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关
从今天的沙坪坝区上桥(旧时曾一度设有官方铺递所在,亦称车歇铺)上山,过石垭口,就是二郎关。旧时关口处有一座二郎庙,设关时因有二郎庙,驻关兵丁们也住在庙里,关亦因庙得名二郎关。至于在什么年代建关,已经无从知道,但不会晚于明朝。历史变迁二郎关是巴渝古关,自古与佛图关、青木关齐名。
古时重庆到成都有一条重要的驿道,就是东大路(清代在成都设四川省,先后驻有督、抚衙门,是重庆府的上司,且位于重庆西北,到重庆的大路就称为东大路)。
二郎关
古时重庆(巴县)城三面临江,一面通陆,故称金城汤池。通陆向西往成都的东大路,有佛图关、二郎关、龙洞关三关。“自浮图至此,三关叠障,守者得人,可收丸泥之功。”可见这三关的重要。明朝天启年间,永宁(今川南叙永一带)宣抚使奢崇明起来造反,派遣他的女婿樊龙,部将张彤领兵攻占重庆,杀了四川巡抚徐可求以及在重庆的道、府、县、总兵等大小官员二十多个,一时朝廷震动。史称“奢安之乱”。
石柱女总兵秦良玉奉命带兵剿灭奢崇明叛军。秦良玉领兵到了重庆外围后,在白市驿、马庙等地与奢崇明叛军恶战,奢崇明叛军不敌败退。秦良玉率军乘胜追击,夺取龙洞关,占据了中梁山西、中两岭,进逼东岭二郎关。在秦良玉军连续攻击之下,奢崇明叛军被打败。叛军统帅黑蓬头也被秦军活捉,当了俘虏。这几仗,秦良玉军斩俘无数,取得大胜。重庆渝西三关,已经夺得两关,接着,秦良玉率军进攻佛图关,随后恢复重庆。清康熙年间任重庆镇中营游击的淅江人鲁岱,有一天率部路过二郎关,站在关上,他仔细观看了关前关后的山川形势,有了新的认识。他在诗中写道:“严关今不闭,自古岂虚名。峻岭碍云路,危峰触玉京。佛图郊已近,此地戍非轻。未雨终难必,绸缪空复情。”
二郎关
二郎关
进入民初,四川军阀混战。邓锡侯的第一军与杨森第二军,在二郎关一带打了两天两夜。杨森不敌,二郎关失守。邓锡候占领二郎关,直趋佛图关,夺下重庆城。据说二郎关因此被毁,《巴县志》1937年向楚版将二郎关列入古迹,称“按关已毁”。但据当地老者说,二郎庙在五十年代初,尚有殿房为私塾教室,因学生不多停办,后不久房屋亦因失修垮塌无存。
古籍记载《巴县志》记载:“城西四十五里,自车歇铺石磴而上,五里许抵山巅,复傍岩曲折,万仞深壑,一门洞开,斯又为佛图关之锁钥。”“越岭西行为凉风垭,其下二郎关,为秦良玉与奢崇明鏖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