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贾诩

时间:2024-08-23 22:30:54编辑:优化君

有曹操手下第一谋士之称的贾诩,他有哪些成就?

官渡之战前夕,张绣本打算投靠袁绍,毕竟和曹操有杀子之恨。贾诩极力反对,并劝张绣道:“袁绍心胸狭隘,兄弟都会反目何况我们外人,况且河北多名士,他不能重用。曹操雄才大略,求贤若渴,定会不计前嫌。”通天教主实力十分强横,手中更是握有诛仙四剑这样强力的进攻型法宝,而论其战绩却很不理想,在诛仙镇和万仙阵这两大恶阵之中,受四圣围攻而多次落败。因为通天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己就是个小垃圾,而已!可笑一些不懂的睁眼瞎竟然认为通天实力强劲,是圣人中的上等货色,通天所倚靠的仅仅是四把剑而已。这十二位圣人中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老两口是天庭的皇上皇后,他们地位很高但是能力有限,否则也不会把那么大的天庭搞得萧瑟凋敝到了缺兵少将的地步。但逃着逃着,贾诩觉得要是这么逃窜,迟早会被别人抓住,那样就必死无疑了,不如聚拢残兵,反攻长安,于是贾诩找到了李傕、郭汜二人,对他们说:“咱们这样三三两两的跑,一个小小亭长就能抓住我们,不如收拢士兵,反攻长安,若是胜利,咱们就得到了天下,若是失败,咱们再逃不迟。”于是他们决定就此去逃命,而此时贾诩站出来阻止了他们,在贾诩看来,现在如若弃军逃亡,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解决他们,那倒不如拼死一搏,败了再逃亡也不迟。正是贾诩的这条计谋致使本已摆脱西凉集团控制的大汉朝廷又重入西凉集团魔爪,并且遭受了比董卓掌权时更加严重的损害,而贾诩也因为这条计谋被称为“毒士”。贾诩自幼聪颖过人,曾在一次险境中,凭着自己的聪明劲得以脱生,机缘巧合之下又投奔了董卓的女婿牛辅。当年董卓带领西凉军平定叛乱直达皇宫,至此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得战乱再次燃起。期间,贾诩就曾向其献计打败了十八路诸侯之一的孙坚部,令其军溃散而逃。

"三国第一谋士"贾诩谋略究竟有多高

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贾诩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增加了曹操打击袁绍的军事力量。为此,曹操说贾诩是使他“信重于天下者”。

贾诩归附曹操以后,在曹操官渡之战、关中平定马超韩遂等诸侯叛乱时多有奇谋,尤其是在曹操立储和曹丕争位的时候,贾诩寥寥数语就使天枰偏向了曹丕一边,其智谋的确非同凡响。

另外,贾诩在自己遇难脱险、助李傕攻长安、帮助汉献帝东归、帮助张绣打败曹操等事件上,贾诩也多有奇谋。为此,有人说贾诩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

本来,谋略这东西要想搞一个排名本身就很难,因为你不能给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如果给武将排名,人们还可以有一个力量对比、击败对手的量级、斩获敌人多少等指标来衡量一下,即便如此,人们心中也是各有各的所爱,何况这没有统一标准的谋士呢?不过,既然有这种说法,那我们就来看看贾诩的谋略究竟有多高,他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三国第一谋士?

贾诩字文和,武威故臧(今甘肃武威市境内)人。少年时就有人认为他有张良、陈平一样的奇谋。他曾经州郡举荐为孝廉,做过郎官,因为有病离开了官位。

在西行回乡走到汧(qian)县时,遇到了反叛的氐人,贾诩和同行的数十人都被捉了起来。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把我埋了,我家必定会拿厚礼来赎我。”当时的太尉是段颎(jiong),曾长期为边关大将,威震西部疆土,所以贾诩拿这种话来吓唬他们。氐人还真的听吓,果然不敢害他,并且还和他结盟送他走,而其他人却都被处死了。

这就是贾诩的遇险自救。

董卓时期,贾诩升任为讨虏校尉,住在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军中。董卓败亡,牛辅也死了,原来董卓的部众都很恐惧,李傕、郭汜等人想解散兵众逃归乡里。贾诩说:

“听长安城中的人议论说,要把董卓手下的凉州人全部杀光。你们这样舍弃兵众单独行走,是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捆绑杀掉的。我看不如率领兵众向西,一路上再扩大队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事成,我们就奉持国家来征服天下;事若不济,那时再逃走也不迟。”

李傕等人认为有道理,于是进攻长安,果然杀了王允、赶走吕布,把持了朝政。贾诩被任命为左冯翊,也就是三辅地区其中的一个州郡长官。李傕等人想给他封侯,贾诩认为自己这不过是保命之计,并不是什么功劳,因此坚决不受。李傕等又想任命他为尚书仆射,贾诩说这是一个众官的师长,自己名望不重,坚决予以拒绝。李傕于是任命贾诩为尚书,负责管理官吏的选拔举荐。

李傕等人对贾诩是又敬重亲近,而内心又非常惧怕。因为遭遇母亲去世,贾诩需要奔丧守孝,就辞去现任官职,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回归乡里。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城中争斗不休,李傕就请贾诩出任为宣义将军。李傕、郭汜等人言和、从军营中将汉献帝迎出、朝廷大臣受到保护等等大事,贾诩都出了不少力。

等到汉献帝离开西安东行,贾诩也交还了官印。这时候将军段煨屯兵华阴,贾诩和他是同郡老乡,于是就离开了李傕前去依托段煨。这时候的贾诩,已经有相当的名气,段煨的军众非常仰慕他。段煨虽然外表敬重贾诩,礼节也是特别周到完备,但心里却是非常害怕,总担心军众被贾诩夺走。贾诩知道这种情况,心中也是不能自安。

在这一时期,贾诩有军职,他没有自己拉队伍自立,这就是把自己定位于辅佐他人。李傕等人曾经给过他高官,贾诩知道这些都是虚名,并没有实权,拒绝不受是一种务实的表现;李傕、郭汜等人不管国家怎样恢复,只顾争权夺利,相互攻战,是既没有远大的眼光,也没有治国治军的才能,选择离开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贾诩知道段煨终不能容纳自己,这时候张绣驻扎在南阳,便暗中结纳。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张济是董卓死后部众犯长安的将军之一,这样一说,贾诩和张绣还是有些过从交往的。

知道贾诩要离开段煨,张绣也派人前来迎接贾诩。在贾诩将要离开时,有人对他说:“段煨对待您已经够优厚了,您怎么要离开呢?”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已经有了猜忌我的意思。他对我的待遇虽然优厚,但却不是真心,也就不可能长久,我要过于依赖,时间长了有可能被他谋害。我现在离开,他反而会欢喜,还巴望我替他在外联结强大的支援,因而必定会厚待我的妻、子。

张绣正没有人为他设谋作主,也愿意得到我贾诩。这样,我的家室和自身就必然两相俱全了。”贾诩到了张绣那里,对他执以弟子之礼,段煨也果然善待贾诩的家室。

到了张绣那儿,贾诩劝他联合刘表。曹操征讨张绣不久,在一天早晨却主动撤军了。张绣要亲自带兵去追赶,贾诩劝阻说:“不能追赶,追赶必败。”张绣没有听从,进兵与曹操交战,果然大败而归。

这时候,贾诩却又说:“赶紧再追击曹军,必胜。”在贾诩的坚持下,张绣率兵追赶,果然取胜。

事后分析原因,张绣认为贾诩看起来似乎违背常规的预言却都一一得到验证,十分不解。贾诩对张绣说,曹操进攻并没有失策,这时候撤军必定是因为国内有事。曹操害怕追击,必定率领最精锐的部队断后,而张将军您还不是曹操的对手,所以交战必定失败。曹操既然已经打败了我们的追兵,必然要让军队轻装快速前进赶回国内,这时候即便是部署将领断后,这个将领即便勇猛,也不是将军您的对手,所以您才会取胜。张绣听后很是信服。

对于曹操来说,贾诩最大的功劳是他成功地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

建安四年(公元199),袁绍在兼并公孙瓒后,拥有冀州等北方四州,军队十多万,准备进攻许都。曹操分兵驻守官渡,两军大战即将上演。这时候,袁绍派人招降张绣,并且还给贾诩写了一封信,要与贾诩结为外援。张绣想答应袁绍的要求,这时贾诩在座,公开对袁绍的使臣说:“请回去代谢袁绍,他们兄弟都无法相容,还能容纳天下豪杰吗?”

张绣顿时又惊又怕,说:“您如何要把话说成这样呢!”私下里又对贾诩说:“事情弄成这个样子,我们应当归往何处呢?”

贾诩说:“不如跟从曹公。”

张绣说:“袁绍强大而曹操弱小,我们曾经又和他有仇,跟随曹操又会怎么样?”

贾诩说:“这正是我们跟随曹操的理由。曹公以天子号令天下,这是我们应当跟随他的第一条理由。袁绍强盛,我们以这么少的兵众跟随他,他必定不会把我们看得很重。曹公兵众弱少,他要是能得到我们必定欢喜,这是第二条理由。凡是有霸王志向的人,一定会抛却私怨来向天下表明他的恩德,这是我们要投靠他的第三条理由。”

并希望张绣不要迟疑。张绣听从了贾诩的话,在这年十一月投降了曹操。曹操果然十分欢喜,为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更是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扬,说:“使我信义在天下得到显重的,就是您哪!”曹操上表举荐贾诩为执金吾,封他为都亭侯,任命为冀州牧。因为这时候冀州还没有平定,就暂时留下来作司空参赞军事。

而同时期的谋士荀彧、荀攸等人,是在建安八年(公元203)才被封为亭侯。

贾诩留在曹操身边,同样展示了不凡的才智。官渡相持,曹操粮食将尽,向贾诩问计,贾诩说:

“明公您的贤明胜过袁绍,勇武胜过袁绍,用人胜过袁绍,临战决断军机胜过袁绍。有这四点胜过他,然而半年多却未能平定他的原因,是由于您只是顾虑到要追求万全的缘故啊!若必要时能果断地决断战机,一瞬间袁绍就可以被平定。”

曹操采纳了贾诩的计策,果断派兵出击,大败袁绍。再一次展示贾诩超人智慧的是曹操平定关中叛乱,著名的事件就是在马超和韩遂之间行使反间计。

贾诩不但在军事上计谋出众,在帮助曹丕争夺太子之位和促使曹操立曹丕为继一事上也是有独特的智慧。当时,曹操在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谁为继承人问题上犹豫不决,而在两人的身边,似乎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拥立派系。曹植在才气、名望上似乎更强一些,曹操似乎一时间也更倾向于曹植。曹丕派人请教巩固自身地位的办法,贾诩说:

“我愿将军(曹丕时为五官中郎将)能崇尚发扬仁德气度,亲身力行素常人的行为学业,朝朝夕夕,孜孜不倦,不违背人子的正道常礼。”

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像平常一样,不要表现出刻意追求;二是说先做好一个儿子该做的。曹丕接受贾诩的建议。曹操也曾为此单独询问贾诩,贾诩沉默不答。曹操说:“我问你话呢,为什么不回答?”贾诩说:“属下刚才正好有个问题在思索,所以没有顾得上立即对答。”曹操说:“你在思索什么?”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呢!”

袁绍和刘表都是因为废长立幼而导致身后事业报废,曹操明白了贾诩的意思,会心大笑,于是决定立曹丕为太子。曹丕当皇帝后,贾诩升任为太尉,爵位也由亭侯升为乡侯。

贾诩不是曹操的旧臣,由于计谋深长而为曹操父子所重,《三国志·贾诩传》也说:“天下谈论有智谋的能人都首归贾诩。”那么,是不是可以据此认为,贾诩就是三国第一谋士呢?

其实,贾诩智谋全面,看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所论计策也可以说是所言皆中,但不能就此说他就是当时的天下第一。

所谓谋士,就是说是为他人谋划,那么,第一位的就是选择一个值得辅佐的主公。在贾诩的早期,先后辅佐过董卓的女婿牛辅以及李傕、段煨、张绣等人,一个人的眼光总是在这样一些军阀当中转来转去,很难说是智谋远大。如果说当时的曹操还不是那么出类拔萃,而袁绍、刘表这两人,肯定要比李傕等人强吧?

假如开始是为了保命,等看出李傕等人不仅目光短浅,而且还烧杀抢掠作恶多端,为什么不选择早一点离开李傕?当一个人的智慧总是用来保命上,说明他的选择很成问题,所以,就凭这一点,总感觉贾诩不是个大智之人,就更难说是天下第一了。

一个人计谋高深,是体现在对于某一件事提出的计策谋略正确,它必须是经过实施并在事后得到验证,否则,听起来再合适的计策也只是空谈。这就带来了一个附加条件,好计策必须要经过实践检验。因此,自己的主意能够让主公听从,也是谋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你有好货物还必须要有人识货。在这方面,贾诩显然是稍逊一筹。比如说曹操大破荆州后,想借机攻打东吴的孙权。贾诩劝阻曹操,说曹操已经灭了袁绍,今天又收复了荆州,靠着曹操的威名和荆楚之地的富饶,只要安抚好百姓,不用劳师动众就能让孙权臣服。曹操没有采纳。

赤壁之战失利,曹操回军途中说,假如郭嘉还在,就不会让他有此之败。为什么不说如果听贾诩计策就不会有此失败?关键他的谋略不能打动人,也就是谋划方面出了问题。同样的情况,建安三年(公元198)曹操征讨张绣,荀攸主张缓攻,等待刘表和张绣分离,再诱降张绣。曹操不听,结果进军失利。事后曹操检讨说:“不采用你的建议才弄到今天这步田地。”同样是失利,曹操为什么不向贾诩认错?关键是事后曹操也不认为贾诩的话正确。

仔细分析荀攸和贾诩所说的话可以看出,荀攸的计策,不仅和曹操目标上的一致,路线上也是一致,不同的只是方法,即缓与急的问题;而贾诩的计策,不可能被曹操认可,你即便是再实行德政,若不对东吴实施足够的军事压力,孙权会老老实实地来“稽首拜服”吗?总之,贾诩所出计谋,主公多有不从,也就难说其智慧是最高。

还有,贾诩在曹操处,无论是所起作用还是所出主意,都不是唯一,或者说不是不可替代。比如说官渡之战,曹操想退兵,写信给荀彧,荀彧回信说,这正是“用奇制胜”的好时机,这和贾诩的不能“顾虑万全”是一个道理。再譬如帮助曹丕登上太子之位,在曹操出征时,面对曹植的出口成章歌功颂德,吴质让曹丕“流眼泪就可以了”,这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心疼老爹的表现,和贾诩的“不违子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评价谋士论功行赏时曹操说过:“忠心正直,密谋谋划,安抚宁静内外大势的,是荀彧,仅次于他的是荀攸。”在曹操集团内部都算不上是第一,又哪来的三国天下第一?《贾诩传》所说,“天下谈论有智谋的能人都首归贾诩”中的“天下”,仅仅是局限于魏国而已,它包括不了东吴和蜀汉国。就整个三国来说,他比周瑜、诸葛亮等人差得远了,何况这两人除了谋略超群,人家还有治军统兵的才能呐!


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

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   贾诩是东汉至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由于他有很多奇妙的计策谋论以及他所做出的计划都非常精密,基本没有过失误,所以被人们称为“毒士”。本文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1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   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后来因病辞去官职。董卓死后,贾诩献计给李傕、郭汜,让他们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贾诩辗转成为了张绣的谋士。公元198年,曹操南征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击溃了曹操的后卫部队。   次年,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率众归顺了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了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占领荆州后,曹操不听贾诩劝阻,结果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大败。   曹丕称帝后,封贾诩为太尉。公元223年,曹丕没有听从贾诩的劝诫,率兵征讨东吴,最后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可谓是真正的大智慧。   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2   贾诩并没有诸葛亮、郭嘉等人那么被大家熟知,但阎忠却对他有独特的见解,认为贾诩有跟众人不一样的地方,说他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才的人,像青云之士那样。最早之前的贾诩是一个很孝顺很廉政公正的人,但是却因为自己身体不舒服辞去了官位,安心的回家养病。但在回家的路上,却被叛乱的氐人抓了。但是聪明的贾诩肯定有办法,他跟氐人说他认识段颖并且是他的外孙。段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边疆的大将。听到这个,氐人不仅不敢伤害贾诩并且还答应一定把他送回家。就这样,除了贾诩之外的所有人都死了,从这一件小小的事情可以看出贾诩的反应非常迅速并且有超人的智慧。   董卓在189年的时候废除了刘辩转而立了刘协。董卓封自己为相国监国在189年11月,这样的话他在上早朝的时候可以不需要跪下,也可以带着自己的武器进入殿内。巧的是这时,贾诩成了平津的都尉,后来成了校尉。贾诩在董卓女婿驻兵在陕西的时候跟着牛辅。但是不久之后,牛辅就让李傕、郭汜和贾诩去进攻袁绍。在贾诩的帮助下,也是把对立的孙坚打的逃走。   好景不长,董卓和牛辅都死在了192年,新上任的王允准备要清除卓董的手下。而跟贾诩一起进攻袁绍的.李傕、郭汜害怕被杀害准备逃跑。这时候,一向有很多奇妙计谋的贾诩就说了:“如果你们现在这样逃跑的话,王允想杀你们直接找人把你们抓回来即可,这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如果你们还想活命的话,不如我们收集剩下的逃兵杀回长安去。如果这个计谋成功的话这个天下都是我们的,而失败的话那时我们在计划逃走。”   大家都非常赞同贾诩的计策。李傕、郭汜负责把王允要杀光所有凉州的人的假消息发散出去,一边准备进攻长安。等到了长安,花了很长的时间也没有攻下。后来因为城内发生了叛乱,才把王允和他的家人杀了。就这样,李傕、郭汜获得了成功,由于这个计谋是贾诩出的,所以二人打算提拔贾诩为列侯,但是贾诩并没有接受。原因是觉得自己当这个官位没法让大家接受;对国家也没有太大的贡献。最后,也依贾诩的想法,让他做了尚书,专门负责找人才。再后来,李傕、郭汜二人反目,贾诩认为自己跟二人都是这么多年的兄弟不应该插手这样的事,所以也就离开了选择寻找段煨。有了贾诩这样的一个奇才,段煨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身边有贾诩帮忙出谋划策,而害怕的就是自己的位置被贾诩抢了去,不敢让贾诩做重要的事情。   聪明的贾诩自然也明白,也就选择离开了段煨。每当有人问起贾诩为什么离开段煨他总说用我就不应该怀疑我,怀疑我就不要选择用我,所以我就选择自己走了。贾诩又去投奔张绣,在抵御曹操的进攻帮了张绣很大的忙。贾诩给张绣提了个建议,希望他能和刘表一起抵御曹操。首先在曹操攻击时,张绣守着,刘表在一边帮忙。后来曹操撤兵时张绣想派人追上去,而贾诩阻止了他并且跟他说如果你追上去一定会输,结果的确是输了。后来贾诩让张绣追,结果胜利了。张绣后来问起贾诩原因,贾诩告诉他第一次不追是因为在后方的都是一些精锐的兵,第二次追是因为在最后的都是一些伤残的兵。张绣这才明白过来。   在官渡战役准备的时候,张绣想对袁绍的示好领情却被贾诩给拦下来了,告诉张绣因为曹操有更多的优势,比如说曹操没有那么多的兵如果我们跟他一起的话可以更受到重视;曹操有很远大的志向。最后张绣听了贾诩的话,曹操也因此高兴不已。在官渡之战发生的时候,曹操已经没有更多的粮草了,贾诩告诉他可以不用想的那么多,只需要找到一个地方发起攻击就可以赢了,结果把袁绍打的退后。后来贾诩劝曹操不要再进行赤壁战役,曹操不听,结果失败。贾诩还帮曹操打退了西凉军;帮曹丕获得大位,后来曹丕让贾诩当列侯;最后贾诩死亡。   


上一篇:铜米机

下一篇:dfs环球免税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