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有哪些亮点和记忆点?
傅仪作为皇帝的命运在时代的巨变中起起落落,这已经是注定的了。对于我来说,记忆最深的片段无疑是这种命运的变迁与傅仪个人情感和期望产生巨大落差甚至分裂的片段。与奶妈的分离傅仪会哭,额娘去世傅仪却被困在宫中,无奈之下只能爬上屋顶,最后被庄士敦老师拦下来的时候却也没有歇斯底里的痛苦。也许这个时候傅仪才开始意识到他并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并且开始有些接受了。回到满洲做皇帝之后,妃子离他而去,皇后与司机发生关系,在他向盟国讲述满洲与日本帝国的政治关系时,在座的人一一离去,剩下傅仪呆站在桌子面前。日本投降后,傅仪被抓到看管所。跟着的仆人一次忘记给他挤牙膏,溥仪面露怒色,仆人的表情里夹杂着一丝不耐烦,虽然最终给傅仪挤上。操场上仆人说“你以为我还是你的仆人?”最后当傅仪再次走进故宫,拾阶而上,这里曾经属于他,现在已经不属于他了。他进入宫殿,坐在宝座上微笑着。像微笑着向过去的一切告别。应该从开头到结尾 ,印象 都很深, 1950年的冬天,清王朝废帝溥,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英若诚饰)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 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故事的最后,我觉得他是幸福的,结束 了他跌宕,而又漫长的一生
如何评价电影罗马?剧中有哪些记忆点?
《罗马》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关于爱情的影片,让人深刻的记忆点是海滩那场逐浪施救戏,闪烁着无比动人的魔力,也是最戳人心扉的时刻。影片《罗马》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新作,也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呼声最高的作品之一。阿方索·卡隆和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及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通天塔》《鸟人》《荒野猎人》)被誉为“墨西哥电影三杰”。电影讲述的故事并不出奇,无论是中产夫妻的婚变,还是女仆男友的始乱终弃,其实作为故事本身都有些粗糙和俗套。但卡隆却能在其中捕捉到无比丰沛的生活质感,那些娓娓道来的往日图景是那么生动而流畅,而导演出神入化的运镜和调度,把整部电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罗马》仿佛是从阿方索·卡隆的记忆里直接移植出来的,冷静克制的画面却饱含着对于旧日时光的怀念和伤感,又带着对残酷现实的刻意规避和淡化。我们仿佛进入了导演的冥想盆,完全浸入式地感受着这个家庭的每一次悲欢离合。全片都是黑白色调,既象征过去的记忆,也能凸显情绪的纯粹性,更能提升画面在细微处的敏锐表现力,毕竟人家用的可是6K数码65mm的摄像机。所以在观影途中,好几次你可能会停下来想截图保存,细细欣赏构图和情绪的美感,这样的美感既有对比带来的冲突和戏剧性变化,也有人物本身散发出来的哀思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