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董计升被章邱县境内的雪山寺主请去住持寺庙,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去世。临死遗言,立弟子顾明心为九宫教主。顾明心死后,教主之位虚悬。从此,天地门教各支自成系统,各自活动。
董计升主张教内平等,反对教权世袭。他生前与死后的尊号──董老师或董老师傅,较少偶像崇拜的色彩,更多的是充满了乡土社会的温情。在他的影响下,教内没有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他还规定天地门教传贤不传子,没有在教内实行教权世袭制。顾明心死后,八支虽互不统属、各自发展,但各支传人仍恪守祖训,传贤不传子,此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天地门教也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以真空家乡为理想境界,以弥勒佛与龙华三会为信仰核心。自创立时起,就表现出一种极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政治倾向。清时天地门教从未参与过任何一次农民暴动或农民起义,对封建官府逆来顺受,自甘屈辱,正是其政治倾向使然。
天地门教的教义思想,完全靠历代传人口传心授,少有成形的经卷传世。流传于世的主要是各种劝善歌词。
天地门教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家居火宅的世俗百姓,他们加入天地门教后,按照董计升所授各自方位,走乡串户,以唱念歌词形式,劝人为善行好,传播天地门教。另一种是以寺庙为中心,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
天地门教的宗教活动主要有5种:朝拜圣地,举办圣会,烧香磕头与跪一炷香,念经派功,养生送死等等。
此外,怜老惜贫、扶助孤苦,也是天地门教经常做的福利工作。这种乡里互助的遗风至今犹存,大概这也是天地门教在民间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传承发展天地门教问世300多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人民政府取缔会道门运动中,天地门教被勒令停止活动。此后,天地门教仍然在民间秘密流传,其各个分支在各地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分支严格遵循董计升规定的“劝人为善行好”宗旨,在乡村社会继续发挥着寄托农民宗教情感、平衡社会矛盾的社会功能;有的分支则背弃祖训,走上对抗人民政府的道路,成为乡村社会稳定的破坏力量。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隐藏在乡村社会的地下势力依然没有停止活动,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示,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