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哪三国
三国指的是魏国、蜀国、吴国。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公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因所统治地区居于三国之东,故称“东吴”。
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司马昭去世后,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三国文学
三国文学中以曹魏文学最盛,分为前期的建安文学及后期正始文学,其中建安文学反对靡弱诗风,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这是因为自曹操等人热爱文学,各地文士纷纷吸附。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学家还有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丁仪、杨修、荀纬等。
曹操具有沉雄豪迈的气概,古朴苍凉的风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华洋溢,曹丕著有文学评论《典论》,导致文学开始自觉发展。曹植具浪漫气质,著有《洛神赋》等文。建安七子与蔡琰、杨修等人关心现实,面向人生。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汉末以来的社会变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东汉末年分哪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的三国是指曹魏、蜀汉、东吴。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
1、三国其一:曹魏
魏国(213年5月—265年12月)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2、三国其二:蜀汉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3、三国其三:东吴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求东汉末年州郡图
东汉末年州郡图如下:1、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2、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扩展资料: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原因:1、在政治上,东汉末年进入了外戚与宦官轮流干政专权的局面,政治黑暗,社会混乱,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而后来刘焉建议将各州的刺史改成州牧,增加地方权力,让州牧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在经济上,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东汉帝国的一大特点,豪强地主世代为官,又手握了大量的金钱和田地,依靠权势恃强凌弱欺凌百姓,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3、在军事上,募兵制度给地方豪强和官吏造成武装割据局面提供了便利条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汉十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