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探源

时间:2024-11-11 01:03:16编辑:优化君

九成宫醴泉铭什么意思

九成宫醴泉铭指的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该作品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九成宫醴泉铭的研究价值:1、《九成宫醴泉铭》不仅是一部书法碑帖,它记载了李世民在离九成宫组织讨论如何进行治理国家,让人民相信政府,并制定了“轻徭薄赋,励精图治”的政治策略,九成宫的建设也反映了贞观年间的建筑方针和设计理念。2、21世纪中国经济水平和建筑技术已经不是古代所能企及,然而城市建设存在着贪大、媚洋、求怪,缺乏特色且文化传承,由此引发的城市跟风攀比、指导思想混乱更埋下多重隐患。3、“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尘封已久,九成宫醴泉铭所记载的工程建设理念在现代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谁的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作品。《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碑亭景区。《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作者简介: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与虞世南并称“欧虞”。欧阳询的书法造诣极高,其楷书法度严谨,正中见险,骨气劲峭,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世称为“欧体”。其传世碑刻有《房彦谦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等;存世墨迹有《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编著《艺文类聚》一百卷。

《九成宫醴泉铭》作者是谁?

《九成宫醴泉铭》作者是欧阳询。欧阳询(557年-641年),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为最著名。《九成宫醴泉铭》的结构特点1、左右背势,体态颀长。欧字结体多取敛势,竖多左右相背,细腰瘦健,中宫稍紧凑,而上下则多伸头露足,“若春笋之抽寒谷”,体势显得瘦硬清寒又洒脱灵动。如“仪、润、井、趋”。2、形敛势放,舒活开张。该碑虽主体收敛却不乏舒放之势,字中多以长横或长竖、长捺、鹅浮钩等主笔拉长取势(尤向右扩展较长),中宫间距、留白适宜,结体紧而不拘。如“谷、纬、往、尧”。3、斜正变换,平中寓险。该碑结体谨严,却时出欹斜险劲之笔,充满奇趣。能正斜相映,化静为动,并于倚靠、俯仰、牵制、向背、避让、呼应等运动变化中寻求力的平衡,达到“既知险劲,复归平正”的境界。如“功、致、瑞、沉”。

上一篇:五一劳动奖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