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50、60、70、80、90、00年代都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些时代的人都取些什么名字?
30年代,日本侵华,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抗日战争爆发。
40年代,日本投降,解放战争,49年建国。
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抗美援朝。
60年代,上山下乡,文革开始。
70年代,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方针确立。
80年代,改革初期,各种探索。
90年代,改革发展期,经济的告诉发达,促进政治体制进行变革。
00年代,改革调整期,近30年的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是经济告诉发展,同时伴随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不足日益明显。
30年代时候,以保家卫国为主题的名字比较多,比如雪豹里的周卫国。
40年代,类似。
50年代,爱国、援朝、国珍等等,基本围绕着国家起名字。
60年代,以红为中心的名字比较多了。
70年代,同60年代。
80年代,个性开始彰显。
90年代,名字中,个性凸显。
00年代,不用说,子、一、轩等字眼进入名字行列,貌似这些古文化中的字眼,能够体现出一种文化气息。
中国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往往带了一种希望的意思,比方说凌宇,恐怕是父母希望孩子有凌云之志;比方说佳璇,美玉的意思;比方说一帆,取义一帆风顺。在不同时代,名字当然有时代的烙印。
50 60 70 80 90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之类的
友谊洗衣机 飞鸽自行车 双喜乒乓球拍 梅花手表 梅花电视机 熊猫无线电 永久自行车 凤凰自行车 缝纫机 红梅味精 菊花电视 燕舞录音机 派丽洗发精 霞飞化妆品 友谊雪花膏 样板戏 康齿灵牙膏 果子露 鱼松肉松 小淘气 汽水糖 变形金刚 阿童木 舒克贝塔 神勇小白鼠 霹雳贝贝 老龙口白酒 杏花村白酒 联营百货 副食商场 粮票 粮本 油票 布票 幸福洗衣机 瓢鞋 娇衫 老人头皮鞋 蝙蝠衫 喇叭裤 大波浪头型 苏红 邓丽君 严顺开 济公 新白娘子传奇 戏说乾隆 古惑仔 杰克逊 贴纸 小霸王游戏机 小霸王学习机 街霸 魂斗罗 超级玛丽 跳房子 甩鞋 丢沙包 气枪 蝈蝈 蛐蛐 滚铁圈 丹霞方便面 小豆冰棍 奶油雪糕 冰砖 克塞帽 ……
80.90年代最流行的歌曲有哪些?
80年代的
刘文正的《三月里的小雨》,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流连》,《故乡的云》《故乡的云》,费玉清的《梦驼铃》、《一剪梅》,苏芮的《一样的月光》、《酒干倘卖无》,齐豫的《橄榄树》,林淑蓉的《昨夜星辰》,甜女杨林的《玻璃心》,齐秦的《狼》、《冬雨》,凤飞飞的《午夜的街头》,浪子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张洪量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姜育恒的《再回首》、《驿动的心》,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湾》,创作歌手庾澄庆的《让我一次爱个够》,潘越云的《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陈淑桦的《梦醒时分》,赵传的《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郑智化的《水手》,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钟镇涛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伊能静的《我是猫》,“小虎队”演唱的《青苹果乐园》等等……
90年代
《跟着感觉走》
《黄土高坡》
《辣妹子》
《我想有个家》
《我的1997》
《恋曲1990》
《一路上有你》
《吻别》
《亲亲我的宝贝》
《站在高岗上》
《山不转水转》
《星星点灯》
《懂你》
《中华民谣》
《苦乐年华》
《我热爱的故乡》
60~90年代都流行什么?
80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洋溢着阅读激情的阅读饥渴时代。在大众阅读领域,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痴迷”阅读现象:男性读武侠,女性读言情。武侠的代表是金庸与古龙,言情的代表是琼瑶、亦舒。
同时,80年代的纯文学与流行文学其实分得不是很清楚,很多严肃文学如同流行文学一样流行。改革文学、伤痕文学,王蒙、刘心武的作品,都很流行。三毛也成为了80年代最热的文化明星之一。
在80年代那样一种启蒙的氛围和语境当中,思想文化著作、尤其是哲学理论书成为一时之时髦。美学热,李泽厚的著作,萨特、尼采,包括80年代后期流行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成为当时的流行读物。90年代:物质阅读流行 上世纪90年代,中外名著、言情、武侠类小说依然盛行,外国文学阅读已向时尚化转变,财经、应用类图书开始受到出版界注意,科幻渐成新宠。
从80年代后期开始热起来的王朔小说,到90年代达到最热;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先锋文学,到90年代居然成为了一种时尚符号;市民化书写、市民审美趣味占据了文坛的广阔领域,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刊和出版业走向。名人传记广为出现,赵忠祥、庄则栋、倪萍等成为时代之偶像,《废都》的广为流传似也象征着人文精神的崩塌。20世纪:商业成为主导 新世纪的阅读看起来纷乱繁杂,青春、言情、财经、励志、名人、小资、卡通、网络、魔幻、玄幻、盗墓、穿越、漫画热蹿升,其实还是有迹可循。 首先,这是一个商业图书爆炸性膨胀的年代,商业成为主导文化,企业家取代80年代的哲学家、90年代的文化明星,成为时代的偶像。同时,新世纪成了80后年轻人文化主导的社会。韩寒、郭敬明等一批青春写手的崛起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重大文化现象。一种全新的青春心理体验、或者全然架空的想像写作,取代了原来的社会现实描写。20世纪70年代结婚很流行“凑份子” 江小平(54岁):那个时候,普通人的工资一般是30—50元之间。结婚总体上花费不是很多。我结婚一共才花600元,这在当时来说就不是小数目了。其中400元是婆婆家出的,200元是我母亲送的,反正大家都是“工人阶层”,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也挺开心的。这600元,打个衣柜花80元,打个床花80元,买个缝纫机花120元,还买了一块梅花牌手表。 另外,我还做了两身结婚穿的衣服。到照相馆拍结婚照还是那种手工上色的,因为是熟人,还没要钱。 当时送的东西还挺有意思的,也符合当时的时代特性。单位同志结婚就很流行“凑份子”.单位里一个班组或一个科室里有同事结婚,大家集体凑钱给他买东西,作为大家参加婚礼的随礼。一般都是每人出2—3元,买的东西都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有镜子、床单、枕巾、被面、暖壶、脸盆什么的。也有随钱的,普通朋友同事就随5元,亲属、亲密的朋友也有随10元、20元的。别小看这5元钱,因为那时候工资才三四十元,也就是说这5元能占到月收入的10%以上了。按现在月入一千元计算,当时这5元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二百元了,所以不是小数目。 江女士还给记者看了一份很有意思的礼单:枕巾8对、枕套10对、床单3个、褥单3个、镜子2个、高压锅2个、普通蒸锅3个、小锅1个、脸盆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