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选择》影评
无法痊愈的伤疤:苏菲的三次讲述
[已注销] 评论 苏菲的抉择 2010-02-04 21:49:11
苏菲的第一次讲述,内容是集中营的苦难和纳粹的罪恶。她不是犹太人,可是仅仅因为她在德国兵的眼皮底下藏了一块火腿,就被送去了奥斯维辛。而她的父亲、丈夫和孩子,都是被纳粹杀害的。斯丁格后来得知,苏菲的男友在研究纳粹史,有志于将那些隐藏的罪行公布于天下。斯丁格认为,作为受害者的苏菲理应帮助男友完成这一工作。可是苏菲的反应却非常抵制,她说:“其实你根本不理解”。
在战后,揭露纳粹的罪行、为犹太人讨回公道,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业。虽然苏菲自己不是犹太人,可是纳粹杀害了她全家,并把她送进了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那么,背负着深仇大恨和苦难记忆的苏菲,为什么对于男友揭露纳粹罪行的努力表现得如此抵制?她能够言说的苦难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难言之隐?
对苦难的言说往往建构了苦难者的自我认同。而在对苦难的言说中,恶的历史性归罪,是无辜者的生活意义的一部分:作为幸存者,他们不仅是个人和家庭遭遇的承受者,更是文明灾难的见证者。通过对纳粹的归罪,他们不仅安抚着自己的回忆和亲人的亡灵,而且参与着历史的判决。然而,苏菲的困境在于,她不是——至少她自认为不是——完全的无辜者。在她的苦难和仇恨背后,隐藏着一块并不无辜的伤疤。
苏菲的第二次讲述,揭露了她难言的伤疤。她的父亲就是一个狂热的纳粹知识分子,生前曾发表过极为残酷的反犹言论。只是因为他是德国的敌国——波兰的大学教授,才不分青红皂白地被杀害了。善良的苏菲并不赞同父亲的反犹立场,然而那毕竟是她崇敬而爱戴的父亲,她曾为父亲打印了反犹文章;在集中营,她私藏着那篇文章,以便向德国军官求情——“我父亲是你们的支持者,我也是,求你放了我吧……”
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处境和经历,苏菲感到自己无法像其他幸存者那样,通过对苦难的言说和对恶行的归罪来构建一种自我的认同。在历史的善与恶面前,苏菲的位置极其尴尬:她不是犹太人,而是遭到纳粹迫害的波兰人;她的父亲既是受害者,又是历史的罪人。在她讲述集中营的苦难时,那篇藏在鞋底的反犹文章总是出现在她的脑海中,提醒着她自己的“罪恶”;当她谴责纳粹时,令她又爱又怕的父亲的形象总是将她的情感复杂化、模糊化,令她的仇恨陷入灰色,失去了黑与白的明晰。她是纳粹的牺牲品,又是纳粹的后代;这种尴尬的身份使得她始终游离于罪人和无辜者之间,挣扎于良心的困境。
在一篇纪念奥斯维辛的文章开头,小枫老师引用了《芳名卡门》的最后一句台词:“请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有罪的人在一边,无辜的人在另一边。”苏菲的困境就在于,在她身上失去了这条清晰的界线。然而,历史的宏大善恶,终究无法掩盖个体的生命纹理,无论存在多么复杂的处境,个人的良知总是知道自己的位置。苏菲从未赞同过父亲的言论,而在集中营向德国军官求情的行为,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得救。苏菲善良的动机,难道不能为她的行为辩护吗?即便不能原谅自己的行为,难道她不能认同自己的良知吗?为什么坚持认为自己并非无辜呢?
为了回答斯丁格,也为了回答我们,苏菲第三次讲述了她的遭遇。而这最后一次讲述也是最为痛苦的:在进入集中营之前,德国人答应释放她的一个孩子,但是强迫她在她的两个孩子中选择一个。如果苏菲拒绝做出如此残酷的选择,那么她的两个孩子都不能幸免于难。情急之下,苏菲选择了挽救她的长子,而把小女孩交给了德国人。就在交出女儿的那一刻,苏菲的灵魂崩溃了:她亲手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了毒气室,而最后,她的儿子也死在了集中营里。如果说良知能够在历史的宏大善恶中挽救出个体的生命纹理,实现最终的自我认同,那么苏菲的良知认同,则在那次残酷的选择中遭到了毁灭。从此,她的生命便如枯叶一般,只剩下绝望的经脉。听完了苏菲最后的讲述,就连斯丁格也放弃了安慰苏菲的努力:尽管他爱得真诚、热烈,可是少不经事的他自知没有能力分担苏菲的生命记忆,这份记忆的担子是如此沉重、可怕,它缄默了苏菲的苦难言说,取消了苏菲的历史归罪——因为无论是言说还是归罪,最终只会让苏菲撞上一个无法再认同的自我,迫使她一再揭开那道无法痊愈的伤疤。
只有苏菲的男友——患有精神病的内森能够拯救她,而这恰恰是因为,内森对生命怀有着远远超出常人的热情,让苏菲的记忆,能够在爱的热度中融化。苏菲和内森的爱,是遗忘和幻想的爱;但是内森的敏感和疯狂,又使得这份爱情格外脆弱,充满着危险。最终,苏菲和内森双双自杀,死在了一起——也许,对于苏菲来说,这已经是她伤痕累累的生命所能够获得的最好结局。
苏菲和内森共度的第一个夜晚,内森为她朗诵了这首艾米丽.狄更斯的小诗;而在影片的最后,这对恋人的朋友斯丁格面对他俩的尸体,再次朗诵了下面几行诗句:
安普尔正在理床
她小心翼翼地等着
命运之神降临
房间里静静的
整齐的床单
松松的枕头
可别让金色的阳光
打扰这宁静的世界
《苏菲的抉择》
电影一开始看到内森在跟苏菲吵架。内森对苏菲说道:“苏菲,我们正在死去。”然后气愤的离开了。我还以为这又是一个相爱的人厌烦了彼此找借口要离开的节奏。看到内森又回来,变得跟吵架那晚不一样了。
他跟苏菲穿着奇装异服在房间娱乐。邀请斯丁哥一起去玩耍。三人开心笑容。尽情聊天,聊梦想。有谁知道笑容的背后掩藏了多大的痛苦。从苏菲说:“能活着就好。”我们能看出这个女人一定经历很多事。但事实就这样。
苏菲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她爱的父亲,母亲,丈夫,孩子。但战争把这一切都给摧毁了。她父亲,丈夫给纳粹给杀害了。这已经让她承受不了。但最残酷的是她两个孩子,她被逼只能选一个存活。这是逼一个母亲做最残酷的事。她女儿被抱走那瞬间的哭声。让她永生都难以忘记。她自己也在集中营经历各种磨难。见过各种残酷的事。支撑她活着唯一的理由就是她的儿子。经历过死神的洗礼好不容易活下来了。但她却没有勇气存活了。她所有的亲人都死去了。还有内心深处存在一个难以说出口的秘密。这让心灵受到折磨。她选择了自杀。但最终救活了。
苏菲带着重创心灵来到美国。在那里遇到了犹太人内森。之前就觉得内森有点奇怪。好的时候,挺好的,快乐,真诚,大方……。但有时突然脾气暴躁,老是怀疑苏菲的真诚与忠贞。性情完全变样。后来才知道他患有间歇性精神病。
他并不是哈佛大学毕业生物专业的高材生,他也不在制药公司上班。学历职业都是伪造。只是来掩饰他的行为。他不敢对苏菲说出真相。苏菲也不敢对他说出过往。苏菲用谎言来掩盖她的过往。她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只能用假象来欺骗自己。
苏菲的父亲与丈夫是纳粹狂热崇拜者。他们认为人类有优等的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杀光犹太人。他还经常发表演讲。尽管苏菲并不认同父亲。但她在集中营拿出他父亲的反犹太人演讲稿给纳粹看,并说她是效忠纳粹……。希望能换得她与儿子的平安。这些秘密一直深藏在苏菲内心深处。她不敢说出事实。
苏菲与内森两人其实依靠彼此来拯救彼此的灵魂。如果没有了彼此,或许谁都活不下去。她们内心都太痛苦了。
在最后一幕,她与内森服毒依偎死在彼此的怀里。斯丁哥朗读她们最初念的狄更斯的诗。那个场景让人忧伤,悲哀。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结束她们痛苦吧。
以前看报道说:很多集中营里幸存者出来后都患有精神病。在那么艰苦的日子都没垮掉。最后出来了却选择自杀。很多人不是死于身体上的折磨。而是死于精神上的折磨。
那段灰色过往是它们难于磨灭的记忆。时时刻刻提醒它们经历的哪些残酷的事实。这是最可怕的折磨。
电影《不要回头》讲述的是什么意思?我有点看不懂!
影片讲述了一个作家和两个孩子之间的心理故事。珍妮(苏菲·玛索饰)是居住在法国的一名美女作家,她和丈夫迪奥(Andrea Di Stefano 饰)共同经营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但是近一段时间,珍妮却感到令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客户的要求让她无法随心所欲写作,渐渐地珍妮发现周遭的一切开始发生变化,房间、丈夫、儿女甚至她自己的容貌都让人倍感陌生。珍妮的歇斯底里使家中的欢乐荡然无存,她和丈夫的婚姻也走到尽头。某天,珍妮的容貌完全发生改变,变成了一个拥有一头黑发、大眼明眸的异域风情女子(莫妮卡·贝鲁奇饰)。她偶然在母亲的住所看到一张相片,于是启程前往意大利,寻找自己真正的本源归宿。剧集评价:影片在叙事上的刻意迷乱,如果用正常的手法讲述并不复杂,但德凡显然不甘心如此保守简略。影片中有十几分钟,让娜的脸一半是苏菲,一半是莫妮卡,两个美女的面部特征生硬地拼贴在一张脸上,变得怪异且丑陋。 这种完全不符合常理的造型,外人却毫不惊讶女主角的变化,人物和环境的一再变幻,已经模糊了真实和想象的界限。影片的最大卖点是两位欧洲美女的“对决”。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让娜变脸的过程,通过3D技术对脸部特征的重构,眼部和鼻梁的精妙化妆,让观众们见识了电影史上最完整最细致的“变脸魔术”。
电影,不要回头结局是讲述的什么?
《不要回头》影片讲述了一个作家和两个孩子之间的心理故事。珍妮(苏菲·玛索饰)是居住在法国的一名美女作家,她和丈夫迪奥(Andrea Di Stefano 饰)共同经营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但是近一段时间,珍妮却感到令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客户的要求让她无法随心所欲写作,渐渐地珍妮发现周遭的一切开始发生变化,房间、丈夫、儿女甚至她自己的容貌都让人倍感陌生。不要回头评价:开拍之初,玛丽娜自问是否有能力指导拥有如此多经验和名望的演员,而交流过程中,她立即在两位女演员身上找到一种尊重和乐于倾听的意愿,这让她很有安全感。问及这两位欧洲美女的魅力从何而来,同样身为女人的导演玛丽娜评价说,这源于她们内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