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老街实景图
旗山地区原为西拉雅族支族马卡道族“大杰巅社”(Taburian)的所在地,后来相传于清康熙末年时住于凤山的漳州垦民从福建汀州招募佃人到此向大杰巅社人租耕土地,而由于他们在此搭建竹寮并种植番薯,这里便有了“蕃薯寮/藔”之称。蕃薯寮位于罗汉门地区的罗汉外门,之后在汉人居民日增的情况下,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左右发展成蕃薯寮“庄”,最晚到了嘉庆十二年(1807年)左右就更进一步发展成蕃薯寮“街”。进入日据时期后,在蕃薯藔厅厅长石桥亨于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4月14日提出街路改正的训示后,当地的街道开始改变成棋盘式布局,而“亭仔脚”建筑型式也逐渐在街道上出现。而在这之后,邻近溪边的清代旧街逐渐没落,核心移到“本通”(今中山路)。而位于中山路上的巴洛克式街屋(台湾牌楼厝),则是在大正十四年至昭和五年(1925年-1930年)之间由街长陈顺和等人所倡建,原本这一带为军事用地,经协调后北段拨出原练兵场660多坪建地,南段拨出原营房500多坪建地,最后建了共19间洋楼,每间宽1丈5尺,此外还装设有自来水。
二次大战后,在1976年(1976年)5月拓宽了延平一路后,中山路的繁荣地位便被取代,不过仍保有许多小型零售与餐饮店。而中山路一直保持其5米的宽度到1981年(1981年)后,于该年9月进行拓宽工程,将宽度拓宽到9米,由于街道上仍保有许多文化资产,在文化观光发展之后成为观光景点,假日时常有许多观光客前往。
建筑巴洛克式街屋的主体是砖木结构的斜顶楼房,而正立面则多用钢筋混拟土梁与砖头造成。此外外墙会施以洗石子工法,配合清水砖或磁砖做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