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逢
周国平曾说:“每个人都注定是灵魂的独行者,无论多么崇高的感情,也不过是一颗独行的灵魂对另一颗独行的灵魂最最深切的呼唤与回应罢了。” 是啊!知音难逢啊! 且看古今中外多少颗灵魂正在苦苦地呐喊!以为能够高山流水遇知音,最后却发现不过是一场对牛弹琴的闹剧罢了——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天才注定孤独。 享利?罗梭 ,一颗伟大的独行的灵魂, 那个轰轰作响的工业革命时代不属于他,那些叫嚣着资本主义的怪物不是他的同类。而他的纯净、优雅,又与那个社会格格不久。正如艺术家吴履所说:“我见不得人,人亦见不得我!”于是这高傲的灵魂独自飘荡到那湖边,飘荡到那与世隔绝的仙境去。他亲自伐木,造屋,农作,酿葡萄酒——当然还有写作。物质的缺乏,同类交流的缺乏并没有折磨他的心灵,相反,净化了他那本就透明,清亮的水晶般的心。 知音难逢啊!可当我拿起《瓦尔登湖》,拿起那片幽静的土地,我总要暗自庆幸——幸好罗梭没有知音,否则何来这本世界里最静谧的一声呼唤? 文森特?凡高,另一颗为世人误解的伟大的`灵魂 。艺术的强烈情感与世人的嘲笑唾弃双重地煎熬着他那敏感而脆弱的心,至到他在那片麦田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也没能找到知音。浓郁饱满的色泽下,是他那千疮百孔的心。他疯狂地爱恋着一个怀孕了的妓女,可她却说:“我看不起你,你不过是个穷画家罢了。”听到这句话,他的世界倒塌了。 知音难逢啊!可每当我看着那幅《向日葵》,感受着那鲜亮的黄色下隐含着的生命的张力,我也要暗自庆幸——幸好那妓女没有爱上凡高,不然恐怕他早已沦为家庭忙碌奔波的丈夫,又何来那些精神与痛苦在上面颤抖着的画作呢? 天才注定孤独。 因为只有独行的灵魂才能找到自己的上帝。没有另一颗灵魂同你在人生之路上一唱一和,有时反倒能让你更加专注地思考的来路与去向。知音固然重要,心灵的交流、思想的对话也必不可少。然而若实在寻不得知音,何不沉静下来,独自品味一段孑然一人的旅途? 尝试在沉默中同心灵对话,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已然是最好的知音。 简评:本文以简洁清晰的思路,异乎常人的观点赢得高分。
为什么“知音难逢”?
所谓“嘤其鸣已,求其友声”,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作家都有一个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读者的愿望。然而却不是每个作家,每篇文章都能遇见知音。刘勰感慨“逢其知音,千载其一”是不无道理的,这一方面是他有感于自己的遭遇,而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就文学批评与鉴赏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发。刘勰认为造成“知音难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作家和作品本身的客观情况,有来自批评者和鉴赏者的主观偏见和认识局限,等等。
首先,从批评鉴赏的客体方面来看,也就是从文本的自身情况来看,存在“音实难知”,“文情难鉴”的问题。“夫麟凤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砺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然鲁臣以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氏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清难鉴,谁曰易分?”。麒麟和獐鹿、凤凰和野鸡相差极远,珠宝同石子完全不同,在阳光的照耀下,人们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观察他们的形态,然而鲁臣却把麒麟当作獐鹿,楚人却把野鸡当作凤凰,魏人把夜光璧当作怪石,宋人把燕国的石子当作宝珠。自然界中这些有具体物质形态的东西是本来是很容易辨别的,却还是发生了这样的谬误,何况是像文章这种内容情理复杂深奥东西呢?从作家来看,“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写文章的人由于感情的触动,将感情诉诸笔端以成文,而感情本来就是瞬息万变,难以捉摸的,更何况是通过了文字这种间接的形式之后,“篇章杂沓,质文交加”,也就使得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加难以把握。所以,作家思想感情及其表现方法的错综复杂,都给揣摩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以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带来一定的困难。文学作品和一般的论说文是不同的,它不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说明作者的意图,而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或者意象寄寓作家对生活感受和审美理想,它的魅力就在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诱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和思考,引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它不像自然万物的视觉形象那样一目了然,它不仅要求批评鉴赏者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并伴随着一系列感受、思考、情感、想象、联想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所以,刘勰说“文情难鉴”。也正是因为文情不容易辨别,所以批评者和鉴赏者想要成为作者和作品的知音的概率便大大降低,由此,“知音难逢”便成了一个普遍的事实。
知音之所以难逢,除了来自批评和鉴赏客体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来自批评和鉴赏主体方面的原因,也就是批评者和鉴赏者自身的原因,这正是造成“知音难逢”的最主要的原因。刘勰深入细致地分析了“知音难逢”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贵古贱今。刘勰指出,“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不得不说,刘勰的认识是深刻的,他指出了人类普遍性的弱点,人们往往倾向于对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藐视、菲薄,而对前人、古人的作品则盲目赞赏、顶礼膜拜,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外国的月亮总是比中国的大”。正是由于人性的这一缺点,所以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价和鉴赏同时代作家的作品。不仅是一般文人、普通读者,就连秦皇、汉武这样能够“鉴照洞明”的一代帝王,也难免有“贵古贱今”的缺点,这固然有着复杂的政治、社会原因,但是,从中还是不难看出,“贵古贱今”的普遍性倾向对“知音难逢”带来的又一重困难。第二,崇己抑人,文人相轻。这是自古至今文坛的一个痼疾,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班固和傅毅文章不相上下,可是班固讥笑傅毅道“下笔不能自休”;即使是像曹植这样“才实鸿懿”者,也难免在评论文才时,极力贬低陈琳,甚至把善于批评别人文章的刘修比作田巴,也就难怪刘勰说曹丕所谓的“文人相轻”不是空谈了。“崇己抑人”、“文人相轻”除了文人主观方面的原因外,也与他们所属的社会团体、阶级立场、统治者的喜好等密切相关,而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刘勰不可能深刻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只能附和曹丕的观点,认为“非虚谈也”。第三,信伪迷真。人们由于自身学识修养、见识等的局限,不可能对世间万事万物都了如指掌,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不能信伪迷真,乱说一气。像楼护那样,“学不逮文”,学识能力够不上评论别人作品的,却轻率地发言,荒谬地谈论文章,把谬误的当成是真实的,也就只能遭到众人的嘲笑罢了。而“信伪迷真”者,连文学作品基本的真伪都辨别不清,也就谈不上认识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了,更不可能对作家作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无从欣赏作品的魅力和精蕴。由此,上述这些人都没有希望成为作家作品的“知音”。
同时,“知音难逢”与批评者和鉴赏者本身的个性气质、欣赏趣味也有关系。在一般的读者群中,人们由于长期的生活阅历、文学素养不同,导致人们的知识领域和个人爱好各有侧重,所以刘勰指出“知多偏好,人莫圆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般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一般总是倾向于喜欢和亲近与自己在思维上和行为方式上相似的人,而排斥与自己不同的人,所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动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对于不同题材内容、风格、格调的作品,人们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反应,“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这样也就难免出现“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的偏狭之见,对于理解内容、风格千变万化的文学作品是有害无益的,最终走向“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极端,与成为作家作品的“知音”之路南辕北辙。
形容 知音难遇的诗句
知音难遇的诗句: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语出自春秋四大刺客之一豫让,春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灭智氏,豫让为给智伯报仇,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刺杀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绝唱。
2、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出自宋·欧阳修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韩愈的《马说》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7、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由《列子》“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引申而来。
8、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增广贤文》
9、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10、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11、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12、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佚名《西北有高楼》
形容知音难遇的诗句
1、君马黄唐代:李白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译文你的马是黄色的,我的马是白色的。马的颜色虽然不同,但人心本是没有什么相隔的。我们一起来游乐玩耍,双双行驰在洛阳的街头巷陌。我们都腰挎明闪闪的宝剑,戴着修饰鲜丽的高高的帽子,都各自拥有千金裘,都是五侯的门客。即使是猛虎,有时候也会不小心落在陷阱里面,壮士有时也会陷于危难之中。兄弟之间的情谊只有在急难中才能深厚,才能成为相知,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又有什么好处呢?2、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清代:纳兰性德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译文我的知己是谁?她人已离去;我们一生相伴,此身足矣。生死临别,言犹不悔,难怪古人说多情不似无情好,爱喜生忧,痴情如我。别说欢乐的时光很多,其实人生如朝露,转眼青丝成白发,韶华流年,今世不忘.看见她留下的钗钿,泪水就像雨一样,假使有来生,希望她能借着前世遗物的指引,记起那些有我的时光。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4、别董大二首·其一唐代: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