏形形成的延后 后来孙策建立江东政权后 本来也打算东征西讨 但是却死于刺客之手 直接导致了 新生的东吴集团错过了偷袭曹操 染指中原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孙权可以独当一面时 中原早已大局已定 无法染指
4 后期政局不稳 东吴在三国演义中后来的镜头不多 不仅仅是因为其配角的身份 三国后期 东吴的政局不稳也确确实实是真的。 孙权上了年纪后 逐渐昏庸( 陆逊就是被他气死的....) 政局也逐渐混乱 孙权之后又有大臣专权 (如果不是丁奉 估计东吴就改姓了) 最后又传到暴君孙皓手中....
5 军队问题 东吴的几次决定性对外进攻战役 上面也分析过了 基本没赢 陆逊 诸葛瑾和孙权亲征的几次战役 都没赢 合肥还被打得张辽打得一塌糊涂.... 这说明 将领可能善守不善攻 机会把握和大局掌控不足 还有就是 军队善水战 陆战很是问题...
6 江南民风不喜战争 也是一个原因。
主要关键原因:
1 人口,东吴那时候土地是三国第二,人口最少,人口少自然物产也少,其他魏不用说,占据中原之地,虽经战火,流民四起,但是自曹操平定中原后,政策合适,鼓励招募流民回来安居,给予减免赋税的待遇,人都是怀旧的,与其异乡漂泊,家乡如果安定下来了,自然选择回家了。 蜀国之地前期主要是益州,荆州,汉中,这三个地方战火不多,经济人口本来就富庶,保存相对较好,就是丢了荆州后还是有益州和汉中的,益州一带从秦国时候起就是天下粮仓,物产丰饶,刘邦也是从益州起家的,又有地利,益州四周山岭天下险,在当时来看,益州是唯一一个能够仅凭占据一个州就能有争夺天下资本的地方,其他任何州都不行 在正史 三国志 里,东吴军队到灭亡也没超过20万
2 军队,东吴的军队实在是有问题,要争夺天下,必须有强大的骑兵,再不行也要有强大的步兵,特别是中原地带,一马平川,没一只骑兵很难。。。而益州因为地形关系,骑兵不多,更加强大的是步兵,蜀国北伐主要靠的还是步兵,因为那时候骑兵还没以后那么强大,比如马镫还没出来,适合马战的马鞍,马蹄铁都不完善,因此步兵除了机动力外,还是能够正面对抗骑兵的,蜀国的步兵也是很厉害的
3 后勤 能支持大战的,粮草必须能跟得上,魏国不用说, 那么大的中原,就是闹饥荒也饿不到军队,蜀国,就靠个益州的物产就已经能长期养活20万以上的常备军,战时,能支持诸葛亮,姜维那么“玩”的,他们2人总共伐魏14.5次吧,每次10W以上军力,就靠个益州的粮食产量支撑,可见益州粮产之丰,东吴地虽然不少,但人口实在不多,要北伐魏国或者西征蜀国,后勤压力极大,必须要速战速决,拖不起
4 人才 三国前期,吴蜀两国还能人才上不弱于魏,到了后期,也许是人口的关系吧,魏国人才辈出,蜀国也就个姜维,其他都乃泛泛之辈。东吴 一个陆抗还说的过去,到了灭亡时候真是没什么人才了


现在买哪支基金比较好一点呀?谢谢回答!

基金有一次性买入,最低投资1000元,有定投基金,每月最低投资200元。一次性买基金,可以考虑华商盛世、华夏基金等。定投基金最好长期投资,所以,要选择有后端收费的基金。因为买入时就没有手续费,定投基金适合选择股票型、指数型基金,因为它们波动大,可有效摊低成本。有后端收费的基金较多,如:大成300、南方500、融通100、兴业趋势、德盛优势、广发聚丰等等。定投基金也可以随时赎回。南方500还是不错的,可以考虑。【摘要】
现在买哪支基金比较好一点呀?谢谢回答!【提问】
基金有一次性买入,最低投资1000元,有定投基金,每月最低投资200元。一次性买基金,可以考虑华商盛世、华夏基金等。定投基金最好长期投资,所以,要选择有后端收费的基金。因为买入时就没有手续费,定投基金适合选择股票型、指数型基金,因为它们波动大,可有效摊低成本。有后端收费的基金较多,如:大成300、南方500、融通100、兴业趋势、德盛优势、广发聚丰等等。定投基金也可以随时赎回。南方500还是不错的,可以考虑。【回答】


三国时期的东吴为何不能够统一中国

个人感觉 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位置问题 东吴借长江天险成功的抵御了一次又一次的敌国入侵 但是 这也证明了如果对手把持住长江以北的领土 东吴照样也不好攻打...东吴跨江打赢的的好像只有黄祖 和偷袭关羽....
2 经济问题 三国时期 南方经济虽然有了发展但是比起中原地区 还要差很多 如果不是蜀吴结盟 通商方便 这一点很可能早就暴露出来 但经济基础差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3 成型太晚 最早的领导人 孙坚死于黄祖之手 死的太早 而且直接导致了东吴前期雏形形成的延后 后来孙策建立江东政权后 本来也打算东征西讨 但是却死于刺客之手 直接导致了 新生的东吴集团错过了偷袭曹操 染指中原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孙权可以独当一面时 中原早已大局已定 无法染指
4 后期政局不稳 东吴在三国演义中后来的镜头不多 不仅仅是因为其配角的身份 三国后期 东吴的政局不稳也确确实实是真的。 孙权上了年纪后 逐渐昏庸( 陆逊就是被他气死的....) 政局也逐渐混乱 孙权之后又有大臣专权 (如果不是丁奉 估计东吴就改姓了) 最后又传到暴君孙皓手中....
5 军队问题 东吴的几次决定性对外进攻战役 上面也分析过了 基本没赢 陆逊 诸葛瑾和孙权亲征的几次战役 都没赢 合肥还被打得张辽打得一塌糊涂.... 这说明 将领可能善守不善攻 机会把握和大局掌控不足 还有就是 军队善水战 陆战很是问题...
6 江南民风不喜战争 也是一个原因


三国时的东吴有多强大?列举些事例

孙权占据扬、荆、交,地处长江中下游一带,春秋时的吴国就建于此,曹魏也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其位处江东,也称“东吴”。

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吴国建立,孙权就是吴大帝。

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北人南来,山越出居平地,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今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最大。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发挥了通航效益。江南运河云阳至京口(今江苏丹阳至镇 江)一段流经山间,不便通航,吴未得到修整。云阳以西开辟破冈渎,使秦淮河和江南运河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所以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黄龙二年(230)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省,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吴国使臣朱应、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诸国。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建业。

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促进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陆绩、韦昭。佛教开始在江南传播,居士支谦从洛阳南来,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会稍晚从交趾北上。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道教在南方民间继续流传。

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氏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因而逐渐形成吴国武将世袭领兵的制度。同时,江南也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和世袭领兵的武将同是孙吴政权的主要支柱。


上一篇:圣诞大战骑士vs勇士2017

下一篇:震撼世界的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