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实用的《时评写作十讲》
《中国青年报》编辑、著名时评人曹林先生的《时评写作十讲》,虽然是一本学习写作时评的书,仔细读了受益匪浅。不光是时评写作者,就是对于普通的学习写作者来说也是非常有实际作用的。
关于时评写作的这十讲,从评论知识的储备开始讲起,结合了评论的附加值、表达效率、评论的选题、角度、到评论的观点与判断,接下来的评论的思维、逻辑和理性以及评论伦理和对中国新闻评论的教育批判等。文章一气呵成,这本书堪称是教科书教材,但不是传授给我们死板的教条,而是激发读者的思想活力。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写作者,也从书中归类了几个实用方法。
一 ,多读书。
一个好的评论都是厚积薄发的产物,自己的评论水平还要看自己平时的积累。平时读书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多积累关于评论的问题。也只有多读书才能养成自己的评论敏感。
二,多写作。
平常要多写,多练笔,写得越多养成了写作习惯后,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当心中对一个事情有想法的时候就把它写出来,看到一条新闻有表达冲动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好写出来。不要偷懒只是想想,让想法稍纵即逝,不要怕写,写多了写顺了,养成了表达的习惯,掌握了写作的技巧文章就会越写越顺、越写越好的。多写作,既能训练自己的思维,又能提升你的语言能力。
通过多进行写作训练,写多了写顺了就会形成自己的写作语感。要突破自己写作的心里障碍。坐而论道,学生永远学不好评论。要积累自己评论的分寸感,就像许多人赞赏的那种评论:公允而不中庸,执著而不自负,包容而不无原则,成熟而不圆滑,符合常理但不流于浅薄,智慧而非要耍小聪明,幽默而不滑稽,深刻而不苛刻,感性而非情绪化,激情而非滥情,谨慎而不保守,冷静而不冷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情理、法理、逻辑上恰到好处的调和,这就是评论的分寸。
三,多看新闻。
首先,通过日常的关注,培养自己的时代感,对你身处的这个时代有基本的认知。其次,关注时事新闻,培养自己的评论思维。再次,关注时事新闻,可以培养自己的时事联系感。
四,怎样将理论应用到评论中。
有两个原则可以将理论运用于时评中,其一,最好不要照搬概念,而要在理解和掌握后用自己的语言将理论表达出来,明白易懂,没有术语,也没有复杂的长句和从句之类;其二,要使用理论工具去分析,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和炫耀。
五,培养积累资料的习惯。
要有积累资料的好习惯,可以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随身将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将从书上看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记下来。电脑桌面上也永远有一个保存资料的文档,在上网的时候看到有意思的信息和有价值的数据保存下来备用,并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文件夹内包含有用的数字、西方公共政策、科学发现、以及评论经常涉及的一些评论话题的资料等等。将这些资料收集起来方便参考。
还应该建立专门的网言网语资料库,网友那些短小精悍的一句话评论,作为资料使用到评论中,能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六,对初学者的几个忠告。
每天将自己的稿件和其他作者尤其是优秀作者的同题评论进行对比,认识到不足,学习优秀作者的写法和思想。
少与人争鸣,因为争鸣是浪费时间,大多数争鸣是各说各话,缺乏高质量的思想交锋。
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和信息。读书要记笔记,不要以为在书上画了,那画了的东西就会成为自己的,只有记下来,并一边记录一边与时事结合着思考,它才能成为自己的活思想。否则,看过的书基本上等于没看。
这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时事评论写作指南,遇到这本书像是在写作的黑夜里亮起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时评写作十讲
哈耶克在他的著作中论述到“传统是应当受到尊重的,因为我们无法按照自己的理性建构未来,只有从以往的传统中演化历史。”,曹林先生在他的作品中也提到了评论的知识准备需要我们阅读书籍文献。同时还需要对新闻时事保持关注、充分理解理论并将之运用到评论中。
为什么要对时事保持关注呢?曹林先生给出了三点理由:更好地融入这个时代;培养评论思维;增强时事联系感。而提出“并理论运用到评论中”则是因为作者注意到现在部分评论员因为对理论理解不够,出现了简单引用,生硬嫁接,晦涩难懂,理论没有与时事紧密结合的情况。所以,作者认为应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表达出理论,运用理论分析时事。
作者对于附加值的理解是“附加在新闻报道上面的值即超越新闻已预设的判断和已包含的信息用你独到的分析告诉读者从新闻中看不出的结论和读不出的信息。”同时,作者认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故事,是属于“我”的附加值——可以让大家在生活的“共鸣”中悟到一个道理。值得注意的是,“我”的经历在阐释一个道理时可以用,但在作为逻辑推理中的论据时,就要慎用了。
关于评论的表达效率,作者认为应该少谈抽象概念,论证时尽可能用具体事物作为论据;论点间应该有层次感,或并列或递进,最好首尾呼应,结尾升华。
克伦威尔曾云:“人不可能攀登到比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更高。”由此,作者也同意“评论写到什么样的水平,是由你的知识积累所决定的。”但是,评论的角度则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评论。作者举了《对矿难,我已经无话可说》这一篇评论作为例子,写到矿难事件的发生,评论文章往往顺着新闻的指向,将评论的矛头指向唯利是图的矿主、贪得无厌的官员、得不到实施的制度、落后的安全管理体制,触目惊心的利益链……我们对于矿难的理解,已经没有了多少对于生命逝去的痛感。没有了灾难下的人性震撼……正义感疲惫了,理性厌倦了,愤怒蒸发了,同情心都变得非常慵懒。又提到了另一个观念——“道德应该比法律有更高的要求,法律惩罚在很多事情上是不能替代道德批判的,不能用‘法律已惩罚’回避道德上的批判。”
“评论观点和判断”中则认为观点出来之后,紧接着就是组织资料、寻找论据、梳理逻辑、构思结构、谋篇布局。并且提出了评论四境界:把众所周知的道理讲清楚;讲出别人想不到的道理;权威;有情怀。
作者在书中论述到“它(逻辑)隐含在命题的选择和联系中,将哪几个命题放在一起说,那几个命题之间的联系,就表明了作者的逻辑和判断。”并且举例说明了几个逻辑学概念:“假性因果”贫穷是成功的催化剂,这句话就是假性因果,从经历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才会为成功创造条件;“滑坡谬误”不合理的使用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稻草人谬误”构思一个假想敌并对其进行攻击……
关于理性,作者写下了一段话,与君共勉:“最应该警惕的是符合你愿望的谎言和符合你想象的假消息……‘一事当前,先问真假’的理性,不能让自己偏爱消费冲突的弱点轻易被别人操纵和利用。”
网约车改道乘客报警,女性的敏感何罪之有?
洪凯雯(红辣椒评论)
『摘要』如不能改变旁观者式的冷漠、理解并肯定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伤害女性的舆论成本便无从提高,女性也不得不长期处于“惊弓之鸟”般的状态。
近日,江苏南京发生了一起网约车风波,好在只是虚惊一场。据澎湃新闻3月18日报道,一位女乘客深夜乘网约车发现司机改道,怀疑司机绕路并与之起了争执。恐惧之下,乘客在途经收费站时要求停车并求助工作人员报警。经调查,真相是司机所使用的导航系统避开了施工路段,导致了误解。[提炼新闻事实]
深夜独自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在发现异常时毅然决然选择报警,女乘客的自我保护意识值得肯定,毕竟,可以解除的误会胜过无可挽回的意外。然而,意外的是相关新闻评论区中竟出现了不少谴责、讽刺当事人的言论。细究各类评论背后的缘由,仍是性别对立和偏见的思维在作祟。[言简意赅亮出观点]
第一类评论涉及乘车费用,如“给司机误工费了吗”和“能不能把车费结一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赔偿误工费需满足以下条件:“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的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者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的,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予以赔偿。”显然,“误工费”这一说法在非交通事故情境中不能成立。至于车费问题,新闻本身并未提及事件解决后女生是否付车费,因此在默认“未付车费”的前提条件下展开的冷嘲热讽也只是无端指责。
第二类评论如“按导航走也不行,司机也够崩溃的”,认为女乘客无理取闹。于理,改道并非司机个人决定,不认路的司机按导航行驶,诚然无可非议;于情,司机和乘客起了争执、让后者感到害怕,则说明双方沟通存在问题。无论性别,深夜出行的乘客都容易处于安全感较弱、警惕性较强的状态;而司机可以决定行驶路线、车辆状态,在这一情境下相对掌握主动权,应负起给予乘客安全感的责任。若司机改道前说明原因、给乘客展示导航路线,或在引发怀疑后更耐心地沟通,或许可以避免这场误会。
第三类评论则属于“完美受害者”论,有人批评女乘客不应该深夜打车,有人嘲笑其过于敏感、有“被害妄想症”。
以上言论充斥着旁观者式的冷漠,轻率地否定女性必要的出行需求和自我保护意识。[分说言论后,总结]
在攻击女性的敏感之前,不妨先想想她们为什么敏感。女性之所以会具备敏感、多疑等所谓的“性别特质”,也是缘于太多情境类似的恶性事件在前,自我保护意识持续增强,宁致虚惊一场也好过悲剧一场。在网约车行业恶性事件频发、但女性出行需求无可避免的矛盾之下,女性乘车期间感到不安时采取措施情有可原,而非一些人口中的“大惊小怪”“矫枉过正”。
如不能改变旁观者式的冷漠、理解并肯定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伤害女性的舆论成本便无从提高,女性也不得不长期处于“惊弓之鸟”般的状态。大环境的改变无法一蹴而就,若要提升女性的安全感,还请先从最基础的共情做起,勿再苛责女性的敏感。[最后,首尾呼应,总结]
评论角度:
克伦威尔曾云:“人不可能攀登到比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更高。”由此,《时评写作十讲》的作者也同意“评论写到什么样的水平,是由你的知识积累所决定的。”但是,作者笔锋一转,提出评论的角度则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评论。
这篇评论就是针对某篇新闻中人们的网络评论来论述“改变旁观者的冷漠,打破性别对立和偏见,理解并肯定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
角度选取新颖。
评论逻辑:
作者在肯定新闻中女性的做法后,针对各路评论提出“细究各类评论背后的缘由,仍是性别对立和偏见的思维在作祟。”[提出后,缺少论述][正如西蒙在《第二性》中提出的一样“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
紧接着分析了三类不妥言论,总结到“以上言论充斥着旁观者式的冷漠,轻率地否定女性必要的出行需求和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提出“大环境的改变无法一蹴而就,若要提升女性的安全感,还请先从最基础的共情做起,勿再苛责女性的敏感。”[主要论点过于繁重,不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