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东岛湿地
西沙群岛东岛湿地 是西沙群岛中唯一生态平衡未遭破坏的岛屿。岛上有大量的舰鸟、栖息于白避霜和羊角树的枝柯上.这里的动物还有逸野的野牛等,东岛的植物呈环带状分布。周围的沙堤上生长着一些草本和乔木。在沙堤的内侧,风力较弱,生长着由草海桐和银毛树构成的灌木林,丛林茂密得象一堵密实的栅栏。整个灌木丛非常美丽。草海桐的叶子闪闪发光(叶为革质之放),银毛树弯曲多枝。它的花呈白色、五瓣、有香气。沙堤内侧还牛长着粗犷高大的白避霜花、它每株高10米以上。直径可达40—70厘米。在岛的中部和西部、生长着椰子林,这些椰子林是由清末渔民营造的,现在树高已达20一30米。物种丰富在洼地上,由于水质昧咸、分布着一种盐生肉质植物海马齿。东岛的植物生态类型,由下列种类构成,乔木:麻疯桐、海岸桐等;灌木:草海桐、银毛树等;草木:海马齿、匍匐滨黎、厚藤、沟叶结缕草等等。由于这里植被繁茂,海鸟云集,故在白色钙质沙土上,形成了鸟粪和沙土混合形成的鸟类层,厚达一米多。人们一进林子,即有一股腐熟的厩肥臭味扑鼻而来。岛上的鸟粪估计有20万吨之多。鸟粪土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井水受鸟粪污染后,呈微黄色,昧涩,不能饮用。所以岛上虽有水井数口,但饮用水仍缺。
地貌特点西沙群岛东岛湿地
环绕东岛四周的沙滩,并不平坦,在沙滩外缘常有海滩岩存在。海滩岩被海浪浸蚀后,常形成不高的小崖,高2—3米,海滩岩在岛的北部已上升成为海岸阶地,并巳有岩溶地形发育,如有不少冲沟切开岩层。形成崎呕不平地面等等。这些海岸阶地是由珊瑚砂岩、珊瑚灰岩构成。岩层中砾石光滑匀称,由于钙质胶结,质地坚硬,能抵抗台风巨浪冲击,保护了面积不大的沙岛。由四周沙堤围绕的中部低地,本来是个次成泻湖。目前形态保存得还很好,中部仍存有一个淡水搪,呈条带状,水深在天旱时还有0.4—0.5米,为野牛群饮水池。本岛野牛群亦赖此浅湖而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其他小岛上,皆因缺乏天然淡水池而使放养的牛、羊不能存活。旅游资源东岛所在礁盘为一长形弧状巨大礁盘,向东北突出。它是东岛环礁的东北翼,也是保存最好的一翼。而环礁的西南部,珊瑚礁还未能长到水面附近,而只是成为暗礁滩,深沉水下。如堪涵滩、滨湄滩等。本岛开发也早,岛上东北西南部均有明代小石庙遗址。本岛曾命名为“和五岛”,以纪念明末抗西斑牙殖民主义者侵略的潘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