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暗香来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为有暗香来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寒风刺骨,大雪纷飞。 踽踽独行在院子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单调的雪白,我的心,亦如此。 好一段时间,学习的压力让我如同凋零的枯叶,坠入沉默而死寂的泥土。数学的纷繁复杂,英语的枯燥混乱,物理的高深莫测,犹如一个个霹雳,击打在我的天空。我的天空总是乌云密布,两点一线的生活索然无趣,如一潭死水。不分昼夜的学习,却只换来更多的挫折,失败如利剑一次次刺过我的心。 骤然,鼻尖传来一丝冰凉,打碎了我的回忆。猛然惊觉。在不起眼的角落,数枝粉色的梅花,巧笑倩兮,傲然挺立,点缀了苍白的世界。 我静静地凝望着你,疑惑着你的凌寒独放。 大雪砸向大地,砸向你娇弱的身躯。我的怜惜之情油然而生,想为你遮风避雨,可又想知道你是否拥有与寒风残雪斗争的勇气,于是,静观其变。 大雪簌簌地向下落,你娇嫩的花瓣被风雪肆虐,盘曲嶙峋的枝干也如老人躬起的背脊,真担心会被折断。 我的心弦紧绷。 终于,骤雨停歇,阳光透过层层白云,透过蒙蒙白雾,撒在梅树上,树影斑驳。轻风掠过,大树婆娑起舞。诠释了“诗情画意”。 粉色的花朵经过白雪的洗涤,粉妆素裹,雪珠像碎钻停留在花瓣上,又如圣洁的白衣披在枝干上,使每片花瓣都晶莹剔透,分外美丽,每节枝干都焕然一新,更加坚韧。 我凝望着梅花,她好像也对我莞尔相迎,忽然间,我释怀了。学习,虽不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荆棘阻遏我们前行的脚步,但我们要像梅一样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迎接阳光的照耀。想到这里,我不禁轻拭露珠,喃喃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诗简介 诗人是在描写梅花,赞美梅花可贵的品性,而实则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在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像诗人自己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那些人,为国家强盛不畏排挤和打击的那些人。 翻译/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地。 3.知:知道 4.为:因为。 5.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鉴赏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为有暗香来什么时候播
《为有暗香来》预计2023年播。为有暗香来在笔趣阁由于播放权限,需要在腾讯视频看。《为有暗或和香来》是由白云默执导,晌团烂周也、王星越主演的古代其它类电视剧,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深受宴漏观众喜爱。周也待播剧除了关注周也这个大美人本身之外,观众们更加期待是她还有什么作品即将出现,能够带来什么样演技突破,和作品是否足够吸引人都非常重要。据了解,周也还有一些镇埋卖待播剧,像《护心》,《为有暗香来》。《液迹护心》是由她和侯明昊主演,两人CP感拉满,剧中两人会经历各种磨难,最后相爱,又是一个需要经历万千苦难爱情,值得期待。然而《为有暗香来》也杀青了,这部剧是和OO后小鲜肉合作,那么对于这一对CP,观众也同样期待,希望有不一样火花。
为有暗香来的为是什么意思
一、为有暗香来的为的释义:因为。二、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三、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四、出处宋代王安石的《梅花》。扩展资料一、赏析《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二、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而反对者谤议不断,熙宁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的地方,因此写下此诗。三、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