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亲外甥,大唐妖孽,俊美异常的贺兰敏之为什么被处死?
贺兰敏之是谁?这位可是在史书中记载“年少貌美”的武则天亲外甥。武则天的父亲是武士彟,第一个妻子生下了武则天的两个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之后娶了杨氏,也就是武则天的母亲,生了一个姐姐武顺,嫁给了贺兰安石,武则天排第二,还有一个妹妹是嫁给了郭孝慎。
姐姐武顺生了一儿一女,其中儿子就是贺兰敏之,所以也就是武则天的亲外甥了。在武则天的父亲死后,自己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对武则天的母亲并不太好,也让武则天的母亲怀恨在心。而武则天从小也没有受到过两个哥哥的照顾,更是对武则天态度恶劣。也是因为此,在武则天有了能力后,也对这两位哥哥开始报复。
本来做为武则天的兄长,哪怕不是有权的外戚,也可以富贵无忧,结果一个被贬到龙州,一个贬到濠州。虽然他们被贬不是武则天亲自下的命令,但肯定和武则天脱不了关系。
在这两位兄长死后,武则天还未成为皇帝,就上奏当时的高宗李治,想让贺兰敏之继承父亲武士彟曾经周国公的爵位。此时的武则天已经贵为皇后,但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势力更加强大,必须要提拔一些自己的心腹,贺兰敏之这个亲外甥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候的贺兰敏之可以预见,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武则天除掉呢?
武则天成为皇后,自然让那个武家在大唐的地位与日俱增,家族的势力也逐渐增大。而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更是被封为了韩国夫人,加上武则天的关系,武顺就可以比较自由地出入皇宫了,但是,也是因为此,意外出现了。
武则天能在十四岁被李世民看中,而选入皇宫,不仅仅是因为武则天是名门之后,更重要的也是因为武则天的容貌确实很漂亮。那她的亲姐姐武顺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然后武顺出入皇宫几次之后,就变成了高宗的宠妃了。
而姐姐武顺每次进宫的时候,还带着女儿贺兰氏,而贺兰氏也是一位貌美的女子,很快也让高宗宠爱有加。本来让姐姐和外甥女入宫,是让她们一起享受荣华富贵的,不料想却给自己树立了情敌。逐渐的,武则天越来越感受到外甥女贺兰氏的威胁,如果一不小心,可能自己的皇后位置都保不住。
深知后宫争斗的残酷,武则天也是扳倒了前皇后才成功夺得后位,怎么可能给自己留下威胁,让自己也落得前皇后的下场呢?虽然不了解贺兰氏的所有想法,但是肯定贺兰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否则也不会让武则天感觉到威胁,于是武则天就打定主意除掉对方。
在宫斗这方面,贺兰氏远远不是武则天的对手。于是,在一次高宗和贺兰氏一起在武则天母亲家中用膳的机会,让人在贺兰氏的饭菜中下毒。很快,贺兰氏就毒发身亡了。
贺兰氏一死,让贺兰敏之极度悲痛,就找到高宗述说。虽然不知道他和高宗讲了什么,但是以武则天在宫中的眼线,肯定会把内容全部知悉。而武则天更是在其中感受到了贺兰敏之的怀疑,而且怀疑的就是武则天她自己。这种事情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武则天为了保护好自己,必须要除掉贺兰敏之。
做为武则天的亲外甥,本意是准备极力培养的,可是贺兰敏之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更是挖武家的墙角。
贺兰敏之在记载中,就是一个美少男的模样,而自己也特别自恋,不过这些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而他的问题在于对于其他女性的追求,一点不会顾忌。本来继承了武则天父亲的爵位,本身也有官职,加上现在有了武则天贵为皇后的背景,完全可以很容易地拥有美女,可是他却不这样,非要从武家下手。
一开始,先搞定了武则天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外祖母,这已经完全违背了伦理。而后在武则天母亲死后,把武则天用于给母亲建造寺庙祈福的钱全部私吞。而后更是把已经定为太子妃的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用强。这已经是涉及到皇家脸面的问题。甚至把太平公主的宫女都侵害了,也有传言说是太平公主本人。
这种事情,已经让武则天无法容忍,哪怕是自己的亲外甥。于是,武则天就把贺兰敏之的种种荒唐事迹告诉了高宗,于是就被发配到了雷州,在路途中就被人勒死了。
武则天是贪恋权势的人,为了自己的权力,肯定会不顾一切。武则天的第一个孩子是一名女儿,即安定思公主,此时的武则天还不是皇后。但是为了可以登上皇后的宝座,义无反顾地亲手结束亲生女儿的性命。
在武则天生下安定思公主后,皇后就前来探望。当皇后离开,武则天就把女儿掐死,还把女儿的死嫁祸到皇后身上,于是高宗就打定主意废除皇后。而且,不单单是女儿,还有武则天自己的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都是武则天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结果全部都无缘无故死去。
虎毒不食子,而对于武则天来说,这一切都很淡,只要阻碍了她,必定会被她除去,所以贺兰敏之这个自己作死的亲外甥,被除掉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贺兰敏之所以有如此怪异的行为,完全超出常理,可能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为被武则天除掉的妹妹报仇。否则,以贺兰敏之的地位,为什么非要对武则天身边的人下手,他本可以前途无量,想要什么有什么的,否则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结果就是,曾被称为大唐第一妖孽,也是武则天打算重点栽培的亲外甥,就一命呜呼了,一代美男就这样“香消玉殒”。
贺兰氏是武则天亲姐姐的女儿,为何会被武则天毒死?
贺兰氏也是唐高宗李治后宫的女人,而且她还是一个野心不小的女人。因为她有取代武则天的想法,所以最后武则天才会容不下她,将她毒死。贺兰氏是武则天姐姐武顺的女儿,虽然她的母亲也是李治的女人,不过比起她的母亲,她更加受到李治的宠爱。其实也正常,武则天毕竟年纪已经很大,再美貌也不及年轻姑娘,而且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国事上面,与李治也日渐疏远,贺兰氏这样年轻又美貌的女子,很容易就俘虏了李治的心。李治毕竟是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今天可以是贺兰氏,明天也可以是公孙氏,如果武则天还要靠美色来巩固地位,那么她也不会走上女皇的道路。所以李治不管宠幸多少女人,其实武则天都不是非常在意,而且贺兰氏原本就是武则天的外甥女,武则天也不是容不下她。当初武则天为了提高武家人的身份,恩封姐姐为韩国夫人,进宫陪伴自己。结果姐姐走到了自己丈夫李治的枕边,后来又把外甥女也给带到了后宫,武则天要不是有心成全她们,她们根本走不到李治的身边。当然武则天也是个活得明白之人,与其让别的女人分宠,不如便宜自己家人,至少君恩都会在她们武家。所以这是武则天能够在后宫中容下她们母女的原因,但这也是武则天的底线。可贺兰氏仗着自己年轻貌美,她不觉得自己比武则天差,既然武则天是后宫上位,那么她也可以。贺兰氏天真的以为,她的姨母武则天就是靠着李治的宠爱才走到如今的地位,只要她也有李治足够的宠爱,她也可以将姨母武则天拉下来,她坐上唐帝国的皇后宝座。其实她的想法也没错,因为唐高宗李治确实是一位比较感性的帝王,也是一位痴情帝王。武则天能够从感业寺逆袭回到宫廷,确实也是因为李治的痴情,所以贺兰氏的这番筹划,也并不是毫无胜算。只不过她忽略了武则天狠辣的手段,也低估了武则天在李治心中地位。武则天能够容下贺兰氏不过是因为她们是血亲,只要贺兰氏安于后宫妃子的地位,武则天可以善待她。可贺兰氏在李治面前争宠,并且有意取代武则天,那武则天就再也容不下她了。武则天了解她的丈夫李治,贺兰氏的柔情与美貌已经深深俘虏了他,如果武则天问罪贺兰氏,将她赶出皇宫,只会让贺兰氏更加楚楚可怜,更让李治偏爱她。可如果这样放纵贺兰氏,早晚有一天,李治会听进去她的枕头风,也许不会废后,可夫妻也会离心离德。所以贺兰氏她一定要除掉,在一次武家人送特产到皇宫之时,武则天便在糕点中下毒,毒死了贺兰氏,李治虽然很伤心,但也没有问罪武则天。
历史上的贺兰敏之与他的外婆有染是真的吗?
《旧唐书》中记载“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咸亨二年,荣国夫人卒,则天出内大瑞锦,令敏之造佛像追福,敏之自隐用之。又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高宗及则天自选以为太子妃,成有定日矣,敏之又逼而淫焉。及在荣国服内,私释衰绖,著吉服,奏妓乐。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 ”
意思是:贺兰敏之年轻英俊,却与外祖母杨氏有奸情,平日也仗着杨氏的关系恃宠而骄,为人轻佻,让武后很不高兴。咸亨二年(671年),杨氏过世,武后拿出一笔钱,命敏之建筑一座大佛像来为杨氏祈福,没想到敏之竟将做佛事的绸缎中饱私囊。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被选为太子李弘之妃,眼看着婚期将至,敏之听说此女甚美,竟强行与之发生关系,以致后来改选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外祖母杨氏的丧期还没有过,敏之便已换下丧服,招妓奏乐享乐。当时太平公主年幼,前往武家人的宅邸时常有许多宫女随行,而敏之也逼淫这些随行的侍女。 对于敏之种种恶行,让武后暴怒不已,便下令将他流放到雷州,并恢复他的本姓贺兰。当他来到韶州时,被人以马缰绳缢死。
历史上的贺兰敏之与他的外婆有染是真的吗
贺兰敏之(642年-671年),字常住,鲜卑后裔,河南洛阳人,母亲为武则天之姊韩国夫人武顺;父亲为贺兰安石(史书记为越石,敏之墓志则记为安石,今从墓志改),袭山县开国男,赠卫尉卿、户部尚书、驸马都尉、韩国公,安石的驸马追赠,可能来自于武后称帝后对于武氏家人的封赠,韩国夫人可能也在受赠长公主之列;妹魏国夫人贺兰氏;妻杨氏,受封弘农郡太夫人;子贺兰琬,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唐朝韩国公贺兰安石与武则天姐姐武顺之子。官至弘文馆学士、左侍极、兰台太史令、左散骑常侍等职,袭周国公。流放雷州,缢死。编《三十国春秋》。贺兰敏之年轻英俊、才华横溢、出身高贵、风流倜傥,然而很有可能是因少年乱伦阴影而导致心理变态的大帅哥,《资治通鉴》称“敏之貌美”,《旧唐书》云其“年少色美”。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被选为太子李弘之妃,眼看着婚期将至,敏之听说此女甚美,竟作出禽兽不如的强奸之行。后来改选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更值得的称奇是竟然与自己的外祖母杨氏(荣国夫人,武则天的母亲)有奸情,平日也仗着杨氏的关系恃宠而骄,为人轻佻,让武后很不高兴。外祖母杨氏的丧期还没有过,敏之便已换下丧服,招妓奏乐享乐。当时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小女儿)年幼,前往武家人的宅邸时常有许多宫女随行,而敏之也逼淫这些随行的侍女。贺兰敏之本就“挟爱佻横”,桀骜不驯,恃宠而骄。对于敏之种种恶行,让武则天暴怒不已,便下令将他流放到雷州,并恢复他的本姓贺兰。当他来到韶州时,以马缰绳自缢而死。武则天当时都忍了,甚至非常偏袒他这位外甥。直至多年以后,她才指出贺兰敏之十条大罪(主要是生活作风问题,包括与外祖母通奸,强暴太平公主的侍女,强暴准太子妃等等),将其流放岭南,并将其刺杀于流放途中。在朝中曾与他友好的人,后来大都被流放到岭南。贺兰敏之才名远扬,他在弘文馆的时候,曾经编《三十国春秋》一百卷(南朝梁的萧方等也曾编过一部《三十国春秋》),现今此书只剩下辑本一卷。“朝内士子交游甚众”,武则天将其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将二十多岁的贺兰敏之袭爵周国公,赐姓武。正史敏之,武后姊韩国夫人子也。武后既诛惟良怀运,乃以敏之为其父士彟嗣,累拜左侍极兰台太史,袭爵周国公,改姓武氏。敏之挟爱佻横,多过失,后暴其恶,流雷州,中道以马缰自缢死。资治通鉴唐纪十八:“武元庆等既死,皇后奏以其姊子贺兰敏之为士彟之嗣,袭爵周公,改姓武氏,累迁弘文馆学士、左散骑常侍。魏国夫人之死也,上见敏之,悲泣曰:“向吾出视朝犹无恙,退朝已不救,何仓卒如此!”敏之号哭不对。后闻之,曰:“此儿疑我!”由是恶之。敏之貌美,烝于太原王妃;及居妃丧,释衰绖,奏妓。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上及后自选以为太子妃,昏有日矣,敏之逼而淫之。后于是表言敏之前后罪恶,请加窜逐。六月,丙子,敕流雷州,复其本姓。至韶州,以马缰绞死。朝士坐与敏之交游,流岭南者甚众”。通俗一点来解释到乾封元年,荣国夫人杨氏已经88岁高龄。史书上记载她和自己的外孙贺兰敏之有乱伦的暖昧关系,谓“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敏之是韩国夫人之子,魏国夫人之兄,在武氏兄弟被杀被贬之后,他被承认为武士彟的嫡嗣,袭爵周国公,改名武敏之,当时不到三十岁。咸亨二年(671年),贺兰敏之被除名贬死,罪状为:与外祖母通奸;贪污武则天拨给荣国夫人造佛像追福的瑞锦;逼淫高宗和武则天为太子物色的杨氏女;为荣国夫人服丧期间不遵礼制,饮酒作乐;调戏年幼的太平公主及其随从宫人。但根据出土的贺兰敏之墓志,学者们又认为贺兰敏之真正的死因是与武则天的矛盾。