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期信用显现晋商文化典范》《山西日报》2004年12月7日(独立)
2.《鸦片与近代开栅》《山西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合作)
3.《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三个突破 》《山西日报》2005年11月8日C1版(合作)
4.《民间文化与区域社会历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0-3 (独立)
5.《毛泽东的文化实践思想与乡村社会改造》《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2 (独立)
6.《1941-1949年的山西冬学与社会》《社会科学战线》2008-2 (独立)
7.《明清时期文峪河流域的社会状况与环境变迁--以山西交城县为中心的方志解读》《中国地方志》2007-7(独立)
8.《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再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7 (独立)
9.《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冬学运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独立)
10.《古村落保护与历史文化关怀》《不可再生的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独立)
11.《罂粟种植与清末山西农民生计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1-12(合作)
参编著作《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行龙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科研项目1.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 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优秀创新项目(参与)
2.集体化时期农村技术发展与乡村社会化变迁——晋水流域为中心的“田野与社会”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主持)
3.明清以来山西省交城县“皮毛业”发展状况研究 山西大学校人文社科基金(主持)
4.晋蒙“粮油故道”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与)
5.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档案资料搜集、整理与出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参与)
参加会议1.“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暨纪念乔志强先生诞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
2.“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
获奖情况1.论文《民间文化与区域社会历史研究》获山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
2.论文《罂粟种植与清末山西农民生计问题研究》获山西省2012年百部篇三等奖。
3.论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互助与国家扶助措施研究》获山西省2016年百部篇二等奖、获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1]
所授课程1.区域社会史导论(专业必修,国家级精品课程集体,2004-2009)2.华北农村变迁史(历史学专业选修,2004-2005)3.山西根据地社会史(历史学专业选修,2006-2008)4.社会史研究专题(历史学专业必修集体,2009)5.中国史专题(研究生必修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