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

时间:2024-10-21 12:47:41编辑:优化君

古本《竹书纪年》的可信度有多高?

这个可信度问题要分期看,范祥雍、方诗铭等做过辑佚工作的专家也早就给过答案。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当代史”——即战国史,其对当时各国世系和事件纪年可纠正《史记》的部分错误和缺失。春秋部分流传下来的不多,多可与《春秋》《左传》参看。西周以前,尤其是五帝时期的残存条目,属于经千百年流传至战国的传说,价值低于春秋战国部分。首先,现在我们看到的《竹书纪年》跟晋朝首次发现的《竹书纪年》都不一定是一样的。中间失传又重新整理过,明朝有一版,清朝有一版。读史使人明智。其实大家要知道,历史是后人书写的,同时历史也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本身就是带有立场的。所以大家读历史的时候,要有一个习惯,这个历史故事是谁写的,从写故事人的立场去看故事,那么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竹书纪年》就拿最颠覆的尧舜禹的故事来做一个分析。《史记》里是尧禅让舜,舜禅让禹,有德者居之,一片祥和的上古世界。而《竹书纪年》里,舜为了争夺首领位置,囚禁了尧,还不让尧和自己的儿子丹朱见面,而禹又夺了舜的首领地位。我觉得两个故事都可能是真的,也都可能是假的,如果没有时光机回去见证或者从出土的文物里找到确凿证据的时候,哪一个版本都可以。魏国是三家分晋,晋朝是多了曹魏的江山,他们的统治者希望人们相信即便是上古帝王尧舜禹也是夺权争利的。而为何晋朝发现的《竹书纪年》会失传呢?也许就是后面的统治者还是更需要尧舜禹他们是和谐禅让的上古首领而已。所以,历史是不能全部相信的去读的。是要读出来属于自己的理解。我很喜欢那句话,拨开历史的迷雾,发现了埋在时间里的真相。

《竹书纪年》可信度高吗?

古本《竹书纪年》可信度高。古本《竹书纪年》是战国魏之史官撰著的编年体史籍。至少,此书中,载录了不少重要的史料,甚至比《史记》记载的关于战国时期的史料应该更接近和详细。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也就是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盗挖战国魏王墓。有人说,这事儿是在280年,还有人说是281年,按照《晋书》记载,当为279年。盗墓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竹简,多有散失。官府听闻后前往收缴,又有不少损佚。后来,当时不少著名学者,如荀勗、和峤、束皙、卫恒等,参与了竹简的整理,共集成七十五篇。今天我们看到的《竹书纪年》其实已经不是西晋出土时验的那一份原本,因为在宋代后,正本与考本均告佚失。《竹书纪年》面世后,引得不少人据此订正过往历史,因而也受到强烈抵制,使此书影响由盛转衰。至宋,很少再有人看到此书,也很少有人引用了。宋以后,有人抄录《宋书.福瑞志》作为附注,托名梁沈约注,造成一部《竹书纪年》,即“今本《竹书纪年》”,我们现在看到的《竹书纪年》事实上是《今本竹书纪年》,这本《竹书纪年》是经历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里面的史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竹书纪年》出自哪里?这本书讲的什么内容?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官修史书,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时的晋国、战国时的魏国直到魏襄王二十年(-299年)的历史,在西晋时期发掘得到。由于是写在竹简上,并且采用的是编年体,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竹书纪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战国时期的史书,由于相对其它方面的作品流传面窄,基本没有保存下来。所以司马迁写《史记》记述战国时的大事,基本依据秦国的官修史书和纵横家们的作品。前者记述过于简单,而后者往往充满了虚构的故事,所以司马迁本人也认为战国史事难以考证。但是《竹书纪年》被发掘后,使人们得到了关于战国时期的新史料,知道了很多新内容,从而也能够对比《史记》而修正其中的不少错误,特别是有关六国纪年的错乱。《竹书纪年》有古本和今本之别。西晋时发掘的《竹书纪年》,到宋代时已经失传。后来人又整理出版了新的《竹书纪年》。然而史学家们发现,新的《竹书纪年》,也就是流传下来的《竹书纪年》中很多内容是错误的,这样其史学价值就大大降低了。于是原来被发掘的被称为《古本竹书纪年》,流传下来的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由于《古本竹书纪年》在战国史研究上非常重要,所以史学家们想要尽量重现《古本竹书纪年》。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尽管《古本竹书纪年》已失传,但是其片段往往在宋代以前的其它史料中被人引用。正是因为这点,《古本竹书纪年》得到了很多研究。比如一楼提到的,王国维就曾致力于其考订。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RD1BE9YrTU9j0TK8rc4fw?pwd=g6em 提取码: g6em

竹书纪年主要内容 竹书纪年介绍

1、《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官修史书,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时的晋国、战国时的魏国直到魏襄王二十年(-299年)的历史,在西晋时期发掘得到。由于是写在竹简上,并且采用的是编年体,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竹书纪年》。

2、秦始皇焚书坑儒,战国时期的史书,由于相对其它方面的作品流传面窄,基本没有保存下来。所以司马迁写《史记》记述战国时的大事,基本依据秦国的官修史书和纵横家们的作品。前者记述过于简单,而后者往往充满了虚构的故事,所以司马迁本人也认为战国史事难以考证。

3、但是《竹书纪年》被发掘后,使人们得到了关于战国时期的新史料,知道了很多新内容,从而也能够对比《史记》而修正其中的不少错误,特别是有关六国纪年的错乱。

4、《竹书纪年》有古本和今本之别。西晋时发掘的《竹书纪年》,到宋代时已经失传。后来人又整理出版了新的《竹书纪年》。然而史学家们发现,新的《竹书纪年》,也就是流传下来的《竹书纪年》中很多内容是错误的,这样其史学价值就大大降低了。于是原来被发掘的被称为《古本竹书纪年》,流传下来的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

5、由于《古本竹书纪年》在战国史研究上非常重要,所以史学家们想要尽量重现《古本竹书纪年》。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尽管《古本竹书纪年》已失传,但是其片段往往在宋代以前的其它史料中被人引用。正是因为这点,《古本竹书纪年》得到了很多研究。比如一楼提到的,王国维就曾致力于其考订。


上一篇:南京2号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