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分别在哪里?
兴安岭位于黑龙江两岸,大兴安岭在嫩江以西,小兴安岭在嫩江以东。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两岸,主要是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外兴安岭组成。除此之外,黑龙江以北,位于俄罗斯境内的称为外兴安岭,俄语称斯塔诺夫山脉。大、小兴安岭北起黑龙江岸,南抵松花江岸和西拉木伦河上游,为我国古老的山地之一。大兴安岭的面积总面积32.72万平方公里。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大兴安岭山脉北起黑龙江省漠河市北部黑龙江畔,南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多公里,均宽约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由中低山组成的山脉。总面积32.72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约24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公里)。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兴安岭
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分别在哪里
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在嫩江以西;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在嫩江以东。大、小兴安岭北起黑龙江岸,南抵松花江岸和西拉木伦河上游,为中国古老的山地之一。
两者具体位置如下:
1、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山脉又称内兴安岭、西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为中国的著名山地。东北起自黑龙江南岸和额尔古纳河,南止于赤峰市境内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长达1400千米,宽约200千米,面积约32.72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1600米,最高可达2000米。
2、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46°28′至49°21′,东经127°42′至130°14′。北部以黑龙江中心航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千米,是中国东北边疆的重要门户。
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两岸,主要是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外兴安岭组成。大兴安岭地区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以及内、外流水系的重要分界线,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稳定生态平衡,保证山地两侧农牧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小兴安岭属低山丘陵,地理特征是“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平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西部铁力市位于松嫩平原,地势呈波状。
外兴安岭的介绍
外兴安岭(俄语:Становой хребет),位于黑龙江以北,俄罗斯境内,曾长期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今阿什河畔建都立国,当时的金朝领土包括外兴安岭1。清朝前期,《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该山脉为中俄界山,外兴安岭北支一直绵延到北冰洋,南支到太平洋,南北支之间的区域为中俄待议区域,后被沙俄全部吞并。从秦汉时起,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肃慎、鲜卑、蒙古、女真、鄂伦春等,在这一带生活。清朝时也有少量汉族人迁居至此。
兴安岭的外兴安岭
俄语称为斯塔诺夫山脉(Становой хребет),位于黑龙江以北。从秦汉时起,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肃慎、鲜卑、蒙古、契丹、女真、鄂伦春等,在这一带生活。清朝时也有少量汉族人迁居至此。十七世纪沙俄的哥萨克在西伯利亚扩张,在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与清朝居民发生武装冲突。俄、清1689年9月7日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曾用满文、汉文、蒙文、俄文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了界碑。这个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但是,进入19世纪以后,沙俄野心复萌,不断入侵中国东北,非法霸占中国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进而向黑龙江中游推进。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清咸丰八年)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将中俄两国边界线由外兴安岭南移至黑龙江,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被俄国吞并。从此,外兴安岭的名字在中国疆域版图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