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的现象反思
不知从何时起,“压力山大”成了都市白领自嘲的流行语。“有压力时觉得累,没压力时觉得可怕”,“加班压力大,不加班压力更大”。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胡颖廉分析,人们之所以感到压力大,一大原因来自物质保障方面。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有待完善,人们对医疗、养老、住房和子女教育等问题缺乏稳定感,因此,努力将未来收益“折现”到当前实现,其代价就是透支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压力也来自精神方面,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扩大,不少人产生‘相对被剥夺感’,群体性焦虑情绪严重,这加剧了急功近利、肤浅急躁的社会氛围。”胡颖廉说。当压力不断增加,相当一部分人所感觉到的焦虑,就从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变成精神障碍疾病。有专家指出,适当的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但压力过大则会产生负面作用。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的日本,过度疲劳曾造成大量中青年人猝死,如今,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抑郁症发病的外界压力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很急骤的一次性的打击,经常是慢性的,持续的,不可预见的压力,这和很多白领的工作状态非常类似。然而,面对像洪水一样正在积聚的压力,很多人即使出现了失眠、厌食、胃痛等躯体反应,也没有意识去挖掘问题的根源。环境因素我们不能改变,要改变的是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在工作与健康之间,以生命的逝去为一个感叹号,生活的天平已然失衡。过渡的劳累以及对病情的耽搁,终极将美好的生活吞噬殆尽。更须要注意的则是公众的关照。从某种程度上说,女硕士的阅历更激发起了众人的共鸣,产生了同样基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社会共振,既勾起了人们关于自身工作生活以及健康状况的关照,也让我们想起曾经发生过的诸多“过劳死”事件,比如著名企业家王均瑶先生的英年早逝,再比如曾经的25岁华为员工因过渡加班导致心力衰竭死亡。年轻女硕士的病逝,已经迅速成为一个典型的社会符号,在这里有较强的工作生活压力,有由于高强度工作而导致的错乱生活,还有一个群体令人担忧的亚健康状况。这是转型社会的一个缩影,也由此才激发了共鸣与共振的社会性效果。当然,不是人们不注意关怀自己的健康,而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如何在工资与健康之间求得平衡,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健康重要,但在房价居高不下,油价频频上涨,“卡奴”“孩奴”比比皆是的语境下,工资的说服力就摆在那里。此外,以金钱为主要衡量的成功价值观,以及那些工作生活的梦想,都在驱使着每个人不断向前,向前。套用一句话来说,实在每个人的心理都住着那样一位女硕士。于是当生命逝去,我们也就不能不认真批阅我们的生活,反思幸福的春天到底在哪里。面对逝去的花季生命,一方面当然要注重自身健康,自我调剂,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减压等,另一方面则需反思批阅社会转型期那些外在的压力源,探究压力开释路径,别再让如此“病逝”成为社会之痛。
过劳死判例是怎样
1、电脑公司职员猝死于办公室
香港一名身体健壮、不沾烟酒的26岁男子,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同时在夜间兼读硕士课程。由于工作量过重,每天只睡4个小时,身体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而突然死于办公室。医生怀疑是过劳猝死。
2、计程车司机死在方向盘前
台湾一位计程车司机在行驶途中,突然停车不继续行驶,使得尾随其后的另一部计程车追撞上去,第二部计程车司机正欲下车理论时,赫然发现前部计程车司机脸色发白,昏死在方向盘前,送医院急救无效、宣布死亡,院方所公布的死因是急性心肌梗死,但很多司机都是超时工作,所以该名司机极可能是过劳死。
3、学生为应付考试脑溢血过世
有一名大学3年级的学生,为了参加相关考试,每天念书超过16小时,没想到考后第一天,突然脑溢血过世,就连指导教授都难过地表示,该名学生极有可能是过劳死。
一、过劳死评判标准
过劳死是人的生理现象,其标准和特征离不开医学基础。突发疾病造成死亡应该是过劳死的一个特征,如果是长期劳累导致的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疾病恶化最终死亡,当然不便纳入过劳死的范畴。突发性的特点决定了过劳死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等几种病症上。
要判断是否构成过劳死,首先应该从医学上对过劳死的各种临床症状加以研究,确定可能造成过劳死的疾病范围;其次,研究确定劳动过程中各类工作的适当劳动负荷量,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过重的劳动会造成劳动者的体力、脑力、精神压力不堪重负,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死亡。常见的劳动者工作时间超长、劳动定额超高、工作目标过难,均可能导致体力、脑力和精神负荷过大,是导致过劳死的三个诱因。工作时间超长、劳动定额超高容易察觉,工作目标过难则是容易被忽视的阴形杀手。一般说,劳动时间、劳动定额是可量化标准,对于工作目标,在许多情况下无衡量其所带来的工作量。
二、如何预防和防止过劳死
过劳死的案例屡见报端,而中青年成为发病的主力军,不可回避的则是熬夜、加班、无休息日等原因,一方面,《劳动法》规定了八小时工作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从国家和制度角度讲,需要严格贯彻落实这些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况中,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在劳作时间较长或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适当休息,通过多种方式放松身心,个人的压力应该有,但不应让压力成为压垮身体的阻力。生命健康是首位的,失去健康,所有的奋斗都将失去意义。
明知道晚上不该熬夜却总是忍不住,为什么?
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这一天里,还没有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比如早就写进计划表里的心愿单,比如看完一本早就想看的书,比如玩一场酣畅淋漓的游戏,总之就是要做一些自己喜欢,自己真的想要做的事情。“报复性熬夜”是我们刚造的一个新词。很多人白天工作太多太忙,时间都被别人占去,晚上就不想睡觉,这就是“报复性熬夜”。对“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这是一天当中最后一道仪式感,是无比珍贵的心灵港湾——在夜晚这个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或者夜宵配个小酒,或者游戏打到手酸,或者追剧补漫画...哪怕明明困得厉害,也得听两段郭德纲,刷刷抖音,熬到两三点睡觉才踏实。你说熬夜伤身体,谁不知道呢。大家也清楚,熬完夜迎接自己的是第二天更严重的疲惫困倦,以及皮肤老化、黑眼圈...但奇怪的是,明明什么都懂,我们依然乐此不疲的在报复性熬夜。“报复性熬夜”的爽感,其实来自一种“补偿心理”,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按照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不自觉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不安。当我们总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工作、处理和别人的关系、甚至处理恋爱矛盾时,留给自己一个人的时间便少得可怜——说白了,也就只剩晚上仅有的几个小时。为了”补偿“,我们便容易疯狂熬夜,希望通过熬夜弥补这一天的遗憾,对生活表达一种无声的反抗或不满。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寻求“补偿”自然是有好处的:它能成为维持心理平衡的内在动力。但补偿也分不同类型:消极性补偿,例如事业失败却通过家暴获得成就感;积极性补偿,例如通过努力学习提升气质克服容貌的不足;过度补偿,例如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加倍熬夜。“过度补偿”,往往其实无法给人真实情景的安慰。我们会越来越惧怕第二天的到来,等到第二天如约而至时,自己也没力气承担熬夜的各种后果,第二天晚上,只能继续通过报复性熬夜寻求心理的“补偿”。长此以往,还可能造成“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Delayed Sleep-phase Disorder,简称DSPD)”,一种慢性睡眠紊乱。要摆脱报复性熬夜的状态,也不难,我们给你出几招,主要帮你避免“过度补偿”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