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火柴

时间:2024-11-10 23:34:01编辑:优化君

艺术火柴的研究过程

1669年,德国的炼金术士布兰德·亨尼格从人尿中得到白磷,人们开始利用白磷取火,但是由于当时制取白磷比较艰难,所以至到18世纪末,白磷能够大量制取,才出现了磷烛、磷瓶。磷烛:是在细小的玻璃管中放置一小节蜡烛,烛底放置一小块白磷,将玻璃管密封后放在热水中,使白磷熔化粘附在蜡烛上,使用时将玻璃管打碎,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着火而点燃蜡烛。磷瓶:是将白磷放在一小玻璃瓶中,点燃后迅速熄灭,使瓶内壁附有一层部分氧化的磷。另用小木条一端粘附熔融的硫磺,冷却后放置在金属盒内。使用时将粘附有硫磺的小木条放进小玻璃瓶中沾取氧化的磷,与玻璃瓶塞摩擦着火。显然这种“火柴”的安全性很差。直到1827年,英国的外科医生沃克发明了摩擦火柴,这种火柴是在木条的端头上浸涂氯酸钾、三硫化二锑(Sb2S3)和树胶的混合物,使用时将木条的头部在砂纸上摩擦着火。这种火柴的着火效果不佳,安全性也差,使用的时间不长。到1855~1856年间,英国的药剂师奥尔布莱特、瑞士火柴制造厂主伦德斯特罗姆、德国化学家博特格先后发明了现在仍然使用的安全火柴。现代的火柴是:火柴盒侧面涂红磷和三硫化二锑的混合物,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易燃物如硫等。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而产生的热,使氯酸钾接触的红磷燃烧,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从而使火柴杆着火。火柴就是在这样既要易着火,又要安全两相矛盾中经历了100多年才被制造成功。

艺术火柴的介绍

艺术火柴是当今市场的上的一个老而新生的商品,它带给人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还有感官、思维等全方位的冲击。改头换面的艺术火柴,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只要创新,任何物品都会有自己的新生命力。在今天,火柴重新被人挖掘出来,被赋予了新的精神,它不再是单纯为“火”而燃烧,它有着自己的话语,它有着自己的故事。对于上世纪70-80年代生的年轻群体而言,包含童年回忆的火柴经过重新包装,甚至可以与实用功能完全剥离,而仅仅成为一种收藏品。

火柴的火柴的由来

火柴是由谁发明的呢?根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由中国人在公元577年发明的(一种引火的材料,不是火柴),当时是南北朝时期,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做饭都成问题,当时后妃和一班宫女神奇地发明了火柴,不过中国古代的火柴都只不过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其后在马可波罗时期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就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一度被中国人称为“洋火”的现代火柴。“洋火”能借着摩擦生火。而发明这种火柴的人是英国的沃克,他在1826年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涂在火柴梗上并夹在砂纸上拉动便产生火。可是早期生产的火柴有两个非常致命的缺点:(1)白磷是非常稀少及遇热容易自燃,非常危险,(2)白磷是有毒的,造火柴的工人一不小心就会中毒身亡。在1852年经过瑞典人距塔斯脱伦姆的改进,发明了安全火柴。以磷和硫化合物为发火物,必须在涂上红磷的匣子上摩擦才能生火,安全程度提高。但在安全火柴发明之前,人们可是经历了一代代不停的探索呢。安全火柴中的成分分别是:火柴头主要由氧化剂(KClO3)、易燃物(如硫等)和粘合剂等组成。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三硫化二锑、粘合剂组成。当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发热,放出的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少量氧气,使红磷发火,从而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如硫)燃烧,这样火柴便划着了。安全火柴的优点在于把红磷与氧化剂分开,不仅较为安全,而且所用化学物质无毒性。所以也被称为安全火柴。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2)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反应;(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既然火柴在南北时期才发明,那么前人是怎样生火呢?原来古人是利用两根木枝互相摩擦而生火,继后使用打火石及铁片,但生火需时比较长,需要一、两分钟。火柴的出现令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到了近代,打火机与及电子打火器已逐渐取代传统火柴的地位,但火柴还有其独特的一面是无可取替的,就是它所产生的火焰颜色是最美的。

上一篇:美的压力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