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脚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黄梅戏的优秀剧目: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和《玉堂春》、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玉堂春》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等。
黄梅戏经典有哪些?
1、《天仙配》《天仙配》无疑是大家最熟悉的黄梅戏曲目,在任何一个黄梅戏大全中都能看见它的身影,是当年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该剧获得第一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被评为建国50周年经典剧目,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女驸马》《女驸马》是黄梅戏经典选段之一,讲述了冯素珍与李兆廷自幼相爱,婚后由于家境败落,继母逼退婚,素珍被迫进京应试,中状元,被招驸马,洞房之夜实情相告与公主,帝赦免之罪,冯李终成眷属的故事。3、《罗帕记》《罗帕记》是黄梅戏经典曲目之一,与《天仙配》、《女驸马》并称黄梅戏三绝,故事中王科举进京赶考,家人江雄偷来王夫人金丝罗帕,赶考途中在客店诬陷夫人与自己有染。王科举闻之大怒,将夫人陈塞君休出家门,陈塞君路途生子,被好心店家收留,十余年后,陈塞君之子金龙与王科举同中状元,结为兄弟,王科举与金龙母亲相见,真相大白,全家终得团圆。4、《打猪草》《打猪草》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农作物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其中的“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这个黄梅戏经典唱段,在封建礼教统治森严的情况下,男女青年这种自由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义。5、《夫妻观灯》《夫妻观灯》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说的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家住安庆怀宁大桥头镇的王小六夫妻和众邻居上街看花灯,只见人山人海,花灯各异,龙灯、狮子灯、螃蟹灯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在看灯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小插曲,夫妻二人看完花灯之后,兴高采烈的回家去了,整个戏欢歌载舞,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情趣。
比较经典的黄梅戏有哪些??除了对花,女驸马,夫妻观灯,天仙配
韩再芬作品: 电影:《香魂》《生死擂》《徽商情缘》 电视剧:《郑小姣》《天仙配》《女驸马》《孟丽君》《桂小姐选郎》《龙凤奇缘》《桃花扇》《李师师与宋徽宗》《彩云坪》《挑花女》《小辞店》《秋》《潘张玉良》 舞台剧:《西施》《血狐帕》《孔雀东南飞》《女驸马》《郑小姣》《莫愁女》 CD:黄梅飘香的季节 还有网络收集及自己录制的韩再芬晚会表演专辑以及采访。 马兰作品: 影视剧:《严凤英》《龙女》《劈棺惊梦》《遥指杏花村》《西厢记》 舞台剧:《红楼梦》《女驸马》《无事生非》《秋千架》《女驸马、天仙配》(音配像) 《红楼梦》共三个版本。 CD:黄梅经典 还有网络收集一些唱段,还有自己录的一些。DVD的有七八个了吧。 马兰有采访、唱段等有自制DVD。 严凤英作品: 电影:《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夫妻观灯》 专题片:《坠入凡间的精灵》《妇唱夫随》等 孙娟作品: 舞台剧:《春江月》《桃李无言》 电视剧:《花田错》《李清照》 孙娟个人DVD卡拉OK 郭宵珍作品: 舞台剧:《春江月》《荞麦记》 电视剧:《祝福》《黄山情》 周源源作品: 舞台剧:《半边月》《风雨丽人行》《小辞店》 电视剧:《平湖秋月》 周源源CD二十一世纪黄梅戏经典 杨俊作品: 电影:《血泪恩仇录》《孟姜女》《貂婵》 赵媛媛作品: 舞台剧:《孔雀东南飞》《桃花女》《柳暗花明》《卖油郎与花魁女》 电影:《山乡情悠悠》 吴亚玲作品: 舞台剧:《梁祝》《红丝错》《墙头马上》《游春、葬花》 电视剧:《春》 黄梅仙子专辑 李文作品: 舞台剧:《啼笑姻缘》《戏牡丹、打猪草》《扫花堂、戏牡丹》 《长恨歌》 吴亚玲作品: 舞台剧:《梁祝》《红丝错》《墙头马上》《游春、葬花》 电视剧:《春》 黄梅仙子专辑 省黄经典: 1、天仙配(严凤英)2VCD 2、女驸马(韩再芬)4VCD 3、三请樊梨花(孙娟、汪小铎、蒋建国)2VCD 4、游龙戏凤(周珊、何云)2VCD 5、双玉蝉(李文、梅院军)3VCD 6、姐妹易嫁(周珊、徐君、茆建琳)2VCD 7、孟姜女(李文、刘华)2VCD 8、孝子冤(余顺、梅院军)2VCD 9、打金枝(吴亚玲、蒋建国、黄新德)2VCD 10、清风亭(黄新德、胡玉洁)2VCD 11、秦香莲(吴亚玲、刘华、董成)3VCD 12、哑女告状(吴亚玲、蒋建国、何云)3VCD 13、罗帕记(黄新德、吴亚玲)3VCD 14、胭脂(余顺、刘华)3VCD 15、乔太守巧点鸳鸯谱(黄新德、何云、梅院军)3VCD 16、红楼梦(何云、魏蓓蓓)3VCD 17、李文专辑--仙女的传说1VCD 18、兰桥汲水、玩会跳船、打豆腐、挡轿2VCD (孙娟、汪小铎、王娟、张小威、程小君;王淮、吴凤霞、何云、琚翔、陈丹、王成) 19、做文章、补背褡、春香闹香2VCD (潘雪萍、周珊、何文顺、凌夏、袁伟、琚翔、潘雪萍) 20、黄梅戏精华选段卡拉OK 2VCD 省黄最近四大剧目: 《霸王别姬》 《雷雨》 《逆火》 《知心村官》 其它名家: 《喜荣归、挑女婿》(台湾公共电视台录制)这个感觉不错,比央视放的那个好! 《皇帝告状》(汪静、潘文革) 《贞娘怨》(张小萍、潘文革) 《玉堂春》 《朱门玉碎》(丁同) 《公主与皇帝》(满玲玲、马自俊) 《青铜之恋》 《半把剪刀》(汪静) 《蔡鸣凤辞店》(满玲玲、马自俊) 《双下山》(余顺、王娟) 《母老虎上轿》(李龙斌、陈小芳) 《七仙女与董咏》(汪静) 《啼笑姻缘》 《杨门女将》(胡静) 《鸳鸯配)(徐君) 《女驸马》(周莉)这个也不错,周莉演得别有一番滋味! 《二月》 《御河桥》(李萍) 《巧妹与憨哥》(徐君、刘华) 《渔网会母》(周珊、钱涛) 《金玉奴》(何云) 《游园惊梦、灵姑戏虎》(何云、梅院军) 《黄梅戏名家荟萃》(中国第一届艺术节晚会片断) CD 《中国戏曲名家唱段珍藏版》 《女驸马》(吴亚玲、周源源) 《周源源二十一世纪黄梅经典》 《天仙配》(严凤英)
黄梅戏有哪些经典曲目
黄梅戏的经典曲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孟丽君》《夫妻观灯》等。1、《天仙配》是中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原作是民间流传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庆市文化馆的班友书第一次改编。班友书的改编把民间冗长的本子改为七场,改七仙女受命下凡为主动下凡,改董永书生为劳动人民,改傅员外傅善人为恶霸地主,总之删繁就简,形成了《天仙配》本子的基本框架。2、《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说的是湖北襄阳道台之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冯素贞与李兆廷自幼相爱,婚后由于家境败落,继母逼退婚。素贞被迫进京应试,中状元,被招驸马,洞房之夜实情相告与公主,帝赦免之罪,冯李终成眷属。3、《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歌颂,对西王母所代表的封建家长的批判,以及对金牛正直善良品格的赞赏。该片将这些用黄梅戏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具有感染力,尤其是片中人物扮相俊美,唱腔华丽,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使影片内容更加丰富。4、《孟丽君》孟丽君是清代杭州才女陈端生长篇弹词《再生缘》笔下的女主人的名字。陈端生的原著《再生缘》是行文潇洒、语言风趣、风采卓绝的一部传奇弹词,也是祖国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中的光辉典籍,与古典名著《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遗憾的却是一部未完之作。5、《夫妻观灯》说的是元宵佳节,青年农民王小六带着他的妻子进城看灯。城里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各色各样的灯——龙灯、狮子灯、螃蟹灯——来来往往。一批一批的走过去。夫妻二人看完花灯之后。兴高采烈的回家去了。整个戏欢歌载舞,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情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黄梅戏
黄梅戏的代表作有哪些?
代表作品:《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安徽省在20世纪50年代将这一剧种正式定名为黄梅戏。黄梅戏简介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青阳腔、徽调、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20世纪50年代,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9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申报的黄梅戏经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