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P8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 0——14岁 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 大于等于40% 小于4%
成年型 30%——40%
老年型 小于30% 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1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2自然资源(必须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的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3自然资源的分类:
一(1)矿产资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2)水资源:淡水储量只占世界总水量的2.535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储量只占淡水储量的0.03%左右。
(3)土地资源: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森林资源(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作用):森林的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二 无限性资源(一定时间内超越技术水平以上的)和有限性资源
有限性资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即可再生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若过度开发,可再生资源有可能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注:科技开发水平决定开发资源的数量 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资源的数量)
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5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佳人口数量)
注:重点阅读P14页,区分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含义,了解三者的联系即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6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1)与自然资源储量(首要因素)成正比
(2)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比(3)与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4)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
7分析地区人口容量需要考虑的因素:
(1)气候的两要素 气温影响农作物的热量,降水影响其水分(2)地形(3)经济,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费水平)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低的原因:(1)气候干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耕底面积小(2)深居内陆,对外开放程度低(3)经济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对人口容量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状况良好(2)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水平高(3)地区开放程度高
我国南部地区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气候适宜,热量降雨多,农作物成熟快(2)经济科技水平高
第三节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1)必须改变定居地(2)改变定居地须持取一段较长时间(3)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人口流动:短期离开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的一种形式)
3分类(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划分: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省际迁移和县际迁移(2)按人口迁移方向的不同来划分: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
4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排斥力与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地,水源,地形,资源,植被,矿产等)1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2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经济因素1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2经济布局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政治因素1战争2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纳移民)
四社会文化因素 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5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意愿性迁移较少 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均以行政调动为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发性人口迁移较多
(城乡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
6人口迁移的影响P16
7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国各有什么特征P21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1婚俗中包含着许多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如初婚年龄的大小、混赢得俄稳定程度2宗教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鼓励生育)
3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一是从早婚早育(为了增加劳动力)到晚婚晚育二是从多子多育到少生优生 三是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四是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1概念: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城市区位分析:自然地理区位(相对稳定):(1)地形:温带——平原,热带——高原,山区——河谷或开阔低地(2)气候:降水适中(沿海地区)和气温适中(中地位地区)(3)河流:沿河设城,河流交汇处或河口水运的起点或重点
社会经济区位(不是一成不变的)(1)资源:矿产(2)交通运输:武汉,徐州(3)政治:首都:雅典,罗马城,西安,洛阳,杭州 新首都:华盛顿,堪培拉,巴西利亚,伊斯兰堡(4)旅游(5)科技(经济)(6)宗教: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7)军事:嘉峪关市
3日本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山多平原少、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资源匮乏多进口、海岸线曲折多海湾港口易于贸易
4城市的区位选择考虑因素:地质(避开灾害多发区,考虑地基承载力),地形(平原),河流(码头建在河的凹岸处),注意环境保护
5城市地域形态(区位因素影响城市形态):集中式(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组团式(用地分散,交通联系不方便,投资较大)条带式,放射式
6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P30
7中心商务区的特点:建筑高大密集、经济活动最为频繁、内部分区明显、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交通通达度高
8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P32\33
9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其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
10一个地区城镇的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城镇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商业因素、行政因素、交通因素的影响。
11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大,低级中心地反之(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低级中心地3倍)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体系(相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彼此独立排斥)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中不断上升(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2城市化的意义P36
3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4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关系尤为密切,工业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未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5城市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6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发展不合理(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印度、孟加拉、印尼的“滞后城市化”)
6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7中国城市化特点P40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病
2逆城市化阶段表现: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祖昂贵、就业困难、社会不太安定,促使居民向环境良好、房租地价便宜,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
3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1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的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石油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成)其开采活动受石油矿藏状况和运输条件的限制。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的是工业生产(由于需降低省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主要面向消费人群)
3 P52
4生产协作类型: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布匹的生产) 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厂的生产联系(汽车生产)
5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类型一:自发和规划建设 类型二:传统(矿产)资源 新兴(硅谷,中关村)技术和资金——规模效益
6商贸联系:区际贸易(更密切,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信息,市场)国际贸易(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制度差异,贸易壁垒等)
7现代物流业:产生原因:满足区际间物资源流动的需要 作用P55
8科技与信息加强的意义: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
9技术的扩散类型: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
10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原因P58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P60
1光照:影响因素(纬度、海拔、气候)——年辐射量;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
2热量:活动积温(指标):对农业的影响(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3土地:接近水源、城郊土地(城郊农业,高效农业)、土地类型、土地肥力
4地形;坡度与高度
5水源
二技术经济因素P61
1劳动力
2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提高劳动生产率
3种植方式: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三年五熟、一年三熟等——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
三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影响产品价格,农业类型与规模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改善(影响园艺业、乳畜业、商品农业)
3农产品消费状况
4政府政策
2绿色农业:特征(无污染、无公害)和核心(绿色)及根本途径(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
3农业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4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种植业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P63-64
5集约型农业:劳动集约化、资金集约化(生产资料投入为主)、技术集约化
6亚洲水稻的种植特点P65
7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型)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南欧的部分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南美洲北部。
9我国的水田(平地水田、梯田水田)和旱地(平地旱地、坡地旱地)P66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地理复习资料
1.天体系统及层次(识记)
2.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识记)
(1)太阳系概况
①太阳是中心(99.86%),其体积大,气体球(氢和氦),密度小,质量大,表面温度6000K。
②有“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八大行星;(冥王星划为矮行星)
③水最近,海最远;木星最大,地球最密、土星最稀。
④肉眼可见:水、金、火、木、土。金星最亮(逆向自转)。土星卫星最多、光环最美。
⑤流行体:行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
⑥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日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76年回归。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
(1).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和结构特征:
(2). 地球的圈层构造: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3). 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特征);
②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③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大气的保温和调节作用等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
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氮氧为主),经过漫长演化,适于生物呼吸。
⑤液态水的产生: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况(识记)。
①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比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②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③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理解)
①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实际应用知识】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即纬度);②天气状况;③地势;④空气密度。
例如: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强和弱的原因。
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理解)
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活动周期11年。
①光球:太阳“黑子”(温度约低1500度)。黑子的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光球最亮平日见。
②色球:“日珥和耀斑”。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亮度不及光球的1/千,日全食见。
③日冕:有“太阳风”。100万度,亮度1/百万,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
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课标要求:(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识记)
(1).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扩展】:北半球某地北极星在当地的仰角=当地的纬度。
(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扩展】: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北半球星座日视运动的方向是围绕北极星逆时针移动。
(3).周期:
1恒星日:自转360°;时间是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太阳日:自转360°59’;时间是24小时,比恒星日多3分56秒,是平时使用时间。
【扩展】:同一颗恒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观测的时间,每天提前4分钟,15天提前1小时,一个月提前2小时;亦即每个季度天空同一位置的星座是不同的。
(4)、速度:
⑴角速度:每小时15°,每4分钟1°。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是一样。
⑵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扩展】:①Vф=1670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运用)
(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明确三个问题:①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成因的区别。
②用太阳高度h怎样表示昼夜。(明确地平圈的概念)
(昼半球各地:h>0°;晨昏线各地:h=0°;夜半球各地:h<0°)
③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扩展】:太阳日的意义:基本时间单位;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
【能力扩展】区别晨线和昏线:从西向东进入白天的那一段是晨线,从西向东进入黑夜的那一段是昏线(∴必须先分清东、西方向)。
(2)、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时区的划分。
①地方时和经度的关系: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都相同。
②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
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
某地时区号=某地经度数÷15°=商的整数部分(余数小于7.5°)或商的整数部分+1(余数大于7.5°)
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有三折):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时间日界限: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
国际标准时间。
以零经度线上的时间作为国际上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为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用于航海、极地及太空。
北京时间。我国从西到东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区。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即是东经120º经线的地方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
区时的应用。
区时计算依据:
a.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经度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隔 1°,地方时差4分钟。
b.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1个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就相差几小时。
c.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区全球区时最早,180°经线(东十二区)最先进入新的一天。
d.特别计时方法:印度-东5.5区;朝鲜-东9区;欧洲一些国家使用夏时制。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扩展】地转偏向力对水体、大气运动的作用。例如:与河流侵蚀岸、堆积岸的关系,与河流建港的关系,与三角洲的发展关系。
【注意】:弯曲河道的河流凸岸是堆积岸,缓坡岸;
凹岸是侵蚀岸,陡坡岸。
右图中的D岸侵蚀最厉害;A岸比B岸侵蚀厉害。
3、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识记)
(1)、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相同,自西向东。俯视北极逆时针。
(2)、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
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快;
7月初,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慢。
1恒星年:公转360°,365日6时9分10秒;
1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365四分之一日)。
D、公转速度:平均角速度:向东大致推进1°/日;平均线速度:向东大致推进30千米/秒;
近日点时:一月初,速度较快;远日点时:七月初,速度较慢。
E、公转特征:①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倾斜的方向始终不变;
②地轴与黄道平面(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34’夹角。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23°26’。
意义:它使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有季节变化,使太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移动。
【推论】: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能得到2次太阳直射(包括赤道)。南北回归线上的地方,一年只有1次直射现象;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无太阳直射。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运用)
(1)、昼夜长短的变化:——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①北半球夏半年(3.21~9.23):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有极昼。
夏至(6.22),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反之,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
②北半球冬半年(9.23~次年3.21):(与夏半年反之,学生自己归纳)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关系: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短。
【实际应用】不同半球的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长=夜长。
(2)、正午太阳高度(H)的变化:反映太阳辐射强弱,H地方时间是12点。
【对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的5点认识】:
①地球上每时每刻,只有一个地方得到太阳的直射;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一定是正午12点;
③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当地的天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 = 90°。
④太阳直射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零。
⑤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①H 因纬度而不同:同一时刻,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H就越大。
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
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H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H 因季节而不同: 直射点越靠近时,H逐渐增大;直射点越远离时,H逐渐变小。
离直射点近时H最大;离直射点远H最小;
(3)四季的形成
(4).五带的划分: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以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限。
【能力训练】识图地球公转轨道图和各节气日照图,说出图中四点的日期和节气。
课标要求:(四)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识记)
(1)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据地震波划分的:
莫霍面---距离地表约33km,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2900km,纵波速度明显降低,
横波突然消失。
(3)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平均厚度约17km。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分为两层:上层为硅铝层,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下层为硅镁层,密度较大,分布连续。
(4)地幔: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岩石圈。
(5)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2、地球的外部圈层。(识记)
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按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生物圈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高一年地理第一次月考知识点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一、宇宙 定义:“宇”是无限的空间,“宙”是无限的时间,宇宙是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 特性 物质性:宇宙由天体组成 天体 定义:构成宇宙的不同形态的物质 分类:按照天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星云、恒星、行星 卫星、彗星、流星 星际物质 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运动性:宇宙中天体是运动的 天体系统 定义:邻近的天体相互吸引,以质量大的天体(公 共质心)为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分层: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思考](1)必须离开地球大气飞行方可称天体,例如:北极星、星际空间的气体、运行的人造卫星。 待发的人造卫星、空中飞行的飞机、课桌、陨石不是天体。 (2)哪些天体系统不包括地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3)总星系是宇宙(×)总星系是人类所观测到的宇宙。 河外星系是天体(×)河外星系是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 组成: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 中心天体:太阳 质量大,其他围绕其运转 八大行星分类: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肉眼可见 巨行星(木星、土星) (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天文望远镜可见 [思考](1)冥王星降为“矮行星”的原因:轨道与海王星相交;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 (2)运行方向 :八大行星为自西向东,逆时针,彗星为顺时针 (3)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火烧木头灰烬多,有光环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离太阳距离逐渐增大,温度逐渐降低、公转速度逐渐降低、公转周期逐渐增大 (5)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卫星数最多的是木星(质量、体积最大),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 星(距离太阳太近),逆向自转的是金星(太阳从西边出)和天王星(躺着的姿势绕太阳运转) (6)在太阳系中,与地月系并列的天体系统还有5个,即有卫星的行星还有5个 (7)三类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巨行星,最小的是类地行星,居中的是远日行星。 三、地球(行星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特性 普通性:与其他行星比,地球质量、体积、密度和自转、公转等都很普通 特殊性: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存在生命的条件 自身条件 适宜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 大气的保温作用 适宜大气 质量、体积适中 液态水 日地距离适中 宇宙环境安全 八大行星互不干扰 运行特点: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利)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辐射 定义: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 紫外区、红外区 宇宙放射能量和传递能量 电磁波 可见光区(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来源: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核聚变反应 对地球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能量):煤、石油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维持地表温度,推动地球上水、大气循环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弊) 1、太阳大气层分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分布:主要是黑子和耀斑2种 分层特征周期相互关系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黑子光球层温度比周围低,所以显得暗一些11年时间、区域相关性:黑子变多的时候和区域,耀斑也频繁暴发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耀斑色球层突然爆发并增亮,释放能量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另外还有,日珥:色球层,巨大火焰喷射物,太阳风:日冕层,高能带电粒子流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黑子高峰年,反常气候多 11页的探索要会读图并总结规律 黑子低峰年,气候比较稳定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风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现象 [极光出现在极地(例:加拿大)夜空,低纬地区或极地极昼时看不见]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与公转 运动形式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 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恒星日(23时56 分4秒,自转360°,真正周期)、太阳日(24时,自转360°59′,昼夜更替周期)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南北极点为0,其他均为15°/小时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0 公转太阳同上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1°/日30km/s 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会读17页图1-3-4,地球公转示意图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思考]“右手定则”判断南、北极和自转方向:右手拇指指向北极,四手指弯曲方向为自转方向。 二、公转和自转的关系 自转 赤道面 夹角为黄赤交角,23°26′ 地轴和黄道面斜交角度为66°34′ 公转 黄道面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回归年:会读19页图1-3-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会填19页表. [思考](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位置 从春分到秋分,在北半球 从秋分到春分,在南半球 移动方向 从冬至到夏至,向北移动 从夏至到冬至,向南移动 (2)春、秋分时黄赤交角为0(×) 三、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昼夜现象形成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在同一时间 向着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 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背着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 昼夜更替形成原因:昼夜现象和地球自转,周期为24时 晨昏线 定义: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特点 垂直于太阳光线 所在平面过地心: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在任何时候平分地球 [思考](1)晨昏线的画法 ①过地心 ②与太阳光线垂直(直射南、北回归线时注意极昼和极夜) ③画上夜半球 注意:会分析太阳回归运动晨昏线的变化。 (2)晨线和昏线的判断 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变为昼半球的分界线 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变为夜半球的分界线 2、地方时 (1)回忆 纬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东西经划分: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东西半球划分:西经20°—东经160°为东半球,其余为西半球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经度处地方时一样 [思考] 东边比西边地方时要早,15°相差一个小时,即1°相差4分钟。 我国最东端约在东经135°,最西端约在东经73°,当最东端地方时为12时,最西端地方时是几时?(7时52分) (3)时区和区时(20页图1-3-8,时区的划分) ①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共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的时间,即区时 ②中时区以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中时区的区时为0°经线的地方时 ③中时区以东、以西各分12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二为一 [计算] ① 经度判时区 某地所在时区=某地经度/15 余数〉7.5,则+1 余数≤7.5,舍去 若是东经则为东时区,若是西经则为西时区。例:东经40°(东三区),西经31°(西二区) ②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序号,西时区为西经,东时区为东经。 例:东八区:15°×8=120°,即东经120°。 ③时区范围:中央经线度数±7.5 例:东八区范围:东经112.5°~东经127.5°,东西十二区范围:东经172.5°~西经172.5° ④已知一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有两种方法: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直接用20页图数 不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B地区时=A地区时±两地时区差 ①±号:东加西减(B位于A东,则+) ②时区差:同减异加(AB均为东或西时区则大—小,若一东一西,则两个时区数相加) 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180°经线),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 例:东八区时间为5月1日8时35分,问西九区是什么时间?(4月30日15时35分) ⑤常用时区:北京、山东(东八区)、伦敦(中时区)、纽约、华盛顿(西五区)、悉尼(东十区)、乌鲁木齐(东六区)、东京(东九区)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 中国“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120°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一个时区采用同一时间 北京地方时:116°E经线的地方时 地方时:经度不同而不同 例:(1)北京时间正午12时,天安门上游人看太阳在哪个方向?(东南) (2)我国新疆、西藏学生为什么上午10点才去上学?(东六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时) 3、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地转偏向力:因地球自转而导致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 4、地球形状的形成:赤道略凸,两极稍扁 [练习] (1)判断某地地方时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24时或0时。 ②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直射点所在经线相对的经线(同一经线圈的另一半)的地方时为午夜0时。 (2)判断日出、日落时刻 ①某地的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 某地的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②在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日落, 赤道上全年为6时日出,18时日落。 (3)日期范围的确定:180°和0时所在经线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 0时经线以东为今日,以西为昨日,180°经线以西为今日,以东为昨日 当二者重合时,全球处于同一天 四、自转与公转共同产生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示意图 白昼,角>0° 昼半球上,角>0° 晚上,角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周围极昼 冬半年(秋分-春分)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点周围极夜 夏至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极昼 冬至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极夜 两分赤道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3、季节更替 (1)季节更替的纬度差异 地区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更替特点 赤道变化不大数值大,变化小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中纬地区变化大变化大季节更替明显 极地等高纬地区变化最大,有极昼和极夜数值小,变化大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2)四季 形成原因: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含义:夏(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短),太阳高度角最大(小)的季节 划分:我国以四立为起点,欧美以两分两至为起点划分,气象统计:12、1、2为冬季 4、五带的划分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类型传播速度媒介特征 纵波(P波)较快可以在固、液、气中传播 横波(S波)较慢只可通过固体传播 1、地震波 2、内部圈层结构:自上而下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以莫霍面为界 地壳:厚度不一,大洋较薄,大陆较厚(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幔:分为上地幔(17-1000千米)和下地幔(1000-2900千米) 以古登堡面为界 地核:分为内地核(固态)和外地核(熔融状态) [思考]软流层:上地幔上部,熔融状态,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石圈:地壳+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大气圈 (1)组成成分干洁空气 氮气(78%):含量最大,生命体的基本成分 氧气(21%):第二大气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成分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光和所用,地面保温 水汽:成云致雨的原料 固体杂质:降水的凝结核 (2)垂直分层 厚度直接热源温度变化大气运动天气现象,与人类关系 高层大气平流层顶-3000km ——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先垂直运动后向外散逸电离层,无线电通讯,航天飞行 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km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水平运动航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17-18km 中纬12km 高纬8-9km地面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6℃上冷下热,对流显著最密切,天气现象,集中了大部分大气、水气和杂质 [思考]对流层厚度分布规律:纬度:低纬〉中纬〉高纬;季节:夏季〉春秋〉冬季 2、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3、生物圈 不单独占有空间,分别存在于整个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表层 最活跃的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