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朝荣

时间:2024-12-07 01:48:58编辑:优化君

贵州贵安新区高锋稹有哪些建筑项目建设项目?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为了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加快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四在农家”为载体,以“五园新村”为建设目标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8年来,市县(区)两级共投入财政资金近50亿元,拉动社会投入100多亿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6.5亿元,开展“五园新村”建设759个,其中“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建设186个,建成“同心新村”9个,开展“二宜一满意”(宜居、宜业和群众满意)幸福小镇建设51个,新建和改造“黔西北民居”95万户。  “两个硬化”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完成了83万户农户院坝和2.9万公里连户路的硬化。  现在,通往美丽乡村的小康路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也正在黔西北大地上全面开花。  翻开2007年6月的毕节日报,一篇《海雀村启动72户茅草房改造工程》的报道跃然纸上。  报道中写道:日前,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召开群众大会,部署海雀村72户茅草房改造工程。海雀村是赫章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多年来,一直得到各级各界的帮扶。但由于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影响,海雀村206户中尚有70余户茅草房。  新农村的建设使海雀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翻开海雀村的历史,老支书文朝荣以他的人格魅力赢得全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成为村民干事创业的主心骨。海雀村种植半夏、核桃,养殖猪牛、家禽,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广,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富裕起来的海雀变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如今,坐落在坡地上的海雀村绿树掩映。以青瓦、白墙、翘檐为特色的黔西北民居依山势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水泥路在树木和房舍之间时隐时现。  海雀村的变迁是毕节市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  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安排部署和有关要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以发展农村产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建设。特别是2008年12月以来,为了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加快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四在农家”为载体,以“五园新村”(即致富田园、生态庭园、特色庄园、文化乐园、和谐家园)为建设目标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经过八年的努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农村居住环境有了新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有了新优化、农村生态建设有了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有了新进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成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八年来,市县区两级共投入财政资金近50亿元,拉动社会投入100多亿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6.5亿元,开展“五园新村”建设759个,其中“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建设186个,建成“同心新村”9个,开展“二宜一满意”(宜居、宜业和群众满意)幸福小镇建设51个,新建和改造“黔西北民居”95万户。  青瓦,白墙,靓丽民居星罗棋布;镶边,硬化,通村油路(水泥路),连户路连接千家万户。在毕节试验区的广大乡村,随着一处处连户路和院坝硬化的完成,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再次升级。“水泥路上不沾泥,院坝吃饭真安逸”、“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汗水流了不可惜,小康生活争朝夕”……一句句顺口溜,一首首山歌,来自百姓心坎,表达着发自内心的自豪和感恩。  美丽乡村是我家 农村不比城里差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双山新区双山镇杨柳组村头的标语,彰显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夙愿和期盼。  2013年3月,毕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  这是一个遍及千家万户的宏大工程。涉及全市251个乡镇事处的3397个村,计划实施硬化连户路124万户4.7万公里、硬化院坝95万户3.8万平方米,需水泥250万吨、砂石1000多万方。  时间进程上,2013年,除零星居住等条件特殊的农户外,完成所有农户院坝硬化和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寨连户路硬化,2014年到2015年,配套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实现30%的行政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到2020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建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人心齐,泰山移。全市党委、政府、乡镇、村居、企业、群众,出谋划策,出资献力,齐心协力推动“两个硬化”、“美丽乡村”建设。  通过党政主导,收获“民生所指,民心所向”果实,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党委政府的决策,已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共识。“水泥路上不沾泥,院坝吃饭真安逸。”纳雍县雍熙镇龙井村村民杨欣甫用顺口溜向记者说出了他的心声;赫章县可乐乡丰收村“两个硬化”工程建设速度快,使得群众早受益,记者采访时,该村“两个硬化”工程让聋哑村民陈文礼翘起大拇指。  村企共建,为“两个硬化”、“美丽乡村”建设助力。黔西县几家企业累计为该县“两个硬化”工程捐资累计40万元;大方县永贵水泥厂等企业累计为该县“两个硬化”工程赞助水泥45576.75吨;毕节招商花园房地产开发公司为赫章“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干部捐赠1000件衣服;纳雍县农场镇华砂石厂等两家石材企业让千户村民享受每方40元的平价砂。  干群同心,为“两个硬化”、“美丽乡村”添翼。七星关区田坝桥镇的“背篼”村民用背篼背出一条条“连心路”;赫章县财神镇37名女职工组成美丽乡村建设“女子突击队”,轮流到各村帮助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农户搞好院坝硬化和连户路硬化;黔西县由4988人组成1260个村级理财监督小组,及时对农户院坝硬化和连户路硬化项目资金和物资进行监管……  “两个硬化”、“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好处,让百姓看在眼中、赞在嘴上、乐在心里。  曾经是“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的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如今已从生态恶化的贫困地方变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休闲娱乐“美丽乡村”,成为大方县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像穿岩村一样,大方县大方镇对江村、六龙镇新丰村,黔西县解放村、丘林村、大海子村,七星关区上小河村等,经过生态修复、民居改造、“两个硬化”等,50余个“美丽乡村”成了城里人和外地游客休闲养生的“后花园”。  通过一年多来对“两个硬化”工程的实施,毕节市完成了83万户农户院坝和2.9万公里连户路的硬化。  毕节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以“两个硬化”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制定工作措施,设置工作时限,打造“试点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一个个“阡陌交通”的美丽乡村,镶嵌在毕节市舒展的画卷上。  建美丽乡村 圆小康梦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我市现有贫困人口151.7万人,没有贫困人口的真正脱贫,就没有毕节的同步小康。毕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  黔西县洪水镇小牙坡村,一栋栋民居、一个个平整的水泥院坝,在一条条银白色的连户路的连接下,错落有致、连绵起伏,宛如曲谱上一个个跳跃的音符,组成了一部乡村美丽田园的和美乐章。  村民刘永华说,以前缺钱,无法硬化道路,村里环境状况较差。现在政府给砂石和水泥,大家出点劳动力,就把整个村子变得像公园一样漂亮。自己也通过种植梨树、石榴、苹果等发展庭院经济,成为洪水镇小牙坡组的13户“千元庭院经济”的代表之一。  现年83岁、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刘金祥,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在他的带动下,不仅顺利完成了全组的“两硬化”工作,老百姓还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督促弄脏连户路和院坝的群众保护好“两个硬化”成果。  立足全市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毕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振广大农村群众奔小康的精气神,全面打响毕节试验区同步小康第一仗。  “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煮饭不烧柴,村寨靓起来。”用农民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他们对“美”朴素的理解。  如今,威宁自治县海拉乡过去寒风中挑水吃的历史已成昨日旧梦,小康水行动计划给大家带来的喜悦写在沈发艳的脸上。“原来吃水是用摩托车去拉,没有摩托车的人家就去挑或买水喝,1块钱1桶。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有水用了,真是太方便了。”  经过50多天的紧张施工,经过四级提水,宝贵的水从海拔1500多米的牛栏江峡谷提升到了海拔2500多米的海拉乡,1万多名群众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海拉乡有“威宁小西藏”之称,全乡最高海拔2879.6米,最低1379米,地势落差较大。又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漠化严重,沟壑纵横,山势陡峭,切割极深。一直以来,海拉乡是威宁最为缺水的乡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是全省100个极贫乡镇之一。  受益于小康水行动,耕地灌溉有保障后,海拉乡在海元村、海明村等村大力实施了金银花种植项目,目前已种植4000多亩,为居住在石漠化山区的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海拉乡只是小康水行动计划受益山乡的一个代表。  2013年11月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和启动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  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扶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围绕“富在农家”推动经济发展,“学在农家”培育新型农民,“乐在农家”实现文化惠民,“美在农家”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乡镇以下延伸,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水电路讯房等民生问题,切实改变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小康路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从脚下就能直接感受到的实惠。”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和基础,农村公路成为毕节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  毕节市委、市政府在多次向上争取支持、向下广泛征求意见并达成一致共识的基础上,作出了按照“一事一议”法,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进入省公路局项目数据库的所有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的决定,早日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畅通美化、安全便捷的乡村道路体系。  毕节市委、市政府把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及时组建机构,迅速落实事人员,保障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督促、有人落实。借用实施“两个硬化”的经验,迅速成立市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指挥部,同时成立10个工作督导组,交叉督促各县落实工程建设,成立了群众工作组、技术监督组、宣传报道组等8个职能组,抽调技术人员充实公室,完善了公机构,引领全市通村油路(水泥路)快速推动。  建美丽乡村,圆小康梦想。  目前,通往美丽乡村的小康路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也正在黔西北大地上全面开花。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毕节广大农村农民对创造新生活更加坚定了信心,正铆足劲奔小康。


材料一中的老愚公文朝荣书记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学习文朝荣的精神,我们要学他“公”字当头。文朝荣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他深知,只有把公家的事当成最大的事,说话才会有人听,做事才会有人跟。文朝荣在入党之初就曾说,自己入党的一个目的就是多为群众办点儿好事。正是有了这种“公”字当头的精神,海雀村才凝聚起一个极具战斗力的基层党支部,形成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学习文朝荣的精神,要学他“实”字当先。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处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每天面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遇到的现实问题。“幸福不是天上来,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不是等到而来”,改变家乡面貌,要靠一步步的努力来实现。文朝荣用20多年的努力总结出“点穴种树”“浅坑植苗”“同向移栽”“借泥成肥”等种树经验。这些来自一线的智慧,没有实干的精神,是万难做到的。

  学习文朝荣的精神,要学他“远”的追求。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又要保护环境,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民族的宏大题目。正是有了这样的远大目标,文朝荣才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影响长远的绿化山林,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的挖掘资源上。正是有了像愚公一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远期追求,才让海雀村在多年后的今天最终实现大变样。


时代楷模人物有哪些?

1、李双良李双良(1923年9月至2018年12月16日),男,汉族,山西省忻州市解原乡北赵村人。1983年,李双良主动请战,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带领渣场职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占地2.3平方公里的渣山搬掉,累计回收废钢铁130.9万吨,还自创设备,生产各种废渣延伸产品,创造出很大经济价值。此后,他又带领职工在原地建成了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大花园。他的贡献,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太钢的倒渣难题,更走出了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治渣新路子。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循环经济、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誉为“当代愚公”。他的精神不仅对太钢职工,而且对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2、钟南山钟南山,男,汉族,1936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3、孔祥瑞孔祥瑞,男,汉族,1955年1月生,天津市人。参加工作以来,孔祥瑞坚持边干边学,学以致用,练就了“听音断病”的绝活,成为“门机大王”“排障能手”,从一位初中文化的工人成长为生产一线的“蓝领专家”。主持“降低皮带机万吨故障时间”等各类技术创新项目180多项,为企业节约增效过亿元,多次填补了我国港口系统设备接卸煤炭的技术空白。

中国时代楷模有谁(人名)?

有尕布龙、燕振昌、黄志丽、李培斌、王家元、崔根良、万少华、李保国 、骆抗先、李守江 、张楠、张超、刘芳等等。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在中央电视台设立“时代楷模”发布厅。根据时代楷模的职业身份,以中宣部和有关部门名义发布。时代楷模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意义: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学习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张丽莉、吴斌、高铁成等时代楷模,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可以说是大家的同事、邻居、朋友。他们平平常常、朴素无华,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学习着生活着,默默无闻地坚守着道德标准、涵养着道德情操。以点点滴滴的积累,以持之以恒的追求,成就了平凡中的伟大,汇聚了不寻常的道德力量,铸就了关键时刻的坚强意志。从这些平民英雄身上可以看到,无私与善良就在自己身边,无畏与勇敢就在自己身边,平凡和伟大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勿以善小而不为”,认认真真做好身边事,力所能及帮助周围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崇德尚义、积小成大,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以"春"为主题的对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
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联欣赏

春风送福 喜气临门
春回大地 日暖人间
门门喜气 户户春风
大地春光好 长天晓日红
岁岁皆如意 年年尽平安
江山千古秀 社稷万年春
腊尽千门暖 春归万物苏
一年春作首 百事国为先
江山万里如画 神州四时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户户金花报喜 家家紫燕迎春
华夏年年腾骏业 新春岁岁展宏图
春入春天春不老 福临福地福无疆
春风送春处处春色美 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华夏龙兴 阳春燕舞
人有鲲鹏志 国呈龙虎姿
凤来春正好 龙起日初长
国远国兴凭国策 龙飞龙跃靠龙人
喜庆花红送玉兔 吉祥爆竹接金龙
十亿神州春日起 千秋华夏巨龙飞
美酒千樽欢送玉兔归山 赞歌万首喜迎金龙出海
南疆雨北国风风调雨顺 东海龙西山凤凤舞龙飞
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 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
龙年龙裔看龙腾龙飞天上 春年春风送春到春满人间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三阳开泰 四喜临门
一门五福 三多九如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祖国山河好 人民岁月新
东风吹柳绿 春雨润花红
同心兴大业 携手振中华
人勤春来早 家和喜事多
万家腾笑语 四海庆新春
祖国山明水秀 中华人杰地灵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田园风光绝好 农家岁月更新
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日丽风和绣出河山似锦 年丰物阜迎来大地皆春
人增寿算 天转阳和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庚日多晴游子乐 辰星常曜太平年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雷鸣龙起蛰 泥暖燕含春
顺雨调风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龙腾碧海赞海阔 舞蓝天领天高
参考资料:http://www.cssx.net/yixue/ketang/chunjzhongq/chunjie/content3.html
春联大全http://www.zhgc.com/p_dl2/ch.asp
春联集锦http://www.xxinfo.ha.cn/jieri/newyear/chunlian/table.htm


上一篇:铁精粉价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