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和父母渐行渐远?
主要是因为父母总是作出“无关回应”
“无关回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对话时得不到自己期待的回应。
孩子跟你倾诉,你却否定他的痛苦;孩子分享快乐,你却见不得他闲着;孩子想被安慰,你却总是习惯说教…若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回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存在焦虑——个体察觉到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面临威胁时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感体验。
如果跟父母交流总是会产生心理不适感,出于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我们对父母丧失分享欲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为什么我们会与父母渐行渐远?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位母亲留给孩子们最后的影像,在监控视频里,母亲一个人坐在门槛上发呆抹泪。
整整几分钟的时间,她一句话都没说。而在那几分钟后,她躺下就再也没有起来。

她一个人孤独地离开了,没有给这个世界,给爱着她的孩子们留下只言片语,就走了。
这看起来很心酸的画面,却的确在很多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老人身上,反复地发生着。
1.你什么时候,发现他们老了

《你好生活》里,倪萍问尼格买提:”你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父母老了的?“
尼格买提努力地一边控制自己的情绪,一边说:”大概就是我坐在车里往回赶,而妈妈在做手术的时候。“
我们有好多的心愿,想要去征服星辰大海,想要去看更广阔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而他们,只希望我们健康平安。
曾经,我们也都天真地以为,父母永远都会像我们当初离开的时候一样的健康,所以,我们才敢忙于自己的工作。

可是,他们是会老的,以我们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着,他们的脊背,早就不如当年挺拔。
他们总是逞强的说自己什么都不需要,总是告诉我们一切都不用我们担心,他们只是不希望成为我们的负担。
当后来我们已经变得家喻户晓,已经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有些人,却永远停留在了当初的某个日子里。
而那时候,即使等到我们回头再想起他们的时候,你发出的那句话,也永远得不到任何回答了。
2.我们之间,为什么有隔阂?

好像越长大, 就越觉得自己有些事情越来越看不明白,有些关系,越来越处理不好了。
李冰冰曾经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她收到了父亲的短信,父亲告诉她,姥姥已经过世,他们只剩下孩子可以依靠了。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相爱的亲人之间,会产生隔阂,明明双方都在努力向对方奔去。

可是,我们之间就是变得越来越客套,越来越沉默,甚至哪怕在一个空间里,都可以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
这不应该是我们想要的相处状态,可是,我们的确就是这么做的。直到多年后,某人离开,才将这段关系画上休止符。
然后开始后悔,为什么当初我没有对你好一点?为什么没来得及和你多说两句,再听听你的唠叨。
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无济于事。离开的人不会因为呼唤就回归,哪怕再怎么思念,过去的也回不来了。
3.我梦见你了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在床上躺着,突然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
这把他的子女吓坏了,赶忙跑过去问老人到底梦到了什么?老人说,他梦到妈妈了,妈妈说,不要他了。
老人哭得很委屈,眼里都是泪,甚至开始抽泣。子女只能抱紧床上的老人,轻轻拍打他的后背安慰他的情绪。
他已经那么大了,却还是会在梦到妈妈的时候哭泣。因为,在母亲的面前,他永远都只是个孩子。

后来,人们总说:”当我的日子里没有你的时候,我开始变得嗜睡。他们觉得我只是喜欢睡觉,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想你了。“
因为你来不了我的时间,所以,我去梦里找你。牵着你的手,像小时候那样,跟在你的身后,踩着你的影子。
你还是会对我唠叨,还是会给我甜甜的糖果,会期待我会有怎么样的未来。这是我对你,最后的念想了。
4.珍惜,他还在的时光

时间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过得要快得多,所以,人们总是长大之后,才教别人要学会珍惜。
因为,当你失去了什么的时候,是你无论用什么,都弥补不了的痛,希望你不要经历那种痛。
至少在他还在的时候,握紧那双手,别弄丢了。他们不是超人,也没有魔法,他们和所有的人一样,会变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