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长一共有几部
介绍《王保长》是由著名话剧作家贾平凹创作的一部三部曲话剧,分别为《王保长》、《王保长之死》及《王保长之复仇》。《王保长》描写了一个贫苦农民的故事,他是一个勤劳的农民,受封为王保长,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贫苦出身,他以自己的英勇和勤劳,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最终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英雄。《王保长之死》讲述了王保长死后,他的儿子为了复仇而继承父亲的遗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最终把父亲的仇人绳之于法。《王保长之复仇》讲述了王保长之子完成复仇后,他发现自己的父亲曾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他自豪地把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并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总之,《王保长》是一部优秀的话剧,它通过讲述一个英勇的贫苦农民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忠诚、自强不息的精神,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王保长的来历是什么?
是保甲连坐制度的产物,相对于现代来说,相当于村委会或居委会主任。王保长原名王耀祖。原版王保长是一个反派,但用现在的眼光看,王保长就是一个基层的公务员,他为了生存必须去‘抓壮丁’,但他又总觉得该做点好事。所以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原著里‘坏到骨子里’的王保长在新篇中摇身变成了一个阿Q式的人物。【王保长简介】民国时期,四川省筠连县现当地人称龙镇的龙镇乡,其第十一保的保长名叫王志鹏。王志鹏生于1924年,长大后身材高大,但因少年出过天花,脸上不幸留下了几颗麻子,所以人称“王麻子”。这与《抓壮丁》中的王保长形象极为相似,电影人物王保长也被称为“王麻子”。王麻子长大后不务正业,经常调戏过路妇女,连他的老婆也是其从云南抢回来的。1942年,龙塘正式建乡,王麻子便到乡公所当上了乡丁;1944年初,他当上第十一保的保长。龙镇王保长曾经受到批斗,上世纪70年代末他才恢复正常人的生活,直到1993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